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华《十纪》版本知多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之谜:中华《十纪》版本知多少?
千古之谜:中华《十纪》版本知多少?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时先祖所留下的《十纪》学版本,已为数不多,然几乎每朝各代都有论说和推算。

从仅存的各种《十纪》版本看来,由于时间和传抄等原因,其中内容越来越乱。

通过对各种版本的比较,我发现尧时的《十纪》版本,不但历史最早,而且较其它版本全,能以这样的版本传继至今,真是不容易,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遗产,很值得具有良知的炎黄子孙珍惜和研究。

我想单枪匹马,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

有人要我们提供《十纪》证据,以下就是《十纪》学的证据,虽然他基本上已证明中华民族历史,远不止五千年或上下五千年,然我还显这些证据不够多,因为证据越多则越能说明问题,
下面是根据《梁书》等所辑的伏羲至文王,所能知之的帝王名号,个别帝王名号,前后顺序,可能有错,仅供考考:
赫胥-燧人氏-伏羲-女媧-大庭-栢皇-中央-栗陸-丽连-尊卢-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頊-髙辛-尧-舜-禹-汤-文王。

《梁书》
版本二:
太昊-伏羲-女皇-栢皇-中央-粟陸-昆连-轩辕-葛天-尊卢-祝融(祝诵)-昊英-有巢-朱襄-阴康-大庭-无怀-炎帝-神农凡十九世。

《庄子》版本:
容成-大庭-泊皇-中央-栗陆-丽连-轩辕-赫胥-尊卢-祝融-伏羲-神农。

《六韬》版本:
柏皇-栗陆-黎连-轩辕-共工-尊卢-祝融-庸成-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共十五氏。

《遁甲开山图》版本:
伏羲-女娲-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祝融-混沌-昊英-有巢-葛天-阴康-朱襄-无怀,凡十五代皆袭疱牺之号。

《帝王世纪》版本:
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浑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

凡十五世皆袭疱牺之号。

纵上所观,上面几种版本大同小异,我不认为全都为假,只认为其中有错,古人数次传抄,岂能无错?后人胡乱加减,应不足为奇。

虽有其伪,更有其真!去伪存真,后人之责。

真伪皆除,何处寻真,也中华民族之大不幸!
由上所比,《梁书》及《遁甲开山图》较为全面、有理。

伏羲之后,有三姓至女娲,女娲后五十姓至神农。

《谯周》
据《封禅书正义》:燧人氏至伏羲187代。

简版《十纪》
“太古者,生民之始也。

太古之人皆寿盈,易始,三男三女,冬聚夏散,食鸟兽虫鱼草木之实。

而男女构精,以女生为姓,始三头,谓之合雄纪,生子三世。

合雄氏没,子孙相传,记其寿命,谓之叙命纪。

通纪四姓,生子二世,男女众多,群居连逋,从强而行,是谓:连逋纪。

生子一世,通纪五姓,是谓五姓纪。

天下群居,以类相亲,男女
众多,分为九头,各有居方,古号:居方氏。

没,生子三十二世,强弱相迫,欲生呑害。

中有神人,提挺而治,故号: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纪七十二姓,故号:通姓氏。

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

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

天下九头咸归。

有巢,始君也。

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

本通姓氏之后也。

燧人氏,有巢子也,生而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而)事之。

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寿一太易。

本通姓氏之后也。

伏牺氏,燧人氏子也。

因风而生,故为风姓,未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日)(生),易草木。

草生月,雨降日,龙马负图,盖分五色,天皇始画八卦,开立易(学),甲象崇山,皆连山名易,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始明于世。

图出后二成,二十二,易草木,木枯月。

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后草木一易,木王月,命臣潜龙氏作甲历,伏制牺牛,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为九牧,因尊事为礼仪,因龙出而纪官,因风来而作乐。

命降龙氏何率万民。

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火龙氏炮制器用,因命居方而置城郭。

天下之民号曰:天皇。

太昊伏牺,有庖升龙氏,本通姓氏之后也。

”佚名《古三坟.山坟》《汉魏丛书》本
注:一.“寿一太易”远古时我国先人的纪历单位,“一太易”符号,在《人文》中已存在,只是我目前尚未查到“一太易”等于多少年的资料。

二.九牧、九头皆指中国华夏九州之领土。

后版《十纪》简记粗译
盘古氏:皇王大纪曰:盘古生大荒漠。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生矣。

天皇氏: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岁起摄提,一姓十二头,天灵澹泊,无为而俗,初制干支。

十天干:于逢(甲)、梅蒙(乙)、兆疆(丙)、闰著(丁)、雍屠(戊)、维上(已)、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

十二地支:困敦(子)、摄提格(丑)、单于(寅)、执徐(卯)、大荒落(辰)、敦牂(巳)、协洽(午)、涒滩(未)、作恶(申)、于茂(酉)、大渊献(戊)
地皇氏:一姓十一人,有泰皇、居方氏、九皇氏。

