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课件下册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021/12/10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板块四 文言 常见句式 (wényán)
a.省略句:
【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kěyǐ) 【之】一战,战则请从。”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邹忌】与【之】坐谈。
2021/12/10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 1、通假字
•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②为天下唱 •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 •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2、古今异义词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牺牲(xīshēng)玉帛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No 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 3、一词多义 •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ɡù
bù kě chè)
• 4、翻译: •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 乎?
第四单元(dānyuán)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2021/12/10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一、新课导入
2021/12/10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仁人志士,他们(tā
men)心忧天下,抱负远大,且具有雄才大 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他们(tā men) 德才兼备,流芳百世,成为后人心中的 楷模。曹刿、诸葛亮都是具有强烈的爱 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名臣谋士,愚公有 着感动天地的奋斗精神,杜甫困苦一生
2021/12/10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3:孟子所推崇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他认为人格的重 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 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要做这样 的“大丈夫”, 我们就要坚持崇高的志向追
求,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mólì)意志,同时要 能修身养性,培养刚正不阿的品格。做到了 这些,便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了。
写了这篇奏章。
• 交代了课文(kèwén)的出处,介绍了作者,还介绍了“表”这 种文体的特点以及诸葛亮写这篇奏章的缘由。读这样的注, 可以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理解课文(kèwén)内容。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 ②[间(jiàn)]参与(cānyù)。 • 从这个注可以看到古今词义的不同。了解古
2021/12/10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 ①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1982年版)。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 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 西),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正要建立后,任丞
相。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 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shàn)
板块二
了解文言注释(zhùshì)的特点和作用
看看书下的注释(zhùshì),讨论一下这些 注释(zhùshì)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 用?
2021/12/10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明确】文言文注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 交代(jiāodài)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解 释题意。
※ 说明字的音、形、义。 ※ 解释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 ※ 疏通句子的意思。
2021/12/10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要想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
用的人,不但要有知识,有才干,还要 在前进的道路上约束自己的行为(xíngwéi), 千万不能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 或违背公共道德的事。要把个人的命运 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才能成就大事 业。。
2021/12/10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b.倒装句: 何以(héyǐ)战?【以何战?】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021/12/10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c..判断句:
此臣所以(suǒyǐ)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d.“如……何”,是“把……怎么样”意思。
2021/12/10
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
板块五 古代文学常识(chángshí)与作家作品
,忧虑一生……你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 了做人的启示吗?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二、合作(hézuò)探究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版块一
ɡāo yuǎn)
志存高远(zhìcún
请结合孟子关于做人的主张,谈谈(tán tán) 怎样才6、邹忌是
7、管仲名
任为相
战时国齐(Zh人àngu,ó) 曾任齐相。
字夷仲吾,
时政治家,春被秋
齐桓公
8、杜甫的诗集有 《杜少陵集》
2021/12/10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三、拓展 延伸 (tuò zhǎn)
2021/12/10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任选一题作文
1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今词义的区别,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关键。 • ③[私]偏爱,动词。 • 这条注特别指出了记性。词类活用,是文言
文词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 ④[曾益]增加。曾,同“增”。 • 解释通假字。掌握了通假字,问题迎刃而解,
否则百思不得其解。 • ⑤[丧乱]丧,失子之丧;乱,指安史之乱。 • 交代了杜甫写作的背景。
1、《左传》是根据(gēnjù)鲁史写(lǔ的shǐ) 编年体史书
2、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 列 》子·汤问
3、诸葛亮字 孔三明国时期 军事
家 政治家
4、《出师表》中先帝是指 旧都是指 刘禅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刘陛备下是指 洛阳
5、《战国策》是西汉(XīHàn) 刘向编(li写ú xiàn成ɡ) 三十三篇
2021/12/10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2:孟子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因为人
只有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才会培养出坚忍不拔 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增长各种才干。虽然不是所 有经受磨难的人都能成才,也不是所有成才有人 都非要经受磨难不可,但我们一定要有面对困难、 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困难是不 可避免(bù kě bì miǎn)的。有达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有忧 患意识,这样才懂得为国为民分忧解难。
2 :以“遥远(yáoyuǎn)的声音”为题一篇作 文。
2021/12/10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有达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有忧患意识,这样才懂得为国为民分忧解难。示例3: 孟子所推崇(tuīchóng)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做到了这些,便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才了。看看书下的注释,讨论一下这些注释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用。①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1: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
“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也就是要有“廉 耻之心”。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 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攸关,也 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虽然各时代有所不同, 但利义选择的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只有珍惜、 维护自身的尊严,自觉地趋荣避辱,为善去恶, 严于律已,谨于守身,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 (shàn liánɡ)的人,一个讲道义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 和人民的人。
2021/12/10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板块四 文言 常见句式 (wényán)
a.省略句:
【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kěyǐ) 【之】一战,战则请从。”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邹忌】与【之】坐谈。
2021/12/10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 1、通假字
•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②为天下唱 •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 •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2、古今异义词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牺牲(xīshēng)玉帛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No 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 3、一词多义 •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ɡù
bù kě chè)
• 4、翻译: •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 乎?
