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设计的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各大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
但在高层建筑建设时,假如一味的运用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就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对于设计的要求,再加上建筑使用功能和类型有所不同,在结构体系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结构设计问题进行良好的探讨,保障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在无形当中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对策1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问题1.1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高层建筑结构因为楼层高,对地基的设计要求较高,但在现实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地基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没有合理的设置排水措施或抗浮措施。
从而降低了地基的稳定性和持久耐用性。
(2)很多高层建筑会设置地下室和地下停车场,由于地下室底板配筋不合理,容易导致整个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建筑稳定性下降。
1.2楼板部分的问题楼板设计工作与高层建筑质量水平紧密相关。
楼板设计得好,可以使整体高层建筑的承载力更强,减少高层建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楼板自身受力水平与墙面、梁、柱等因素紧密相关。
楼板设计作为整体高层建筑工程的重点内容,需要设计人员从项目整体出发,但较多设计人员仍然将设计工作的重点放在楼板承载力上,忽视了楼板在整体高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楼板在后期投入使用时出现裂缝,影响其他施工,不利于保障整个工程质量水平。
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在设计前期考虑楼板变形问题,个别设计人员为了减少自身工作量,盲目简化楼板变形问题的计算过程,导致整个楼板变形计算不专业,影响了最终结果。
此外,双向板的实际设计高度过高,部分设计人员甚至将其作为单向板进行计算,使双向板的配筋不均匀。
上述问题或误差都会对整体的高层建筑结构和质量水平产生严重影响。
1.3高层梁部分的问题梁是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部分,其刚度与强度应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以保证工程安全可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层建筑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先进设计理论,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1.1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必须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来说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直接设计即可,但设计中需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
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输入建模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1.2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
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
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
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
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120厚。
此外,梁板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
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
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2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2.1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
有时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2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建筑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随着当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种美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应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其建筑模式和建筑施工手段也在不断的变化。
高层建筑作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过程。
本文就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其设计中的各种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 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方面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备受人们的关注。
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
在高层建筑设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高层建筑低不进行严格的控制与设计方式,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底部作为主要的承重点和承重机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建筑物重量对地下的作用能力和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的高低。
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过程。
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通过当前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对地基的处理措施和处理方式进行严格的设计。
对于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竖向和水平向为主要的设计原理,随着当前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加,使得其在地基设计中首要要注重其承重力和结构形式。
