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存放 方法 (cúnfàng)
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
璃片盖上
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6)检验 方法 (jiǎnyàn)
将一支(yī zhī)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 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7)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药塞好带导管(dǎoguǎn)的单孔塞 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 ⑦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走
制取氧气 课题 3 (kètí)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一、氧气(yǎngqì)的实验室制法
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yǎngqì)
(1)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 加热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2021/12/10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2)催化剂:“一改变(gǎibiàn)二不变”
• 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 二不变:质量(zhìliàng)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shìguǎn)口应 (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 斜。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D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6、等有连续(liánxù)均匀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 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7、实验完毕(wánbì),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原因:防止试管(shìguǎn)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 导管上升,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8、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dǎoguǎn)要伸 到集体瓶底部 原因:便于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②导管(dǎoguǎn)伸入试管内太长
③铁夹夹在离试管口太近 ④试管口倾向上
⑤试管口处没有塞棉花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10.医院给病人输氧(shū yǎnɡ)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iànhuà)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课题3 制取氧气。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1.复习巩固实验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和实验操作步骤。原因:防止试管(shìguǎn)口的冷凝水倒流至试管(shìguǎn)底部,炸裂试管
No (shìguǎn)。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1、药品(yàopǐn)平铺在试管底部
使药品受热均匀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便于对试管进行预热)
3、导管(dǎoguǎn)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4、试管(shìguǎn)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 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yù ,再 rè) 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b
a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③将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装入试管,塞 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
酒精灯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本节的学习目标 : (mùbiāo)
• 1.复习巩固实验(shíyàn)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 实验(shíyàn)操作步骤;
• 2.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021/12/10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实验(shíyàn)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三、氧气(yǎngqì)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 原理(yuánlǐ):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 分离。
空气低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先蒸发 液态氧气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yǎngqì)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氧化锰,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
何物质。给它们分别(fēnbié)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
量( ) B
A、第一份最多
B、第二份最多
C、第三份最多 D、一样多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9、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
出(zhǐ chū)其中的五处错误
③
①
④ ⑤
②
①不对准药品加热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C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
应 ( )C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 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cāozuò)应
在(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5.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fāng àn):①用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用高锰酸
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CA.全ຫໍສະໝຸດ 确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石蜡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C.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D. 氧化汞 加热汞 + 氧气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15、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D)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
氧化A、B锰由在固大体到混小合物中质量B分、数由是小(到大)
C、不变
D、无法(wúfǎ)判断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7.在生高成锰物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
在 __氯__酸__钾_与_物二,二氧氧化反化锰应锰物混是合_加__热__制,氧若气不时加,氯二酸氧催钾化化剂是锰,则氯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3)收集 方法 (shōují)
• 排水法 √
•
气体不溶于水
√ • 向上(xiàngshàng)排空气法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 向下排空气法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4)验满方法(fāngfǎ)
将带火星(huǒxīng)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 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021/12/10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2、利用(lìyòn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为什么呢?
防止(fángzhǐ)加热时高锰 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3、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yǎngqì)
• 实验原理:
氯酸钾
加热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4、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shēnɡ chénɡ)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 = B + C + ···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二、制取氧气(yǎngqì)
• 1、实验室制法
(1)原理(yuánlǐ)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2)装置
确②的操③作①顺序④为⑥___⑤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12、制取氧气(yǎngqì)的途径有多种,如:
通电
①水 (tōng氢气+氧气 diàn)
②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③ 氧化汞 △ 汞+氧气
④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碳酸钠+氧气等等.
