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 :第7课 末闲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春末闲谈
鲁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
文学常识把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_狂__人__日__记__》。1918年至1926年间,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_彷__徨_》,散 文诗集《_野__草_》,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坟》、《热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怎样理解《春末闲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特点? 【点拨】 丰富的知识性体现在文章的实例中,有中外 历史文化知识,中外古今的各种麻痹术等;有自然科学 知识,文学知识。生动的趣味性既来自于知识性,又得 力于作者生动有趣的叙述。这些有趣的知识经作者剖 析,增强了文章的理趣。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服务于文章 的中心思想,都为论争“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是不能 十分奏效的”这一中心论点,使中心思想的论证严密而 充分,说理透彻生动,在趣味盎然中使读者得到思想的 启迪和感情的陶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的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 假、恶、丑。四、_说__理__形__象__,议论生动。杂 文评人议事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 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 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整体预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本内容探究
总不能实现,“难免时常改姓易代”,“《二十四 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外国也 一样,尼古拉二世驾崩后,罗马诺夫王朝就“覆 宗绝祀”了。何以故?原因就在于他们虽然用尽 各种手段,但“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本文开篇介绍了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情形,那么 细腰蜂形象在《春末闲谈》一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文中以自然界的细腰蜂作比,显得生动 形象,新鲜贴切。细腰蜂形象是昆虫界一个十分残 忍的凶手形象。细腰蜂用神奇的毒针,螫中小青虫 的运动神经,使其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不死所以 不烂,不活所以不动,因而小青虫的躯体便成了细 腰蜂幼子理想的寄生之处。
(2)杂文有四个特点:一、_篇__幅__短__小__,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 少。它笔墨不多,言简意赅。二、敏锐迅速,泼辣 犀利。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 斗性强。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杂文常常运用 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 影射、讽 扩声系统调音
鲁迅从这一昆虫世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人类社会与之 匹配的某些相似性。统治阶级所热衷的愚民政策便是那 细腰蜂的毒针,他们“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 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只可惜 那愚民政策收不到毒针的功效,因而他们终无法禁锢人 们的思想。作者用细腰蜂和反动统治者作比较,分析其 同异,揭露其实质,不但深刻暴露了统治阶级为实现其 黄金世界的理想施行种种麻痹术,更使得文章生动形 象,新鲜贴切,增加了说理形象化的特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资料链接 (1)杂文是_文__艺__性__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 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 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 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 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 发深刻的道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作者除了阐述统治者的精神“麻痹术”外,还有 什么观点? 【提示】 古今中外统治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 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这是《春末闲谈》所要 阐发的另一主要思想。鲁迅依然借助丰富的历史知 识,饶有趣味地影射现实,他指出皇帝总是梦寐以求 “万年有道之长”的,可是这一“黄金世界的理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鲁迅的杂文善用反语和仿词修辞手法,这使得其文 笔多了些辛辣尖锐。试结合课文第5自然段的相关语 句,谈谈这两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提示】 例如:“就现在而言,窃以为除了遗老的 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 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之 外,委实还没有更好,更安全,更无流弊的方法。” 这一段文字,反语和仿词两种手法都有。从字面看 来,鲁迅似乎是在夸奖“遗老的圣经贤传法”高明, 古今中外没有比这“更好,更安全,更无流弊的方 法”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文末引用了刑天的传说和陶潜的诗,有何作用? 【提示】 刑天因为反抗,被砍了“能想的头”,却 依然活着,且能拿着盾牌和斧头继续战斗。陶潜退隐 田园尚有“金刚怒目”似的诗歌来抒发心志。他们不 甘心忍受统治阶级的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即使“无 头也会有猛志”,作者意在表明,百姓不是“小青 虫”!封建统治阶级迷惑民众的精神控制术只能是枉 费心机,从根本上对精神控制术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你是如何理解本文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的? 【点拨】一篇短文,以虫喻人,以“史”显 “时”,援古讽今,包容了丰富的内容,提示了深 刻的红色哲理,读来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这是作 者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进行类比的结果。当作者把细 腰蜂毒为幼虫猎饵的生物竞生现象和中外反动派用 各种精神毒品麻痹、奴役人民联系在一起时,小题 但显出“大旨”,意味深远。作者抓住了一个“毒 ”字大做文章,一切从“毒”字派生,一切又归结 为一个“毒”字。这样行文写作,不仅题旨集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 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从1927年 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 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 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 亭杂文》等专集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些方法真的是好的吗?它们虽各有不同,却都是历代 统治阶层的精神控制术,它们对人的行为、语言、思想 进行约束和控制,被统治阶级奉为经典,没有比它们更 能代表统治阶层精神控制术的最高水平了。反语的作用 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 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 律”等仿词的运用,意在讽刺精神控制术在旧中国已经 成了有系统的理论,它们涉及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