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其原因有两个:随着当前垂直荷载里的不断增大,各种柱体结构和墙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2 结构选型阶段对于高层结构而言,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摘要】结构设计就是建筑设计师用结构语言来表达所要表达的东西,本文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特征、结构计算分析并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常出现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工程设计人员不断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要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发展先进的设计理念,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的高强度轻质、环保建材等几主面进行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1.1 建筑结构设计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关键的理念,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这些设计师需要注意。
结构体系是由不同的构件协调组成的,因此各构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整个建筑中有轻重之分。
1.2 在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架构必须是层层设置,尤其是当灾难发生时的抵抗外力破坏将发挥有效作用。
如果只是将抗风险的希望都集中寄托在建筑的某一个结构上,这是非常不稳定的。
多肢墙优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好于纯框架好等等,这些都是防御层的设计思路的重要体现。
1.3 需要坚持科学建筑结构的优点互补的原则。
结构过于刚性其变形能力差,如果建筑受到巨大的破坏力则,应该要承受的损害更大,常常发生局部破坏,但结构过于限制外力,但往往因为变形过大而难以正常使用。
2、高层建筑结构的特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层高,电气管道设置,施工技术要求,投资成本等。
其主要特点是:2.1 设计上的主要因素是水平力。
多层和低层建筑结构,经常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结构的设计上仍然重要的影响,但它在水平荷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范的推 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 分析部 分相 当多的 内容进行 了调 整和 改进, 因 此, 结构工程师也应该相 当地对这一 阶段 比较 常见的 问题有一个清 晰的认
识。
对 于 低 层 、 层 和 高 层 建 筑 , 向和 水 平 向 结 构 体 系 的设 计 基 本 原 理 多 竖
()结构 整体计 算的软件选择 。目前 比较通 用的计算软件有 :A W 、 1 S T E TTTS A 、 BA或 E A ¥ S P等 , 是, T B 、A 但 由于各软件在 采用的计算模型 上存在着
如, 在所有条件相 同时 , 在风荷载作用下 , 建筑物基底 的倾覆 力矩近似 与建 筑物 高度 的平方成正 比,而其顶部的侧 向位移 与高度 的四次方成正 比, 地 震 的作用效应更加 明显 。 在高层建筑中, 问题 不仅仅 是抗剪 , 而更重要的是 整 体抗弯和抵抗 变形, 可见 , 高层建筑的结构 受力性能与低层建 筑有很大
设计过程 中各人的理解不同可能对整个设计带来相当大的区别。还有 部分 是属于概 念设计 的范畴 , 尤其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
将结构作 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 , 是将结构人 为地 分开进行 还 计算 , 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 多塔 间刚度相差较大, 就有可能
出现 即 使 振 型 参 与 系 数 满 足 要 求 , 是 对 某一 座 塔 楼 的 地震 力 计 算 误 差 仍 但
的 竖 向稳 定 和 水 平 方 向 的 稳 定 都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由于 建 筑 物 是 由 一些 大而
重 的构件所组 成 , 因此结构 必须能将 它本身的重量传 至地 面, 结构 的荷载 总是 向下作用于地面自 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 清楚 所选择
高层建筑问题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问题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论文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问题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态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稳定性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钢筋水泥等重物的砌筑而成,因此结构荷载必须能将其重量向下作用于地面,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检测地基是否能承载所选择的结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如图1)。
因此,在建筑设计最初阶段就需要对主要的承重墙和承重柱的分布和位置作出总体考量。
竖向和水平向结构体系设计在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中设计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
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有两个:①较大的垂直荷载要求有较大的墙、柱或井筒;②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侧向荷载与竖向的荷载相比,其对建筑物的效应不是线性增加的,而随建筑物的增高迅速增大。
例如,在所有条件相同时,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基底的倾覆力矩近似与建筑物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其顶部的侧向位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在高层建筑中,不仅是抗剪,而更重要的是抵抗变形和整体抗弯,可见,高层建筑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比低层建筑更加复杂。
图1高层建筑结构受侧向荷载和竖向荷载示意(a)受风荷载示意(+压力,-吸力)(b)在风荷载和重力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受力示意2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对大客流量和开阔的视野空间的要求,通常在楼梯设计时是以宽大的敞开楼梯来作为主要的客流通道,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防火方面的要求,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采用封闭的楼梯间或者是防烟楼梯间,如图2。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通常采用防火卷帘来作为封闭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达到防火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确保楼梯的数量和形式满足使用方面的要求,但是,这种设计方案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在出现火灾的时候,人员在疏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问题,就是地上层和地下层共用楼梯的问题,在防火方面,为了避免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建筑内的人员由地上层进入到地下层,不应该出现共用楼梯的情况。
