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配体配齿表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介绍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介绍

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结合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 单齿配体 配位数等于 配体数 如[Fe(CN)6]3多齿配体 配位数不等于配体数 如[Pt(en)2]2+ 表11-1 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 配 位 数 2 4 离 子 Ag+,Cu+,Au+ Zn2+,Cu2+,Hg2+,Ni2+,Co2+,Pd2+, Si4+,Ba2+ Fe2+,Fe3+,Co2+,Co3+,Cr3+,Pt4+, Pd4+,Al3+,Si4+,Ca2+,Ir3+
26Fe 3+ 2+ +

例如:
[Ar] 3d54s04p0 [Ar] 3d84s24p0 [Ar] 4d105s05p0 [Ar] 3d84s24p0
26Si
4+
[SiF6]2-
27Co 47Ag 28Ni
2 配位体 ( ligand ): 在中心原子周围以一定的空间 构型排列的阴离子或 分子(以配位键结合),它 们能给出孤对电子或电子
[Ni(CO)4]
配合物 [Cu(NH3)4]SO4
内层
[ Cu ( NH 3 ) 4 ] 2+ 中 心 原 子 配配 配 配 位位 位 离 原体 数 子 子 电 荷
外层
S O4 2 外 界 离 子
1 中心原子(central atom )

位于配离子中心的离子或原子 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通常指(n-1)d,ns,np,nd轨 道)能接受孤对电子 一般是金属离子,大多是过度金属,Ⅷ及其附近副族 元素,少数高氧化值的主族元素离子

无机化学第五章

无机化学第五章

受配位体孤对电子能力的原子或离子。
可以是金属离子,也可以是电中性的金属原子),周期表中
几乎所有的金属(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都可作为中心离子,少数 非金属高氧化态离子也可作为中心离子,如[Ni(CO)4]及[Cr(CO)6] 中的Ni,Cr均为中性原子。又如[SiF6]2–中的Si(Ⅳ) 。
6
--
--
作为配位体的物质可以是简单离子,如Cl– ; 也可以是复杂 的离子或分子,如CN– 、 SCN-、NH3 。可以是有机分子如 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根离子。 配位体中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成键的原子为配位原子。
常见的配位原子:N、O、S、C、卤素原子
配位原子的特点是:电负性大、有孤对电子的非金属原子。
1)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能提供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成键的叫单 8 齿配体。
常见单齿配体 中性分子 H2O NH3 CO CH3NH2 配体 水 氨 羰基 甲胺 O N C N 配位原子 阴离子 F- Cl- Br- I- OH- CN- NO2配体 氟 氯 溴 碘 羟基 氰 硝基 O C N 配位原子 F Cl Br I SCNNCS阴离子 ONO配体 亚硝酸根 硫氰酸根 异硫氰酸根 O S N 配位原子
顺反异构体
NO2 NO2 O2N O2N
面式
经式
光活异构体 ,镜面 对称 (弯线表示en)
26
键合异构体:连接的原子不同
O N H3N H3N Co NH3 NH3 NH3
O N O H3N Co H3N NH3 NH3 NH3
O
硝基配合物(黄色)
亚硝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合物(红色)
27
二、 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Cu(NH3)4]SO4溶液 Cu(OH)2沉淀 CuSO4溶液