兴于龙门、熊耳等山。

定三辰,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一年十二月。

人皇氏: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分九区,各居一方。

万物群生,淳风穆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自始。

人皇氏出晹谷,分九河,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国圃,各居其一为之長,人皇后中州以制八辅。

按《广雅》云:天地设辟,人皇以来至鲁哀公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

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

皇覃氏(离光氏)传七世。

在而不治,不知生死。

启统氏传三世。

吉夷氏传四世。

凡剧氏,知母不知父,鶉居壳饮,昼则旅行,夜则类处。

稀韦氏传四世。

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处,搏食花果,与物相友,无有侵害之心。

以至后世,人民机智,物始为敌,人们概不足以胜禽兽爪牙角毒。

有圣者构木为巢,教民居之,以避其害,号曰有巢氏。

传二世。

燧人氏,有巢氏虽能巢居,但不知熟食,燧人氏博观星辰,细察五行,知有火丽木则明,于是钻木取火,教民以烹饪,而民利之。

此时仍未有文字,故燧人氏教人结绳纪政,立传教之台。

日中建市,兴交易之道,曰:商。

燧人氏有君臣四佐:明由、必有、成博、陨兵。

传四世。

庸成氏,守先王之冊府,居群玉之山。

传八世。

一. 九头纪,(人皇氏)
二. 五龙纪,皇柏、仲、叔、季、少、
三. 摄提紀,五十九姓,继五龙纪后分治天下。

四. 合雒纪,三姓。

继摄提氏,仍为穴居。

五. 连通纪、
六. 叙命紀,
七.循蛮纪,德厚倍同,人循其化,有号无世,共二十二氏。

1. 鉅灵氏:元出于汾,唯握大象,挥五丁之士,驱阴阳,返山川。

居无恒处,而踪跡于蜀。

2. 句疆氏、谯明、涿光、钩阵、黄神、姖神、犂灵、大丑、鬼丑、弇兹、秦逢、再相、盖盈、大敦、灵阳、巫常、泰台,是为皇人。

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

盖范无形,尝无味要,操久视法,鉴而长存者。

3. 空桑氏,神民,又曰:神皇,盖使神民异业,精气通行者。

4. 猗帝氏,次民氏。

自次民氏后,穴居终矣。

又《路史》云:循蛮纪舍巨灵氏之后为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阵氏,乃至黄神在钜神氏之前。

次民氏是为次是氏,次是氏没,元皇出,天地易命,以地纪穴处始终也。

钜神氏之后有犂灵氏,大魏氏、鬼魏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乃至次民氏而穴处之世终矣。

八.因提纪,因前世制作,后人因利势导,故有名、有世、有号共十三氏。

辰放氏,传四世。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

辰方氏教民剥树皮以避风霜。

遮发润首,以挡雪雨,而人从之曰:衣。

《路史》云:辰放氏号曰:皇次。

名:屈渠,()头,大腹四乳,驾六飞麋出地郣,而从日月上下天地,与神合谋。

帝辰放在位二百五十年。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次民氏没辰放氏时,天时多阴风乃教民撑木茹皮以御风霜,绹鬓阔首以去灵雨而人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

此因提纪之首也。

离光氏次之,号曰:皇谈。

锐头,口角。

驾六凤凰出地衡,治二百五十岁。

蜀山氏,时之为国,起自人皇。

自此开始养蚕、捉鱼捕鸟。

三君同号,各数百岁。

此时仍为结绳纪事,不知文字,事莫克传。

豗傀氏传六世,浑沌氏传七世。

东户氏,传十七世。

绍荒屯遗,宿之陇首,耕者粮足。

禽兽成群,竹木逐長,道不拾遗,歌乐无谣,哭哀无声,盖至德之世。

豗傀氏传六世,浑沌氏传七世。

《路史》云: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始蚕丛,伯泽,鱼凫,各数百岁,最后乃得望帝杜宇。

实为满杆,盖蜀之先也。

次有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

当是之时禽兽成群,竹木遂长,道上颜行而不拾遗,耕者馀饩,宿之垅首,歌乐无谣,哀哭无声。

皆至德之世也。

其次乃至皇覃氏即离光氏也。

栢皇氏,是为皇伯,登扶桑山之阳,驾六龙而上下,以木纪德。

皇覃氏之后为启统氏、吉夷氏、几遽氏。

其时天下之人,惟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鹑居壳饮而不求誉,昼则旅行,夜乃类处及其死也。

槀舁风化而巳令之曰:知生之民天下盖不可治也。

有圣者作楼朩而巢,教之巢居以避风雨,其大号:有巢氏。

有圣者游日月之都,至于南垂之林,见啄木鸟啄其枝则突然火出,圣人感之,于是仰察辰心,取以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焫,以熟臊腥。

