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32020制取氧气2020达标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制取氧气”达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下列收集O2的方法错误的是()
A.
B.
C. D.
4.下列图象与相应操作对应正确的是()
A.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在有无催化剂情况下制氧
气 B. 往稀盐酸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C. 往稀盐酸中加
水 D.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镁+氧气氧化

B. 过氧化氢水+氧气
C. 水氢气+氧

D.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6.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7.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图象中能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时表示反应已完全)()
A. B.
C. D.
9.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
剂 B. 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 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
剂 D. 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0.在实验室中经常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将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 将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夹位于试管的中部
C. 实验时,试管口许放上一团棉花
D. 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
11.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氢气+氧气

B.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氧化汞汞+氧

B.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水→碳

D.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4.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合理的是()
A. 用饱和Na2CO3溶液和KOH溶液来制取NaOH
B.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Ca(NO3)2中混有的杂质CaCl2
C. 用稀盐酸和石灰水检验一种固体中是否含有CO32﹣
D. 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证明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加热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
气 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钉
二、填空题
16.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___ ,如果________ 明氧气已满.
17.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未伸入到液面中________ ;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没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_______ .
18.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消耗氧气的途径有:________(任写一点),工业上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举例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解有氧气:________(任写一点).
19.实验室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氧气:①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提示:氯酸钾,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
③过氧化氢→水+氧气(提示: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每100mL大约1.80元.)选择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是: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或装置.
(1)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
(2)若要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除已经选用了仪器A,B外,还需选用图中的
________ (填字母),要收集干燥的该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G中的________ (填“a”或“b”)端相连接.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增加的一种主要仪器是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 .
21.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称量某烧杯质量时,先移游码后加砝码.
B.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瓶口后加热高锰酸钾.
D.________
2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填序号).(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
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 .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 .
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23.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 .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
24.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2KClO32KCl+3O2↑
方法二:2H2O22H2O+O2↑
(1)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 .
(2)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水氢气+氧气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________、________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_。

(5)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探究活动二】比价氯化铁固体和硫酸铜固体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
①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除了氯化铁
和硫酸铜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的体
积,还有
条)
②可通过观察
者的催化效果.
(3)【探究活动三】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4)【探究活动四】研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的反应.
①分别震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
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对比
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反应.
28.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来制取。

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反应(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此反应中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如图是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A端是电源的________极。

四、综合题
2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一般不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E装置中,能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选择充满水的D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
3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

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 量筒供选用):
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

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写两条即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