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阶段验收评估(三)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科学家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验收评估(三)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科学家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当代法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把马克思在1845年的著作称为“断裂时期”。
“断裂”产生的成果是()
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成
D.《法兰西内战》的发行
解析:选B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资本论》首版于1867年,故C项错误;《法兰西内战》的发表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故D项错误。
2.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B恩格斯根据1895年的欧洲社会状况,修改了原有的判断,重新认识了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认识,故B项正确。
3.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有秩序的退却”,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经济条件,故B项正确;
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集体化运动推行于斯大林时期,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
4.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此言反映了()
A.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入中国的,从“自由主义、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可看出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5.1979年1月,第二次登上《时代》封面,标题写着:“,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主要是因为()
A.主导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B.结束了“文革”乱局
C.成为中国国家元首
D.一手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主要成就。
的重要贡献就是在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与题干时间相符,故A项正确;B项“文革”结束时间是1976年,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D项错误。
6.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 892种,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 096个。
书中附药物形态图1 000余幅。
李时珍加附这些药物形态图的目的是()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
B.有些药物不便于用文字表述
C.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
D.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本草纲目》加附药物形态图的目的主要是利于人们辨认和区别,故选C项。
7.“他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此人是()
A.李四光B.钱学森
C.牛顿D.爱因斯坦
解析:选A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其余选项与“地质学”的信息不符。
8.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敬畏真实并抨击某某神学
解析:选D 从材料“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可以看出,牛顿并未抨击某某神学。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7分)
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要求,要注意分别对材料一、材料二关键信息给予解读,从中分析差异所在。
第(2)问,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题干“共产主义理论”,即《共产党宣言》里的相关内容;其次,围绕列宁的相关活动,主要包括政治活动(领导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和经济活动(实施新经济政策)展开分析。
答案:(1)差异:马、恩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会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并且会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也可以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共产主义会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成功。
(2)创新: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十月革命,在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国家;实施新经济政策,为生产力水平落后的苏俄找到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正确方式。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某某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2005年第2期《某某大学学报》材料二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
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回答意大利
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和的义利观。
(5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以上两种不同义利观的原因。
(10分)
解析:第(1)问,从核心词“更多地强调精神”“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可知的义利观;据材料“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承认物质利益”“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分析的义利观。
第(2)问,联系时代背景、时代特征分析思想形成的原因。
答案:(1):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鼓励勤劳致富。
(2)原因: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的时代,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的中心和首要任务。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
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材料三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洽的体系中。
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
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客观原因。
(6分)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4分)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
(3分)
解析:第(1)问,从李四光的科研成就解答。
第(2)问,成就结合教材内容,原因联系资本主义和前人的科学成果。
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
第(4)问,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解答。
答案:(1)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2)成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潮汐现象及地球的圆扁形状;发明反射望远镜等。
客观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提供基础又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吸收了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等前人研究成果。
(3)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适合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
发展: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念,揭示了物质与能量的相对性。
(4)关注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共同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
12.牛顿和爱因斯坦是物理学星空中的双子星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4 000页手稿网上展出,包括大学时代笔记(下图)。
公布上网的档案包括牛顿大学时代的笔记本,以及某些他在17世纪60年代写下的数学、微积分、光学和万有引力的重要手稿。
材料二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并且公开承认,他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
因此,我们也敦促他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牛顿的新发现手稿里会记录哪些重要科学成就?(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爱因斯坦在社会活动方面的主要贡献。
(5分)
解析: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牛顿在数学、微积分、光学和万有引力上的贡献,应分门别类。
第(2)问,注意设问中“社会活动方面”,结合爱因斯坦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言行等知识回答。
答案:(1)数学:提出了二项式定理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天文学:制造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
光学:制造出折射望远镜,其实验和结论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发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力学:发表《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最终确立了近代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2)一战时,发起成立反战团体并签字;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但对原子弹爆炸造成的大量平民伤害深感痛心;冷战时,发表反核战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