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者两个概念的区别何在?
国际贸易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国与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参加贸易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
国际贸易这个概念是泛指的。
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看待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以一国为主体的,一国与它的贸易对象国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对外贸易是泛指的。
什么是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货物与服务)与进口总额(货物与服务)之间的差额。
贸易条件是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试述出口替代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缺点。
出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亦称“出口导向战略”。
其特点是发展面向世界市场的国内制造业,用工业制成品出口替代传统的农矿初级产品出口,以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优点1.出口导向产业是经济效率较高的产业,其产品真正体现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外贸比较利益的获得。
2.引进竞争机制,理顺资源配置关系,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3.促进出口发展,有利于改善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
4.符合国际贸易规范,遭到报复的危险性较小。
缺点是1.初级出口替代产业的进口需求较大,如果没有其他外汇来源时,容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
2.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大。
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其实质是依靠贸易保护措施积极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同类进口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
其优点是1.有利于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增强自力更生能力,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有利于发挥本国资源、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3.能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益。
缺点是1.阻碍出口的发展,容易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2.对非进口替代行业的排斥易导致回事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3进口设备过于便宜,易造成浪费4过度限制进口,会排斥竞争机制,保护落后,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妨碍比较利益的获得。
试述比较成本理论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具有合理的和科学的成分和历史的进步意义。
第一,比较利益论比绝对利益论更全面、更深刻,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第二,比较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但是,比较优势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李嘉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
李嘉图把他的比较利益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
第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仅考虑狭义的利益,即经济利益,而忽视广义利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第三,比较优势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第四,比较优势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
当代世界市场是如何构成的?(一)国家构成1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2东欧国家即原经互会成员国3亚洲社会主义国家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二)订约人构成公司、企业主联合会、国家机关和机构(三)商品构成1货物《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2服务性商品{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包括12大项即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卫生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服务、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四)国际商品市场与销售渠道构成
国际商品市场包括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和无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
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1出口国的销售渠道2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
销售渠道3进口国国内的销售渠道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为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际商品市场对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服务与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世界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加强,以及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双边和多边国际谈判,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对此作出的努力,为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有序运作,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4、计算机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商业化更带来了新的国际服务贸易的需求;同时,计算机广泛运用于服务部门,又大大提高了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加快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5、国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为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快速扩大,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试述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优缺点
试比较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1.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2.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3.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为系统化4.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出口总额和外贸顺差的增长速度很快,外汇储备在2008年末已经达到了1.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外贸,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
海关总署2008年10月13日发布的我国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明:2008年1至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5.2%。
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累计贸易顺差1809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
进入到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凸显出来,进出口贸易形势呈现恶化的趋势。
由于前三个季度形势较好,因此,2008年全年的总体情况还可以。
海关总署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
其中出口14,285.46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86亿美元,增长18.5%。
累计贸易顺差2,954.59亿美元。
进入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外贸形势进一步恶化。
国家海关总署2009年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249.48亿美元,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比一月份下降25.7%。
2月份外贸顺差为48.41亿元,比1月份下降100多亿美元。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目前尚未到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这种下滑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期。
具体什么时候能终止下滑趋势并转为上升趋势,目前还不能确定,笔者估计,2010年下半年的可能��最大。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对外贸易领域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以前所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若干新问题也浮出水面,
形成了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局面。
笔者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趋缓,个别行业出现衰退趋势
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国外贸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此后逐月进出口总值持续负增长,且跌幅不断加深。
就行业来看,我国纺织与成衣产品所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衰退迹象。
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9个月,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出口增幅连续8个月回落。
2008年1-9月纺织与成衣产品累计出口值约1,402.85亿美元,同期成长8.03%,创2003年以来新低。
9月份单月出口值为184.04亿美元,较8月份有所下降。
由于出口锐减,许多外贸纺织企业受其影响,开工不足,乃至倒闭。
据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万家纺织服装厂倒闭,2008年1-5月全国纺织业实际就业人数减少4.6万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2月仍然延续了这种情况。
进口方面,2008
年1-9月进口141.94亿美元产品,同期增长1.13%,增长速度趋缓。
其中纺织品进口为124.26亿美元,呈现-1.28%的负增长;成衣进口为17.67亿美元,同期增长22.07%。
(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
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阻止外来的竞争,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
印度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禁令在2月份开始生效。
日本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对出口到日本的医疗保健器械实行新的标准,不仅要求出口商具备ISO13485的认证,还需要进口商也要具备相应的资质。
欧盟在2008年10月也出台了最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该安全指令在玩具的设计、标识、生产、进口商责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又面临着严峻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低价产品的进入,无端指责中国产品的低成本与低价格是政府补贴的结果,要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结果专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迅速增加。
这使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更加困难。
(三)世界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汇能力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各国经济发展普遍放缓,有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还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趋势。
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相当数量企业倒闭,还有大量企业经营萎缩,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国内外需求不足。
由于世界范围内需求不足现象的广泛存在,使得世界市场产品和劳务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这给我国产
品的出口和劳务的输出带来了严重困难,使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大大削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