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进展比较分析和记录。
探究烛焰分层及温度分布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形状、硬度等;点燃时,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 哪些变化?
检 验 生 成 的 产 物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 的白烟,探究是 CO2、还是H2O、 或者冷凝的石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采用排水 法收集气 体
(3)生石灰不可食用是因为 _生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响__会__放__出__大_量__的__热__,__生_成__的__物__质__有_腐__蚀__性__,__如__误_食__,__就__会__灼_ _伤_和__腐__蚀__食__道____。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以下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C
A.23.0 g
B.27.4 g
C.32.3 g
D.32.6 g
4.以下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B.大米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制冰块
图1-1 )
例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 )
6.“氨气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达的是氨气的( )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水浴加热
积的1/2为宜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固—液或液—液反 热,液体加入量不
应器
要超过烧瓶容积的
2/3。
常用于中和滴定, 也可作反应器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热,振荡时向同一 方向旋转。
所用玻璃片涂凡士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 量气体
林(防漏气),如进 行燃烧反应且有固 体生成时,底部加
少量水或细沙
计量仪器 仪器名称
A.钢 D.木已成
2.节日里的以下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
A.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1)生石灰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__色__固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能使鞋保持枯燥是因为 ____可_以__吸__收__水__分_,__使__鞋__内__的_水__分__减__少__,_起__到__枯__燥__的__作_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蒸干固体
快干时停止加热。
灼烧少量固体
冷却时放在干燥器内 干燥
燃烧匙
检验物质的可燃 性,盛放少量物 用后应立即将残留物 质在气体中进行 清除干净。 燃烧反应。
类别 仪器名称
烧杯
隔石 烧瓶 棉网 加热
锥形瓶
不能 加热
集气瓶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配制、稀释溶液,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作反应器、给试管 热,加热液体以容
量筒
托盘天平
温度计
识别
主要用途
量取一定体积的 液体
称量固体物质
分馏时量馏分的 沸点;量反应物 温度;量水浴温 度
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加热,不能用 作反应器,不能溶 解、稀释溶液,量 筒底无“0”刻度。 用前调平,药品不 能直接放托盘上, 左物右码,先大后 小,读数至小数点 后1位
不可当搅拌器用, 根据用途将水银球 插在不同部位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 化
的变 生成
的变化
宏 没用生成其他物质。 观
有新物质生成。
区 微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只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观 是分子或原子的间隔发生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
变化 。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别 现 一般只发生形状或形态的 常伴随着:发光、发热、
象 变化
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
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如图可以看到火柴
梗的
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火焰
的
层温度最高。
b a
〔3〕再将一只枯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小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小烧杯迅速倒转
过来并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小烧杯,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一
定有
、
。
分析:由蜡烛浮在水面上要知,蜡烛难溶于水,密 度比水小。蜡烛火焰分三层,火柴梗a处最先炭 化,说明蜡烛火焰外焰局部温度最高。蜡烛燃烧 时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 一是水,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另 一产物是二氧化碳。
例1 〔2021·龙岩 〕日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给自行车打气 B. 把煤粉制成蜂窝煤 C. 用食醋去除水垢 D. 用砂纸磨去铁片外表的铁粉
分析:此题从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分析题意, 可知A、B、D三个选项发生的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只有C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
别离仪器及其他
类别 仪器名称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分离 仪器
漏斗
用于过滤液体,不能用火直接加 用于向小口径 热,不能过滤太 容器注入液体。热的液体。
组装仪器:铁架台〔附铁夹、铁圈〕、各种橡胶管、玻璃管、橡 塞等。
加热仪器: 酒精灯 辅助仪器: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玻璃棒等
答案:〔1〕⑥
〔2〕 酒精灯 烧杯
〔3〕蒸发皿 〔4〕否
题型4 实验与探究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等
例4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展如下的探究
〔1〕取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密度
比水
。蜡烛
于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
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
知识点7 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原那么 1.“三不〞原那么: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那么:按规定用量取用。假设没有说明 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那么: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 的容器里。
知识点5 观察实验的方法
化学的学习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响物、生成物〕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
烧产物的状态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例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光、热、生
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展观察和描述,
