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通常伴随着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目
前,临床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氨磺必利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此2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
患者精神症状,且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少[1]。
本研究挑选70
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刘丽辉
DOI :10.11655/zgywylc2019.01.033
作者单位:033000离石,
山西省吕梁市荣军医院精神科91%,
而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仅为79%,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发热、咽干、鼻塞、咳嗽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 反应蛋白(h s⁃CRP )
、白细胞(WBC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h s⁃CRP 、WBC 方面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猿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现在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往往发病比较急,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咽干、咳嗽、腹泻、食少、消瘦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对孩子的身
体健康甚至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3]。
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
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现在大量抗生素药物的滥
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抗药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如何有效地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外感风热”“咳嗽”“喉痹”等中医范畴。
小儿易受外邪的侵袭,发病迅速,传变较快,外邪入里化热,耗伤津液,导致肺胃失和,故容易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鼻塞、咽干等症状,根据中医辨证分析理论,本病多属于
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多以发汗解表、清里退热为主[4]。
小
儿柴桂退热颗粒主要由柴胡、桂枝、葛根、黄芩、蝉蜕、浮萍等药物组成,方中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作用,桂枝调和营卫,发汗解表,黄芩清热解毒,白芍酸甘化阴,养肝柔肝,蝉蜕疏散风寒、息风止痉,浮萍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全方共奏发汗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1.4%,而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仅为79%,柴桂退热颗粒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柴桂退热颗粒可有效缩短咳嗽、咽干、发热等临床症状停止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组患者在治疗后h s⁃CRP 、WBC 方面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柴桂退热颗粒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改善抗生素滥用的现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 ].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2]吴赛君.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J ].
河南中医,2015,35(5):1165⁃1167.
[3]农棉外.小儿解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J ].中医学报,2013,28(8):1253⁃1254.
[4]李素云,
李亚,李建生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特征的文献研究[J ].中医研究,2010,23(3):73.
(收稿日期:2018⁃06⁃19)
表1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703430691a 对照组
70
27
28
15
79
注:a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 )
d
组别例数发热咳嗽咽干鼻塞观察组701.6±1.2a 3.5±1.2a
2.7±1.4a
3.1±0.4a
对照组
70
2.3±1.1
4.4±1.33.9±1.24.7±0.9
注:a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32组患者治疗前后h s⁃CRP 和WBC 比较组别时间h s⁃CRP (mg /L )WBC (×109
/L )
观察组
治疗前79.3±10.513.4±3.1
治疗后
15.4±2.4
ab
9.1±0.3
ab
对照组
治疗前80.1±10.413.5±2.9
治疗后
22.3±4.1a
10.2±0.9a
注:a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b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疗效,以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5例,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10.3±2.5)
个月;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9.4±2.8)岁。
入组条件:患者均为男性,且均是首次发病;患者病情诊断符合国际疾病诊断分类第10版
(ICD⁃10)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
;近1个月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物质滥用者;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者;药物过敏史者。
2组在饮食地点、病因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在治疗前,2组患者均需接受一系列常规检查,
其中包括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检查。
A 组患者基于此实行氨磺必利治疗,初始剂量为100mg /d ,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调整使用量600~800mg /d ,连续治疗2周
后,维持每天使用量,共治疗8周[4]。
B 组在常规检查基础上
实行奥氮平治疗,初始剂量为5mg /d ,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药物使用量合理调整到5~20mg /d ,连续治疗2周后,
固定药物每天使用量,共治疗8周[5]。
在治疗时,可结合药物
使用情况和患者精神症状,适当用苯二氮
类药物以及苯海
索,禁止联合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6]。
1.3
评估标准:分别在治疗前(T0)、治疗第2(T1)、4(T2)、6
