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6 孤独之旅》优质教案_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简要复述情节。

2、体验心路历程,理解“孤独之旅”含义,领悟“成长”内涵,学习积极的人
生态度。

3、找出环境描写的内容,分析交流对主人公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

2、预读课文。

要求:疏通大致情节,划出精彩细节和优美的句子。

3、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教程: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上世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

他以前不过一个人物。

他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

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而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的自行车。

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

不过,今天我们要去理解的杜小康可不再是这样的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他,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2了解作家作品、出示学习目标
3检查预习效果
嬉闹( ) 觅食( ) 驱除( ) 雍( ) 旧茬儿( )
戳破( ) 撩逗( )
厚实:撩逗:驱除: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4梳情节、知孤独
浏览课文回答问题(时间允许读第29段)
a杜小康因()跟着父亲去(地点:)(事情:)的经历,描写了一个(性格:)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的男子汉的过程。

b明确“孤独”的具体表现:1、环境孤独2、生活孤独3、情感孤独4、生命
孤独(面对灾难的无助、对未来的恐惧)
5探心路、悟题目(小组交流)
1、杜小康经历“孤独之旅”时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出发时----到达芦荡---安顿之后----时间久了-----遭遇暴风雨
茫然恐惧-----害怕恐慌胆怯----孤独----不再恐慌-----坚强长大
2、你理解的“孤独之旅”指的是什么?
(成长之旅)
6找环境、析作用
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离不开环境,本文有哪些环境描写?作用如何?
明确:环境描写:鸭群、芦荡、暴风雨(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指名读36-41段和44-48段)
7小结过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为这场暴风雨,杜小康战胜了孤独,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恶劣的环境,表现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勇敢、果断、冷静、责任感,他长大了,坚强了。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杜小康做到了,那么我们的生命中有这样的故事吗?
8成长故事分享
主题:孤独中成长的小故事(小组交流,推荐展示,3-4个人为宜。

教师总结)9结束语:感谢杜小康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故事和感悟,孤独之旅走完了,可杜小康的前方仍有无数的未知在等着他,后来鸭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也病种了,再后来,当他衣衫破烂得重回油麻地,并在以前辉煌一时的油麻地小学门口,坦然地不带一丝卑微得摆起地摊时,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可能是杜小康了。

”那么杜小康是否出息了呢?请同学们下课到《草房子》里去寻找答案吧。

下课!
教学反思
教学板书:孤独之旅
曹文轩
幼稚茫然——————成熟坚强
杜小康
鸭群芦荡暴风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