7.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镁条迅速变短 B.发出耀眼白光 C.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 D.放出热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0.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 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内,可 以保持鞋内枯燥。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固体,它容易吸收水分并和水分化合, 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枯燥剂,生成的氢氧化钙 有腐蚀性。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 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注意:使用滴管时,滴管 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 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 容器正上方。取液后的滴 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 不要平放或倒放。用过的 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 净〔〔2滴〕瓶多上量的液滴体管药不品用的冲取 洗用〕:。倾倒到指定容器。
答案:〔1〕小 不溶 〔2〕a 外 〔3〕水 二氧化碳
例1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空气液化
C.钢铁生锈
D.蔗糖溶解
例2 以下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响 D.钠的质地较软
例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1所示,该
〔填仪器名称〕。
〔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
〔填 “能〞或“否〞〕。
分析:对于实验仪器的选择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 所以在学习中掌握每一种实验仪器的用途是至关重 要的,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时 除了用到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外,还 要用到蒸发皿。量取8.68mL溶液选择10毫升的量 筒。
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检验 气体 中氧 气含 量的 不同
检验 气体 中水 蒸汽 含量
知识点6 常用仪器的使用
反响容器
类别 仪器名称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
少量物质反
加热液体不超过
应器,简易气体 容积的1/3,试管夹夹
发生器
持在离管口1/3处。
直接 加热
蒸发皿 坩埚
浓缩溶液, 加热液体不超过2/3,
正确答案:A D
题型3 填充和简答题
知识点: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开展史、绿色化学的特点、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断 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例3 [2021·湛江]图22—5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有
〔填序号〕。
〔2〕仪器③和⑤的 名称分别是
。
〔3〕蒸发时除了用到③和⑧号仪器外,还要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和
加热方法
知识点9 玻璃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的洗涤:一般用试管刷,水洗。 判别玻璃仪器洗干净方法: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
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试管的洗涤
题型例如
题型1 选择题
知识点: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开展史、绿色化学的特点、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断 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变化
决定 反应
物质的性质
注意:一般在描述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语言中有“易、能、 会、可以〞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例如:“硫可以在空气中燃 烧〞是化学性质,“水在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性质。而在 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上述字眼,例如:“硫在空 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水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注意: 瓶塞倒放,瓶上的标 签应向着手心 ,瓶口紧靠试 管口或仪器口。
〔3〕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正确
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知识点8 给物质加热
加热仪器——常用酒精灯 酒精灯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
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
焰心温度最低
注意:①加热时应把需要加热物质放在外焰局部,酒 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2/3。 ②绝对制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③绝对制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⑤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 应用湿抹布扑盖。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1.可受热仪器
〔1〕加热液体: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2〕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 2.用试管加热 〔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先预热,然 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 试管容积的1/3,先预热,然后不时地移 动试管。
注意: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 己和有人的方向。
正确答案:C
题型2 选择真充题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 断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例2 以下液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分析:A选项中滴管悬空竖直滴加,正确;B选项中给试管 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C选项中 量液时,视线未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错误。
常见药品的取用
取用 药品
固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 量
液体药品
少量
多量
一定 量
使用 仪器
药匙 (或 纸槽)
镊子
托盘 天平
胶头 滴管
用试 剂
瓶倾 倒
量筒
注意:使用试剂时①不能直接闻气味;②不能用 手接触药品;③不能用口尝药品味道。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③ ①②
横放容器,把药品 放在容器口
出气体等现象。
联系 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发 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
生化学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
举例 冰雪融化、铁丝弯曲等 光合作用、酒精燃烧等
注意
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质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 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 发生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例 如,一些中和反响。物理变化也可伴随 有明显的现象例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 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锅炉的 爆炸。
知识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知识点2 化学开展史
古代化学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近代化学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现代化学
合成新分子阶段
知识点3 绿色化学
1.主要特点
2.主要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知识点4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探究烛焰分层及温度分布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形状、硬度等;点燃时,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 哪些变化?