金属有机化学:第五章 膦配体

金属有机化学:第五章  膦配体

175
P(t-Bu)3
182
P(C6F5)3
184
P(o-Tol)3
194
P(mesityl)3
212
均三甲苯基
问题: 将下列膦配体按空间位阻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P(OEt)3 PPh3 PBr3 PPhCy2
PPhCy2 > PPh3 > PBr3 > P(OEt)3
问题: 将下列膦配体按p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P(OEt)3 PPh3 PiPr3 PCl3 PPhCy2
子受体能力从弱到强的顺序为
PMe3 < PPh3 < P(OMe)3 < P(OPh)3 < PCl3 < PF3 ≈ CO
Tolman 电子性质参数
Tolman提出膦配体PR3的给电子能力可以通过测量化合物 Ni(CO)3(PR3)的红外羰基伸缩振动(A1对称性、高能量) 吸收峰nCO来表征。
强电子给体 -- 差p电子受体 -- 低红外波数 弱电子给体 -- 好p电子受体 -- 高红外波数
PCl3
Cr(CO)5(PR3)
PMe3
Cr-P = 2.24Å
Cr-P = 2.37Å
Cr-C = 1.90Å C-O = 1.14Å
Cr-C = 1.85Å C-O = 1.15Å
答:
1)PMe3配体解离能大,所以Cr-PMe3键更强。而由晶体结构 知Cr-PCl3中的Cr-P键更短。 2)不一致,化学键强的反而键长更长。 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化合物中Cr与膦配体的成键方式不同: Cr-PMe3中以配体的s给电子作用为主; Cr-PCl3中以金属到配体的反馈p键为主。 PMe3为强s电子给体,孤对电子(HOMO)能量高,电子云延 伸范围广,不需要靠近Cr很多即可形成强的配位键。相反, PCl3需要P-Cl的s*轨道接受电子,必须相当靠近Cr才能形成 有效的轨道重叠以接受反馈电子。

无机化学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命名实例
二氯· 二氨合铂(Ⅱ)
1. [Pt(NH3)2Cl2] 2. [Cr(H2O)2(Py)2Cl2]Cl 氯化二氯· 二水· 二吡啶合铬(Ⅲ)
3. [Co(NH3)3(H2O)Cl2]OH
氢氧化二氯· 三氨· 水合钴(Ⅲ) 4. K3[Co(ONO)3Cl3] 三氯· 三(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钾 5. [Co(NO2)(NH3)5]Cl2 氯化硝基· 五氨合钴(Ⅲ) 6. [Fe(CO)5]

一 些 常见 配 体 单齿配体
:F– :Cl– :Br– :I– H2O: :NH3 :CN– :OH– :NO 氟, 氯, 溴, 碘, 水, 氨, 氰, 羟, 亚硝酰 :CO :ONO– :NO2– :SCN– :NCS– 羰基,亚硝酸根,硝基,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

双齿配体
乙二胺(en) 氨基乙酸根 草酸根 H2N – CH2 – CH2 – NH2 H2N – CH2 – COO– – OOC – COO–
例如[Ag(NH3)2]+ 配离子
)采取sp杂化形成两 个 新 的 能 量 相 同 的 空 的 sp 杂 化 轨 道 , 两 个 NH3 中的 N 上的孤对电子,进入 Ag+ 的空的 sp 杂化轨道中,形成[Ag(NH3)2]+ 配离子。
4d 5s 5p
+ 10 0 0 47Ag ([Kr]4d 5s 5p