现在潜水员想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潜水艇中氧气中 的来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至少 要阐明三条(sān tiáo)不同的理由)
酸钾分解反应将_____,若将高锰酸钾加缓入慢氯(hu酸ǎnm钾àn),则反
应______,这是因为
加快(jiā kuài)
__高__锰__酸_钾__分__解__生_成__二__氧__化_锰__作__催__化_剂__,__加_快__氯__酸__钾_分。解
8、三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第一份中加入少量二
答:选用第四种方法,因为不用加热;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刚 好作为反应物,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供给人呼吸;生成物 无毒。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13、写成下列仪器
名称:
试A_管__(sh_ìg_uǎ_n)____B___铁__架__台__
C酒__精__灯______D_导__管__(d_ǎo_gu_ǎ_n) E集_气__瓶__(_qì _pín_ɡ)___F____水__槽___
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
璃片盖上
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6)检验 方法 (jiǎnyàn)
将一支(yī zhī)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 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7)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药塞好带导管(dǎoguǎn)的单孔塞 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 ⑦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走
制取氧气 课题 3 (kètí)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一、氧气(yǎngqì)的实验室制法
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yǎngqì)
(1)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 加热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2021/12/10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2)催化剂:“一改变(gǎibiàn)二不变”
• 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 二不变:质量(zhìliàng)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shìguǎn)口应 (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 斜。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D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6、等有连续(liánxù)均匀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 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7、实验完毕(wánbì),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原因:防止试管(shìguǎn)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 导管上升,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8、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dǎoguǎn)要伸 到集体瓶底部 原因:便于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②导管(dǎoguǎn)伸入试管内太长
③铁夹夹在离试管口太近 ④试管口倾向上
⑤试管口处没有塞棉花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10.医院给病人输氧(shū yǎnɡ)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iànhuà)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课题3 制取氧气。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1.复习巩固实验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和实验操作步骤。原因:防止试管(shìguǎn)口的冷凝水倒流至试管(shìguǎn)底部,炸裂试管
No (shìguǎn)。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1、药品(yàopǐn)平铺在试管底部
使药品受热均匀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便于对试管进行预热)
3、导管(dǎoguǎn)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4、试管(shìguǎn)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 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yù ,再 rè) 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b
a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③将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装入试管,塞 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
酒精灯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本节的学习目标 : (mùbiāo)
• 1.复习巩固实验(shíyàn)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 实验(shíyàn)操作步骤;
• 2.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021/12/10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实验(shíyàn)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三、氧气(yǎngqì)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 原理(yuánlǐ):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 分离。
空气低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先蒸发 液态氧气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yǎngqì)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氧化锰,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
何物质。给它们分别(fēnbié)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
量( ) B
A、第一份最多
B、第二份最多
C、第三份最多 D、一样多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9、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
出(zhǐ chū)其中的五处错误
③
①
④ ⑤
②
①不对准药品加热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C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
应 ( )C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 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cāozuò)应
在(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5.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fāng àn):①用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用高锰酸
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CA.全ຫໍສະໝຸດ 确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石蜡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C.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D. 氧化汞 加热汞 + 氧气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15、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D)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
氧化A、B锰由在固大体到混小合物中质量B分、数由是小(到大)
C、不变
D、无法(wúfǎ)判断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7.在生高成锰物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
在 __氯__酸__钾_与_物二,二氧氧化反化锰应锰物混是合_加__热__制,氧若气不时加,氯二酸氧催钾化化剂是锰,则氯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3)收集 方法 (shōují)
• 排水法 √
•
气体不溶于水
√ • 向上(xiàngshàng)排空气法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 向下排空气法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4)验满方法(fāngfǎ)
将带火星(huǒxīng)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 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021/12/10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2、利用(lìyòn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为什么呢?
防止(fángzhǐ)加热时高锰 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3、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yǎngqì)
• 实验原理:
氯酸钾
加热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4、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shēnɡ chénɡ)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 = B + C + ···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二、制取氧气(yǎngqì)
• 1、实验室制法
(1)原理(yuánlǐ)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2)装置
确②的操③作①顺序④为⑥___⑤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12、制取氧气(yǎngqì)的途径有多种,如:
通电
①水 (tōng氢气+氧气 diàn)
② 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
③ 氧化汞 △ 汞+氧气
④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碳酸钠+氧气等等.
现在潜水员想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潜水艇中氧气中 的来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至少 要阐明三条(sān tiáo)不同的理由)
酸钾分解反应将_____,若将高锰酸钾加缓入慢氯(hu酸ǎnm钾àn),则反
应______,这是因为
加快(jiā kuài)
__高__锰__酸_钾__分__解__生_成__二__氧__化_锰__作__催__化_剂__,__加_快__氯__酸__钾_分。解
8、三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第一份中加入少量二
答:选用第四种方法,因为不用加热;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刚 好作为反应物,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供给人呼吸;生成物 无毒。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13、写成下列仪器
名称:
试A_管__(sh_ìg_uǎ_n)____B___铁__架__台__
C酒__精__灯______D_导__管__(d_ǎo_gu_ǎ_n) E集_气__瓶__(_qì _pín_ɡ)___F____水__槽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