(T3)、8(T4)周,采用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
评价2组药物疗效,其中阴性量表7项、阳性量表7项、一般神经病理表16项,随着评分增高,患者精神分裂症
状越严重,药物治疗效果越差[7]
;同时监测、记录2组患者空
腹状况下的血糖(FBS )、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
[8]
;另外,观察和统计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嗜睡、震颤、肝功能异常、体质量上升、心电图异常、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9]。
1.4统计学处理:
由SPSS22.0软件统计、整理2组患者治疗疗效和糖脂指标变化,计量资料行t 检验,用x ±s 表示,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检验行χ2检验,P 代表组间比较差异,若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2组治疗疗效对比:
所有患者PANSS 量表评分在T0时相差不多,在T2和T3时,2组阳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和T4时,A 组阳性症状评分明显高于B 组,由T2~T4,A 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B 组(P <0.05),从T0~T4,2组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疗效对比(x ±s )
组别例数阳性症状评分
T0
T1
T2
T3
T4
A 组3521.1±7.019.5±5.5a 15.2±3.5
14.1±3.010.4±2.2a B 组
3521.0±7.016.0±4.414.8±3.413.6±2.99.7±2.6组别例数阴性症状评分
T0
T1
T2
T3
T4
A 组35
18.3±8.6
15.3±6.1
13.3±4.2a 11.5±2.5a 9.0±2.4a
B 组
3519.2±7.717.9±6.116.4±4.814.0±3.613.3±3.5组别例数精神病理症状评分
T0
T1
T2
T3
T4
A 组35
39.9±8.4
35.8±8.2
29.9±6.8
23.0±6.2
19.2±3.7
B 组
3538.5±7.334.2±5.530.4±6.022.4±4.218.4±2.7组别例数总分T0
T1
T2
T3
T4
A 组
35
79.3±11.671.2±10.260.3±8.348.9±7.638.9±4.5
B 组注:a
与B 组比较P <0.05
3578.3±8.6
69.0±6.8
60.8±6.5
49.4±4.5
38.7±4.0
分
2.22组用药前后糖脂指标对比:在T0时,2组糖脂指标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时,A 组TG 明显低于
B 组,由T2~T4,A 组FBS 、TG 、T
C 等均明显低于B 组,从T3~T4,A 组HDL 明显高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LDL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
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A 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37%,B 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 >0.05),见表3。
3讨
论
目前,从多巴胺系统假说,精神分裂症存在2种形式的
紊乱,即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10]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
叶功能会逐渐降低,进而导致其中脑边缘DA 通路出现功能
表2
2组用药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对比(x ±s )
组别例数FBS T0
T1
T2
T3
T4
A 组355.0±0.65.0±0.64.8±0.5a 4.9±0.6a 5.0±0.5a
B 组
355.0±0.65.0±0.55.2±0.55.3±0.65.4±0.6表3
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例数嗜睡震颤肝功能异常
体质量上升
心电图异常
血压降低
恶心呕吐
头晕头痛
A 组35
1
4
1
1
1
23
B 组
352123101
4
133714
40
合计例数%组别例数TG T0
T1
T2T3
T4
A 组35
1.34±0.25
1.29±0.20a 1.31±0.17a 1.32±0.27a 1.36±0.24a B 组
35
1.36±0.241.52±0.211.51±0.211.52±0.241.55±0.21组别例数HDL T0
T1
T2
T3
T4
A 组35
1.65±0.39
1.59±0.31
1.60±0.301.71±0.31a 1.71±0.32a B 组
35
1.67±0.371.61±0.341.58±0.341.51±0.351.43±0.34组别例数LDL T0
T1
T2
T3
T4
A 组
352.50±0.352.49±0.422.58±0.312.57±0.372.59±0.35B 组
注:a
与B 组比较P <0.05
35
2.48±0.28
2.51±0.29
2.61±0.29
2.63±0.34
2.71±0.32
mmol /L 亢进和脱抑制情况[1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抗精神药物来治疗精神分裂症,但不同药物疗效各异,对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不尽相同,而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是临床较常用
的2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2],前者是具有选择性的多巴胺
D2和D3受体拮抗剂,
后者是一种多受体作用的药物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2和T3时,2组阳性症状评分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从T0~T4,2组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和T4时,A 组阳性症状评分明显高于B 组,由T2~T4,A 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B 组(P <0.05)从中可以反映出,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的减分效果更显著,而奥氮平能更好地控制急性期阳性症状;在T0时,2组血糖、血脂指标对比无差异,且所有患者任意时间的LDL 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时,A 组TG 明显低于B 组,由T2~T4,A 组FBS 、TG 、TC 等均明显低于B 组,
从T3~T4,A 组HDL 明显高于B 组(P <0.05)。
由此可见,在氨磺必利治疗后,A 组患者糖脂指标对治疗前未出现较大差异,而奥氮平治疗患者糖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变化较大,这就说明奥氮平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较大;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中可见,抗精神病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该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内。
总之,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疗
效均较好,但奥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更明显,而该实验选取的研究样本较少,评估方法比较单一,对泌乳素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均林,
游志毅,谢彬,等.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外医疗,2017,36(25):145⁃147.
