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理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这一理念突出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体系。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致力于打造一个学生发展至上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内涵、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种理念下,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和环境。
具体来说,这种教学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课程为中心,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和态度等个体差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教与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的话语权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营造学生发展至上的教育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课堂为主要载体,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则要求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活力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拓展、社团活动、实践实习等,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营造学生发展至上的教育环境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本文将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从其理念内涵、教学实践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操作,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多元开放,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合作,更加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内涵丰富多元,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语言游戏中轻松学习,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高校“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施策略
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施策略李瑞贵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文章从心理学、哲学及教育学的角度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必要性,以及在教学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与主题同名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以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
宣言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
”宣言还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
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是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如何准确地阐述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指导办学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是指引人们从事理论探究和实践运作的航向,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特点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和合作,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究欲望。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重要意义1. 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真实体验和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2.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参与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
4.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和选择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实施方法1.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和特长为出发点的教育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师角色四个方面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需求,设置开放性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参与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到学生参与主导的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实现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实践应用。
三、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考试形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估、展示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全面和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意识。
四、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特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变革和需求的重要方式。
只有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一个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倡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所接受和使用,它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富有成效。
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既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实施该教学方法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概念和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建构者”,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情境性,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项目研究、实验探究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需求,让学生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
3. 注重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教师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互动性,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定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强调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最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教学设计和评价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1. 教学设计方面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评价方面在评价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要求教师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评价。
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力求建立和谐、协调而又独特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理论意义;实践启示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形成1.罗杰斯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各地的许多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以及中学校长与教师出席了会议。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引起听众议论纷纷;后来他又应会议组织者之邀,做了题为“关于教和学的个人想法”的专题演讲。
当罗杰斯在演讲中详细阐述自己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时候,会场上产生了骚动。
他的话音刚落,大厅四周马上有人站起来提出问题。
一些提问者语气不甚友好,有的人甚至十分激动。
会后,人们继续兴致勃勃地议论这个话题。
第二天,当罗杰斯即将离开哈佛的时候,有个头一天听过他演讲的与会者告诉他:“罗杰斯先生,你搞得我们好些人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有的新闻媒体甚至以此作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这件事后来被教育史研究专家称为“罗杰斯挑战”,它引发了一场有关教育观念的讨论。
2.“教育新领域”研讨会的深化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场涉及教育应当以谁为中心的争论并没有结束。
美国著名的学术团体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与美国教育学会、计算机学会等机构创办了一个高层次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称为“教育新领域”(Frontiers in Education)。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教育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实践启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它具有比较普遍的可操作性,因而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可以做到。
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倘能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就可望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1.理解学生(而不是误解学生)教育者必须比较准确地把握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师,仅仅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远远不够了。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他们的特长与缺陷,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习性、情感和追求。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身心需要,并且设计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有可能造成代沟,但代沟不是年龄差距的必然产物。
教师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与自己的学生同步成长。
教育者只有伴随受教育者体验成长的经历,才能真正对他们有所理解。
事实上,同前辈相比,当代的学生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勇于并善于接受新事物。
教育者一旦理解了受教育者,便不难从后者身上发现甚至学到许多积极的东西。
