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_翟保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黄芩苷在植物体内以镁盐形式存 在, 所以可用水作提取溶剂。黄芩苷分子结构中 C2 上羧基常 成盐形式存在, 加酸后黄芩苷分子就游离出来。利用黄芩苷 在酸性溶液中易析出的性质, 采用水提取、酸沉淀再用水洗、 醇洗的方法进行提取和纯化。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UV- 265( 日本岛津) 。 1.2 材料
2 4.02×10-3 2.01×10- 3
误差 eΔ
3 4.8×10-3 1.6×10- 3
总变异
7 2.226133
*P<0.05; **P<0.01
F0.05 10.13
F0.01 34.12
方差分析可见 A、B、C、D 均达到显著水平, 仅 E 没达到, 可以控制在任意水平, 即 最 佳 组 合为 : A1B1C1D1E1。即 浓 缩 至 相对密度 1.05 ̄1.10(80℃测), 加稀盐酸调节 pH1 ̄2, 80℃保温 1 h, 静置 24 h。 2.3 水洗、醇洗工艺的研究
2 B 1 1 2 2 1 1 2 2 13.775 18.010 3.439 4.523 1.084

1 1 2 2 2 2 1 1 15.775 15.990 3.944 3.998 0.054
表 2 黄芩水提取正交试验结果



















14.605
15.545
17.160
[关键词] 黄芩苷; 饮片; 粗粉; 冰乙酸; 乙醇; 紫外分光光度法; 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210( 2007) 08( b) - 091- 03
Study on the extr action technology of baicalin
因素 水平
1 2
药材 粒度 A 饮片 粗粉
表 1 黄芩水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
煎煮次 第 1 次煎
第 2、3 次煎
数( 次)
煮时间( h)
煮时间( h)




1.0
1.0

2.0
2.0
加水倍 数( 倍)
E 10 12
准确量取 每 份 实 验 提 取 液 2 ml, 置 烧 杯 中 , 加稀 盐 酸 调 pH1 ̄2, 移入 10 ml 离心管中, 每次用水 0.25 ml 洗涤容器, 洗 涤液并入离心管中, 至沉淀全部移入为止。离心, 弃去上清 液, 每次用丙酮 0.5 ml 洗涤沉淀, 离 心 , 弃 去 丙 酮 , 至 丙酮 液 近无色为止。用 95%乙醇将沉淀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 加热 使溶解, 放冷至室温,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然后精密吸 取 5 ml, 置 50 ml 容量瓶中,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依照 分光光度法, 在 279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按 C21H18O11 的吸
40
0.5
静置时间( h) E 24 48
份, 按表 4 酸沉工艺因素水平和表 5 酸沉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及黄芩总苷含量进行试验, 以黄芩总苷含量(即 沉 淀 量)为指 标( 表 5) 。
列号 表头设计 1 2 3 4 5 6 7 8 K1 K2 K!1
K!2 R
1 A 1 1 1 1 2 2 2 2 20.217 16.520
0.09128 0.09128 4.614
0.0571 0.02855 1.27
0.0899 0.022475
F0.01 21.20
因素 相对密度 水平 A 1 1.05~1.10 2 1.15~1.20
表 4 黄芩酸沉工艺因素水平表
pH 值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h)



1~2
80
1.0
3~4
[摘要] 目的: 对现有黄芩苷提取工艺中的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各参数进行优化, 为今后黄芩苷的提取和纯化提供
参考。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 对影响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 并进行方
差分析。结果: 确定了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 黄芩苷收率高, 质量易于控制。
方差来源 df
AΔ





