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乌鸦喝水》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感知乌鸦喝水的变化过程。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会认“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认识部首“攵”。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图片,实验用的玻璃瓶及少量的石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片,问:你认为乌鸦好看吗?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

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聪明可爱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文题目:乌鸦喝水。

(1)反复认读课文题目中的生字:乌、鸦。

(2)简单说明这两个字的记忆方法。

学生:我用比较法可以记住这两个字。

乌—鸟鸦—鸟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轻声读课文。

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和生字、
新词。

2.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了。

3.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巩固记忆。

(1)出示红色的生字卡片(会认):
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
(2)学生反复认读。

(3)出示黄色的生字卡片(会写):
只石多出见
(4)学生反复认读。

4.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一段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2)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焦急而又辛苦的语气?
(3)请学生练读。

(4)学生评议。

(5)谁能扮作乌鸦边读边表演文章的第一句?
(6)学生表演乌鸦到处找水喝的动作。

(7)乌鸦找到了水后,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板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8)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才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四人为一组进行准备,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人出主意。

(9)学生分头准备后在班内表演。

(10)大家评议。

(表演中表现出乌鸦口渴难耐和它到处找水的执着)
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同学们思考:乌鸦看见了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来呢?一些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吗?请同学们讨论。

(3)老师演示实验过程。

(4)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呢?
(2)乌鸦已经口渴了,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把石子放进瓶子里?难道它不着急吗?(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乌鸦确实既聪明又有耐心,很可爱)
四再读课文,赏析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伴听。

3.通过学习课文,你对乌鸦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呢?你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乌鸦聪明、可爱,遇到困难想办法去解决,我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
4.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夸夸乌鸦吧!(学生自由发言)
五思考喝水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妙
1.请一个学生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方法。

2.学生讨论,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

3.投影出示其他办法,请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最好。

(1)把瓶子推倒喝水。

(2)插个吸管喝水。

(3)请小伙伴们来帮助。

六布置作业
改编故事: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情况下,乌鸦喝水的故事。

教学反思
1.先通过观看图并动手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由“乌”“鸟”两个象形字的对比以及教师对这两个字的造字法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喝不着、瓶口小、渐渐),利用板书的形式把生字复现。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的聪明能干和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3.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

《乌鸦喝水》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师应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质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