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说课课件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二:《简氏防卫周刊》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中国的军力位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法国、英 国、俄罗斯。
问题2:你是如何看待《简氏防卫周刊》 的评论的?
提供依据
99 式 主 战 坦 克 国 产 新 型 导 弹 护 卫 舰 歼 十 战 斗 机
得出结论
人民军队:自力 更生,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不 断壮大,走向辉 煌。 设计意图:突破重点 ,论从史出,培养提 取有效信息能力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感悟历 史、辨证分析,多角度看待
五、评价反思
探究活动课要上得好,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又有创 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确实非常难。为了处理好两 者的关系,我对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整合。 在确保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把探究的重点放在人民军 队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上,突出学习历史联系实际、学 以致用的重要功能,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国防教育 和爱国主义教育,完成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
谢谢指导!
三、说学法
从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在本 课的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以下几种学习方 法: 1、分析归纳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分析过程注重与阅读法和图示法结合。 2、小组合作法:将班级分为不同小组,互相帮助, 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3、讨论法:这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和思 维的极佳方式。 4、联系实际法:读史明智,历史的教学应为今天的 现实服务。通过回顾历史,展望将来,有利于学生 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程三:探索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原因
活动1:同学讲述人民解放军在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感人 故事。
活动2:课外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采访我县武装部,了解 我县入伍青年的知识学历水平。(下表为学生调查数据,数 据来源为东山县人武部提供。)
1995年入伍新兵学历水平(总人数百分比)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1% 64% 12% 3%
四、说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2分钟):
播放《鸦片战争》视频
设问: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响起之后,老百姓
一直盼望着能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解救万民于水火中。 从李鸿章、袁世凯到蒋介石的军队,一个个希望破灭 了。老百姓盼啊盼,敢问希望在何方?(设置悬念, 引入主题)
新课学习:
(40分钟)
第三层次: 情感升华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
2005年入伍新兵学历水平(总人数百分比)
小学 初中 0 75%
高中 大学 18% 7%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15分钟)
学习探究1:观看《美国海湾战争》视频,
讨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吗? 意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忧
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学习探究2:探讨新形势下人民军队的使命。
课堂调查:在新的时期,你认为人历史,让学生 懂得从图片中获取 有效信息。
情景三:历史小诊所
艾国老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20岁那年,我听到队 伍在南昌起义消息后,马上找上部队,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七七事变后,部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我又投入到伟大的中 华民族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多次受部队表扬。 你能帮助老先生指正失误吗?
探究活动课——《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说课程序
探 究 活 动 : 人 民 军 队 的 光 辉 历 程
一、教材分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评价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 建设与外交成就”最后一课的内容。它以探究活动 课的形式对人民军队的光荣史进行回顾、总结,旨 在通过掌握人民军队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热爱军队的感情、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的最佳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20分钟)
人民军队: 光辉历程
历程一:回眸人民军队的发展史 历程二:体验人民军队的壮大史 历程三:探索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原因
“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提供依据——得出结论 ”
历程一:回眸人民军队的发展史
情景一:《南昌起义》视频南昌起义.wmv
问题1:老百姓盼到救星吗?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内容来源于历史资料,又应用于史料 的解读,多让学生能运用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观察、 分析,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形象 直观的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 距离。 2、问题探究法。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探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从史出。 3、概括总结法。课堂上初中生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长时 间的集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教师适当的概括 总结,或请历史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进行概括总结,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较于简单,深入思考存在难 度,浮于表面;总结、归纳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在 引导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史料直观、生动、通俗的 讲授,同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历史 史实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生活中、学习中所了解的 人民军队有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历史资料 中的文字和多媒体图片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总结,达到加深学生对人民军队保家卫国、为人 民服务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爱国主 义教育功能。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立足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技能,确定本节 课的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准确回顾、掌握人民军队发展历程; 分析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把对史料的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识;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增强责任 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关键:课堂上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 ,有理有序地展开学习探究;师生间课堂情感能 零距离的沟通,收发自如。
意图: 引发学生猜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良好的学史习惯。
历程二:体验人民军队的壮大史
情景一:“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毛泽东
问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是怎 样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试举例说明。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发展 的光辉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现代化成就和人民军 队为人民的光辉事迹;帮助学生自如运用多种形式收集 史料,再现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与历史亲切对 话,主动参与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活动,经历探 究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分 析出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摸索分析历史问题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民军队在保家卫国、 支援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歌颂拥军爱民、军民团结的 亲密情谊,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A、科技强军,维护祖国统一、稳定
B、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C、走出去,充当世界警察
D、
请从ABC中选出(不定项)或你另有观点可补充在D处,并说明你的理由。
意图: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②联系
实际,学以致用。
第三层次:情感升华(5分钟)
活动1:请班级文艺委员演唱歌曲《我是一个兵》。
活动2:今年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 的阅兵式,请同学们到时注意观看阅兵式盛况,互相交流 ,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课外延伸)
问题2:这支队伍和已往的旧 军队相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①采用视频,再现历史,引导学 生思考,得出结论:南昌起义翻开人民军队 诞生的第一页。②学会阅读史料,养成“论 从史出”的学习习惯。③以问题为中心展开 ,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为下个重点内容的 学习打好基础
情景二:图说历史:人民军队的臂章
设问: 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 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请把四幅图片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好。
问题2:你是如何看待《简氏防卫周刊》 的评论的?
