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敲》教材简析:
《推敲》一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从本单元看,前一篇课文是寓言故事,后一篇是民间故事,本篇属于历史典故。
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文中绘有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
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
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的创作态度。
两幅图形象展现了课文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三个意义段。
第一段,引出故事主人公贾岛,告诉大家几个信息:(1)贾岛是唐朝诗人(2)早年家境贫寒(3)贾岛当了和尚。
这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做了准备。
接着叙写“推敲”这个故事的由来。
以诗赠友——反复推敲——冲撞仪仗——确定用“敲”。
最后结题。
一段就一句话,说明了“推敲”一词的现在含义正是由上面的故事引申来的。
文章开头引出人物,结尾交代由来,都为主体服务,使故事的结构更加完整。
教学中要注意:(一)感悟“推敲”的益处。
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认识了韩愈,让“推敲”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是推敲,启示人们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二)讲讲“推敲”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情节富有变化而又非常生动,文章的语言优美,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细节非常感人,如表现贾岛的如痴如醉地创作时,抓住了“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动词,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课后习题也有此要求。
(三)养成“推敲”习惯。
课文最后写道:“后来,人们就把在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
”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故事比比皆是。
因此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