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时间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时间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崔彩芳孙兆岳王云富徐奔陈富春沈维军万发春程安玮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4年第04期
摘要:【目的】研究比較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牡丹籽油的制备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采用微波(700W,0.5、1、1.5、
2min)和烘烤(120℃,10、20、30、40min)对油用牡丹籽进行预处理后分离牡丹籽油,以未经任何预处理为对照,分析2种方式的处理时间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提油率、水分及挥发物、酸值、碘值等)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经微波和烘烤处理后的牡丹籽油总提取率均有所增加,在微波 2min和烘烤30min时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提高9.44%和12.08%。

在微波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牡丹籽油的酸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多酚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在微波处理2min时最低,分别为2.52 μg/mL和11.59%;但碘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p-茴香胺值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TBA值和p-茴香胺值在微波处理2min时达最大值,分别为261.39和2.14,皂化值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

在烘烤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牡丹籽油的酸值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明显增加,而碘值、皂化值、TBA值和p-茴香胺值呈降低趋势,酸值在烘烤40min时达最高值(162.28mg/g),在10min时碘值和皂化值达峰值,分别为147.96g/100g和173.35mg/g;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烘烤20 min时最高,多酚含量为
5.25μg/mL。

【结论】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均对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产生明显影响,且2种处理方式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性。

综合考虑,油用牡丹籽微波预处理在700W 下以1.5~2min适宜,烘烤预处理在120℃下以20~30min适宜。

关键词:牡丹籽油;微波;烘烤;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
文章编号:2095-1191(2024)04-1118-11
中图分类号:S565.909.2
文献标志码:A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time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ony seed oil
CUI Cai-fang1, SUN Zhao-yue1, WANG Yun-fu1, XU Ben1, CHEN Fu-chun1,SHEN Wei-jun2, WAN Fa-chun2, CHENG An-wei1*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128, 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and roasting pretreatmen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ony seed oil (PSO), the aim w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SO. 【Method】The oil of peony seeds was isolated after pretreatment by microwave (700 W for 0.5, 1, 1.5, 2 min) and roasting (120 ℃ for 10, 20, 30, 40 min),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was as control , and
the ef- fects of the treatment times of the two method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il extraction rate, 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acid value and iodine valu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total extraction rate of the peony seed oil increased after microwave and roasting treatment.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SO increased by 9.44% and 12.08% after microwave for 2 min and roasting for 30 min, respectively. Under microwave treat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time, the acid value, 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contents, polyphenol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SO decreased, the lowest contents of polyphenol, moisture and volatiles were detected at microwave treatment for 2 min(2.52 ug/mL and 11.59%, respectively), while the iodine value, saponification (TBA) value, and p-aniside value increased greatly, the value of TBA and p-anisidine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of 261.39 and 2.14, respectively under microwave treatment for 2 min. The saponification value showed a trend of rising first and then flatten. Under roasting treatment, the acid value, 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contents of PSO increased grea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time, however, iodine, saponification, TBA, and p-anisidine values decreased. The acid value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of 162.28 mg/g at 40 min of roasting, and the iodine value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reached the peak of 147.96 g/100 g
and173.35 mg/g at 10 min respectively. The polyphenol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showed a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trend, the highest polyphenol content(5.25 ug/mL) was observed at roasting for 20 min. 【Conclusion】The physi- 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SO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microwave and roast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wo heat treatment method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general, the microwave pretreatment on oil peony seeds at 700 W is suitable for 1.5 to 2 min, and the roasting pretreatment at 120 ℃ is the best for 20 to 30 min.
Key words: peony seed oil; microwave; roa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tioxidant activity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2YFD1301101-1);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2021RC4060) 0 引言
【研究意義】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
优、抗性强等特点,主要种植品种有凤丹和紫斑(刘玉军等,2020)。

牡丹籽的含油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彭常梅等,2021)。

牡丹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
和脂肪酸占80%以上,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而饱和脂肪酸仅占14%左右,主要功效体现在抗
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等方面(Su et al.,2016;Deng et al.,2022)。

毒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用油(乔舒敏等,2023)。

相较常规烘烤,微波烘烤具有减少加工时间和生产成本,并保留食品
成分等优点(Cong et al.,2019;Hou et al.,2021),但也会导致油脂发生分解、挥发性成分损
失等(刘国琴等,2005)。