第四单元(dānyuán)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2021/12/10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一、新课导入
2021/12/10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仁人志士,他们(tā
men)心忧天下,抱负远大,且具有雄才大 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他们(tā men) 德才兼备,流芳百世,成为后人心中的 楷模。曹刿、诸葛亮都是具有强烈的爱 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名臣谋士,愚公有 着感动天地的奋斗精神,杜甫困苦一生
2021/12/10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3:孟子所推崇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他认为人格的重 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 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要做这样 的“大丈夫”, 我们就要坚持崇高的志向追
求,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mólì)意志,同时要 能修身养性,培养刚正不阿的品格。做到了 这些,便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了。
写了这篇奏章。
• 交代了课文(kèwén)的出处,介绍了作者,还介绍了“表”这 种文体的特点以及诸葛亮写这篇奏章的缘由。读这样的注, 可以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理解课文(kèwén)内容。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 ②[间(jiàn)]参与(cānyù)。 • 从这个注可以看到古今词义的不同。了解古
2021/12/10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 ①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1982年版)。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 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 西),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正要建立后,任丞
相。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 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shàn)
板块二
了解文言注释(zhùshì)的特点和作用
看看书下的注释(zhùshì),讨论一下这些 注释(zhùshì)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 用?
2021/12/10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明确】文言文注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 交代(jiāodài)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解 释题意。
※ 说明字的音、形、义。 ※ 解释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 ※ 疏通句子的意思。
2021/12/10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要想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
用的人,不但要有知识,有才干,还要 在前进的道路上约束自己的行为(xíngwéi), 千万不能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 或违背公共道德的事。要把个人的命运 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才能成就大事 业。。
2021/12/10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b.倒装句: 何以(héyǐ)战?【以何战?】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021/12/10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c..判断句:
此臣所以(suǒyǐ)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d.“如……何”,是“把……怎么样”意思。
2021/12/10
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
板块五 古代文学常识(chángshí)与作家作品
,忧虑一生……你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 了做人的启示吗?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二、合作(hézuò)探究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版块一
ɡāo yuǎn)
志存高远(zhìcún
请结合孟子关于做人的主张,谈谈(tán tán) 怎样才6、邹忌是
7、管仲名
任为相
战时国齐(Zh人àngu,ó) 曾任齐相。
字夷仲吾,
时政治家,春被秋
齐桓公
8、杜甫的诗集有 《杜少陵集》
2021/12/10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三、拓展 延伸 (tuò zhǎn)
2021/12/10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任选一题作文
1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今词义的区别,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关键。 • ③[私]偏爱,动词。 • 这条注特别指出了记性。词类活用,是文言
文词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 ④[曾益]增加。曾,同“增”。 • 解释通假字。掌握了通假字,问题迎刃而解,
否则百思不得其解。 • ⑤[丧乱]丧,失子之丧;乱,指安史之乱。 • 交代了杜甫写作的背景。
1、《左传》是根据(gēnjù)鲁史写(lǔ的shǐ) 编年体史书
2、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 列 》子·汤问
3、诸葛亮字 孔三明国时期 军事
家 政治家
4、《出师表》中先帝是指 旧都是指 刘禅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刘陛备下是指 洛阳
5、《战国策》是西汉(XīHàn) 刘向编(li写ú xiàn成ɡ) 三十三篇
2021/12/10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2:孟子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因为人
只有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才会培养出坚忍不拔 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增长各种才干。虽然不是所 有经受磨难的人都能成才,也不是所有成才有人 都非要经受磨难不可,但我们一定要有面对困难、 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困难是不 可避免(bù kě bì miǎn)的。有达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有忧 患意识,这样才懂得为国为民分忧解难。
2 :以“遥远(yáoyuǎn)的声音”为题一篇作 文。
2021/12/10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有达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有忧患意识,这样才懂得为国为民分忧解难。示例3: 孟子所推崇(tuīchóng)的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做到了这些,便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才了。看看书下的注释,讨论一下这些注释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用。①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示例1: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
“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也就是要有“廉 耻之心”。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 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攸关,也 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虽然各时代有所不同, 但利义选择的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只有珍惜、 维护自身的尊严,自觉地趋荣避辱,为善去恶, 严于律已,谨于守身,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 (shàn liánɡ)的人,一个讲道义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 和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