关于高层建筑底层穿层柱结构设计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底层穿层柱结构设计探讨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结构的稳固性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底层穿层柱作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和布置对于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底层穿层柱结构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一、底层穿层柱结构的作用底层穿层柱是指在建筑底层的楼层中,穿过多层楼板而直接连到地基的柱子,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承重支撑:底层穿层柱在建筑底层承担着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承重任务,其稳固性和承载能力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风力剪力传递:高层建筑在面对风力作用时,底层穿层柱可以有效地传递风力剪力,减少建筑结构的振动和位移,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3. 地震作用承受:在地震作用下,底层穿层柱可以有效地承受地震作用而保护建筑结构和居民的安全。
底层穿层柱的合理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结构布置底层穿层柱的布置应该考虑到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情况和受力情况,一般来说,底层穿层柱的布置应该尽量均匀分布在建筑的底层平面中,以保证整个底层楼板的受力均匀。
在实际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底层穿层柱与其他结构元件(如墙体、楼板等)的连接问题,以保证底层穿层柱与其他结构的协同工作。
2. 材料选择底层穿层柱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底层穿层柱的设计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品质和施工工艺,以保证底层穿层柱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组合形式底层穿层柱的组合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方柱或者圆柱的形式,同时可以结合其他结构元件,如构造柱、外墙柱等,形成整体结构。
在组合形式设计中,需要注意底层穿层柱与其他结构的衔接和协同工作,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 设计要点在底层穿层柱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整体稳定性:底层穿层柱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整个建筑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要求,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发展模式也因建筑师以及业主的创新思维而得到推广,从而被广泛使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以往一般的建筑设计并不一样,它对建筑师以及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因此,本文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方面。
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在规划时,所需要考虑的是其空间组成的特点,而不是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详细的确定。
一座建筑物的地平面对建筑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物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取决于建筑物的地平面的承重能否。
由于建筑物本体是由多种大型构件所拼接而成的,因此,它要求建筑结构能够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达至地面,且建筑结构中所负重的总体是向下作用至地面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建筑结构中的负重体系与地基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阶段时,就必须对建筑的承重柱与承重墙的总体分布进行规划。
对于各种建筑结构来说,其总体的竖向与水平方向的结构体系设计原理基本相同,但其中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物竖向结构体系成为影响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建筑结构中有较大的荷载时,其必须要求有柱、墙或者井筒;二是建筑结构中其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与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竖向荷载中,其侧向荷载对于建筑物来说并不是线性型增加的,其增加的幅度是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而增加的。
因此,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中的结构受力性能有很大的区别。
2、结构选型阶段。
高层结构中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师应当主要注意一下几点: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建筑设计规则中,其新旧规范有着较大的出入,新规范中添加了较多的限制条件,如:平面规则性信息以及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等。
新规范较为严格,有着强制性的明文规定,其规定为“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念

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念摘要: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本文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措施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
但是,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循环、往复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存在着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因素,计算方法还很不完善,单靠微观的数学力学计算还很难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真正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1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1)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