为提高出油率和改善油脂的品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提取油脂的原料进行热处理。

因此,研究热预处理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加热方式,对牡丹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种籽会对该种籽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烘烤预处理方面,随着核桃仁烘烤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核桃油色泽逐渐加深,其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维生素E(V2)含量减少,适当烘烤有利于增加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徐月华等,2014);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奇亚籽油色泽加深,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且180℃烘烤50min以上的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较其他条件下显著升高(姚宏燕等,2019);烘烤预处理不仅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还可降低亚麻籽油中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具有提高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的作用(任志龙和王涵,2021);随烘烤温度升高,油莎豆油的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持续升高,V含量在160℃时最高,甾醇含量在180°℃时最高,在150℃烘烤温度下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陈璐等,2022)。

微波预处理方面,冯山山等(2013)采用微波加热植物油后,其V。

含量受影响最大,含量明显降低;杨湄等(2016)采用微波预处理火麻籽可显著增加火麻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油的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改善其氧化稳定性,提高抗氧化活性,使得氧化诱导期延长1.05h;微波预处理奇亚籽,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营养指标有一定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含量影响较小(李娜等,2020);对于米糠油,微波处理显著降低其脂肪酶活力,抑制酸价增长,对谷维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较好的品质(余诚玮等,2020);在南瓜籽油中,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显著增加其油脂伴随物含量,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孔凡等,2021);在油茶籽油中,微波700W20min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美拉德产物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王龙祥等,2022)。

【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关于烘烤和微波预处理对多种植物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已有不少,但针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微波和烘烤2种热处理的热传导方式不同,选用不同处理时间对油用牡丹籽进行预处理,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比较微波和烘烤时间对牡丹籽油提取、理化性质、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牡丹籽油的制备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油用丹凤牡丹籽采收于2022年8月,产地山东菏泽。

正己烷、乙醚、异丙醇、环己烷、冰乙酸、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韦氏试剂、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和0.5mol/L盐酸标准溶液均为分析纯,以及福林酚和碳酸钠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没食子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和2,4,6-三吡啶基-1,3,5-三嗪(TPTZ)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设备:M1-L213C美的微波炉(2450MHZ)(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DHG-92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培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8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1850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RE-52AA旋转蒸发器、SHZ-3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H-4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52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油用牡丹籽预处理及质量变化计算
称取一定量的油用牡丹籽分别放入微波炉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微波固定700W分别处理0.5、1、1.5和2 min;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定120 C,烘烤时间分别为10、20、30 和40 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储藏备用,以未经任何预处理为对照,计算预处理前后油用牡丹籽的质量变化。

Key words: peony seed oil; microwave; roa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tioxidant activity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2YFD1301101-1);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2021RC4060)
0 引言
【研究意义】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主要种植品种有凤丹和紫斑(刘玉军等,2020)。

牡丹籽的含油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彭常梅等,2021)。

牡丹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而饱和脂肪酸仅占14%左右,主要功效體现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等方面(Su et al.,2016;Deng et al.,2022)。

毒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用油(乔舒敏等,2023)。

相较常规烘烤,微波烘烤具有减少加工时间和生产成本,并保留食品成分等优点(Cong et al.,2019;Hou et al.,2021),但也会导致油脂发生分解、挥发性成分损失等(刘国琴等,2005)。

为提高出油率和改善油脂的品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提取油脂的原料进行热处理。

因此,研究热预处理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加热方式,对牡丹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种籽会对该种籽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烘烤预处理方面,随着核桃仁烘烤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核桃油色泽逐渐加深,其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维生素E(V2)含量减少,适当烘烤有利于增加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徐月华等,2014);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奇亚籽油色泽加深,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且180℃烘烤50min以上的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较其他条件下显
著升高(姚宏燕等,2019);烘烤预处理不仅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还可降低亚麻籽油中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具有提高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的作用(任志龙和王涵,2021);随烘烤温度升高,油莎豆油的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持续升高,V含量在160℃时最高,甾醇含量在180°℃时最高,在150℃烘烤温度下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陈璐等,2022)。