课 堂 练 习 [Co(NO2)(NH3)5]Cl2 氯化硝基· 五氨合钴(Ⅲ) [Co(en)3]Cl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Cu(NH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Pt (Py)]4[Pt Cl4] 四氯合铂(Ⅱ)酸四吡啶合铂(Ⅱ) [Cr(H2O)5Cl]Cl2·H2O 水合二氯化一氯· 五水· 合铬(Ⅲ)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Cu(NH3)4]SO4
配阳离子 [Cu(NH3)4]2+
K2[HgI4]
配阴离子 [HgI4]2-
2、配位化合物 配离子与相反电荷离子所构成的电中性化合物
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 [Cu(NH3)4]SO4
K2[HgI4]
电中性配合物
[CoCl3(NH3)3]
[Fe(CO)5]
8.1.2 配合物的组成
(out spher)
①内外界之间为离子键,配合物可解离。
配位单元内部,形成体和配体之间是配位键,相对稳定。
②外界离子具有简单离子的性质。
③有的配位单元是电中性的,如:[Ni(CO)4]、[Fe(CO)5]。
配位原子
[Fe(CO)5]
中心 配 配 原子 体 位 (形成体) 数
1. 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
阴离子 F- Cl- Br- I- OH- CN- NO2配体 氟 氯 溴 碘 羟基 氰 硝基 O C N 配位原子 F Cl Br I
ONOSCNNCS阴离子 配体 亚硝酸根 硫氰酸根 异硫氰酸根 O S N 配位原子
常见多齿配体 分子式 名称
O C
-
缩写符号 (OX)
O C
O
O
-
草酸根
乙二胺
一、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1)在配合物中,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 (2)在配离子中,按如下顺序: [形成体∙∙∙阴离子配体∙∙∙中性配体∙∙∙阳离子配体]
例如: [CoCl2(NH3)3(H2O)]Cl
[Co(ONO)(NH3)5]SO4
二、配合物的命名
1、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从后向前读,即先阴离子后阳离子
[Cu(NH3)4]SO4
中 心 离 子 配 体 配 位 数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在分析化学中,将会接触较多的这类配合物。 3.特殊配合物 (1)多核配合物 内界中含有两个或两以上的配合物,称多核配合物,如Fe3+ 在水溶液中水解
形成三核配合物,配体OH-通过O原子向相邻的两个Fe 原子各提供一对孤对电子而将其联结,起着成 “桥”的作用,故称为“桥基”,又如:
如果在多核配合物中,中心原子除与配体结合外,中心原子之间还相互结合,这种配合物称为金属 原子簇配合物。 (2)π-配合物 配体没有孤电子对,是通过提供π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σ配键,中心原子提供nd电子给π键配体的空 白的π*轨道形成反馈π键,这样一类配合物称π- 配合物。 烯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是这类配合物的代表,
4、配位数,即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配位原子的数目,如: [Ag(CN)2]-为2,[Cu(NH3)4]2+为4,[Co(NH3)6]3+为6 一般中心原子较常见的配位数是6(如Pt4+,Pt2+,Fe2+,Fe3+,Cr3+,Co2+, Ni2+的配合物多为6),其次 是4(如Cu2+,Al3+,Zn2+,Cd2+,Hg2+等的配合物), 少数是2(如Ag+,Cu+的配合物),配位数为3,5,7, 8的则更少见 。 中心原子配位数的计算: (1)确定配离子的中心离子和配体 (2)找出配位原子数目 对于单齿配体,在单核配合物中,配体数就是配位数,如:[Pt(NH3)4]Cl2 配体为NH3配位数为4; [Pt(NH3)2Cl2]配体为NH3和Cl-各2,配位数为4; 两者的中心离子均是Pt2+。 对于多齿配体,配体的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了,这需要根据配合物中实际配位情况来决定,如: en为乙二胺是双齿配体, 每一个en 以两个N 原子与中心Co3+配位, 因此Co3+的配位数应是6。 [Co(en)3]3+中, 中心原子配位数的影响因素: 中心原子配位数如同化合价一样是不变化的, 它主要决定于中心离子极化力 和配体的电荷、半径、 电子层构型和彼此间的极化作用,以及配合物形成时的外 界条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下面具体 讨论: (1)中心原子电荷数相同时,半径越大,越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合物,如 Al3+半径51pm,大于 B3+ 23pm它们的氟配合物分别是[AlF6]3-和[BF4]-,实际上 ,这里面也包含有价层轨道数的影响:B属第二 周期,无价层d轨道,Al 属第三周 期3d轨道可参与成键。 这种情况有时也有例外,如:ed2+的r=99pm小于Hg2+的110pm,前者形成 [CdCl6]4-而后者形成[HgCl4]2-,这是因为中心原子半径过大,与配体的作用反而减弱所致。 (2)中心原子的电荷越高,吸引配体的能力越大,配位数越高,如 +2 +4 [PtCl4]2[PtCl6]4一般中心原子电荷数和常见配位数有如下关系: 中心原子电荷数 +1 +2 +3 +4 常见配位数 2 4,(6) (4),6 6,(8) [AlBr4](3)对于同一种中心原子而言, 配体半径越大 (体积越大) , 配位数越少, 如[AlF6]3-和[AlCl4]-, rBr > rCl > rF 空间效应 (4)配体的电荷数增大,会使配位数降低,如 [CoCl4]2电性斥力 [Co(H2O)6]2+ (5)配体浓度增大,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配合物;温度升高,则可引起配位数降低。

