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途径---生理

(f)G直接激活K+通道,调节心率;
精选ppt
B. 单聚GTP结合蛋白 (GTP-binding
protein),小G蛋白
精选ppt
小G蛋白是单聚GTP结合蛋白。 包括Ras调节生长、分化; Rho (RhoA~D、E、F,Cdc42, Rac)调节肌纤蛋白,细胞骨 架; Rab,ARF 调节小泡的运输等。
精选ppt
Sch(SH2-domain containing adapter protein)中的SH2与RTK中的磷酸化酪氨酸 结合后, Shc本身被RTK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 通过Grb2中的SH2与磷酸化Sch结合,也和磷 酸化酪氨酸的RTK结合,因此,Sch-Grb2复 合物便被募集到RTK上,与Sos(鸟苷酸激活 因子)结合,激活Ras,从而启动RasMAPK途径。
精选ppt
(2)细胞因子受体 与免疫或造血细胞的信号传导有关。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
(IFN)、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 激素(GH)等。 无激酶结构区,不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 的活性。
精选ppt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生成二聚体,募集胞 浆内的Src家族(Lck、Lyn、Fyn等)的酪 氨酸蛋白激酶,使细胞因子受体中的酪氨酸 残基磷酸化,然后接合体蛋白Shc和Grb2等 募集到细胞因子受体上,激活SOS,再激活 Ras-MAPK途径。
精选ppt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受 第二信使如cAMP, cGMP, Ca2+,IP3和 二酰基甘油的调节,如cAMP-依赖蛋白 激酶、cGMP-依赖蛋白激酶、 Ca2+ 和 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二脂酰甘油 (DAG)激活的蛋白激酶C。
精选ppt
二、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型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21
11/24/2019
22
一般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受 体作用后在细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胞外物质(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 受体导致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激发一系列生化反应, 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 终止。
11/24/2019
11/24/2019
11
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是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它们可以穿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和大多数激素,它们不能 穿过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再经过信号转导 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磷酸蛋白酶的活性, 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气体性信号分子(NO)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它 能直接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是近年来出现的“明星分子”。
11/24/2019
12
11/24/2019
13
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 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 号转换为胞内物理或化学的信号,以启动一系过程,最终 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11/24/2019
18
此类受体是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家族,普遍存在于各类 真核细胞表面。其信号的传递需要依赖于G蛋白的活性。
11/24/2019
19
此类受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受体胞内结构域具有潜在酶 活力,另一类是受体本身不具酶活性,通过其胞内区与酶 相联系。
11/24/2019
20
11/24/2019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24/2019
信号转换器原理

信号转换器原理信号转换器,又称信号调理器或信号调理设备,是一种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一种类型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类型,以便于信号的传输、处理、记录或显示。
信号转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和仪器中,如通信系统、测量仪器、控制系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号转换器的原理,包括信号转换的必要性、信号转换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一、信号转换的必要性在电子系统中,信号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电路或设备之间传输。
由于不同电路或设备的电气特性、信号幅度、阻抗等可能存在差异,直接连接可能导致信号失真、衰减或无法传输。
此外,信号处理、记录和显示设备往往对输入信号有一定的要求,如幅度范围、阻抗匹配等。
因此,为了实现信号在不同电路或设备之间的有效传输和满足后续处理要求,需要对信号进行转换。
二、信号转换器的类型信号转换器可根据转换的信号类型和转换原理进行分类。
常见的信号类型包括电压信号、电流信号、频率信号、数字信号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转换器类型:1. 电压-电流转换器(V/I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这种转换器常用于长距离传输,因为电流信号对线路电阻和干扰的敏感性较低。
2. 电流-电压转换器(I/V转换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这种转换器常用于将传感器的电流输出转换为电压信号,以便于后续处理和显示。
3. 频率-电压转换器(F/V转换器):将频率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这种转换器常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将频率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以反映物理量的变化。