以燔黍捭豚,然后人无肠胃之疾,号遂人氏。

而后有庸成氏。

庸成者,垣墉城郭也。

群玉之山,平阿无隘,四彻中绳,庸成氏所守先王之册府也。

其民僮蒙莫知西东,摩蜃蓐食而莫知止息。

托婴巢中,藏粮于楼,劳于陇首。

其时有季子,其性喜淫,画淫于市,帝怒,放之于西南。

季子仪产子人身马尾虎足为三身之国,
因提讫矣。

九. 禅通纪,开始信神封禅。

伏羲氏,风姓,都城陈,教民养鱼畜牧,以充庖厨,此时已改变了以前只知有母,不知其父,只知有爱,不知有礼,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及茹毛饮血的初习,而开始以“皮革为衣。

画八卦、作书契,以替结绳纪事”。

文字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做到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謵声。

能使天下之理,必归文字,而文字必合“六书”。

“正婚姻,制嫁娶,俪皮为礼”,改变了以前男女无别,不重人伦的落后状况,做到了有礼有媒。

观天察地,画八卦,作甲历,年正起于甲寅,支干相配,六十甲子,年月不乱,方向不迷,天道周矣。

“造干戈,作立基之乐”《竹笺》。

可见伏羲之时,战争已起,金戈铁甲己行。

并发明了“国歌” 。

《路史》云:禅通纪起于史皇氏乃至柏皇以后命历叙缺焉。

按柏皇氏后有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昆连氏、轩辕氏、赫胥氏、葛天氏、尊卢氏、祝誦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阴康氏、无怀氏乃至太昊氏。

十. 疏仡纪十纪共八十三君。

《四库全书》中还有司马光和刘恕的两种《十纪》版本
十纪1九头纪的公历年代
中国古代历法,汉初有6种古代历法,以六十甲子一轮回纪年,并使三者相谐合,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是一部以19年7闰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即1520年为一纪),三纪为一元(即4560年为一元)的四分历术。

1520年为一纪,约69代帝王。

和东周、西汉的平均每代帝王的年数非常接近。

其三曰:摄提纪。

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共为72世。

其五曰:连通纪。

共为70世。

其六曰:叙命纪(一说
在连通纪前)。

其八曰:因提纪。

共有13氏,共为68世。

其九曰:禅通纪,共有13氏,共为70世。

禅通纪已除去伏羲、女娲的大臣5氏,伏羲前面是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作乐名属续,以火施化,号赤帝,都于郐,传二世。

伏羲令大臣昊英负责作甲历。

祝融氏莫怀是女娲的大将,打败叛乱的共工氏康回,伏羲的大臣上相,女娲即位后,和栗陆叛乱,伏羲的大臣分管北方的,地方政府诸侯、城邦。

朱襄、大庭、阴康、混沌、有巢、无怀、骊连、尊卢、中央、柏皇、赫胥、昆吾也是伏羲的大臣。

其十曰:疏仡纪。

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后改姓姬,字曰:玄律。

盘古氏后有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

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

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

地皇君后共有十纪。

其一曰:九头纪。

是曰: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

人面龙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

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

先确定伏羲、大禹的公历年代,这非常容易。

再确定颛顼的公历年代,也非常容易。

确定颛顼的公历年代后,黄帝的公历年代也就出来了。

1520年为1纪,13680年为9纪3元。

九头纪,第1纪的第1年在公元前15000--前16000年的中间。

子月初1甲申,17冬至。

初1是公历12月6日,星期2。

17000年前,离沧海桑田,20000--18000年前东海变成桑田,不过几百年。

当时的人们听东海变成桑田的故事,就象现在的人听,朱元章的故事。

未上过学的老农也能来上1段。

现在是12纪4元,而且过了一半。

那么为什么交趾之南的越裳国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竟不远万里,以作国宝献尧?
SF:南越国1世诸侯是神农4世:明,的儿子。

少典的玄孙,神农1世石年的曾孙,神农5世宜的兄弟。

少典的儿子勖其,是神农1世石年的同母弟。

勖其--颛顼12代,颛顼的大儿子称--楚庄王约55代。

楚庄王的1部分子孙姓庄,后因东汉刘秀的儿子叫刘庄,姓庄的就改了氏。

楚庄王的儿子到现在约83代。

现在到少典约151代,到祝融氏1世约154代。

大禹的时间可以准确到分钟,先在国家天文台网站,查国旗升降的时间,再用3角函数计算,山西省西南地区,河南省中部,日食路线带不同地点,看到日夭霄出的准确时间。

纪朝代帝王平均每代帝王年甲历对应的公历年代
1九头纪6822.353年前15514年
2五龙纪7021.714年前13994年
3摄提纪597221.111年前12474年
4合雒纪3前10954年
5连通纪67021.714年前9434年
6叙命纪4前7914年
7循蜚纪2260余世前6394年
8因提纪136822.353年前487
4年
9禅通纪137021.714年前3354年
10疏仡纪137021.714年丁亥前183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