1.2-配位化合物配体分类及配位数与几何构型

1.2-配位化合物配体分类及配位数与几何构型

Fe
1829年蔡斯盐
1951年,二茂铁
60年代,簇状配合物
配合物的配位数与几何构型
几何构型
由于形成体的杂化 轨道具有一定的伸展方 向性,使形成的配合物 具有一定的几何构型。
轨道杂化类型与配位个体的几何构型
配位数 杂化类型 几何构型
实例
2
sp
直线形 [Hg(NH3)2]2+
3
sp2 等边三角形 [CuCl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配合物的分类 按中心原子数目分类
单核配合物
具有一个中心原子
[RuCl(NO)2(pph3)2]+的结构
H3N H3N
2+
NH3 Cu
NH3
多核配合物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
-草酸根·二(二水·乙二胺合镍(II))离子
配合物的分类 按配体的齿数分类
简单配合物 由单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4
sp3 正四面体形 [Ni(NH3)4]2+
dsp2
正方形 [Ni(CN)4]2-
5
dsp3 三角双锥形 [Fe(CO)5]
6
sp3d22
正八面体形
[CoF6]3-
d22sp33
[Co(CN)6]3-
[CoF6]3-—— 正八面体
Co3+价层电子结构为
3d
4s 4p
4d
[CoF6]3- 3d [Co(CN)6]3-—— 正八面体
配体的分类
π-酸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
σ-配键外,同时还有与中心原子d轨道对称性匹 配的空轨道(p,d或π*),能接受中心原子提供 的非键d电子对,形成反馈π键的配体。如: CO,-等

