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2-碳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电化学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S2-碳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电化学性能
研究
FeS2/碳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电化学性能
研究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充电电池体系,在电动汽车、储能领域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为钠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性能对储能性能和循环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FeS2/碳复合电极,并研究其在钠
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首先,我们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FeS2纳米颗粒。


硫解离源和亚铁盐在乙二醇溶液中反应时,生成FeS2的晶体。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我们得到了粒径约为20-50 nm的FeS2纳米颗粒。

接着,将制备得到的FeS2纳米颗粒与碳材料混合,
并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球磨处理。

这个步骤旨在提高FeS2与碳
材料的接触面积,并增强其导电性能。

制备得到的FeS2/碳复合电极经过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

XRD结果显示,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与
标准的FeS2相一致,表明我们成功制备了FeS2纳米颗粒。

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FeS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碳材料中,且碳材料中还存在着一些微孔结构,有利于电解质的渗透和离子传输。

进一步通过电化学测试,评估了FeS2/碳复合电极在钠离
子电池中的性能。

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GCD)测试
结果显示,FeS2/碳复合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在0.1-3.0 V的电位范围内,复合电极呈现出多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表明FeS2基材在循环过程中能够有效储存和释放钠离子。


不同倍率下的循环充放电测试中,复合电极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显示,复合电极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制备FeS2/碳复合电极,并研究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
电化学性能,我们验证了该复合电极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潜力。

该研究为钠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电极材料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钠离子电池系统中
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制备了FeS2纳米颗粒,并将其均匀
地分散在碳材料中。

通过电化学测试,我们评估了FeS2/碳复
合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中展现出多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FeS2基材能够有效储存和释放钠离子。

此外,复合电极还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以及在较高温度下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这些结果验证了FeS2/碳复
合电极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潜力,并为钠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电极材料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钠离子电池系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