4. 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ADC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如数字音频、数字图像处理等,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
三、信号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信号转换器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信号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简介:1. 电压-电流转换器(V/I转换器):V/I转换器通常采用运算放大器和反馈电阻构成。
输入电压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驱动反馈电阻产生输出电流。
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23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综 述·《中国癌症杂志》2019年第29卷第3期 CHINA ONCOLOGY 2019 Vol.29 No.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137)。
通信作者:陆维祺 E-mail:***********************.cn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相对于适应性免疫应答来说具有出现早、应答发生速度快等特点。
其主要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 A M P s )。
其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 a t t e r 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1]来非特异地识别各种致病物质,PRR主要有以下两类受体:一类是位于细胞膜表面或内体膜上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另一类是位于细胞质内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及视黄酸诱导基因(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RIG )样受体。
TLR在抗感染与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近年来关于同属于PRR的NOD样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而关于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却很少。
NOD样受体可以分为NLRA、NLRB、NLRC、NLRP和NLRX 5个亚家族,其中NLRC和NLRP亚家族是NOD样受体主要的两种类型,而NOD1和NOD2是NLRC亚家族中的主要代表,也是NOD样受体中研究最多的2个成员[2],本文对NOD1和NOD2受体的分子组成、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关系的最新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 关系的研究进展林巧卫1,张 思2,陆维祺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上海 200032[摘要]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NOD )样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质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应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动物生理学 第一讲(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2019

注:∵膜对H2O具高度通透性,∴H2O除单纯扩散 外,还可通过水通道跨膜转运。
第一节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需 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
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特点: 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
逆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
不需细胞提供能量 顺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三)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 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 细胞本身的吞吐活动进行的,亦可属于主动转 运过程。
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
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
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分类: 1、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
如:Na+-K+泵、Ca2+-Mg2+泵、H+-K+泵等
2、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
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主动转运 (据提供能量方式)
原发性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水解产生 的能量进行离子的跨膜 转运。如Na+的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度所贮存的势能) 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分类: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第一节1细.胞单膜的跨纯膜物扩质转运散功能((si一m)pl被e 动di转f运fusion)
(1)概念: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
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O2]o >[O2]i
细胞信号转导及相关疾病

受体异常与疾病
因受体的数量、结构或调节功能变化,使 之不能介导配体在靶细胞中应有的效应所 引起的疾病称为受体病。 受体异常可以表现为: 1、受体下调或减敏,前者指受体数量减少, 后者指靶细胞对配体刺激的反应性减弱或 消失。 2、受体上调或增敏,使靶细胞对配体的 刺激反应过度,二者均可导致细胞信号转 导障碍,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路信 过号 度转 激导 活通
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的垂体腺瘤中,有30—40%是由于编