螺纹螺距对照表

螺纹螺距对照表

螺距表,螺距紧固件螺纹直径与螺距对照表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0.5 0.7 0.8 1.0 1.25 1.5 1.75 2.0 2.0 2.5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4.5 5.0 5.0 5.5 5.5 6.0细牙螺距- - - - 1.0 1.0-1.25 1.5-1.25 1.5 1.5 1.5 2.0-1.5 2.0 2.0 2.0 2.0 2.0 3.0 3.0 3.0 3.0 3.0 4.0 4.0 4.0 4.0螺栓、螺钉、螺柱公称长度表6 8 10 12 16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注:尽量不采用括号内尺寸螺栓、螺钉、螺柱螺纹的公称长度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12 14 16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4 60 66 72 78 84 90 96 102 - - - -注:公称长度1 螺纹长度b,则:①1≤125 b=2d+6 ②1>125—200 b=2d+2 ③1>200 b=2d+5公、英制对照表、紧固件常用尺寸规格规格牙距规格称呼径牙数粗牙细牙极细牙粗牙细牙韦氏牙M3 0.5 0.35 4# 2.9 40 48M4 0.7 0.5 6# 3.5 32 40M5 0.8 0.5 8# 4.2 32 36M6 1.0 0.75 10# 4.8 24 32M7 1.0 0.75 12# 5.5 24 28M8 1.25 1.0 0.75 1/4 6.35 20 28 20M10 1.5 1.25 1.0 5/16 7.94 18 24 18M12 1.75 1.5 1.25 3/8 9.53 16 24 16M14 2.0 1.5 1.0 7/16 11.11 14 20 14M16 2.0 1.5 1.0 1/2 12.7 13 20 12M18 2.5 2.0 1.5 9/16 14.29 12 18 12M20 2.5 2.0 1.5 5/8 15.86 11 18 11M22 2.5 2.0 1.5 3/4 19.05 10 16 10M24 3.0 2.0 1.5 7/8 22.23 9 14 9M27 3.0 2.0 1.5 1 25.40 8 12 8M30 3.5 3.0 2.0规格英寸毫米规格英寸毫米No.0000 0.0210 0.5334 1/4 0.2500 6.3500No.000 0.0340 0.8636 5/16 0.3125 7.9375No.00 0.0470 1.1938 3/8 0.3750 9.5250No.0 0.0600 1.5240 7/16 0.4375 11.1125No.1 0.0730 1.8542 1/2 0.5000 12.7000No.2 0.0860 2.1844 9/16 0.5625 14.2875No.3 0.0990 2.5146 5/8 0.6250 15.8750No.4 0.1120 2.8448 3/4 0.7500 19.0500No.5 0.1250 3.1750 7/8 0.875 22.2250No.6 0.1380 3.5052 1 1.0000 25.4000No.7 0.1510 3.8354 1-1/8 1.1250 28.5750No.8 0.1640 4.1566 1-1/4 1.2500 31.7500No.9 0.1770 4.4958 1-3/8 1.3750 34.9250No.10 0.1900 4.8260 1-1/2 1.5000 38.1000No.12 0.2160 5.4864 1-5/8 1.6250 41.2750No.14 0.2420 6.1468 1-3/4 1.7500 44.4500No.16 0.2680 6.8072 1-7/8 1.8750 47.6250No.18 0.2940 7.4676 2 2.0000 50.8000No.20 0.3200 8.1280No.24 0.3720 9.4488公称直径与螺距系列表GB193-63公称直径d(毫米) 螺距l(毫米) 公称直径d(毫米) 螺距l(毫米)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三系列粗牙细牙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三系列粗牙细牙(28) 2 1.5 1 1 0.25 0.230 3.5 (3) 2 1.5 1 0.75 1.1 0.25 0.2(32) 2 1.5 1.2 0.25 0.233 3.5 (3) 2 1.5 1 0.75 1.4 0.3 0.235 (1.5) 1.6 0.35 0.236 4 3 2 1.5 1 1.8 0.35 0.2(38) 1.5 2 0.4 0.2539 4 3 2 1.5 1 2.2 0.45 0.2540 (3) (2) 1.5 2.5 0.45 0.3542 4.5 (4) 3 2 1.5 1 3 0.5 0.3545 4.5 (4) 3 2 1.5 1 3.5 (0.6) 0.3548 5 (4) 3 2 1.5 1 4 0.7 0.550 (3) (2) 1.5 4.5 (0.75) 0.552 5 (4) 3 2 1.5 1 5 0.8 0.555 (4) (3) 2 1.5 (5.5) 0.556 5.5 4 3 2 1.5 1 6 1 0.75 0.558 (4) (3) 2 1.5 7 1 0.75 0.560 (5.5) 4 3 2 1.5 1 8 1.25 1 0.75 0.562 (4) (3) 2 1.5 9 (1.25) 1 0.75 0.564 6 4 3 2 1.5 1 10 1.5 1.25 1 0.75 0.565 (4) (3) 1.5 11 (1.5) 1 0.75 0.568 6 4 3 1.5 1 12 1.75 1.5 1.25 1 0.75 0.5注:1、选择螺纹的公称直径时,优先选用第一系列,其次第二系列,第三系列尽可能不用。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18
2.3.3 键合异构
两可配体采用不同的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键合而成 的不同配位化合物称为键合异构。 的不同配位化合物称为键合异构。如 [Co(NH3)5NO2]Cl2 [Co(NH3)5(ONO)]Cl2 (黄色 黄色) 黄色 (红棕色 红棕色) 红棕色
2.3.4 配位异构
不同配体在不同中心离子间互换所形成的不同配位 化合物称为配位异构。 化合物称为配位异构。如 [Cr(NH3)6][Co(SCN)6] [Cr(SCN)6][Co(NH3)6]
中 心 离 子 配 位 原 子 配 位 体 配 体 位 数 ( ) 外 界 离 子
[M(L)l] [M(L)l]Xn Kn[M(L)l] [M(L)l]m+ [M(L)l]m-
[Ni(CO)4] [PtCl4(en)] [Ag(NH3)2]Cl [Co(en)2Br2]Cl Na2[Sn(OH)6] K3[Fe(CN)6] [Pt(NH3)4Cl2]2+;[Cu(CN)4]2-
16
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在化学上, 在化学上 , 我们将化合物的分子式相同而结 性质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构 、 性质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对 于配合物来说,常见的异构现象有几何异构、 于配合物来说,常见的异构现象有几何异构、 旋光异构、电离异构、水合异构等。 旋光异构、电离异构、水合异构等。
22
2.1.2 面-经异构
MA3B3异构体中 , 若 A、B两种配体各自连成互相平 异构体中, 、 两种配体各自连成互相平 行的平面者称为面式异构体, 行的平面者称为面式异构体 , 反之若两平面互相垂 直则称为经式异构体。 直则称为经式异构体。
同种配体处于相邻位 置者称为顺式异构体, 置者称为顺式异构体, 同种配体处于对角位 置者称为反式异构体。 置者称为反式异构体。 MA2B2类型的平面正 方型配合物具有顺反 异构体。 异构体。如 [Pt(NH3)2Cl2]。 。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

