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根据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基本特征,并能解释现象。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电解水实验确定水的组成;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单质、化合物的区分;分子和原子概念的理解。

学习策略:
化抽象为实验探究,如借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

化分散为归纳比较,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时,同学们可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学习。

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

化理论为联系实际,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同学们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

化微观为图形示意,由于微观世界是我们用肉眼难以看见的,在学习时若用粒子模型、图形来形象地表示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习与应用
(一)地球上的水资源约占地球表面的,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二)过滤: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过滤时要注意
“一贴”
“二低”
“三靠”
知识点一:水的电解实验
(一)实验仪器:水电解器(或水槽和试管)、直流电源、酒精灯。

(二)实验药品:、(或稀硫酸)。

(三)实验操作:如图7-1和7-2所示,在水电解器(或试管)中加满水,向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接通电源。

(四)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极产生的气体少,极产生的气体多;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

(五)检验气体:如图7-2所示,用
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发现,说明是;
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火焰呈色,说明是。

(六)实验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