提供依据
99 式 主 战 坦 克 国 产 新 型 导 弹 护 卫 舰 歼 十 战 斗 机
得出结论
人民军队:自力 更生,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不 断壮大,走向辉 煌。 设计意图:突破重点 ,论从史出,培养提 取有效信息能力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感悟历 史、辨证分析,多角度看待
五、评价反思
探究活动课要上得好,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又有创 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确实非常难。为了处理好两 者的关系,我对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整合。 在确保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把探究的重点放在人民军 队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上,突出学习历史联系实际、学 以致用的重要功能,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国防教育 和爱国主义教育,完成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
谢谢指导!
三、说学法
从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在本 课的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以下几种学习方 法: 1、分析归纳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分析过程注重与阅读法和图示法结合。 2、小组合作法:将班级分为不同小组,互相帮助, 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3、讨论法:这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和思 维的极佳方式。 4、联系实际法:读史明智,历史的教学应为今天的 现实服务。通过回顾历史,展望将来,有利于学生 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程三:探索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原因
活动1:同学讲述人民解放军在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感人 故事。
活动2:课外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采访我县武装部,了解 我县入伍青年的知识学历水平。(下表为学生调查数据,数 据来源为东山县人武部提供。)
1995年入伍新兵学历水平(总人数百分比)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1% 64% 12% 3%
四、说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2分钟):
播放《鸦片战争》视频
设问: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响起之后,老百姓
一直盼望着能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解救万民于水火中。 从李鸿章、袁世凯到蒋介石的军队,一个个希望破灭 了。老百姓盼啊盼,敢问希望在何方?(设置悬念, 引入主题)
新课学习:
(40分钟)
第三层次: 情感升华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
2005年入伍新兵学历水平(总人数百分比)
小学 初中 0 75%
高中 大学 18% 7%
第二层次:难点浅化(15分钟)
学习探究1:观看《美国海湾战争》视频,
讨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吗? 意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忧
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学习探究2:探讨新形势下人民军队的使命。
课堂调查:在新的时期,你认为人历史,让学生 懂得从图片中获取 有效信息。
情景三:历史小诊所
艾国老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20岁那年,我听到队 伍在南昌起义消息后,马上找上部队,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七七事变后,部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我又投入到伟大的中 华民族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多次受部队表扬。 你能帮助老先生指正失误吗?
探究活动课——《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说课程序
探 究 活 动 : 人 民 军 队 的 光 辉 历 程
一、教材分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评价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 建设与外交成就”最后一课的内容。它以探究活动 课的形式对人民军队的光荣史进行回顾、总结,旨 在通过掌握人民军队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热爱军队的感情、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的最佳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
第一层次:基础细化(20分钟)
人民军队: 光辉历程
历程一:回眸人民军队的发展史 历程二:体验人民军队的壮大史 历程三:探索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原因
“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提供依据——得出结论 ”
历程一:回眸人民军队的发展史
情景一:《南昌起义》视频南昌起义.wmv
问题1:老百姓盼到救星吗?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内容来源于历史资料,又应用于史料 的解读,多让学生能运用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观察、 分析,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形象 直观的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 距离。 2、问题探究法。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探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从史出。 3、概括总结法。课堂上初中生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长时 间的集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教师适当的概括 总结,或请历史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进行概括总结,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较于简单,深入思考存在难 度,浮于表面;总结、归纳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在 引导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史料直观、生动、通俗的 讲授,同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历史 史实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生活中、学习中所了解的 人民军队有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历史资料 中的文字和多媒体图片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总结,达到加深学生对人民军队保家卫国、为人 民服务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爱国主 义教育功能。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立足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技能,确定本节 课的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准确回顾、掌握人民军队发展历程; 分析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把对史料的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识;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增强责任 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关键:课堂上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 ,有理有序地展开学习探究;师生间课堂情感能 零距离的沟通,收发自如。
意图: 引发学生猜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良好的学史习惯。
历程二:体验人民军队的壮大史
情景一:“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毛泽东
问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是怎 样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试举例说明。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发展 的光辉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现代化成就和人民军 队为人民的光辉事迹;帮助学生自如运用多种形式收集 史料,再现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与历史亲切对 话,主动参与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活动,经历探 究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分 析出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摸索分析历史问题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民军队在保家卫国、 支援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歌颂拥军爱民、军民团结的 亲密情谊,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A、科技强军,维护祖国统一、稳定
B、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C、走出去,充当世界警察
D、
请从ABC中选出(不定项)或你另有观点可补充在D处,并说明你的理由。
意图: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②联系
实际,学以致用。
第三层次:情感升华(5分钟)
活动1:请班级文艺委员演唱歌曲《我是一个兵》。
活动2:今年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 的阅兵式,请同学们到时注意观看阅兵式盛况,互相交流 ,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课外延伸)
问题2:这支队伍和已往的旧 军队相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①采用视频,再现历史,引导学 生思考,得出结论:南昌起义翻开人民军队 诞生的第一页。②学会阅读史料,养成“论 从史出”的学习习惯。③以问题为中心展开 ,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为下个重点内容的 学习打好基础
情景二:图说历史:人民军队的臂章
设问: 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 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请把四幅图片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