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物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复习学案(二)
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会根据凸透镜所成的像,画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

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学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
提高分析、归纳、整合原有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经历从画图到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锻炼分
析归纳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6、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

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互相学习
的学习习惯。

本课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

学习难点:学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应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1、会用作图法画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

2、学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应用。

本课主要所采用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本课主要完成的任务 1、画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应用。

4、回顾梳理本课所学内容。

5、完成自我检测,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前预习内容:
任务一: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画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
例1
完成任务所运用的物理知识: 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 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 , 形成的。

2.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 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 ,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人眼 折射光线看到的。

课堂总结: 画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的方法:
任务二:通过画凸透镜成像光路图,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成物体在2f 以外时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当物体在2f 以外时,像在 ,成 的像,应用在 上。

(2)当物体在2f 以外时,物体靠近P 时,像将

(3)当物体在2f 以外时,物体靠近P 时, 移动速度快;
(4)当物体在2f 以外时,物体靠近P 时,物和像的总距离将 ;
(5)当物体在2f 以外时,像距比物距 。

完成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当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像在 ,成 的像,应用在 上。

(2)当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物体靠近F 时,像将 ;
(3)当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物体靠近F 时, 移动速度更快;
(4)当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物体靠近F 时,物和像的总距离将 。

(5)当物体在f 和2f 之间时,像距比物距 。

完成当物体在f 以内时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当物体在f 以内时,像在 ,成 的像,应用在 上。

(2)当物体在f 以内时,物体靠近透镜时,像将 ;
(3)当物体在f 以内时,物体靠近F 时,像将 ;
(4)当物体在f 以内时,眼睛必须在透过透镜向 看,才能看到透镜成的像。

整合以上规律,可以发现凸透镜所成各种像中存在的共同的规律有: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像都在以外;
(2)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立的,所成的虚像都是立的;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由很远处向透镜f处靠近的过程中,物和像的总距离的变化情况是;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5)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则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的条件;
(6)当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满足时,移动凸透镜能在屏上得到2次实像,分别是;
(7)当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满足时,移动凸透镜能在屏上得到1次实像,是;
(8)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满足的规律;
凸透镜成虚像时,都满足的规律;
任务三:运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2: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屏上的像大小的变化是:()
A、像先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B、像从大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
D、先呈缩小的像后呈放大的像;
例题3:当蜡烛在光具座A处时,光屏在B处得到了烛焰的像,现将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s到C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s;这次所成放大的像比原来的像更。

例题4:当蜡烛在光具座A处时,光屏在B处得到了烛焰的像,现将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s到C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他应将透镜向移动(选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s(选填“<”或“>”);这次所成放大的像比原来的像更。

例题3 例题4例题5例题6
例题5:当蜡烛在b处时,光屏得到了烛焰的像,将蜡烛由b处向左移动s到a,为再次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移(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s (填“<”或“>”);这次所成缩小的像比原来的像更。

例题6:当蜡烛在b处时,光屏得到了烛焰的像,将蜡烛由b处向左移到a,为再次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他应将透镜向移,这次所成缩小的像比原来的像更。

课堂完成内容:
任务四:回顾梳理本课所学内容: 你还有哪些的疑问: 任务五:完成自我检测:
1、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1、L 2如图放置,其中AO 1=O 1B =BO 2,过A 点的一条光线经L 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 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 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L 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 2的焦点
C.平行于L 2的主光轴
D.过L 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 .100 mm 以外
B .50 mm 以内
C .略大于50 mm
D .恰为50 mm
3、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 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 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
A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 .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4、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5、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 ,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镜很小一部分,如图,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
A 、相同
B 、不能成像
C 、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 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 成像点下移
D 、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 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 成像点上移
第4题 第5题
第1题
任务二答案
(1)f和2f之间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双凸望远镜的物镜(2)远离透镜且像变大(3)物体(4)变小(5)小
(1)2f之外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显微镜的物镜
(2)远离透镜且像变大(3)像(4)变大(5)大
(1)f之内正立放大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
(2)靠近透镜且像变小(3)大(4)物体一侧
(1)F之外(2)倒正(3)先变小后变大(4)4f
(5)大于等于4f (6)大于4f 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倒立放大的实像
(7)等于4f 倒立等大的实像(8)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例题2 D 例题3 左> 小例4 左> 大于
例题4 左> 大于例题5 左小小例题6 右小
检测1 A 2\C 3/A 4\C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