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 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 房的颜色五彩缤纷,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 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 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 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4.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统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
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
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
式建筑中的( A )
A.北面
B.南面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D.西面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地区特征的是( B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2.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的低山丘陵地区出现“宅高田低”空间格局的原因是
() A.高处环境优美,适宜布局村庄 B.低处坡度小,便于发展耕作业 C.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D.南方低山丘陵区多红壤 答案:C 解析: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 地势起伏较大,住宅布局在高处可以避免洪水的危害,农田布局在低处,水 源充足,便于灌溉。
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中南半岛
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
描述正确的是( A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第6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 代文明的崛起。第7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 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思考感悟】 广州的骑楼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其布局特点是把门廊 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布局特点? 提示:它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探究 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问题引领] 材料一 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 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 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方形围墙设东、西、 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 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 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 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 此完成第4~5题。 4.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与人文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不影响文化
[归纳提升] 1.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典例
特点
原因
我国人多地少的丘 “宅高田低”的空间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陵地区的乡村
格局
南方传统土楼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 以圆楼和方楼为主
的要求,体现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2.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典例
表现
原因
我国江南 城镇建筑
粉墙黛瓦
江南地区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色彩丰富,因而 民居外墙大多采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粉墙黛 瓦,显得素雅清新,特别是在夏天让人倍感清爽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 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2.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
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3.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本课结束
解析:第(1)题,在准确认知区域的基础上判断出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典型 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 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次还受当地文化的影响。第(2)题,结合区 域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可知,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种植春小 麦,而是种植冬小麦。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B.人文景观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C.城乡景观是在不同自然环境下通过人类活动创造的地域文化 D.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不同,所以地域文化有所差异。
材料二 下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片。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材料二中法国巴黎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1)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2)法国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 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形成时间较晚,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 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智利瓦尔 帕莱索老 城区建筑
建筑颜色五彩 缤纷
与其为港口城市有关,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 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防止海风对木 制房屋的侵蚀
北京老城 四合院
北房为尊,两厢 次之,倒座为 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宾,杂屋为附
[典型例题]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课标定位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素养阐释 在准确认知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 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进一步体会城乡发展中的人地协调观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 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 理念更为鲜明。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的“宅高田低”空间格局, 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2.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还能够体 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例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以圆 楼和方楼最常见,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需求,体现了御外凝内 的集体精神。
3.如何融合地域文化是城镇景观设计的重要考量,具体表现在( ) ①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②合理布局城乡用地 ③增加社会福利,创造 灿烂文化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在城镇景观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 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5.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出现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患风湿病、腰肌痛等疾病 D.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解析:第4题,文化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 文化现象也可能有相似之处;人文环境在文化形成中也具有一定作用;环境 影响文化,某一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第5题,湖南等 地热的时候潮湿,冷的时候涩寒,吃辣椒可祛湿气、助消化,能缓解胸腹冷 痛,增强食欲。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
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
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完成第6~7题。
6.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