[2]姚慷,
周群,隋毓秀.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对照研究[J ].安徽医学,2016,37(1):80⁃82.
[3]王云,
郭素芹,张红梅,等.氨磺必利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3):225⁃227.[4]张展星,
褚庆文,陆怡.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6):897⁃900.[5]闫俊娟,
崔永华.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15⁃18.[6]闫俊娟,
崔永华.2010—2015年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药物使用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16,29(6):410⁃413.
[7]王有斌,
周刚柱,王宪军.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依从性观察[J ].精神医学杂志,2016,29(3):
222⁃224.
[8]林晓东,侯强,王志敏,等.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3):192⁃194.
[9]隗春玲.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5):542⁃545.
[10]张爱慧.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
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54⁃155.[11]周玉来,陆盛,曹亮,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武警医学,2015,26(4):367⁃369.
[12]孙梅玲.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对比[J].
社区医学杂志,2017,15(6):73⁃74.
(收稿日期:2018⁃10⁃20)
医源性肾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脏穿刺活检术、体外碎石术等有创检查及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医源性肾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严重医源性肾出血患者发生率为1.06%[1],肾脏穿刺活检术后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5%~7%[1],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病变的发生率为1%~18%[2],因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及动静脉瘘导致持续出血,引起死亡率约0.02%~0.1%[2],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向下的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出血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27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8±12)岁。
其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7例,肾脏穿刺活检术16例,体外碎石术4例,临床表现27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肾区不适及肉眼血尿或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持续降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术前彩超提示肾内出血。
1.2方法: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先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是否存在副肾动脉,再采用5F⁃Corbra或5F⁃Yashiro导管分别选择至双肾动脉分别造影,明确出血位置,应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病变血管造影,根据不同的病变性质、影像学表现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及方法,栓塞材料有PVA颗粒、明胶海绵、Glubran胶、弹簧钢圈等。
栓塞后复查造影明确栓塞效果,避免多支血管参与肾脏出血。
术后观察病情变化,随访1~6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肌酐、肾功能等。
2结果
本组27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通过肾动脉选择性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程度及供血动脉,超选择出血肾动脉分支并栓塞治疗,单纯明胶海绵栓塞4例,单纯PVA颗粒栓塞9例,明胶海绵和弹簧圈5例,弹簧圈和PVA颗粒9例,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出血完全停止,术后1~5d血尿消失。
8例患者栓塞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患侧腰部酸胀痛、低热、轻度恶心等症状,给予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后缓解,4~6d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肾脓肿、全肾梗死、异位栓塞、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27例患者患肾的正常组织均得以最大限度保留,复查肾功能及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随访1~6个月均无再次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也未出现肾性高血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肾穿刺活检术、经皮肾镜取碎石取石术等肾脏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及经皮肾造瘘术、其他肾脏外科手术日益增多,医源性肾出血在临床上已较为常见[2],尤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属于微创手术,肾结石患者更易接受,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损伤肾动脉或引起肾动静脉瘘,造成反复血尿,而肾出血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切除。
保守治疗通常采用绝对卧床休息、止血、补液、止痛、消炎等处理,出血量少的患者出血可能得到控制,但出血量多者往往效果欠佳,保守治疗常常无效,且因为组织粘连、解剖结构显示不清等原因,手术探查、止血成功率低,并加重术前不同程度肾损害,甚至需行全肾或半肾切除,对患者创伤大。
医源性肾脏血管损伤出血的主要检查方法有超声、CT血管造影(CTA)、MRA、DSA等,DSA为诊断肾血管损伤的金标准[3]。
DSA通过连续的减影图像对血管进行四维检查,不仅能够有效显示出血病灶,还能够在检查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DSA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高,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阔,DSA造影肾动脉出血主要影像学表现有以下几种:①单纯假性动脉瘤;②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③假性动脉瘤伴对比剂外渗;④肾动静脉瘘;⑤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渗;⑥肾包膜动脉曲张[4,5]。
肾动脉栓塞手术栓塞材料的应用取决于栓塞血管的栓塞位置及需要栓塞的面积、血管直径等因素[6]。
栓塞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及可靠的栓塞效果,保证长期的疗效。
其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出血27例分析
乔建军李强
DOI:10.11655/zgywylc2019.01.034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治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