(2)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1.2 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3)适当处理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同一楼层内宜使主要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抗侧力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使“有效屈服”保持较长阶段,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4)在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设计超强,可能造成结构的其他部位相对薄弱,因此在设计中不合理的加强以及在施工中以大带小,改变抗侧力构件配筋的做法,都需要慎重考虑。
1.3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1)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浅谈高层建筑竖向承重结构体系

浅谈高层建筑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摘要:本文重点论及若干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归纳了各种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的特点,优缺点,受力情况,以及基础选型。
为突出各种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的特点,本文还对一些竖向承重结构体系进行了对比。
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延性墙板)结构、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等。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化,高层建筑结构还需进行加强层、结构转换层等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竖向承重;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而结构由所有纵向和横向负荷组成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
该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大特别适用办公楼、教室、商店、住宅等。
该框架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小空间的建筑。
在一定高度范围上,成本低,计算理论成熟。
但这个结构也有一定的缺陷:梁柱受水平荷载影响侧位移较大,有时侯也会影响正常地使用;例如框架结构房屋高宽比很大,水平负载的侧向位移很大,由此产生较高倾覆作用;为了满足侧向刚度要求,从而减少了空间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浪费,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控制高宽度比,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是不合适的。
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合理设计,该框架结构可以成为一个耐久框架结构,具有高的能耗和变形能力,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柱的大段而突出墙壁,Y、T、Z或横列组成的杂圆柱形结构发生了变化,以改进框架的传统结构。
这种结构柱的截面宽度与填充壁的厚度相同,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防震性能略低于常规框架结构。
2.剪力墙结构垂直荷载由建筑物的墙支撑的抗侧力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在平面内具有很高的刚度,通常承受结构中的大部分水平力。
与框架结构相比,它具有较高的侧向位移刚度、较低的水平力、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墙内设置竖向钢骨、钢跟、钢管、钢板等。
剪力墙能有效地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且无梁、柱等外露构件,使墙体更加美观,便于安装和使用。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在高 层建 筑结 构 设计 中还 要 选择 合适 的基 础 方案 。 基础 设计 应 根据 工程 地 质 条件 , 上 部结 构 类 型与 载荷 分 布 , 相邻 建 筑 物 影 响及 施 工 条件 等 多 种 因
而且一旦发生地震 , 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 首 素进 行 综合 分 析 , 选 择 经济 合 理 的基 础 方案 , 设 计 时 宜最 大 限 度地 发 挥 地基 底的拉结和约束作用 , 构造 柱兼作 承重 柱使用 后 , 柱底基 础 的抗 冲切 、 抗 弯部 及局部 承压 的潜力, 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基础设计必须在详细的地质勘查报告 先遭 到破 坏 。 上进行, 当缺少地质报告时, 建筑设计前应进行现场或l 临近建筑资料做参考。
关键 词 : 建 筑 业 支柱产 业 结 构设 计 创 新
层加强一下承载力, 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 , 既不安全, 又不经济 。最 后, 民用 建 筑 中柱 , 梁 及基 础 的负 荷未 按规 范 乘 以折减 系 数 。 设 计人 员设 计 多 在计算梁 、 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舸用荷载乘 目前 , 伴随 着 高层建 筑 在我 国 的飞速 发 展需 求 , 建 筑 高度 的 日益增 加 , 建 层 民用建筑时 , 因而荷 载值 准 确 。 筑类 型 以及 功能 也 日新 月异 , 难 度相 对 而言 逐渐 变 大 。 结 构体 系各 式各 样 , 然 折减 系数 计算 其 荷载 值 , 对策 : 在地 基基 础设 计 中要 注 意地 方性 规 范 的重要 性 问题 。仅 依据 国家 而, 适用 、 安全 、 经济 、 美观 、 便于 施工 始终 是 建筑 结 构设 计 坚持 的理念 。对 于 标 准进 行 地基 基 础设 计是 不够 的 ,还 要建 立 在 国家 标准 之 下 的地 方标 准 , 从 高层 建筑 结 构设计 具 体 的原 则如 下 :
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综合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综合探讨【摘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的,只有做好这方面设计技术的监督和管理,才可以在保证城市建筑事业发展的同时,更保证建筑的质量和人们居住的安全。
本文阐明了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关注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周期、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大中型城市的高层建筑在迅速增多,无形当中给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掌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设计出更加可靠、安全、适用的建筑结构,以满足现代社会的经济需求。