码Gsα的基因突变所致,其特征是Gsα的精氨酸201被半胱氨
酸或组氨酸取代;或谷氨酰胺227被精氨酸或亮氨酸取代,这些 突变抑制了GTP酶活性,使Gsα处于持续激活状态,cAMP含量增 多,垂体细胞生长和分泌功能活跃。
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的识别与结合; 跨膜信号传递;
细胞内蛋白级联的信号转导;
细胞反应;
信号终止。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G蛋白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膜受体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核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也称为:递质促离子型受体
这类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
起突触后离子通道的快速开放和 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神 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电位改变, 从而实现神经信号的快速跨膜转 导。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也称为:促代谢型受体
主要信号蛋白: 配体——受体——G蛋白——G蛋白 效应器——第二信使——功能效应
特征:饱和性 特异性 可逆性
CAMP:第二信使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信号转导名词解释

信号转导名词解释
信号转导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细胞内或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过程,即从信号的产生到信号的传递、传感和响应的一系列事件。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种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调节和控制细胞的生理活动。
信号转导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信号必须被产生,通常是由它的外部刺激(如荷尔蒙、细菌毒素、光线等)引起。
然后,这个信号被传递到细胞内,进入细胞质或细胞核。
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常通过分子信使、细胞内信号分子和蛋白质配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是离子、小分子化合物、激素、细胞因子或其他生物分子。
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分子通常与受体蛋白质结合,触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分子变化。
这些反应可以包括分子的磷酸化、蛋白质结构的变化、酶活性的调节等。
这些变化导致了信号的传导和放大,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其他位置或其他细胞。
信号传导的最终效应是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过程的发生和进行。
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细胞骨架的重构等。
不同的信号传导路径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分子和信号受体来触发,从而调控不同的生理活动和细胞功能。
信号转导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细胞内外信息交流的基础,使细胞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物体内稳态。
同时,信号转导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炎症、心
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于信号转导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细胞功能和疾病机制,为新药的发现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植物光信号转导

植物光信号转导LI Xiukun;XU Dongqing【摘要】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光信号是其中最重要的环境信号之一.从植物的种子萌发开始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光参与调控其中几乎每一个生长和生理发育过程.植物自身进化了一整套复杂而精细的光信号转导系统,以应对自然界中时刻变化的光环境.经过30多年的研究,植物光生物学家确定了光受体-E3泛素化连接酶复合体-转录因子为主要调控途径的光信号转导体系.这一信号转导网络控制了植物体内将近1/3基因的表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期刊名称】《自然杂志》【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5页(P183-187)【关键词】光信号;光受体;COP/DET/FUS【作者】LI Xiukun;XU Dongq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太阳光是植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除此之外,光还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信号因子影响和调控植物的诸多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光生物学家借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技术方法,对植物光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并有突破性的进展。
植物接受光信号并传递至下游,进而作出适时的应答反应,以适应时刻变化的光环境。
植物是固生生物,从种子落地发芽开始,就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但是,植物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静止不动,在微观层面上可谓是瞬息万变。
不同光环境下,植物启动精密的光信号转导系统以应对不同的光质、光强、光照时间和方向,确保其自身的健康生长。
1 植物识别光信号的物质——光受体阳光普照一切生物,为大自然带来生机。
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自1906年美国科学家Garner和Allard发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从未停止过光对植物作用的研究。
在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了感知和识别光信号已经进化出几类不同的光受体。
它们是识别280~315 nm 的 UV-B 信号的紫外光受体 UVR8[1-2] 、吸收波段为315~500 nm 的 UV-A和蓝光受体隐花色素 1 和 2(CRY1和CRY2)以及向光素 1 和 2(Phot1和Phot2)[3-5] ,而光敏色素(PHYA~PHYE)主要吸收600~750 nm 的红光和远红光[6] (图1)。