微波预处理方面,冯山山等(2013)采用微波加热植物油后,其V。

含量受影响最大,含量明显降低;杨湄等(2016)采用微波预处理火麻籽可显著增加火麻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油的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改善其氧化稳定性,提高抗氧化活性,使得氧化诱导期延长1.05h;微波预处理奇亚籽,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营养指标有一定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含量影响较小(李娜等,2020);对于米糠油,微波处理显著降低其脂肪酶活力,抑制酸价增长,对谷维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较好的品质(余诚玮等,2020);在南瓜籽油中,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显著增加其油脂伴随物含量,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孔凡等,2021);在油茶籽油中,微波700W20min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美拉德产物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王龙祥等,2022)。

【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关于烘烤和微波预处理对多种植物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已有不少,但针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微波和烘烤2种热处理的热传导方式不同,选用不同处理时间对油用牡丹籽进行预处理,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比较微波和烘烤时间对牡丹籽油提取、理化性质、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牡丹籽油的制备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油用丹凤牡丹籽采收于2022年8月,产地山东菏泽。

正己烷、乙醚、异丙醇、环己烷、冰乙酸、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韦氏试剂、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和0.5mol/L盐酸标准溶液均为分析纯,以及福林酚和碳酸钠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没食子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和2,4,6-三吡啶基-1,3,5-三嗪(TPTZ)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设备:M1-L213C美的微波炉(2450MHZ)(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DHG-92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培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8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1850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RE-52AA旋转蒸发器、SHZ-3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H-4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52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油用牡丹籽预处理及质量变化计算
称取一定量的油用牡丹籽分别放入微波炉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微波固定700W分别处理0.5、1、1.5和2 min;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定120 C,烘烤时间分别为10、20、30 和40 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储藏备用,以未经任何预处理为对照,计算预处理前后油用牡丹籽的质量变化。

Key words: peony seed oil; microwave; roa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tioxidant activity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2YFD1301101-1);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2021RC4060)
0 引言
【研究意义】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主要种植品种有凤丹和紫斑(刘玉军等,2020)。

牡丹籽的含油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彭常梅等,2021)。

牡丹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而饱和脂肪酸仅占14%左右,主要功效体现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等方面(Su et al.,2016;Deng et al.,2022)。

毒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用油(乔舒敏等,2023)。

相较常规烘烤,微波烘烤具有减少加工时间和生产成本,并保留食品成分等优点(Cong et al.,2019;Hou et al.,2021),但也会导致油脂发生分解、挥发性成分损失等(刘国琴等,2005)。

为提高出油率和改善油脂的品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提取油脂的原料进行热处理。

因此,研究热预处理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加热方式,对牡丹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种籽会对该种籽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烘烤预处理方面,随着核桃仁烘烤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核桃油色泽逐渐加深,其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维生素E(V2)含量减少,适当烘烤有利于增加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徐月华等,2014);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奇亚籽油色泽加深,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且180℃烘烤50min以上的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较其他条件下显著升高(姚宏燕等,2019);烘烤预处理不仅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还可降低亚麻籽油中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具有提高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的作用(任志龙和王涵,2021);随烘烤温度升高,油莎豆油的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持续升高,V含量在160℃时最高,甾醇含量在180°℃时最高,在150℃烘烤温度下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陈璐等,2022)。

微波预处理方面,冯山山等(2013)采用微波加热植物油后,其V。

含量受影响最大,含量明显降低;杨湄等(2016)采用微波预处理火麻籽可显著增加火麻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油的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改善其氧化稳定性,提高抗氧化活性,使得氧化诱导期延长1.05h;微波预处理奇亚籽,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营养指标有一定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
含量影响较小(李娜等,2020);对于米糠油,微波处理显著降低其脂肪酶活力,抑制酸价增长,对谷维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较好的品质(余诚玮等,2020);在南瓜籽油中,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显著增加其油脂伴随物含量,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孔凡等,2021);在油茶籽油中,微波700W20min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美拉德产物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王龙祥等,2022)。

【本研究切入點】目前关于烘烤和微波预处理对多种植物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已有不少,但针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微波和烘烤2种热处理的热传导方式不同,选用不同处理时间对油用牡丹籽进行预处理,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比较微波和烘烤时间对牡丹籽油提取、理化性质、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牡丹籽油的制备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油用丹凤牡丹籽采收于2022年8月,产地山东菏泽。