2.尊重学生(而不是轻视学生)不同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然而,不管是优秀生、普通生还是后进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因此,在任何一个课堂里,不应该有“被忽视的角落”或“被遗忘的角落”。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心理上有障碍或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
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教师职业、尊重教育事业。
实践表明,即使是暂时处于落后地位的学生,也有不少特长、优势,具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而这些方面往往是被忽视或被误解的。
例如,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存在着学习相对落后的受教育者群体,这一群体与学习优秀者群体相比,往往受到忽视甚至歧视,他们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意义及实施策略作者:张林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10期在我国,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理念只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如何准确地阐述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指导办学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最早提出来的[1]。
他根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原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解,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学目标是价值的自我实现,教学过程是自由发展,教学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教学方法则应是非指导性的引导。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是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创造性探索,为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教育学理论强调,教育领域存在两类规律。
一类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类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前一类规律人们比较熟悉,也容易接受;后一类规律则往往被人们忽视。
强调外部规律的教育属于社会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工具教育论。
强调内部规律的教育则属于个人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本体教育论。
在中国,由于封建主义集权制社会制度的长期存在,再加上较长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逐渐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视。
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有益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和策略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和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策略,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潜能为核心,将学生视为主体,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为目标。
这种教育理念和策略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潜能的培养。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能够提高教育质量。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成果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和栋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将决定着社会的未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繁荣。
为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首先,要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使教育者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要进行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斯与 “ 学 生 为 中心 ” 育 理 念 的提 出 。15 以 教 9 2年 ,
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一次主题为“ 课堂教学 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的学术研讨会上 , 著名心理学 家卡尔 ・ 罗杰斯 ( a . oe , 0 18 ) C rR R gr 1 2~ 97 在发 l s9 言中首次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 的观点 , 并引发 了一 场有关教育观念 的大讨论。2 “ . 教育新领域 ” 研讨 会 的深 化 。 “ 育 新 领域 ” Fotr i dctn 教 ( rni nE uai , e s o 简称为 FE 是美 国著名学术 团体 电气与 电子工程 I) 师学会(E E 、 国教育 学会 等机构创办 的一个 IE ) 美 高层次的教育学术研讨会 , 2 世纪 7 从 0 0年代初期 开始每年举行一次。19 98年“ 教育新领域 ” 研讨会 的主题被 确定 为 “ 以教 师为 中心 向 以学 生 为 中心 从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 教师倘能从 以下 5个方面人 手, 就可望取得 比较 理想的效果。1 理解学生 ( . 而 不是误解学生)教师应当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 , , 包括他们 的优势与弱点 , 他们的特长与缺陷, 他们 的习性、 情感和追求 。2 尊重学 生 ( . 而不是轻视学 生)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 特别是心理上 有障碍或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 , 要尊重每一位受教 育者 。3 服务学生 ( . 而不是利用学生) 在 W O的 , T
、
“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形成。1 罗杰 .
教育 , 其教育理念被称 为本体教育论。“ 以学生为 中心” 的教育是符合教育 内部基本规律的。它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1. 引言1.1 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在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为目标。
这种教学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潜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主动、深度地参与进来,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起更加亲近和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更好地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如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和权威人物的角色,学生则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感和积极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研究表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重视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和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
学生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也与过去完全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的互动与参与,更多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研究如何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为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实践和探索,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发展为核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环境。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学习的伙伴,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学习小组、合作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倡探究式学习。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的探究活动、项目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教与学的平衡。
教育应该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声音和需求,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学生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参与讨论,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论“以学生为中心”
论“以学生为中心”论“以学生为中心”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才能和个性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被鼓励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潜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他们。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学生的积极反馈和成长也将成为教师教学动力的源泉。
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实施这一理念需要教育机构和教师有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另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参与和自律。
如果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能会变得不够有效。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这一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扎根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置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全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加深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 介绍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思政课是高校教育中一门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政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思政课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观。
思政课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思想信念。
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信息过剩,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影响,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明辨是非,坚定自己的思想信念,不轻易被外界干扰和诱导,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
