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积累综合练习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积累综合练习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dǎo yùn pèi fúréng rán
______ ______ ______
2. 比一比,再组词。
镰______ 崛______ 啤______ 倚______谦______ 倔______ 脾______ 奇______
3. 辨形组词。
涂______ 除______
输______ 喻______
4. 写出近义词捉住—______ 特别—______ 激烈—______
5. 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老渔夫在连续______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经过整整______,才杀死那条鱼。
但在归途中受到______的袭击,最后回去时只剩下死鱼的骨骼。
表现了一种勇于面对困难、逆境、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______”的这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
6. 按课文《将相和》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______到______又到______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的精神,以______为重,______、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______的精神,赞扬了将相______的好品质。
7. 我会写。
描写秋天的成语:
例:秋高气爽
① ______ ②______
③ ______ ④______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希望
②保佑
9.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②这是伟大的奇观。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老师递给我一本书。
②我送小李出去。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课文《将相和》选段,回答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这段话中从哪里能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13. 缩句
①爱读报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②有的人因此而走上成功之路。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hé shì bìzhuàng suìyǔn nuòlóng zhò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iǎn chídǎn qièdǐ yùgǔ s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我能把字写漂亮。
根据拼音写汉字。
tóng bāo rènào wēn nuǎn
______ ______ 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栅栏贵族表演4. 解释词语。
①无价之宝:______
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______
5. 根据图片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者代号,并写出可以形容他们的词语。
人物名称:______我可以用______、
______等词语来形容他。
人物名称:______由他我想到了______、
______等词语。
6. 形近字组词
建______ 部______
健
______ 培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荒谬
②费尽辛苦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希望
②保佑
9.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老师递给我一本书。
②我送小李出去。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并完成练习。
最大的财富
时间:一天下午
地点:年轻人家门口
人物:年轻人老石匠
布景:一个年轻人坐在小木屋的门口怨天怨地。
年轻人:_______如果我有一大笔财富,那该多好啊!(一个老石匠从他门前路过,听见他又在嘟嘟嚷嚷,唉声叹气,就停住脚步。
)
老石匠:年轻人,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要知道,你自己就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年轻人:_______什么,什么?我有一笔财富?它们在哪儿呀?”老石匠:(他看着年轻人)在你自己的身上。
你不是有一对眼睛吗?如果你想得到财富,那你可以拿你的眼睛去换,哪怕用其中一只就够了。
年轻人:_______你说的什么呀!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宝,我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换取它们。
老石匠:那好!把你的两只手砍下来吧。
如果你需要,你可以用它们去换得许许多多的金子。
年轻人:不,不!我决不愿意为了得到金子而失去自己的手。
老石匠:(看了年轻人一眼)现在,年轻人,你该明白了吧!你是多么富有啊!那你还抱怨些什么呢?要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石匠说完,就继续走自己的路了。
)
1.(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抱怨:______
②怨天怨地:______
2.(2)这是一个剧本,横线上可以填上合适的神态、语气
或动作。
聪明的你也来试试当一个编剧吧!
______如果我有一大笔财富,那该多好啊!
______什么,什么?我有一笔财富?它们在哪儿呀?”
______你说的什么呀!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宝,我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换取它们。
3.(3)老石匠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加
上结尾。
13. 按要求写句子。
请写出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
(限用二字词)
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______你的到来。
”请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应谦虚地说:“请您多提宝贵意见”或“请您______”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习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
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
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
物有何作用?