一、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相应的构造措施一个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者,不能够不考虑建筑工程在投入施工后的种种问题,因为这些切实的施工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
比如说钢筋的锚固长度、构件的延性性能、温度应力的影响以及平面与立面的布置等等,只有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够增长建筑的使用时间,从而保障人们的利益。
2、正确的分析计算在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计算机是非常方便的、重要的辅助工具,但是如今的计算机软件种类很多,而且每一种软件所计算出来的结构都会有所不同,所以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者还必须严谨的对这些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判断出哪个更加贴近实际的工程,进而才能够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3、恰当的计算简图上述所说的计算,应该是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发生的,只有恰当的、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相适应的计算简图,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计算活动的进展,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计算失误、失真的现象出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问题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但在建筑市场中,建筑结构设计发生着变化,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建设结构设计成为了影响建筑物养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阐述了高层建设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对策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
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口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1.1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载荷很大,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此外还会对预测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2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高层建筑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变化。
1.3 建筑设计中的侧移幅度: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产生侧移的问题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其水平荷载能力也在随之变化,建筑物结构侧移的幅度迅速增大,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必须把建筑结构水平载荷下的侧移幅度设计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承重柱是建筑工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主体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荷载和建筑稳定的关键结构,可以说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要加强高层建筑工程中对承重柱的施工管理,控制其施工质量。
而首先就需要从对承重柱的设计开始严格把关,以确保承重柱能够满足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承重需求。
现本文就从分析不同结构种类下承重柱的受力状况和工作机理入手,从轴压比值、短柱抗震性等几方面来探讨一些关于高层建筑承重柱设计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轴压比值抗震性能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大型建筑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
而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对高层建筑底层的开间要求较大,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且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提高底层的负荷能力,就经常或采用承重柱的主体结构设计方式来提高底层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保证建筑上层的稳定与安全。
在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受力状况进行设计,通常来讲,需要着重注意从轴压比、短柱抗震性等几方面来考虑影响承重柱质量的因素。
1、高层建筑结构承重柱的种类由于不同的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也就使得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以及底层结构受力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为此,在采用承重柱进行结构主体设计时,必须按照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分析,确定选用何种承重柱才能最大化的满足承重柱的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一般来讲,目前较为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承重柱种类主要有以下六种,其各自不同的工作机理和受力特点分别如下所示:1.1箍筋约束混凝土柱。
其受力机理是利用复合钢箍或螺旋钢箍约束核心混凝土受压时的横向应变,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延性。
这种类型柱在设计使用时,柱截面需做成圆形,适用性和灵活性差;采用焊接钢箍时,焊接麻烦,用钢量大,同时,钢箍约束核心混凝土横向应变有限,柱承载力提高和延性能的改进也是有限的。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浅谈论文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浅谈(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6)【摘要】高层建筑已成为我国楼房建筑中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楼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不仅要舒适,还要具有安全性、经济性等,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用地面积越来越少,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趋于向高层建筑发展,现在大部分楼层都在十几层以上,三四十层高的楼也已经不少见。
