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2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
2.3
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趋势
学习要点
1. 约略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掌握、了解现代社会学流派的主要理论 3. 了解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 •
1.实证主义
(3)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和《自杀论》是迪尔 凯姆的社会学代表作。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1 )社会事实论; (2)社会团结论;(3)宗教生活论;(4)功能分析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自杀论》 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去解释另一种社会 事实(自杀)的范例。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主要观点: 现代交换理论把功利主义原则改造成各种各样的
社会交换理论。它依据的是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把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看作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代表人物:米德、库 利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1.理论渊源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实证主义
(2)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进化虽然是充满矛 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进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过 程。均衡是进化的必然特性,也是进化的起点和终点,有意识 的“加速”或“外来的干预”都会给进化造成障碍。他还认为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要 进行“生存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 孔德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 的创始人。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1.实证主义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孔德在 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 4 卷中第一次使用了 “社会学”这一概念。他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他认为社 会学理论体系可分为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孔德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他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 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和 比较法 等。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4 互动论

• • • •
2.交换论者的理论观点
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提出了构成交换原则 的几个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 同命题、理性命题等。 社会之所以得以合成和构造,其基础是引起小群体合成的交换 过程。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修补了霍曼斯的交换论。
2.3
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趋势
2.3.1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2.3.2 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 2.3.3 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社会学
主要观点: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3 交换论

• • • •
2.交换论者的理论观点
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提出了构成交换原则 的几个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 同命题、理性命题等。 社会之所以得以合成和构造,其基础是引起小群体合成的交换 过程。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修补了霍曼斯的交换论。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
2.诠释学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韦伯社会学思想的主要方面: 第一,理解社会学。韦伯把社会学定义为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 即要通过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与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 释,因此他把社会学称为“理解社会学”。 第二,政治社会学。韦伯对统治的合法形式进行了研究。他把 它们称之为“权威”,并认为权威可分为三种类型:(1 )传 统权威;(2)魅力权威;(3)法理权威。 此外,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 和“价值中立” 的主张。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 •
1.理论渊源
默顿的中层理论 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 “中层理论” 。这种理论既不高度抽象也不包容广泛,例如 参照群体理论,越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等。 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 会学理论的发展。 此外,默顿 还提出了 “显功能” 和“潜功能” 概念。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1.实证主义
(3)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迪尔凯姆出生在一个犹太教家庭,中 学毕业后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后又去德国就教于哲学家冯特。 1885 年回到法国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 研究与写作。 1887 年被任命为波尔多 大学社会科学教授,成为法国、也是 欧洲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
• •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2.功能主义理论大师
塔尔科特·帕森斯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2 冲突论

主要观点: 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
来分析。冲突不一定是暴力,也可以通过劳资协商、政党政治、 宗教团体间吸收信众的竞争。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2 研究中心转移后的深入发展
• • •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均衡。 他认为,任何社会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其之所以能自 给自足主要是依赖于社会内部的整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关 系。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 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 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重返均衡。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2 冲突论


2.主要的冲突理论家及其思想
德国人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基本上是一种不均衡权力分配的组 合团体,在每一个社会团体内,统治集团的利益在于维持现状, 为其辩护的意识形态就是其价值观,被统治集团的利益在于改 变现状,因而不断威胁着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掩盖下的社会权力 关系。 美国人科塞提出了“社会安全阀理论”,僵硬的社会系统往往 压制冲突及其表现,因而不能及时获得危险信号;灵活的社会 系统,可以经过调整结构和关系而使冲突得到解决和缓和。 哈贝马斯与德国的赫伯特 马尔库塞,美国的查尔斯 赖特等社 会学家一道被称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又被称为社会批判 学派。哈贝马斯主要是对于“科技理性”的批判。
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存而存在。认为社会的 每一部分都对社会的整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的平衡。 、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 •
1.理论渊源
理论渊源:从斯宾塞、迪尔凯姆,经过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到 现代的帕森斯和默顿。 相对于孔德、迪尔凯姆的古典结构功能理论来说,以塔尔科 特·帕森斯和罗伯特·默顿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结构功能理论是 现代结构功能论。 其中,帕森斯的均衡理论、默顿的中层理论有特别意义 。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2.诠释学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韦伯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海德堡大 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 1909 年,他和滕尼斯等建立德国社会 学学会,担任会长多年。韦伯的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 主义精神》等。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3 20世纪80年代后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特点(P17)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2.2.2 冲突论 2.3.3 交换论 2.3.4 互动论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主要观点: 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的每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
3.批判理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虽然马克思从未把自己视为社会学家,但……因此,即使在欧 美社会学界,马克思也被公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 在欧美社会学界,马克思被公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科学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阿 尔文·托夫勒所说:“马克思是个了不起的天才……在今天的 世界上,对马克思一无所知,就等于半文盲。” 《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 作,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马克思从经济 角度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解释,他的阶级理论和冲突理论、关于 异化的思想是社会学理论中永久的组成部分。
2.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2.1.2 研究中心转移后的深入发展 2.1.3 20世纪80年代后的进一步发展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1.实证主义
•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 1838 年《实证哲学教程》,法国哲 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 这个词语,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 大体设想,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 生。
代表人物:马克思、达伦多夫、科塞和哈贝马斯。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2 冲突论


1.理论渊源
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利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 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该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 即构成社会的各部分永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 实际上,他们是相互冲突的。并不否认秩序的存在,但秩序不 是自然存在,不是事物的自然状态,而是冲突的结果。 冲突论源于马克思。强调社会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性质。社会 秩序(常常是十分短暂的)源于社会的一部分统治于另一部分 之上,而不是源于各部分之间的自然合作。社会秩序是力量与 强制的产物,是统治——强的压迫弱的,富的压迫穷的。

2.2 现代社会学几种主要的流派理论
2.2.1 功能论

• • •
1.理论渊源
帕森斯的均衡理论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均衡。 他认为,任何社会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其之所以能自 给自足主要是依赖于社会内部的整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关 系。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 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 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重返均衡。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1.实证主义
( 2 )赫伯特·斯宾塞( 1820―1903 ) 斯宾塞出生在英国中部一个教师家庭, 未受过正规教育。成年后当过铁路工 程师和杂志助理编辑。 1850 年发表 《社会静力学》,以后又陆续发表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等 著作。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 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前 者是社会结构的原理,后者是社会运 动和发展的原理。


2.1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
3.批判理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一个律师家 庭,中学毕业后,最初就读于 波恩大学法律系,后转入柏林 大学法律系, 1841 年毕业于柏 林大学。除学习法律外,马克 思较多地研究了历史和哲学。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