[Cr(NH3)5(H2O)]Cl3。
关于汉语命名原则
● 含络离子的配合物: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 称在后,阴、阳离子名称之间加“化”字或“酸”字。 例如[Ag(NH3)2](OH)和[CrCl2(H2O)4]Cl分别叫氢氧化二 氨合银(I)和一氯化二氯· 四水合铬(III); 而[Cu(NH3)4]SO4 叫硫酸四氨合铜(II), 加“酸”字。 ● 配位实体的命名:配位体名称在前,中心原子名 称在后(例如[Cu(NH3)4]2+ 叫四氨合铜(II));不同配位体 名称顺序与化学式的书写顺序相同,相互之间以中圆点 “·‖分开,最后一种配位体名称之后缀以“合”字;配 位体个数用倍数字头“一”、“二” 等汉语数字表示, 中心原子的氧化态用元素名称之后置于括号中的罗马数 字表示。
Cu(NH 3 ) 4 SO 4 K 3 Fe(NCS) 6 H 2 PtCl 6 Cu(NH 3 ) 4 (OH) 2 KPtCl 5 (NH 3 ) Zn(OH)(H 2 O) 3 NO 3 Co(NH 3 ) 5 (H 2 O) Cl 3 Co(NO 2 ) 3 (NH 3 ) 3 Ca(EDTA) 2
与配合物相关的一些概念可依下列实例说明:
例1 [Co(NH3)6]Cl3 例2 K4[Fe(CN)6] 例3 [Ni(CO)4]
1. 配位实体和络合物
配位实体(Coordination entity)是由配位共价键结合
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单元, 它可以是阳离子物种(如 例 1 中 的 [Co(NH3)6]3+) 、 阴 离 子 物 种 ( 如 例 2 中 的 [Fe(CN)6]4-)或电中性物种(如例3)。
Solution
因中心离子与齿数不同的配位体成的键不 同,将形成的配合物又分成“简单配合物”和“螯合 物”两种类型。前者为简单络合物,后者为螯合物。