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推荐下载

第三节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一、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一)cAMP-蛋白激酶A途径述:该途径以靶细胞内cAMP浓度改变和激活蛋白激酶A(PKA)为主要特征,是激素调节物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1.cAMP的合成与分解⑴引起cAMP水平增高的胞外信号分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加压素等。
α-GDP-βγ(Gs蛋白)激素+受体→激素-受体→↓α-GTP + βγ↓AC激活↓ATP →cAMP述:当信号分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而激活受体。
活化的受体可催化Gs的GDP与GTP交换,导致Gs的α亚基与βγ解离,蛋白释放出αs-GTP。
αs-GTP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化成cAMP,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
过去认为G蛋白中只有α亚基发挥作用,现知βγ复合体也可独立地作用于相应的效应物,与α亚基拮抗。
腺苷酸环化酶分布广泛,除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的细胞质膜上。
cAMP经磷酸二酯酶(PDE)降解成5'-AMP而失活。
cAMP是分布广泛而重要的第二信使。
2AC活性的抑制与cAMP浓度降低◇Gα-GTP结合AC并使之激活后,同时激活自身的GTP酶活性,Gα-GTP→ Gα-GDP,Gs、AC均失活。
从而在细胞对cAMP浓度升高作出应答后AC活性迅速逆转。
⑶少数激素,如生长激素抑制素、胰岛素和抗血管紧张素II等,它们活化受体后可催化抑制性G蛋白解离,导致细胞内AC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
⑷正常细胞内cAMP的平均浓度为10-6mol/L。
cAMP在细胞中的浓度除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关外,还与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有关。
举例如下:①一些激素如胰岛素,能激活磷酸二酯酶,加速cAMP降解;②某些药物如茶碱,则抑制磷酸二酯酶,促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
2.cAMP的作用机制――cAMP激活PKA(幻灯64)⑴cAMP对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或称蛋白激酶A (PKA)系统来实现的。
第十一章信号转导

第十一章信号转导第十一章信号转导复习提要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细胞内存在一个能调节细胞代谢、功能、增殖分化、凋亡和应激反应的信号转导系统。
它们由能接受信号的特定受体、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作用的终端所组成。
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
(一)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方式1.细胞的直接接触和粘合2.细胞间的通讯连接3.细胞的间接联系(二)信号系统的组成信号1.物理信号:直接启动信号转导,或通过使细胞分泌化学信号启动信号转导。
2.化学信号作用途径:通过受体启动信号过程,因此,又称配体(ligand)。
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三)受体1. 定义:能识别并特异地结合特定的信号(Ligand)并引起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2. 分类:膜受体、核受体3. 膜受体基本结构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类型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活性受体;TNF受体超家族。
4. 核受体:实质是配体依赖性转录调节因子,可以存在与胞浆或核内。
包括了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和维甲酸受体。
5. 物理信号的接收(四)细胞内信号转导1.细胞内信使-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通过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介导信号过程2.小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3.丝裂源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4.直接通路:配体受体与结合,受体产生二聚化,直接激活与受体连接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启动不同的信号通路。
5.蛋白质的磷酸化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信号通路可以千差万别,但都有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激活。
蛋白质和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是不同胞外信号所启动的信号过程的共同通路,是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凋亡和癌变的调控中心。
(五)细胞对效应器的调节作用1.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快速调节效应蛋白的活性2.通过调控基因表达产生较为缓慢的生物效应(六)信号转导过程的终止1.配体(信号)被降解、失活、重吸收2. 受体被内吞3.第二信使被降解4.GTP被水解5.信号转导蛋白被磷酸酶去磷酸二、细胞损伤和应激反应中的信号转导(一)应激激活的应激原(二)应激激活的信号通路:丝裂源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MAPK)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ERK)2.c-Jun 氨基末断激酶通路3.p38通路4.ERK5通路(三)应激激活信号通路的靶蛋白1. 胞浆蛋白:PLCγ, cPLA2, 上游信号蛋白2. 转录因子:AP-1,ATF-2 (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CHOP,NFκ-B(nuclear factor κ-B)(六)应激激活信号通路的效应1.非特异防御反应2.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3.特异性的防御反应4.影响细胞凋亡三、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一)信号转导异常的概念:由于信号转导蛋白量或结构的改变,导致信号转导的过强或过弱,并由此引起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机能代谢的改变。
