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现实主义的书写与浪漫主义的传播(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现实主义的书写与浪漫主义
的传播(1)
摘要:小说《水浒传》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不仅客观展示统治者腐朽官场黑暗的社会背景,还立体地描写了群聚梁山好汉们的多面性格。

但这一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却戏剧性地以浪漫主义的方式流传。

京剧、昆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对水浒人物的性格缺少全面的展示,而今年来的影视改鳊,更是美化和提纯了水浒人物,更多地走向商业化、大众化、媚俗化。

关键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书写;传播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来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准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人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代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等书籍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宋代说话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盛行,说话人的话本经
常采取民间流传的宋江等人的故事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说的就是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

南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写成了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不仅客观展示统治者腐朽官场黑暗的社会背景,还立体地描写了群聚梁山好汉们的多面性格。

宋江的性格在作者笔下,丰满而立体。

他慷慨仁厚,孝义两全。

对于来投奔的江湖好汉,殷勤款待,对于周围百姓,常散施棺材药饵,扶困济贫,深得人心。

乐于助人,使宋江得到了“及时雨”的美称。

另外,他精通吏道,练达世情。

聪明有心计,礼节周到得体,处事小心谨慎,吏道纯熟。

他是一个城府深沉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下僚,他原本希望靠着他的才能将来能够“为国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

“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

当他因斩杀闫婆惜而获罪,晁盖邀请他人伙时,他对做官吏还是抱有幻想,不愿落草为寇。

当醉酒题写反诗,犯了死罪后,后路已经完全断绝,无奈之下只好到梁山入伙,总的来说,宋江的落草内心是极不情愿的。

但对别人,宋江的作为却异常果断决绝。

当朱仝和秦明等人不受梁山的利诱落草时,宋江便指使手下杀人放火,绝了他们的归路,迫使其不得不上山落草。

“己
所不欲,尽施与人”,宋江的这些举动暴露了性格中自私的一面。

而且,对于仇敌必先剜心剖腹,食肉下酒而后快,宋江报复的急切和暴戾,一反斯文谨慎的常态,他一贯苦心经营的慷慨大度的面具,随着黄文炳的惨叫而落地粉碎。

对于宋江,作者始终坚持客观的书写,没有任何臧否评判。

宋江“及时雨”的江湖义气和步步为营的自私本质在作者冷静的陈述中展现出来。

施耐庵现实主义的书写贯彻始终。

作者不仅展示了黑暗社会对水浒好汉的压迫,也展示了水浒好汉们身上普遍存在炽烈的暴力崇拜、喋血渴望、恋尸情结,食人变态和恶性自恋、乱伦固恨情结。

水浒好汉们的人生理想是“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绸锦”,他们为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而打家劫舍,为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绸锦而放火屠城,为自个的快活而不管别人的死活,把自己的快活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他们伏路逮人剖胸挖心、碎剐人肉烧烤而啖,毒药麻人剐肉卖钱。

梁山好汉的打劫掳掠压根不为济贫,也没有济贫。

水浒好汉的报复仇杀暴力行为十分凶残狂暴。

宋江要荡平祝家庄一家不留,董平杀程太守满门而只留占太守女儿,张顺杀张旺,石秀杀二僧,杨雄惨剖妻子、腰斩使女,卢俊义将仇人剖腹挖心、凌迟处死,林冲残杀王伦,武松杀张都监的同时惨杀十二个无辜之人,其中竟有九个妇孺,好汉们
屠戮毛氏、刘高、黄文炳、高廉、曾长老全家老老幼幼、男男女女几十口,报复的残忍,都骇人听闻。

施耐庵笔下的李逵既有率性天真的一面,又有着喋血渴望。

他“杀人放火恣行凶,好吃人心两眼红”,只要多隔几天不杀人放火,便要“寻一个鸟出气的”,一斧将人从头到胸劈做两块。

江州劫法场,他“不问官军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他砍头颅剁人尸首是为了“消食”。

梁山上的其他好汉,秉性也是如此,如阮氏“老爷兄弟三个,从来爱杀人放火”,“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乾坤生我泼皮身,赋性从来要杀人”。

在描述梁山好汉造反根源的同时,作者也如实地描摹了他们的盗寇本性。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