【古诗三百首】赠从弟赏析_刘桢的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百首】赠从弟赏析_刘桢的诗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多盛,松枝多茂盛!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你不觉得冷吗?松柏有自然!
注释
① 婷婷:高耸的外表。

②瑟瑟:寒风声。

③ 我问他:怎么做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 第二句“你不感冒吗?松柏有天性”意思是松柏没有被寒冷侵袭?(但它们仍然
像以前一样是绿色的)。

这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
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
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
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兄弟,表弟。

整首诗风格朴素。

译文
高山上高大的松树顶着山谷里呼啸的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让它寒冷凄凉吧,松树的腰终年挺直。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欣赏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
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弟弟的礼物》(II)似乎在吟唱,但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意愿。

凭借青松的力量,人们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它的决心。

整首诗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寓意高尚,刚强典雅。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凤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

用“亭亭”标示
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

绘影绘声,筒洁生动。

又以“谷中”映衬
“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第三句和第四句则加强了抒情气氛。

此外,看似不相干的松
树和风之间的冲突破裂了,这让听者大吃一惊,也让观众大开眼界。

两个“一和”强调诗
人的强烈情感,一个“生”和一个“金”表现出强烈的冲突和诗人的情感倾向。

第三句接
第二句,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呼应。

构图紧凑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

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个句子改变了句型,并以一个有力的问题和答案结束。

从外到内,从表面到深处,诗人从“亭”和“立”的外观,到松树的内在本质,来观察读者的眼睛,从而表明松
树之所以不怕风寒,是因为它坚韧不拔的完整性。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

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

用词朴素无华,风骨
雄健,气势有力。

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首诗叫做“给你弟弟”,但没有单词和兄弟情谊。

我们读过它,但我们觉得我们有
着深厚的友谊,可以与诗人心连心。

这是因为诗人用象征手法用松树来象征他的兴趣、情
感和希望。

自然事物本来是自生自灭的,与人无关。

然而,一旦诗人用深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闪电,与自然界中一些与人类有关的特征相碰撞,人类的火花就会迸
发出来。

在刘震之前,屈原的橙色颂歌在刘震之后,这种象征的使用更为普遍,并形成了
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
借以勉励从弟。

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