无机化学下册:第十九章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下册:第十九章 配位化合物

特殊的稳定性
螯合物 Kf 一般配合物 Kf [Cu(en)2]2+ 1.0×1020 [Cu(NH3)4]2+ 2.09×1013 [Zn(en)2]2+ 6.8×1010 [Zn(NH3)4]2+ 2.88×109
[Co(en)2]2+ 6.6×1013 [Co(NH3)4]2+ 1.29×105 [Ni(en)2]2+ 2.1×1018 [Ni(NH3)4]2+ 5.50×108
几何构型 由于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杂化轨道具有一定的伸展方 向性,使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几何构型。
形成配离子的轨道示意图 3d Fe3+ ↑ ↑ ↑↓ ↑ ↑ ↑ ↑↓ ↑ ↑↓ ↑↓ ↑↓ ↑↓ ↑↓ 4s 4p
螯合物比非螯形配合物稳定
多核配合物
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结合所形成的配合物。
5+
OH
(H3N)5Cr Cr(NH3)5
O C C O
O
2-
O
羰合物(羰基化合物)
以CO为配体的配合物
M←C间的σ键—C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中心金属原子提 供空杂化轨道
M→C的反馈π键—CO分子提供空的π*(2p)反键轨道,金 属原子提供d轨道上的孤电子对。
(sp-sp反键)
(二重简并)
(sp(C))
(二重简并)
(sp-sp成键)
(sp(O))
原子簇状化合物(簇合物)
具有金属-金属(M-M键)直接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同多酸、杂多酸型配合物
同多酸型配合物-有多核配离子形成的同多酸及 其盐。 K2Cr2O7,其中Cr2O72-为多核离子
杂多酸型配合物——由不同酸根组成的配合物

基础化学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基础化学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Co(ONO)(NH3)5]SO4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
[Pt Cl (NO2)(NH3)4]CO3 碳酸氯·硝基·四氨合铂(Ⅳ)
NH4[Cr(NCS)4(NH3)2 ]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 (Ⅲ)酸铵
[Ni(CO)4] 四羰基合镍
[PtCl4(NH3)2] 四氯·二氨合铂(Ⅳ)
SCN -硫氰酸根;CN-氰根;NC-异氰根
若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容易给出孤对电
子,使中心原子 d 电子发生重排,空出(n 1)d
轨道形成内轨配合物。
如 [Co(CN)6]3-和[Fe(CN)6]3-都是内轨配离子。
不论是外轨配合物还是内轨配合物, 配体与中心原子间的价键本质上均属 共价键。
在形成配合物前中心原子d电子组态 相同时,内轨配合物一般要比外轨配 合物稳定。内轨配合物一般要比外轨 配合物磁性小。
3d
4s
4p
Ni2+ [Ar]
[Ni(NH3)42+外轨配合物,正四面体,顺磁性。
3d
[Ni(NH3)42+ [Ar]
sp3杂化
Ni(CN)42-内轨配合物,平面四方形,反磁性。
3d
Ni(CN)42- [Ar]
dsp2杂化
4p
(3) 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
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常形成d2sp3或sp3d2两种 杂化轨道,如[Fe(H2O)6]3+ 和〔Fe(CN) 6〕3配离子,Fe3+离子的电子排布为
3d 4s 4p 4d Fe3+ [Ar]↑ ↑ ↑ ↑ ↑
3d
4s 4p 4d
[Fe(H2O)6]3+ [Ar ] •• •• •• •• •• •• sp3d2杂化

常见金属离子配位数及颜色总结 (自动保存的)

常见金属离子配位数及颜色总结 (自动保存的)

红褐溶有NO2);Al(OH)3,三溴苯酚,MgO,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一、单质绝大多数单质:银白色。

Cu 紫红 O2 无 Au 黄 S 黄 B 黄或黑 F2 淡黄绿 C(石墨黑 Cl2 黄绿 C(金刚石)无 Br2 红棕 Si 灰黑 I2 紫黑 H2 无稀有气体无 P 白、黄、红棕。

