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e7BUnit4SectionA(1a-2d)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ade7BUnit4SectionA(1a-2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rule, arrive, hall , listen,, fight, sorry, outside, wear, important, bring, quiet …等词汇;
2、掌握并运用 on time ,dining hall, have to 等词组。
85% 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祈使句和情态动词 can, can’t, must 和have to 来谈论学校、家庭等的规章制度。
(二)能力目标
能够简单描述规章制度,就“rules”这一话题与人进行简单交谈, 80%的学生可以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听力技能;85%的学生能在相关信息的提示辅助下进行表达。
(三)策略与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与人合作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的情境
设置中,敢于描述规章制度,并对违纪行为说“No”。
3、帮学生树立关于规章制度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熟练运用祈使句及其否定形式来描述规章制度;
2、学会使用 can, must ,have to 及其句型转换来描述规章制度。
(二)教学难点:have to 、must 句型及其用法。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Unit1 已经学习了情态动词can 来谈论自己或他人的
能力,并使用包含 can 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其简单回答。
本部分
教学要求学会用can 和can’t表达“许可”和“禁止”,理解上会有些许难度。
学生已经进入初中学习半年有余,对于一些school rules 已经很熟悉,教学起来应该比较顺畅。
计划在本部分稍微添加守纪教育,让学生体会No rules , no standards。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听力进行了二次利用,达成语言输出。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A 第一课时内容。
主要围绕“规章制度(Rules)”这一话题来展开教学活动。
语言结构为祈使句,语言功能是谈论并制定某些规定规章制度,如校规,班规和家规等。
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简单谈论规章制度,学会用祈使句陈述规章要求,用情态动词can 表示许可,感知并可以简单利用have to 和must 谈论规章制度,由此进行有关 rules 的对话,进行相关综合语言项目的训练。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本节课用多媒体 Seewo 白板 5、学科网、一师一优课等资源辅
助完成教学。
主要运用了我校在 2017 湖北省信息课题《数字校♘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总结的英语教学子模式:课前
导入(Preparation)--新知识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 实践(Production )--巩固提升(Progress ) -- Simple Examination(简测);
六、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用学校相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关注学生兴趣,设计
问题:Do you know the places in our school? 教学单词hallway, dining hall,并紧跟餐厅图片,引入问题:Do you know the rules in the dining hall?开启“速授”环节。
Step2 Presentation
1a&1b ,承接上一步骤的话题,教学使用祈使句及其否定形
式来陈述School Rules!突破本课教学重点。
Step 3 Practice + Production
设计“make rules for our class”活动,并由学生黑板板书“our class rules”,并设计“show the class rules” 活动,实现学生的语言输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检测。
Step4 Presentation
2a&2b
设计问题:What activities do Alan and Cindy talk about? Check them,please.来进行承上启下。
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听” 的技能。
设计问题:Can they do these activities? 引导学生listen
and circle “can” or “can’t”
听力环节注意听前扫读解决障碍。
听中投入保证听的效果。
Step5 Practice+Production
2a,2b 听后材料再利用,两人一组练习:
--What are the school rules? -We must …
--Can we…?-No, you can’t.
Production 完成学生的语言输出,注重检测知识落实,达成教学目标。
Step6 Presentation
2d.
设计问题 These are Alan and Cindy’s school rules, what about Alice’s school ” 开启 2d 教学. 设计“ listen and underline the rules”活动,check answers in class 环节中教学新单词 uniform ,bring, be quiet,have to 等,设计活动role-play,达成检测。
Step7 Progress
设计活动“tell us your family rules”,展示图片以帮助学生实现表达,进行语言项目延伸。
Step 8 Simple Examination 简测
板书设计
Unit4 Section A (1a-1d)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You must be on time.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
You must eat in the dining hall.
We must wear uniform at school.
七、教学评价:
设计相关简单练习,检测学生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并延伸 signs,例如设计作业:Make some rules for your family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练为主线”的原则,在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技能的培养,并发展其读、写、译等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本节课教学手段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各个感官调动起来,激发起学生兴趣,使知识以多种方式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精心创设开展的小组活动,表演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了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的求知欲望,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的亮点:
1、以学生熟悉的环境——自己的校♘为突破口,收集校♘景点图片,引入“School rules ”这一话题,例如:This is the dining hall, do you know the rules in the dining hall? What other school rules do we have?… … 比较好的实现了课堂导入。
2 、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英语教学子模式:课前导入(Preparation)--新知识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 实践(Production )--巩固提升(Progress ) -- Simple Examination(简测)。
我把单词教学放在情境中去,教学不突兀,学生接受快。
多次设计 pair work 、group work 等学生对语言的运用环节,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输出,对每一教学环节的进行简单的检测。
针对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描述、谈论 school rules,仿照例子 try to make rules for our class. 顺利实现了教学重点的落实。
检测环节我设计了完成句子等题型,并用图片展示几种常见signs,进行了教学延伸。
本课作业设计为“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family rules.”旨在锻炼学生用本课所学知识来描述family rules,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课堂的最后用一句谚语照应主题“ No rules , no standards.”
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个别指令过长,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指令理解上产生歧义。
2、个别环节过度生硬,教师对承上启下的句子设计上,不够严谨。
3、结尾部分稍嫌仓促。
教学改进的措施:
1、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学习,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和语言描述的准确严谨性。
2、加强口语训练,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用语的应用水平。
在备课中做到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法,设计出符合所教班级学情的教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设置的问题要明确、直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升,从新授到勤练到真秀的环节才能自然圆浑。
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在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方面需进一步增强。
4、在授课中,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与此同时,这样也帮助教师自己提高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