建筑的体型和功能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也更为多样化,这样的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也就成为结构工程师的难点和重点。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及内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指根据高层建筑特性的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适用、安全、经济、耐久和施工可行的前提下,按有关的设计标准规定,对建筑结构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总体布置、计算、构造及制图工作,并寻求优化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用结构语言表达出工程师们想表达的东西。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是把建筑物或者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墙、柱子、楼梯、梁等用图纸中的结构元素来表示出来,同时还要计算出它的抗力及承重等能力。
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结构方案、结构计算及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结构设计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2.1 水平力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当建筑物高度增加时,水平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对结构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大。
除了结构内力将明显加大外,结构侧向位移增加更快。
我们知道:建筑物楼面的使用荷载和自重在竖向构件产生的弯矩和轴力与其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及轴力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结构侧向位移与建筑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结构要使用更多材料来抵抗水平力,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所以结构的抗侧力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探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建筑层次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给结构设计提出了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任务显得复杂且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认真地学习规范,研究现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通过理论知识的提升,有效地把握住工程结构设计的要点,努力做到让结构更安全、更合理。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业主及建筑师的创新艺术使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发展被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1 高度问题对于超高限建筑物,应当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许多影响因素将发生质变,即有些参数本身超出了现有规范的适宜范围,如安全指标、延性要求、材料性能、荷载取值、力学模型选取等。
1.2 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
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1.3 轴压比与短柱问题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往往为了控制柱的轴压比而使柱的截面很大,而柱的纵向钢筋却为构造配筋。
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柱断面尺寸也不能明显减小。
限制柱的轴压比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压状态,防止受拉钢筋未达屈服而混凝土被压碎。
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小,则结构的延性就差,当遭遇地震时,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少,结构容易被破坏。
1.4 在某些烈度区采用较低的抗震措施与构造措施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己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
1.5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土地使用的需求愈加紧迫,建筑也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选择,同时也为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重结构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因此它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的设计分析。
一、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类型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分为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四种类型。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
该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组成,结构柱、横梁和地基等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为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建筑,其设计方法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具有很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圆形或方形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其承载能力较强,抗震能力好。
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与框架结构形成混合结构,以适应不同建筑的设计要求。
3.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其结构轻巧,操作方便,施工速度较快,且易于拆除和重建。
钢结构的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比如桥梁、体育馆、展览馆等等。
4.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类型。