检 验 生 成 的 产 物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 的白烟,探究是 CO2、还是H2O、 或者冷凝的石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采用排水 法收集气 体
(3)生石灰不可食用是因为 _生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响__会__放__出__大_量__的__热__,__生_成__的__物__质__有_腐__蚀__性__,__如__误_食__,__就__会__灼_ _伤_和__腐__蚀__食__道____。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以下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C
A.23.0 g
B.27.4 g
C.32.3 g
D.32.6 g
4.以下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B.大米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制冰块
图1-1 )
例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 )
6.“氨气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达的是氨气的( )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水浴加热
积的1/2为宜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固—液或液—液反 热,液体加入量不
应器
要超过烧瓶容积的
2/3。
常用于中和滴定, 也可作反应器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热,振荡时向同一 方向旋转。
所用玻璃片涂凡士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 量气体
林(防漏气),如进 行燃烧反应且有固 体生成时,底部加
少量水或细沙
计量仪器 仪器名称
A.钢 D.木已成
2.节日里的以下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
A.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1)生石灰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__色__固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能使鞋保持枯燥是因为 ____可_以__吸__收__水__分_,__使__鞋__内__的_水__分__减__少__,_起__到__枯__燥__的__作_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蒸干固体
快干时停止加热。
灼烧少量固体
冷却时放在干燥器内 干燥
燃烧匙
检验物质的可燃 性,盛放少量物 用后应立即将残留物 质在气体中进行 清除干净。 燃烧反应。
类别 仪器名称
烧杯
隔石 烧瓶 棉网 加热
锥形瓶
不能 加热
集气瓶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配制、稀释溶液, 需放在石棉网上加
作反应器、给试管 热,加热液体以容
量筒
托盘天平
温度计
识别
主要用途
量取一定体积的 液体
称量固体物质
分馏时量馏分的 沸点;量反应物 温度;量水浴温 度
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加热,不能用 作反应器,不能溶 解、稀释溶液,量 筒底无“0”刻度。 用前调平,药品不 能直接放托盘上, 左物右码,先大后 小,读数至小数点 后1位
不可当搅拌器用, 根据用途将水银球 插在不同部位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 化
的变 生成
的变化
宏 没用生成其他物质。 观
有新物质生成。
区 微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只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观 是分子或原子的间隔发生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
变化 。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别 现 一般只发生形状或形态的 常伴随着:发光、发热、
象 变化
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
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如图可以看到火柴
梗的
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火焰
的
层温度最高。
b a
〔3〕再将一只枯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小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小烧杯迅速倒转
过来并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小烧杯,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一
定有
、
。
分析:由蜡烛浮在水面上要知,蜡烛难溶于水,密 度比水小。蜡烛火焰分三层,火柴梗a处最先炭 化,说明蜡烛火焰外焰局部温度最高。蜡烛燃烧 时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 一是水,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另 一产物是二氧化碳。
例1 〔2021·龙岩 〕日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给自行车打气 B. 把煤粉制成蜂窝煤 C. 用食醋去除水垢 D. 用砂纸磨去铁片外表的铁粉
分析:此题从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分析题意, 可知A、B、D三个选项发生的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只有C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
别离仪器及其他
类别 仪器名称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分离 仪器
漏斗
用于过滤液体,不能用火直接加 用于向小口径 热,不能过滤太 容器注入液体。热的液体。
组装仪器:铁架台〔附铁夹、铁圈〕、各种橡胶管、玻璃管、橡 塞等。
加热仪器: 酒精灯 辅助仪器: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玻璃棒等
答案:〔1〕⑥
〔2〕 酒精灯 烧杯
〔3〕蒸发皿 〔4〕否
题型4 实验与探究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等
例4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展如下的探究
〔1〕取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密度
比水
。蜡烛
于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
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
知识点7 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原那么 1.“三不〞原那么: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那么:按规定用量取用。假设没有说明 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那么: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 的容器里。
知识点5 观察实验的方法
化学的学习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响物、生成物〕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
烧产物的状态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例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光、热、生
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展观察和描述,
7.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镁条迅速变短 B.发出耀眼白光 C.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 D.放出热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0.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 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内,可 以保持鞋内枯燥。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固体,它容易吸收水分并和水分化合, 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枯燥剂,生成的氢氧化钙 有腐蚀性。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 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注意:使用滴管时,滴管 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 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 容器正上方。取液后的滴 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 不要平放或倒放。用过的 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 净〔〔2滴〕瓶多上量的液滴体管药不品用的冲取 洗用〕:。倾倒到指定容器。