二、氢化物 LiH等金属氢化物:白 NH3等非金属氢化物:无三、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无主要例外: NO2 棕红 N2O5和P2O5 白 N2O3 暗蓝 ClO2 黄大多数主族金属的氧化物:白主要例外: Na2O2浅黄 PbO 黄 K2O 黄 Pb3O4 红 K2O2 橙 Rb2O 亮黄 Rb2O2 棕Cs2O 橙红 Cs2O2 黄大多数过渡元素氧化物有颜色 MnO 绿 CuO 黑 MnO2黑 Ag2O 棕黑 FeO 黑 ZnO 白 Fe3O4黑 Hg2O 黑 Fe2O3 红棕 HgO 红或黄 Cu2O 红 V2O5 橙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四、氧化物的水化物 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其中酸:无色为主 碱:白色为主 主要例外: CsOH 亮黄 Fe(OH)3红褐 HNO2 溶液亮蓝 Cu(OH)2 蓝 Hg(OH)2 桔红五、盐 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主要例外: K2S 棕黄 CuFeS2 黄 KHS 黄 ZnS 白 Al2S3 黄 Ag2S 黑 MnS 浅红 CdS 黄 FeS 黑棕 SnS 棕 FeS2 黄 Sb2S3 黑或橙红 CoS 黑 HgS 红 NiS 黑 PbS 黑 CuS 、Cu2S 黑 Bi2S3 黑 FeCl3·6H2O 棕黄 Na3P 红 FeSO4·9H2O 蓝绿 NaBiO3 黄 Fe2(SO4)3·9H2O 棕黄 MnCl2 粉红 Fe3C 灰 MnSO4 淡红 FeCO3 灰 Ag2CO3 黄 Fe (SCN )3 暗红 Ag3PO4 黄 CuCl2 棕黄 AgF 黄 CuCl2·7H2O 蓝绿 AgCl 白 CuSO4 白 AgBr 浅黄 CuSO4·5H2O 蓝 AgI 黄 Cu2(OH )2CO3 暗绿 盐溶液中离子特色: NO2- 浅黄 Cu2+或[Cu (H2O )4]2+ 蓝 MnO4- 紫红 [CuCl 4]2- 黄 MnO 42- 绿 [Cu (NH 3)4]2+ 深蓝 Cr 2O 72- 橙红 Fe2+ 浅绿 CrO42- 黄 Fe3+ 棕黄非金属互化物 PCl3 无 XeF2、XeF4、XeF6 无 PCl5 浅黄 氯水 黄绿 CCl4 无 溴水 黄—橙 CS2 无 碘水黄褐 SiC 无或黑 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 SiF4 无 I2的有机溶液 紫红 六.其它 甲基橙 橙 CXHY (烃)、CXHYOZ 无(有些固体白色) 石蕊试液 紫 大多数卤代烃 无(有些固体白色)绿 稀V ,V 2O 52(O 2)2]3-,2(SO 4)3CrO 34,PbCrO 4Mn 2+淡粉Fe,Co,Ni:Co(OH)2粉红色,4Co(OH)3棕褐色,Ni(OH)2绿色,FeSO 4·(NH 4)2SO 4·6H 2O 浅蓝绿色晶体.CoO 灰绿色固体,CoCl 2 ·6H 2O 粉红色,CoCl 2 (无水)蓝色,CoSO 4·7H 2O 红色晶体CoSO 4·(NH 4)2SO 4·6H 2O 复盐,硫酸钴铵CoCl 2 ·H 2O 蓝紫色NiO 暗绿色固体NiX 2 ·6H 2O 绿色晶体NiX 2 (无水)按F 、Cl 、Br 、I 顺序,颜色由淡黄→黑NiSO 4·7H 2O 绿色晶体NiSO 4·(NH 4)2SO 4·6H 2O 复盐硫酸镍铵K 4[Fe(CN)6]黄血盐KFe[Fe(CN)6]普鲁士蓝K 3[Fe(CN)6]赤血盐KFe[Fe(CN)6]藤氏蓝Co[(NH 3)6]2+ 棕黄色Co(CN)2红色K 4[Co(CN)6]紫红色[Ni(NH 3)6]2+ 蓝色[Ni(en)3]2紫色[Ni(CN)4]2- 黄色 [Cu(OH)4]2 蓝紫色,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宝石蓝色[Cu(NH 3)4]2+CO 能使银氨溶液变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