其核心部分由混凝土构成,在核心周围设置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在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的同时,为建筑提供强大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二、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荷载、受力特点、结构形式、结构件尺寸及材料,以及结构施工方式等。
1. 荷载荷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础。
建筑的自重、住户或办公人员等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荷载合理确定建筑的承载能力。
2. 受力特点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受力特点和受力形式是构造设计方案的基础,这是因为建筑的承重远远超出了其重量所需要承受的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以一种蓬勃发展的势头迅猛发展。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同于其它专业设计,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周期、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线。
特别在高层建筑中,结构设计成为结构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本文将通过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和内容入手,分析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支柱产业;结构设计;创新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目前,伴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需求,建筑高度的日益增加,建筑类型以及功能也日新月异,难度相对而言逐渐变大。
结构体系各式各样,然而,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始终是建筑结构设计坚持的理念。
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体的原则如下:(一)计算简图的选择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首先要选用适当的计算简图。
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
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
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二)基础方案的选择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还要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基础设计必须在详细的地质勘查报告上进行,当缺少地质报告时,建筑设计前应进行现场或临近建筑资料做参考。
(三)结构方案的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是一个合理的设计前提,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
根据不同结构单元、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受力面。
进行相应的结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工程的结构设计要求必须与当地材料供应、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匹配,并与建筑、电、水、环境等专业相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和确定,在多方案比较下择优选用。
上海大厦承重柱受力计算

上海大厦承重柱受力计算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上海等大都市中越来越普遍。
作为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上海大厦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对于承重柱的受力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上海大厦承重柱的受力计算进行简要阐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承重柱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
承重柱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它承载着建筑的重量,并传递给基础。
因此,确保承重柱的受力计算准确无误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关键环节。
对于上海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承重柱的受力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的总重量、楼层高度、使用材料、地质条件等。
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设计师需要借助专业的计算软件和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具体来说,受力计算的过程大致如下:1.确定建筑的总重量和楼层高度,为计算提供基础数据;2.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了解土壤的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信息;3.根据建筑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4.利用专业软件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分析承重柱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5.根据模拟结果,对承重柱的截面尺寸、配筋等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6.进行多方案比较,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施工便利性等因素,最终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完成受力计算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和校核。
这包括对承重柱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对建成后的建筑进行结构检测和安全评估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承重柱的受力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验证,为上海大厦等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上海大厦承重柱的受力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计算,我们可以确保承重柱的设计既安全又经济,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承重柱的承台设计

承重柱的承台设计根据梁柱截面特征、柱网布置形式及开间大小等因素确定。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上部结构形成的不同荷载传递路径(跨度或荷载值)决定所有承重梁板都使用哪种柱子形式并由此确定承重梁板的配筋情况。