KU 波段卫星系统调整上线与信号传输过程

关键词:KU 波段卫星系统;对星标定;调整上线;信号传输
KU Band Satellite System Adjusted On-Line and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BAI Jing (In Northwest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Xi'an 710082,China)
1 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史
用卫星用实现信息的转化传输,在以前是一个不 切实际的想法,直到一位英国空军雷达军官提出了这 个想法,并在月球进行了一次信息传输的实验;但是, 由于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太多,比如信号波不够强、时 间过长等,实验结果并不理想。此后,随着人造卫星 的成功升空,同步定点轨道实验的成功,卫星通信系 统的研发踏上了正轨。在国际通信组织成立后,一些 实力较强的国家陆续发射了大量的通信卫星 [1]。加拿 大是首个进行国内卫星通信业务的国家,其在 1972 年 发射了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迈出了卫星实现国内通 信的第一步。在此之后,VSAT 卫星通信的出现给卫星 通信系统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2019 年 2 月 25 日第 36 卷第 2 期
doi:10.19399/ki.tpt.2019.02.087
Telecom Power
细胞通讯(讲义)

第四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细胞的通讯与人类社会的通讯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信号发射细胞发出信号(接触和产生信号分子),由信号接收细胞(靶细胞)探测信号,其接收的手段是通过接收分子(受体蛋白),然后通过靶细胞的识别,最后作出应答。
第一节细胞通讯的基本特点一、细胞通讯的方式和反应通讯方式细胞有三种通讯方式:①通过信号分子;②通过相邻细胞间表面分子的粘着或连接;③通过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着。
在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完全靠配体与受体的接触传递信息,后两种都需要通过细胞的接触。
所以可将细胞通讯的方式分为两大类:①不依赖于细胞接触的细胞通讯;②依赖于细胞接触的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方式及引起的某些反应细胞通讯的反应过程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 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信号传导(cell signalling):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即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
二、信号分子及信号转导信号分子细胞通讯的信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来传递的。
信号分子是同细胞受体结合并传递信息的分子。
信号分子本身并不直接作为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只是提供一个正确的构型及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信号分子的类型及信号传导的方式三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1、激素(hormone)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睾丸、卵巢、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垂体)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一种内分泌细胞基本上只分泌一种激素,参与细胞通讯的激素有三种类型:蛋白与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
通过激素传递信息是最广泛的一种信号传导方式,这种通讯方式的距离最远,覆盖整个生物体。
【2019年整理】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

常见的几种信号通路(一)2009年04月08日评论(3)|浏览(90) 点击查看原文1 JAK-STAT信号通路1) JAK与STAT蛋白JAK-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由细胞因子刺激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与其它信号通路相比,这条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相对简单,它主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即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JAK和转录因子STAT。
(1) 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tyrosine kinase associated receptor)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来传导信号,这包括白介素2?7(IL-2?7)、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H(生长激素)、EGF (表皮生长因子)、PDGF (血小板衍生因子)以及IFN(干扰素)等等。
这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
这些受体的共同特点是受体本身不具有激酶活性,但胞内段具有酪氨酸激酶JAK的结合位点。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与之相结合的JAK的活化,来磷酸化各种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以实现信号从胞外到胞内的转递。
(2) 酪氨酸激酶JAK(Janus kinase)很多酪氨酸激酶都是细胞膜受体,它们统称为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而JAK却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
JAK是英文Janus kinase的缩写,Janus在罗马神话中是掌管开始和终结的两面神。
之所以称为两面神激酶,是因为JAK既能磷酸化与其相结合的细胞因子受体,又能磷酸化多个含特定SH2结构域的信号分子。
JAK蛋白家族共包括4个成员:JAK1、JAK2、JAK3以及Tyk2,它们在结构上有7个JAK同源结构域(JAK homology domain, JH),其中JH1结构域为激酶区、JH2结构域是“假”激酶区、JH6和JH7是受体结合区域。
多地同步转播的5G+卫星信号传输解决方案

118现代电视技术2019.102019年9月,电影频道承办了“家国同圆、七城接力”-《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首映活动。
