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目标:1.能记住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以及金属钠的用途。 2.知道金属钠与氧气、水等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课前自主预习
1.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在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很容易失去1 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的
(2)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O2=点==燃==Na2O2
;
(3)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钠存在游离态( ) (2)钠的熔点低( ) (3)钠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 (4)钠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
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达到稳定结构,因此金属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 态形式存在。
2.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既有金属的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
一般性:银白色 金属,热和电的良导体。
特殊性: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
3.钠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 4Na+O2===2Na2O ;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
[答案] C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钠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的主要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此 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有:
银白色金 属钠Na
―O①―2→
表面变暗 生成Na2O
化关系。如Na→
→NaOH→NaCl,则在常温下,上述转
化关系
内的物质是( )
A.Na2CO3 C.Na2S
B.Na2O D.Na2O2
[解析] 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答案] B
课堂归纳小结 [知识脉络]
[核心要点] 1.4Na+O2===2Na2O 2.2Na+O2=点==燃==Na2O2 3.2Na+2H2O===2NaOH+H2↑
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 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钠与水的 反应)。例如: a.Na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b.Na与K2SO4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仅此一步反应)。
[答案] (1)× (2)√ (3)√ (4)√
2.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
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 ③燃烧
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
体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 钠燃烧时,先受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燃烧,
―H②―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NaOH
―H③―2O→
表面变成溶液 NaOH潮解
―C④―O→2
白色块状物质生成 Na2CO3·10H2O
―风⑤―化→
白色粉末状物质 生成Na2CO3
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④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 化钠
B.表面“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 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路启迪]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钠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 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反应类型。
[解析] 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 成了Na2O,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 H2O和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 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只有钠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其他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银白色N金a属钠―O―2→生表成面N变a暗2O―H―2O→变生为成白N色aO固H体 ―→ 表N面aO形H成潮溶解液 ―C―O→2 生成Na结 2C块O3·10H2O―风―化→白生色成粉N末a状2C物O3质
[针对训练] 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
2.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钠与水、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①钠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还原剂: Na,氧化剂:H2O。 ②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a.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生成H2。 b.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③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3.结合实验探究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点
固态 银白色 质软
ρ(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油)<ρ(钠)<ρ(水)
4.金属钠的保存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里。
【典例】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 列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二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目标:1.能记住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以及金属钠的用途。 2.知道金属钠与氧气、水等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课前自主预习
1.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在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很容易失去1 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的
(2)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O2=点==燃==Na2O2
;
(3)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钠存在游离态( ) (2)钠的熔点低( ) (3)钠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 (4)钠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
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达到稳定结构,因此金属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 态形式存在。
2.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既有金属的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
一般性:银白色 金属,热和电的良导体。
特殊性: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
3.钠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 4Na+O2===2Na2O ;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
[答案] C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钠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的主要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此 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有:
银白色金 属钠Na
―O①―2→
表面变暗 生成Na2O
化关系。如Na→
→NaOH→NaCl,则在常温下,上述转
化关系
内的物质是( )
A.Na2CO3 C.Na2S
B.Na2O D.Na2O2
[解析] 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答案] B
课堂归纳小结 [知识脉络]
[核心要点] 1.4Na+O2===2Na2O 2.2Na+O2=点==燃==Na2O2 3.2Na+2H2O===2NaOH+H2↑
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 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钠与水的 反应)。例如: a.Na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b.Na与K2SO4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仅此一步反应)。
[答案] (1)× (2)√ (3)√ (4)√
2.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
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 ③燃烧
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
体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 钠燃烧时,先受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燃烧,
―H②―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NaOH
―H③―2O→
表面变成溶液 NaOH潮解
―C④―O→2
白色块状物质生成 Na2CO3·10H2O
―风⑤―化→
白色粉末状物质 生成Na2CO3
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④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 化钠
B.表面“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 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路启迪]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钠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 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反应类型。
[解析] 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 成了Na2O,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 H2O和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 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只有钠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其他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银白色N金a属钠―O―2→生表成面N变a暗2O―H―2O→变生为成白N色aO固H体 ―→ 表N面aO形H成潮溶解液 ―C―O→2 生成Na结 2C块O3·10H2O―风―化→白生色成粉N末a状2C物O3质
[针对训练] 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
2.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钠与水、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①钠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还原剂: Na,氧化剂:H2O。 ②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a.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生成H2。 b.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③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3.结合实验探究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点
固态 银白色 质软
ρ(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油)<ρ(钠)<ρ(水)
4.金属钠的保存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里。
【典例】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 列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