按照最严谨也最简单的设计原则来说,无论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基础的柱间距不得超过12m。
首先,如果某栋住宅的平面层数比较少,甚至只有两层时,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将整个平面划分出若干功能区域,即便是仅使用楼梯作为联系各空间的手段。
理由很简单—那样做会给装修增加难度,且对日后维护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另外从使用角度考虑,也极易造成混乱。
举例来说吧!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当父母年迈或者身患疾病的时候,势必希望自己居住的房屋更宽敞一些。
但假如他们将楼层加高到四五十米呢?别忘了,在我国目前已经取消了对“老人”与“小孩”免费乘坐电梯的优惠政策,故每个上下班时段往返于几百户的大楼,不得不依靠楼梯来满足进入家门的心愿。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不同类型、规格和尺寸的楼板可以选择相应的模板组合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它规格的楼板均可以作为异形板使用。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地下室楼板模板支撑的单排布置方式。
当然,如果本项目位于市郊山林中,亦可随意处理,例如人工挖孔桩施工。
地下室楼板模板一般采用竹胶合板铺钉楼板专用模板。
模板配制宜在室内进行,现场拼接使用木方进行。
钢筋宜集中加工成型再运输到现场绑扎,避免二次搬运浪费。
而当采用双排布置时,如果楼板尺寸过长,而混凝土浇注方量过大,楼板厚度偏薄时,该部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木楞加固方法显然不够合理。
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沿板底配筋并在板侧留洞,补充直径10mm 以下的短钢筋。
而所谓& lsquo;提高& rsquo;,主要指抗裂性的改善,尤其对温差较大的混凝土建筑物来说。
前面讲过的这些只能说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构件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还不足以证明具备了承受荷载的安全条件。
从楼板本身的力学结构看,多数混凝土结构工程师曾尝试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塑性极限状态、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以及非线性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 纤维 含量提 高 , 混凝 土极 限压 应变 明显增 大 。 在其 他各 项条件 基本 相同 的情 况下 , 掺人 适量 钢 纤维 能够 明显 提高 构件 的延性 。
1 . 3钢 管混 凝 土柱 。 根 据截 面形 式 不 同 , 可分为 方钢 管 混凝 土柱 、 圆钢 管 混凝 土柱 和多边 形钢管 混凝土 柱。 钢 管混凝 土是将 混凝土 注入封 闭的薄壁 钢管 内形成 的一种组 合结构 材料 , 它利用 钢管和 混凝土两 种材料 在受力 过程 中的相 互制约 , 使 其具备 了优异 的工作性 能 ; 承载力 高 、 塑性和 韧性好 、 经济 效果好 。 采 用钢 管 混凝土 结构替 代钢 结构 柱 , 可节约 钢材 5 0 %左右 ; 若替 代钢 筋混凝 土柱 , 则在用 钢量 大体相 同的情 况下 可减小 柱截面 面积 5 ( r / ' o 左右 。 相应 节 约大量混 凝
一
1 . 2 . 3钢管 混 凝土柱 的性 能 。 基 于钢 管混 凝 土压弯 构件 的水平 力 和位 移 恢复力 特性 的理 论分析 结果 , 钢 管混凝 土构 件用 于高层 建筑 中时 , 可 采取 限制 长细 比 的办法 , 不 必 限定轴 压 比。 1 . 2 . 4钢骨 混 凝土 柱的 性能 , 相 关研 究根 据钢 骨混 凝 土柱 正截 面 承载 力 和低周 期反复水 平力作 用下 的静 力试验 结果 , 从钢骨混 凝土柱界 限破 坏时 内力 的平衡 条件 出发 , 推 导 出轴压 比的理论 计算 公式 , 经简化 后提 出了实 用计算 公 式。 2 、 改善短 柱 抗震 性能
i . 2钢纤 维混 凝土柱 钢 纤维 混凝 土是一 种 由水泥 、 粗 细集料 和 随机分 布 的短纤 维组合 而 成的复 合材 料 。 由于钢 纤维 阻滞 基体混 凝 土裂缝 的扩展 , 使 其 各 项物 理力学 性 能都 比普通 混凝 土有 明显的 提高 和改善 。 试 验研 究表 明 , 随着
高层 建筑 结构 承t 柱的 种类
I . 1箍 筋约 束混 凝土 柱 。 根 据配 筋 构造形 式 的不 同 , 可分 为普 通箍 、 井字 箍、 井 字复 合箍 、 复合 螺旋 箍 、 连续 复合矩 形箍 柱 。 箍筋 约束 混凝土 柱 的受力机 理是 利用 复合钢箍 或螺旋钢 箍约 束核心 混凝土受 压时 的横向应 变 , 使 核心混 凝 土处 于三 向受压状 态 , 从而提 高混凝 土强度 , 增加 廷 陛。 这种 类型柱在 设计使 用 时, 柱截 面需做 成 圆形 , 适 用性和 灵活性 差 ; 采用焊接 钢箍 时 , 焊 接麻烦 , 用钢 量 大, 同时 , 钢 箍约束 核心混凝 土横 向应变有 限 , 柱 承载力 提高 和延性 能的改进 也
建 筑 工 程
l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对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承 重 柱 设 计 的 探讨
黄 玉梅
( 黑龙 江省 鑫都 房地 产 开发 有 限公 司 1 5 0 0 0 1 ) [ 摘 要] 承重 柱设 计是 高 层建 筑结 构设 计 的重 点 , 因 为其 直接 关系 到 高层 建筑 的安 全性 , 这也 正 是本 文对 其进 行探 讨 的主 要原 因 。 高层 建 筑结 构承 重柱 设 计要点 内容 有很 多 , 其 中 比较重要 的有两 项 , 分别 为轴压 比、 抗震性 能 。 本 文首先介 绍 了高层 建筑结 构承 重柱 的种类 , 其 次概 述 了其设计 重点 , 最 后提 出了承 重柱 设
承重柱设计 对高层 建筑 而言 , 尤 为重要 , 因为高层 建筑 的荷 载 比较大 , 而且
对抗 震性 能要 求 比较高 , 如果 承重柱 设计 没有符 合这 两点要 求 , 对高 层建 筑来 说消 极影 响非常大 , 因此 在设计 承重柱 时 , 需要 满足工 程要求 , 结合 个人多 年高 层建 筑结 构承 重柱 设计 经验 , 提 出以下建 议 : 首先 , 正确 选择 承重柱 材料类 型与性 能直 接影 响到承 重柱使 用效 果 , 尤其 是荷 载 能力 、 强度方 面 影响特 别 大 , 通常 情 况下 , 承 重柱 制作 材料 都 会选择 钢 管、 高 强混 凝土材 料 , 因为 钢管具 有一 定的韧 性 , 而混 凝土性 能也 比较 突 出, 因 此使 用这 两种 类型 的材料完 全符合 工程要 求, 最 为常见 的承重柱 为型钢高 强混 凝 土柱 ; 其次, 注重 承重柱 的选型 , 其选型 需要考 虑 比较多 的 问题 是 , 其 中最 重
是有 限的 。
改进配 筋构 造型 式 , 加 强核 心混 凝土 有效 约束 , 如 配置 螺旋 箍筋 、 复式 箍
筋、 斜向交叉 配筋等 。 提 高构件 承载力 , 减小 轴压 比, 如钢骨 混凝 土柱 、 钢管 混凝 土柱 和高强混 凝土柱 等 ; 改进材料 性能 , 提高混 凝土变 形能力 , 如钢 纤维混 凝土 柱等 , 采用分 体柱 , 变短 柱为 长柱 。 三. 离层 建筑结 构 承重柱 设计 建议
高层建 筑结 构承重 柱种 类 比较 多 , 其 中 比较常 见的 有钢纤 维混 凝土柱 、 箍 筋约 束混凝 土柱等 , 这 些承重 柱各 具优 势 , 具 体选择 哪种类 型 , 则 需要 根据高层 建筑 要求 来定 , 有 些类 型的承 重柱 延性 比较差 , 而有些 承重柱 轴压 比不 符合要 求, 设 计人 员 要依据 来选 择承 重柱 。
计建 议 , 希 望能 够为高 层 建筑 承重 柱 计提 供借 鉴 。 [ 关键 词] 高层 建筑 承重 柱设 计 探 讨 中图 分类号 : TU9 7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o l 5 ) i 卜0 l 5 8 — 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