此次活动在七个城市同时举行,采用5G+卫星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本文主要介绍活动的视音频信号传输解决方案,并且对其中涉及到的不同传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活动中的经验心得加以讨论。
多地同步转播 5G 卫星2019年9月13日,电影频道承办了“家国同圆、七城接力”-《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全球首场电影发布5G 直播活动。
活动将《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的七个故事分别带到了北京世园会、天津的天津之眼、南京的南京眼、武汉黄鹤楼、重庆解放碑、昆明滇池和深圳市民广场进行宣传。
七个城市同时进行活动,最终通过5G+卫星的方式将视音频信号汇总至北京全网分发。
一 活动简介与传输需求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共有3轮。
第一轮为开场部分,每个城市分别开场介绍本次活动;第二轮以接力形式,不同城市介绍推介影片,展现城市特色,每个城市内容结束后回北京串场;第三轮为七城同时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导播随机切换各城市画面。
七个城市均需要配备一辆转播车输出自己的内容,同时还需要一辆总转播车汇聚七城信号并且负责总输出信号。
由于总转播车位于北京且可以与北京会场转播车直连,故还需要将其他六城信号汇聚至总转播车。
推流服务器位于总PGM 信号全网分发。
由此,传输需求基本确定。
一是六城信号通过双路由送北京总转播车。
二是六城接收总转播车回传信号,配合导播控场。
可供选择的传输方式包括5G 传输、光缆传输与卫星传输。
考虑到光缆双向传输成本较高且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
最终本次活动的信号传输方式确定为5G 传输为主,卫星传二 5G 传输解决方案5G 网络技术具备的高速、高稳定性、低时延等特性可以很好地承载广电领域视音频信号传输业务。
虽然5G 目前还没有大面积铺开,但在广电领域已经有不少利用5G 技术传输的成功案例。
例如2019年6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便是采用5G 网络将直播信号送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机房。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2、下列关于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轮是由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引起植物细胞分裂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不同而产生的B.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植物分布的地域性也由光照决定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重力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
B
即时训练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处在基因表达调控之下B.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仅受植物激素调控C.激素调节能影响基因调控,基因调控不能影响激素调节D.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温度、重力等
C
即时训练
学而时习之
5.4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第2课时)
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有调节作用
讨论:
2、如果将该幼苗横放在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内,它的根、茎可能怎样生长?为什么?
问题·探讨
3、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有什么意义呢?
根向地生长,可以深扎根,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茎向上生长
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如果将幼苗横过来,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则弯曲向下生长。
淀粉—平衡石假说:机理:垂直时淀粉体对平衡石细胞底部内质网压力均等,水平时不均等。
2、重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二、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胚芽鞘的向光性
根的向地性
光敏色素是感光分子胚芽鞘尖端感光,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分布不均等,使得尖端以下部位向光侧生长慢,背光侧生长快
根冠存在一种感受重力的分子或结构引起生长素的重新分布,分布不均的生长素传递到伸长区后,使根出现向地性
2019年信号转导-.pptPPT共71页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肝卵圆细胞增殖研究新进展

117
肝卵圆细胞增殖研究新进展
·综述·
王在威,陈刚,刘威,胡继仲,冯世明,李立 *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云南 昆明)
摘要: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HOC)是肝脏应对各种因素所致肝损伤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同时是研究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 肝癌的发展机制的关键细胞,也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的重要对象。作为肝卵圆细胞活化后的重要步骤,增殖是其后续分化、凋亡以及体外 培养获得大量种子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影响肝卵圆细胞增殖的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两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肝卵圆细胞;增殖;细胞因子;Notch 信号通路;Wnt 信号通路 中图分类号:R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3.055 本文引用格式:王在威 , 陈刚 , 刘威 , 等 . 肝卵圆细胞增殖研究新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3):117.
[2] 赵 辉 平 , 田 卫 斌 , 刘 明 义 , 等 . 肝 卵 圆 细 胞 对 肝 纤 维 化 大 鼠 肝 组 织 TGF-β/Smad 信号通路的影响 [J]. 中国比例胜利杂志 ,2010,20(7):13351340
[3] Chen Z, Qi LZ, Zeng R, et al. Stem cells and hepatic cirrhosis[J].Panminerva Med,2010,52(2):149-165.
