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背影》课堂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 拣定(jiǎn) 奔丧(sànɡ) 赋闲(fù)
B.游逛(ɡuànɡ) 浦口(pǔ) 妥帖(tuǒ) 栅栏(zhà)
C.蹒跚(mǎn) 马褂(ɡuà) 拭干(shì) 簌簌(sù)
D.琐屑(xuè) 惦记(diàn) 举箸(zhù) 踌躇(chú)
答案:B
解析:A项中“丧”应读sānɡ;C项中“蹒”应读pán;D项中“屑”应读xiè。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惨淡妥帖
B.凄惨牢靠
C.暗淡可靠
答案:A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我”对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表现了父子互相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答案:D
4.下列对《背影》一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
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2、3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