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鸦片战争(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鸦片战争(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教学难点】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元概述】
本单元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近代前期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华民族大规模的侵略和中华民族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实行的抗争。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住三条线索:一、中国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二、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持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三、中国近代史是各阶段、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基础梳理】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17世纪以来,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为争夺广阔的而疯狂扩张。

(2)国内:
a.清王朝却,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地位。

b.禁烟运动:
(1)原因:西方国家为扭转,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任命林则徐到禁烟。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海滩当众销烟。

(3)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课堂探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战争过程:
(1)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年8月,英国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美法等强迫清政府签订《》、《》等条约。

【课堂探究】条约内容及影响
4.影响:(1)政治上:中国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2)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3)总来说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课堂探究】对比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联系课本解析与探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达标训练】
1.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2.法国作家Gordier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

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

”这说明Gordier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3.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B.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本能抵制作用
C.中国手工业产品质地优良D.英国商品不符合中国居民的生活习惯
4.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时代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12课鸦片战争(第二课时)
二、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

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
(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能够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
②直接原因:英法美企图通过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

2.经过:
(1)年10月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

(1)增开等11个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1)清政府结构发生变化,
(2)一部分官绅开始理解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B级【思维点拨】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C级【课堂探究】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
【达标训练】
5.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

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对这个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B.认为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D.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进步的
6.“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A.设立和管理租借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7.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8.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9.清朝时候,某商人从上海支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执行逮捕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至早应发生在哪一年以后?那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⑤《南京条约》⑥《望厦条约》⑦《天津条约》⑧《北京条约》
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⑧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