HOC 增殖高峰;利用 γ- 分泌酶抑制剂 (GSI XX) 干扰 Notch 信号 通路,Hes1 的表达会同步下调。表明 Notch 信号通路在 HOC 增 殖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信号传导通路,特别是 HOC 对肝脏进行再 生修复必不可少的通路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 中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有关肝卵圆细胞活化、增殖、分 化、凋亡等领域具有研究,也有散在的报道应用于临床干细胞移植 治疗的案例,但是要将肝卵圆细胞真正应用于临床还需大量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肝卵圆细胞的良好应用前景 降展现在我们面前。
信号转导 PPT课件

乙酰胆碱受体离子通道 1
A
Ac Ch
h
乙酰胆碱受体 离子通道 2
Closed
Open
Binding of ACh to receptor cause conformational change. As M2 helices twist slightly, the Leu residues (yellow) rotate away from the channel and are replaced by smaller polar residues (blue). This gating mechanism opens the channel, allowing the passage of Ca, Na, or K
Why Ion Channels: asymmetric ion-distribution
Ion Conc. in Mammalian Cells and Serum (mM)
Ion K+ Na+ ClHCO3protein charges
Cytoplasm 140 12 4 12
138
Blood Serum 4
信号转导 PPT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简单模式
(信号输入)
(信号输出)
植物的生长发 育是在环境因 子的影响下正 确进行时空表 达的过程
Important roles of biosignaling
➢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distant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requires communication;
细胞凋亡 细胞接受到“死亡信号”,不一定就会死亡 若同时也接受到“生存信号”,就可继续存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表面受体 (cell surface receptor)
➢配体闸门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 生长因子类受体(酶偶联受体)
细胞内受体 (intracellular receptor)
2020/6/14
➢胞浆受体 ➢核受体
❖ 受体的类型
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
2020/6/14
离子通道型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结构模型
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的结合而 改变通道蛋白的构象,导致离 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改变质 膜的离子通透性,在瞬间将胞 外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继 而改变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
❖ 离子通道受体介导胞外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G蛋白偶联型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or)
一、相关概念:
❖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指一个细胞发出 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外信号分子与 胞膜或胞内受体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换把细胞外信号转 变为细胞内信号,诱发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一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A结构
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 成。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改变调节亚基构象,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 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 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于是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进一步影响到相关基 因的表达。
第二节 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亲水性化学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蛋白激素、生长 因子等)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只能通过膜表面的特异受体 传递信号,使靶细胞产生效应。
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 ①离子通道型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②G蛋白耦联型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 ③酶耦联的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第一类存在于可兴奋细胞。后两类存在于大多数细胞, 在信号转导的早期表现为激酶级联(kinase cascade)事件 ,即为一系列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籍此使信号逐级传送 和放大。
2020/6/14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
信号分子结 合位点
与G-蛋白相 作用的位点
激素受体(R)的一般结构模式图,7次穿膜。 膜外有信号分子结合位点,膜内有与G-蛋白相作用的位点
腺苷酸环化酶结构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是相对分 子量为150KD的糖蛋白, 跨膜12次。在Mg2+或 Mn2+的存在下,腺苷酸 环化酶催化ATP生成 cAMP。
➢ G蛋白偶联受体指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激 活偶联的G蛋白,活性G蛋白再激活产生第二信使 的酶类,通过产生第二信使引起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020/6/14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特征
➢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个连续7次跨膜的蛋白。
➢该受体 氨基末端位于胞外,羧基末端位于胞内,跨膜部分为疏水 结构,由20-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受体胞外结构域识别胞外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胞内结构域与G蛋 白耦联。通过与G蛋白耦联,调节相关酶活性,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 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 ➢G蛋白耦联型受体包括多种神经递质、肽类激素和趋化因子的受体, 在味觉、视觉和嗅觉中接受外源理化因素的受体亦属G蛋白耦联型受 体。
2020/6/14
细胞信号转导相关概念:
❖受体(receptor):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膜