答案:〔1〕小 不溶 〔2〕a 外 〔3〕水 二氧化碳
例1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空气液化
C.钢铁生锈
D.蔗糖溶解
例2 以下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响 D.钠的质地较软
例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1所示,该
〔填仪器名称〕。
〔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
〔填 “能〞或“否〞〕。
分析:对于实验仪器的选择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 所以在学习中掌握每一种实验仪器的用途是至关重 要的,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时 除了用到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外,还 要用到蒸发皿。量取8.68mL溶液选择10毫升的量 筒。
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检验 气体 中氧 气含 量的 不同
检验 气体 中水 蒸汽 含量
知识点6 常用仪器的使用
反响容器
类别 仪器名称 识别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
少量物质反
加热液体不超过
应器,简易气体 容积的1/3,试管夹夹
发生器
持在离管口1/3处。
直接 加热
蒸发皿 坩埚
浓缩溶液, 加热液体不超过2/3,
正确答案:A D
题型3 填充和简答题
知识点: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开展史、绿色化学的特点、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断 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例3 [2021·湛江]图22—5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有
〔填序号〕。
〔2〕仪器③和⑤的 名称分别是
。
〔3〕蒸发时除了用到③和⑧号仪器外,还要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和
加热方法
知识点9 玻璃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的洗涤:一般用试管刷,水洗。 判别玻璃仪器洗干净方法: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
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试管的洗涤
题型例如
题型1 选择题
知识点: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开展史、绿色化学的特点、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断 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变化
决定 反应
物质的性质
注意:一般在描述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语言中有“易、能、 会、可以〞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例如:“硫可以在空气中燃 烧〞是化学性质,“水在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性质。而在 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上述字眼,例如:“硫在空 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水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注意: 瓶塞倒放,瓶上的标 签应向着手心 ,瓶口紧靠试 管口或仪器口。
〔3〕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正确
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知识点8 给物质加热
加热仪器——常用酒精灯 酒精灯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
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
焰心温度最低
注意:①加热时应把需要加热物质放在外焰局部,酒 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2/3。 ②绝对制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③绝对制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⑤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 应用湿抹布扑盖。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1.可受热仪器
〔1〕加热液体: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2〕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 2.用试管加热 〔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先预热,然 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 试管容积的1/3,先预热,然后不时地移 动试管。
注意: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 己和有人的方向。
正确答案:C
题型2 选择真充题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推 断实验操作的正误等。
例2 以下液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分析:A选项中滴管悬空竖直滴加,正确;B选项中给试管 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C选项中 量液时,视线未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错误。
常见药品的取用
取用 药品
固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 量
液体药品
少量
多量
一定 量
使用 仪器
药匙 (或 纸槽)
镊子
托盘 天平
胶头 滴管
用试 剂
瓶倾 倒
量筒
注意:使用试剂时①不能直接闻气味;②不能用 手接触药品;③不能用口尝药品味道。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③ ①②
横放容器,把药品 放在容器口
出气体等现象。
联系 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发 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
生化学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
举例 冰雪融化、铁丝弯曲等 光合作用、酒精燃烧等
注意
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质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 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 发生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例 如,一些中和反响。物理变化也可伴随 有明显的现象例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 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锅炉的 爆炸。
知识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知识点2 化学开展史
古代化学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近代化学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现代化学
合成新分子阶段
知识点3 绿色化学
1.主要特点
2.主要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知识点4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