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
利用“意外”事件
乌丹第二小学郑杰会
【内容摘要】: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很多时候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设,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孩子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然会面临很多“意外”的状况,而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意外”状况,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生动而不死板,真正抓住孩子的心,让这些“意外”状况激发孩子的热情、灵感,笔者要在文中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意外;课堂教学;预设;结果
多年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好像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模式,提前做好的教案,提前备好的课,多年的教学方式和几年都用不腻的课堂实例,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么会遇到孩子们问的不一样的问题,意外的课堂状况,这些时候我们习惯于忽视孩子们的这些反应,而是按原有计划继续教学,可是殊不知,这些忽视会导致孩子们的疑问无法解开,课堂的气氛沉闷,而合理利用这些“意外”事件,却会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欣赏到属于孩子们的不一样的风景。
一、旅途中的“意外”也许会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曾经的我们在旅途中看过许多绚丽的风景,夕阳西下,枫林尽染,茫茫草原,绿草茵茵,都是美不胜收,但是偶尔的回眸,你会发现,在枫林尽处突然流出的涓涓溪水,在宽广的草原突然飞起的雄鹰,这次次的“意外”,绽放的却是更加动人的风景。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
记得曾经上过一节临近中秋的数学公开课,我巧妙地改动了教材,设置了一个非常吸引孩子们的“序幕”——月饼的故事。
故事中我引入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喜洋洋开了一家月饼店,生意非常的好,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计算月饼的数量,于是他就找羊村的其他小伙伴帮忙,告诉大家他的月饼店原来进了62块月饼,卖了25块月饼后,又进了18块月饼,
让大家帮忙算一下现在到底还剩下几块月饼了。
喜洋洋还承诺要是有哪个小朋友答对这个问题,就能得到一块喜洋洋赠送的香甜的月饼。
因为的情节巧妙设定,又与学生们喜欢的喜洋洋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所以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马上变得活跃了。
教学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很高兴课堂的状态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如果这样继续进行下去,我肯定能完成一节生动并成功的公开课。
就在我认为孩子们马上就可以说出正确答案的时候,“小插曲”出现了,一个手举得高高的男孩子起来回答问题,他充满自信的说:“老师,我知道是25-18+62”。
教室顿时沸腾了,孩子们议论纷纷。
于是我便让孩子们讨论这个列式是否正确,可是孩子们并没有如我所想的,说出62-25+18的结果,而是被弄糊涂了。
教室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本想对这个男孩下一个“遗憾”的结论,就是这样列式是不对的,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想到刚才男孩子自信洪亮的回答,我又不忍心否定了,我怕会抹杀他的积极性。
也怕就这样否定了他,其他学生以后上课也不敢发言,害怕回答错了会被教师批评和被同学耻笑。
想到这里,我决定不草草结束这个“小插曲。
于是我中止了接下来准备进行的活动,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了讨论中。
我对大家说:“刚才这个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自信坚定,我们给他鼓鼓掌好不好?”“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我接着说“那能给我们讲讲你的思路吗?同学们要是同意他的思路就鼓鼓掌,要是不同意就举手提问,怎么样?”同学们一致赞成。
于是这个声音洪亮的男孩为我们讲了他的思路,只是男孩在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我知道他一定是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于是我循循善诱问到:“那你再想想25-18表示什么呢?”他怯怯的说:“应该是卖的比进的多了。
”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了我一下,声音也没刚才那么洪亮了,这时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同学们说:“他的回答是对的,25-18代表的是卖出的比进来的多出来的数目,但是和62相加就和喜洋洋的问题不符了。
”孩子们听了,一个个都不住的点点小脑袋。
“但是这个同学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积极的回答问题,我们给他鼓励好不好?”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接下来在我的启发下,这个自信的小男孩重拾了信心,回答对了问题,脸上也再次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由于这个小小的“插曲”改变了我原有的教学安排,使练习的时间变得非
常的紧迫,但在接下来的一些活动环节里,孩子们却更加的积极了,每个人都抢着发言,课堂气氛也特别的活跃,孩子们完全进入了学习状态。
同时,巧妙的引题与接下来有趣味又有知识的“搭积木”“采苹果”等环节的结合,使得孩子们的热情高涨无比。
尤其是那个回答问题的男孩,在课堂上比以往更积极了,学习知识也更快了。
公开课就在这种活跃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事后我还在想如果当时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说他的式子是没有意义的,我想我的公开课也会很成功的完成,但是这个男孩心里一定会不好受的,其他孩子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望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看着那一个个举起的小手,我知道这一次我激活了课堂,师生互动成为了一个亮点,那一刻有一种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二、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课堂中“意外”事件并不少,而是缺少发现并巧妙利用“意外”的心
其实在课堂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意外”,这些意外很容易就被我们在无意间忽视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在我的教学中,发挥机智,调整预设,顺水推舟,润物无声已经是我在面对这些意外时必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错误,巧妙点拨,因为错误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契机。
例如在一堂关于认识形状的课中,我给孩子们拿出了各种的形状模型,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让孩子们看着这些形状说出是什么形状,孩子们的答案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有一个孩子在回答三角形的时候说它既是三角形又是方形的,也许这一细节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了,但是我注意到了这个孩子的回答,认真观察了我手中拿着的这个三角形,发现在三角形的图案又小角确实有一个小小的手绘方形图案,而其他孩子观察的并不仔细,包括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而那个说出是方形的孩子确观察到了,我表扬了那个孩子,并夸奖他细心,注意观察,要孩子们要向他学习,果然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明显感觉到这个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跟其他孩子比,细心注意观察确实是他的优点。
在课堂教学中,有太多时候我们会忽视这些细节,这些“意外“事件,以为这堂课只是平平顺顺的过去了,殊不知我们忽略的一些“意外”事件,可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多用心,必然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
们对课堂教学有更大的兴趣。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课堂教学中,“意外”事件都被我们当成了偶然事件而忽略,而其实任何的意外都有其必然生产的原因,课堂的很多“意外”事件就来自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或者是因为孩子和我们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造成的知识理解不清而产生的“意外”,相信在一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这些事件汇总、整理,就会发现这些也许并不是“意外”事件,而有其共性的原因,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的今天,其实在我们进行创新、探索实践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意外”事件无时无刻不在,如果我们教师能多发现这些事件,分析事件生产的原因,必然会带给我们还在更好的教学体验看,提高还在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总之,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应让学生学懂,而不是让教师教懂。
在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和懵懂的目光时,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意义,看着他们发生的一个个小小的“意外”,就像看着一颗颗小树苗在茁壮的成长,虽然会遇到风雨,但是还是那么努力的吸收阳光。
我希望这些“意外”不会成为打压他们的风雨,而是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让“意外”成为他们长成参天大树的阳光和养分。
一次“意外”,能够绽放万般美丽,把握“意外”,让这些“小插曲”璀璨如夜空的烟火,点亮孩子们成长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