上或细胞核内,它能接受外界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一系列生 物化学反应,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
❖配体( ligand ) :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统称为配体,包括激素、
神经递质、化学介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他细胞外信号等,这些 细胞外信号又可称为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 。
第一节 受 体
❖概念:受体(receptor)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细胞
膜上或细胞核内,它能接受外界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 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 功能产生影响。
❖ 受体的类型: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部位,受体分
为细胞表面受体( cell surface receptor )和细胞内受体 (intracellular receptor)两种类型。
2020/6/14
❖受体酪氨酸激酶
酪氨酸激酶 酪氨酸激酶可分为三类:①受体酪氨酸激酶,为单次 跨膜蛋白,在脊椎动物中已发现50余种;②胞质酪氨酸 激酶,如Src家族、Tec家族、ZAP70、家族、JAK家族 等;③核内酪氨酸激酶如Abl和Wee。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RPTKs)是单次跨膜蛋白,其胞外区是结合配体结构域 ,配体是可溶性或膜结合的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包括胰 岛素和多种生长因子。胞内段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催化 部位,并具有自磷酸化位点。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 二聚化,二聚体内彼此相互磷酸化胞内段酪氨酸残基。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 单细胞生物通过反馈调节,适应环境的 变化。 ❖ 多细胞生物则是由各种细胞组成的细胞 社会,除了反馈调节外,更有赖于细胞间 的通讯与信号传导,以协调不同细胞的行 为,例如: ①调节代谢,通过对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 节,控制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②实现细胞功能,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腺体分泌物的释放; ③调节细胞周期,使DNA复制相关的基因 表达,细胞进入分裂和增殖阶段; ④控制细胞分化,使基因有选择性地表达, 细胞不可逆地分化为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 胞;
由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 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2020/6/14
G蛋白耦联型受体为பைடு நூலகம்次跨膜蛋白
酶偶联型受体
酶偶联型受体(enzyme linked receptor)分为两类, 其一是本身具有激酶活性 ,如肽类生长因子 (EGF, PDGF,CSF等)受体;其二是本身没有酶活性,但可以 连接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如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 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①通常为单次跨膜蛋白;②接 受配体后发生二聚化而激活,启动其下游信号转导。 ➢ 已知六类: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酪氨酸激酶连接的 受体、③受体酪氨酸磷脂酶、④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⑤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⑥组氨酸激酶连接的受体(与细 菌的趋化性有关)。
❖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是一类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本身既有信号结合位 点,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其信号分子为 神经递质。 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 酸和五羟色胺的受体,和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和γ- 氨基丁酸的受体。
刺激型激素 受体 (Rs)
腺苷酸环化酶 (AC)
抑制型激素 受体 (Ri)
刺激性G蛋白复 合体(Gs)
抑制性G蛋白复合 体(Gi)
cAMP信号途径的组成
※ 刺激型激素受体(Rs)或抑制型激素受体(Ri) ※ 刺激型调节蛋白(Gs)或抑制型调节蛋白(Gi) ※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 ※ 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 ※ 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
❖ G蛋白特点: ➢ 位于质膜胞质侧,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 具有结合GDP 和GTP的能力,并具有GTP酶活性; ➢ 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当α亚基与GDP 结合时处于关闭状态,与GTP结合时处于开启状态,α亚基具有 GTP酶活性,能催化所结合的ATP水解,恢复无活性的三聚体状 态。 ➢ 构象改变可以进一步激活效应蛋白,实现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 胞内的过程。
作用于DNA分子的特 定序列,调节某些基 因的转录活动
2020/6/14
❖Cell must respond appropriately to external stimuli to survive.
❖Cells respond to stimuli via cell signaling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consist of a series of steps
or or lostdisease
亲脂性信号分子
配体从溶解性来看又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可直接穿膜进入靶 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 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水溶性激素,不
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与膜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通过胞 内信使(如cAMP)或激活膜受体的激酶活性(如受体酪氨酸激 酶),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所以这类信号分子又称为第一信使 (primary messenger),而cAMP这样的胞内信号分子被称为第 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和 二酰基甘油(DG),Ca2+被称为第三信使是因为其释放有赖于第 二信使。第二信使的作用是对胞外信号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
2020/6/14
大多数脂溶性配体可以穿过细胞膜等膜性结构,如甲状腺素、
甾类激素和视黄醛等,它们在合成之后在血液中由载体蛋白协助 运输,到达预定位置后与载体蛋白分离,穿过膜性结构。
脂溶性 穿过膜性结构 配体
有些与胞浆内特异 受体结合形成受体 -配体复合物
有些与核内特异 受体结合形成受 体-配体复合物
G蛋白分类:
刺激性G蛋白(Gs) 抑制性G蛋白(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