正己烷、乙醚、异丙醇、环己烷、冰乙酸、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韦氏试剂、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和0.5mol/L盐酸标准溶液均为分析纯,以及福林酚和碳酸钠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没食子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和2,4,6-三吡啶基-1,3,5-三嗪(TPTZ)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设备:M1-L213C美的微波炉(2450MHZ)(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DHG-92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培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8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1850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RE-52AA旋转蒸发器、SHZ-3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H-4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52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油用牡丹籽预处理及质量变化计算
称取一定量的油用牡丹籽分别放入微波炉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微波固定700W分别处理0.5、1、1.5和2 min;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定120 C,烘烤时间分别为10、20、30 和40 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储藏备用,以未经任何预处理为对照,计算预处理前后油用牡丹籽的质量变化。

Key words: peony seed oil; microwave; roa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tioxidant activity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2YFD1301101-1);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2021RC4060) 0 引言
【研究意义】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主要种植品种有凤丹和紫斑(刘玉军等,2020)。

牡丹籽的含油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彭常梅等,2021)。

牡丹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以亚麻酸含量最高,而饱和脂肪酸仅占14%左右,主要功效体现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等方面(Su et al.,2016;Deng et al.,2022)。

毒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用油(乔舒敏等,2023)。

相较常规烘烤,微波烘烤具有减少加工時间和生产成本,并保留食品成分等优点(Cong et al.,2019;Hou et al.,2021),但也会导致油脂发生分解、挥发性成分损失等(刘国琴等,2005)。

为提高出油率和改善油脂的品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提取油脂的原料进行热处理。

因此,研究热预处理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加热方式,对牡丹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种籽会对该种籽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烘烤预处理方面,随着核桃仁烘烤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核桃油色泽逐渐加深,其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维生素E(V2)含量减少,适当烘烤有利于增加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徐月华等,2014);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奇亚籽油色泽加深,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且180℃烘烤50min以上的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较其他条件下显著升高(姚宏燕等,2019);烘烤预处理不仅能提高亚麻籽油得率,还可降低亚麻籽油中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具有提高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的作用(任志龙和王涵,2021);随烘烤温度升高,油莎豆油的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持续升高,V含量在160℃时最高,甾醇含量在180°℃时最高,在150℃烘烤温度下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陈璐等,2022)。

微波预处理方面,冯山山等(2013)采用微波加热植物油后,其V。

含量受影响最大,含量明显降低;杨湄等(2016)采用微波预处理火麻籽可显著增加火麻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油的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改善其氧化稳定性,提高抗氧化活性,使得氧化诱导期延长1.05h;微波预处理奇亚籽,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营养指标有一定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含量影响较小(李娜等,2020);对于米糠油,微波处理显著降低其脂肪酶活力,抑制酸价增长,对谷维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较好的品质(余诚玮等,2020);在南瓜籽油中,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显著增加其油脂伴随物含量,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孔凡等,2021);在油茶籽油中,微波700W20min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美拉德产物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王龙祥等,2022)。

【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关于烘烤和微波预处理对多种植物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已有不少,但针
对牡丹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微波和烘烤2种热处理的热传导方式不同,选用不同处理时间对油用牡丹籽进行预处理,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比较微波和烘烤时间对牡丹籽油提取、理化性质、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牡丹籽油的制备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油用丹凤牡丹籽采收于2022年8月,产地山东菏泽。

正己烷、乙醚、异丙醇、环己烷、冰乙酸、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韦氏试剂、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和0.5mol/L盐酸标准溶液均为分析纯,以及福林酚和碳酸钠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没食子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和2,4,6-三吡啶基-1,3,5-三嗪(TPTZ)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设备:M1-L213C美的微波炉(2450MHZ)(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DHG-92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培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8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1850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RE-52AA旋转蒸发器、SHZ-3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H-4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52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油用牡丹籽预处理及质量变化计算
称取一定量的油用牡丹籽分别放入微波炉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微波固定700W分别处理0.5、1、1.5和2 min;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定120 C,烘烤时间分别为10、20、30 和40 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储藏备用,以未经任何预处理为对照,计算预处理前后油用牡丹籽的质量变化。

Key words: peony seed oil; microwave; roa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tioxidant activity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2YFD1301101-1);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2021RC4060)
0 引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