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高一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题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18海南卷)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2018上海历史)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

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1983年至1990年,
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7分)
材料三: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
(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庭基本消失。

答案2:未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并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夫提高。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答案2: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但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

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农民的生产经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

其他答案。

(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的发展: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改造和冲击;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产生了影响。

答案2:回答不充分或意思含糊。

农民进城打工。

其他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