DΔ



误差 e

误差 eΔ

总变异

**P<0.01
表 3 黄芩水提取试验方差分析
SS
s2

F0.05
4.65×10-3 4.65×10-3 <1
7.71
2.263 2.263 100.69**
0.8159 0.8159 36.3**
0.0281 0.0281 1.251
1%
收系数 (E1 cm )673 计算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见表 2。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91
· 药物研究 ·
2007 年 8 月第 4 卷第 23 期
列号 表头设计 1 2 3 4 5 6 7 8 Ij IIj Ij IIj R
1 A 1 1 1 1 2 2 2 2 15.785 15.980 3.946 3.995 0.049
用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法进行分析, 从 R 值的大小可 知 : 各 因 素 的 主 次 顺 序 为 B>C>E >D>A。 较 优 组 合 为 : A2B2C2D2E2, 即用粗粉、煎煮 3 次、每次煎煮 2 h、每 次 加 12 倍 量水。
对上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 3。从方差分析知: B、C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虽然 E 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但其 F 值也 较大, 应控制在最优水平, 而 D 和 A 因素可以在任意水平, 为了节约工时, 同时考虑到实际生产中颗粒粉易焦化、粘结, 过滤难的特点。A 应取 A1, D 应取 D1。因Ⅱ2>I2, Ⅱ4>I4, Ⅱ7>I7。 所 以 , B 取 B2, C 取 C2, E 取 E2。 最 佳 提 取 工 艺 是 A1 B2 C2 Dl E2, 即用黄芩饮片, 煎煮 3 次, 第 1 次 2 h, 第 2、3 次各 1 h, 每 次加 12 倍量水。 2.2 黄芩酸沉工艺的研究
用正交试验, 以黄芩总苷含量(即沉淀量)为指标, 选择浓 缩 液 相 对 密 度 、加 酸 后 的 pH 值 、保 温 温 度 、保 温 时 间 、静 置 时间 5 个因素, 每个因素各选 2 个水平, 采用 L8(27)正交表进 行设计试验( 表 4) 。
称取黄芩饮片 800 g, 第 1 次煎煮 2 h, 第 2、3 次各煎煮 1 h, 每次加 12 倍量水, 合并煎液, 滤过, 将滤液平均分成 8
16.220
3.651
3.886
4.290
4.055
0.639
0.169
6 D 1 2 2 1 1 2 2 1 15.645 16.12 3.911 4.030 0.119
7 E 1 2 2 1 2 1 1 2 15.455 16.310 3.864 4.078 0.214
黄芩苷含量 ( g) 2.825 3.965 4.260 4.735 3.295 3.670 4.225 4.790
18.446
18.139
18.353
17.957
4.573
4.650
4.596
4.695
4.612 0.039
4.535 0.115
4.588 0.008
4.489 0.206
7 E 1 2 2 1 2 1 1 2 18.408 18.329
4.602
4.582 0.022
黄芩苷含量 ( g) 5.433 5.085 4.798 4.901 4.520 4.227 3.847 3.926
黄芩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为黄芩苷( baicalin) [1-3]、 黄芩苷元( baicalein) 、汉黄芩苷( wogonoside) , 汉黄芩素( wogo- nin) 、黄 芩 新 素 ( skullcapflavone) I 和 II[4,5]等 , 具 有 抗 菌 、抗 病 毒 、抗 变 态反 应 、抗 炎 、抗 氧 化 ,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力 , 镇 静 与 降 压, 利胆与解痉等作用[6,7]。
方差来源
df SS
s2


1 1.70847 1.70847 1067.8**

1 0.401856 0.401856 251.16**

1 0.026335 0.026335 16.46*

1 0.084666 0.084666 52.92**
EΔ
1 7.8×10-4 7.8×10- 4 <1
误差 e
5. 054
4.130 0. 914
2 B 1 1 2 2 1 1 2 2 19.265 17.472
4.816
4.368 0.448
表 5 黄芩工艺正交试验设计及黄芩总苷含量




CDຫໍສະໝຸດ 1111




























18.291
18.598
18.384
18.780
称取 黄 芩 饮 片 200 g, 平 均 分 成 4 份 , 每 份 50 g; 称 取 黄 芩粗粉 200 g, 平均分成 4 份, 每份 50 g。分别按表 1 黄芩水 提取工艺因素水平和表 2 黄芩水提取工艺正交设计进行试 验, 每份提取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 000 ml 容量 瓶 中 , 待 测含 量。
黄芩苷(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黄芩( 购自南阳市 药材公司) ; 甲醇为色谱纯; 冰醋酸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利用正交设计,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 选择药材粒度、提 取次数、第 1 次煎煮时间、第 2、3 次煎煮时间、加水倍数五个 因素, 每个因素各选二个水平, 采用 L8(27)正交表进行设计试 验( 表 1) 。
ZHAI Bao- tong1,WANG Ying2 (1. Nan Yang Central Hospital , Nanyang 473004,China;2.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Nanyang 473004, China) [Abstr act] Objective: To def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extracting with water, depositing with acid, washing with water and ethanol in the extracting of baicalin from scutellaria. And to supply a reference for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aicalin in future. Methods: Using the content of baicalin as an assessing index,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s which were about extracting with water, depositing with acid, washing with water and ethanol were selec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nd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s of baicalin were selected. Conclusion: The ex- traction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 ,the yield of baicalin is high, and the quality is easily controlled. [Key wor ds] Baicalin;Decoctionpieces;Coarse powder; Glacial acetic acid; Ethanol;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nalysis of variance
静置24h23水洗醇洗工艺的研究黄芩苷在酸性条件下可析出酸沉后的沉淀物用水洗至ph50水洗的目的是洗出酸处?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及一些水溶性杂质继用70乙醇洗至ph70醇洗可以洗去一部分醇溶性的杂质
2007 年 8 月第 4 卷第 23 期
· 药物研究 ·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翟保同 1, 王 莹 2 ( 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4; 2.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4)
92 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2007 年 8 月第 4 卷第 23 期
· 药物研究 ·
用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法进行分析, 从 R 值的大小可 知: 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A >B>D>C>E。最优组合为 A1B1C1D1E1。对 上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见表 6。
表 6 黄芩酸沉试验方差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