4.(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
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前额诚恳贡献
2. 我能把字写漂亮。
根据拼音写汉字。
tóng bāo rènào wēn nuǎn
______ ______ 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胆怯—______ 推辞—______ 拒绝—______ 便宜—______ 进攻—______
4. 解词。
①眺望:
②劈波斩浪:
5.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______
②我怎么能让家乡的孩子们失望呢?______
③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______
④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______
⑤太阳好像睡着了,很晚才落下山。
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建______ 部______
健______ 培______
7.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仿写一个比喻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希望
②保佑
9. 用钢笔描红。
郭娟谅
羡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他会迟到的。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奴隶英雄》,讨论:贵族是怎样对待奴隶的?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13. 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写的一首______言律诗。
全诗围绕______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______,开头的表现是______。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______,______。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______,______。
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______,______。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④)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前额诚恳贡献
2. 辨字组词。
壁______ 提______ 密______
璧______ 堤______ 蜜______
渐______ 倘______ 篷______
惭______ 淌______ 蓬______
绛______ 拈______ 堕______
降______ 沾______ 坠______
3. 根据要求填写关联词语。
①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②他们不拿我们不当人,______整天逼我们做苦工,______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
4. 写出近义词
捉住—______ 特别—______ 激烈—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稀奇—______ 舒服—______ 竭力—______
6. 我会读。
似(A.sì B.shì)乎______似的(A.sì B.shì)______
相信(A.xiàng B.xiāng)______照相机(A.xiàng B.xiāng)______
7. 按要求写句子。
①蔺相如立了功。
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②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③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成肯定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激动
②白费心思
9. 抄写词语
不遗余力抬起强烈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他会迟到的。
11. 我是小记者。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①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②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
②罕见:______
③至宝:______
2.(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 欺骗—______ 戏弄—______ 来历—______
3.(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13. 我知道。
《草原》一文作者______,(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______、______。
原名______,字______, ______族人。
代表作有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话剧______、《西望长安》、______、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_”的光荣称号。
《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①秦王听说赵王得了一块美玉,一直diàn jì______着,借口用十五座城池换的谎言piàn qǔ______,结果被蔺相如巧妙地wán bì guī zhào______。
②青岛是一座新jué qǐ______的hǎi bīn______城市,青岛pí jiǔ______全国知名。
③我们学校pìn qǐng______爷爷当顾问,tuī cí______不过,爷爷就答应下来了。
2. 仔细阅读斯巴达克与十个奴隶的对话,再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①斯巴达克说的“他们”是指______,“我们”是指______。
②课文题目“奴隶英雄”是指______,称他为“奴隶英雄”是因为______。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自告______ ______ 慷慨______ ______ 无价______ ______
理______气______ 轻______妄______ 齐______协______
4. 解词。
①眺望:
②劈波斩浪:
5. 写出反义词
稀奇—______ 舒服—______ 竭力—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跳______ 破______
挑______ 波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完璧归赵:
侮辱: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希望
②保佑
9.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他越走越远。
什么?
11. 写出近义词。
丰厚______ 稳健______掩埋______
渴望______ 特长______ 暴露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我会说。
语文老师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
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
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
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60字)
13. 读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填空: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赞美祖国的
______;“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醇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公巧夺……”赞美祖国的______;“战国编钟奏
出的古曲,……”赞美祖国的______;“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
浇灌的硕果……” 赞美祖国的______。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汉字
①上天bǎo yòu______,希望他们能liàng jiě______我,我这么做不是为了pān______高枝,而是为了大家的利益。
②不管你们怎么xiū rǔ______我,我都不会放弃,我一定会成为让你们xiàn mù______的人。
③钱学森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gòng xiàn______。
2. 诗句连线巧搭配。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映日荷花别样红
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 春光懒困倚微风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师塔前江水东,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 一片冰心在玉壶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 欲饮琵琶马上催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强烈激动愚蠢
4. 反义词
肯定—______ 愚蠢—______
怀念—______ 浪费—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
5. 我会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以下词语的区别。
①奉献——贡献②热闹——喧闹
6. 形近字组词
船______ 烟______
沿______ 咽______
7. 我会写。
描写贡献大的成语:
例:丰功伟绩
①______ ②______③ ______ ④______
8. 换偏旁组新字,组词。
娟______ ______ 谅______ ______
9.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11. 写出近义词。
丰厚______ 稳健______掩埋______
渴望______ 特长______ 暴露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鲁滨孙造船》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鲁滨孙漂流记》是______小说,______是______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13. 读课文《爱之链》句子品读。
“乡间公路、已是黄昏、乔伊工厂倒闭、心里很是凄凉”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4. 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__我们的主人,______我们的仇人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写出读《爱之链》后受到的启示。
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ruò gān shī zi
bù jǐ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钻zuān______ zuàn______教jiào______jiāo______
3.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毫无保留地用尽全部力量。
______
②渺小得不值得一谈。
______
③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______
4. 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八十始得归。
始:______归:______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持:______羹:______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还:______
5. 我会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以下词语的区别。
①奉献——贡献②热闹——喧闹
6. 我会读。
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A.mái B.mán)藏______ 兴(A.xīng B. xìng)奋______
埋(A.mái B. mán)怨______ 高兴(A.xīng B.xìng)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完璧归赵:
侮辱: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推辞
②准备
9. 用钢笔描红。
额赴裕贡10. 拼一拼,写一写。
qián fù hòu jìjiàng lǐng tiào wàng dàn sh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__
11. 我是小记者。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①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②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①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diào)______整方向。
②事情还没有调(tiáo diào)______查清楚,我们不能忙着下结论。
③“吃露(lòu lù)______水。
”一个男孩说。
④小红歌唱得很动听,每次联欢会她都要露(lòu lù)______一手。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
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
”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
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
”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
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
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
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
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
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
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
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
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
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
1.(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赞许——______ 夸耀——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