只有加强思政课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有许多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力求建立和谐、协调而又独特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理论意义;实践启示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形成1.罗杰斯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各地的许多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以及中学校长与教师出席了会议。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引起听众议论纷纷;后来他又应会议组织者之邀,做了题为“关于教和学的个人想法”的专题演讲。
当罗杰斯在演讲中详细阐述自己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时候,会场上产生了骚动。
他的话音刚落,大厅四周马上有人站起来提出问题。
一些提问者语气不甚友好,有的人甚至十分激动。
会后,人们继续兴致勃勃地议论这个话题。
第二天,当罗杰斯即将离开哈佛的时候,有个头一天听过他演讲的与会者告诉他:“罗杰斯先生,你搞得我们好些人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有的新闻媒体甚至以此作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这件事后来被教育史研究专家称为“罗杰斯挑战”,它引发了一场有关教育观念的讨论。
2.“教育新领域”研讨会的深化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场涉及教育应当以谁为中心的争论并没有结束。
美国著名的学术团体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与美国教育学会、计算机学会等机构创办了一个高层次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称为“教育新领域”(Frontiers in Education)。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作者: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月末版》2014年第04期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随着高校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推进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历史沿革和教育学的角度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沿革从教育理念层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中外历史上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这是挑战传统教育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论”的宣言。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于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主张“因材施教”;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点,均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既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李秋华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一、何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
从古代孔圣人开办讲堂开始,就始终坚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而实现这一职责的基本做法就是将学生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学生在校园中能享受的各种权利以及如何施展自身才华,都是学生个人的选择和教师与校方应当协助完成的。
同理,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还原的是学生的本性,坚持把孩子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正引导孩子走向全面健康成长的道路。
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索尔芒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将孩童处在主导地位,有利于增加孩子对自身的信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最应避免的误区是,在本质上提高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的同时,并没有贬低教师的价值,而是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作为教师一方应当格外关注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孩童。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价值
(一)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内涵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扎根于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新时代新教育模式下延伸出的产物,在教育改革中,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在社会关于国家新课标课程选择、未成年人教育出现的问题研究尤其是幼儿教育方面,学生都是作为问题的主角,国家在整个过程中围绕着学生,确立整体的教育方针和策略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更好的素质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对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具有意识层面的哲学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为一种意识,是由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变化而来的产物,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能够支配着幼儿教师在从事工作时刻坚持这一基本原理,将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更加系统理论化地将校园中所有的教育设备设施、基础资源合理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使用。
在思想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思维,应用开拓的视野看待身边的事物,不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在课堂上教师追求的是学生听懂了多少而不是自己的教学课程是否推后,教师要做到的是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检验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的真谛。
(三)“以学生为中心”对教育事业的价值
1.“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宣传日益强烈,学生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并未受到贬低),学生与教师能够更好的交流互动,关系更接近于朋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2.“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在我国旧社会落后的封建思想,男女差别对待,女孩更是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此举也是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规律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普及,顺应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所有幼儿接收学前教育带来更多机会。
教育者更关注学生本身,坚持符合作为教育者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需要,当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成文规定已不再适应教育机制的发展,校方则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程,完善各项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静的环境学习生活,从各个角度改进教育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育机构内部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加强校园内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校方坚持美化校园环境;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建设。
2.改进校内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方式
校方坚持对教师进行定时考核;校方坚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任课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1.在课堂学习中贯彻理念
作为教师,应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作为教师工作的主体和主要对象,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国家栋梁的保护。
在课堂上坚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2.在课下生活中贯彻理念
在课堂上寻找适合学生的正确方式学习的同时,在课下生活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减少孩子的负担,作为孩子,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应当享受的是更好的童年时光而不是铺天盖地的学业任务。
教师应与孩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与孩子们成为朋友,成为重要的倾听者,让孩子们愿意分享自己看见、听见的小故事或者身边的趣事,另一方面,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或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送去更多的温暖。
四、“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
(一)推进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1.教育氛围得到改进
在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坚持运用了“团队辅导”的原则,将孩子组织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可通过成语接龙、看图识话、猜谜语等多种有趣和益智类游戏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趣味性的追求,从孩子抓起,提高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的兴趣,在保持老师和孩子间的良好关系的同时拥有了良好学习氛围,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贯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配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式提出并切实应用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开始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计划中,如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个人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将学生进行分成各个能力相当的小组,进行小游戏的策划、临时节目的组织(如现场唱一首歌曲、背一首唐诗或其他的才艺表演)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孩子们接收知识,即轻松又愉快。
在这样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才能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学生的小组学习过程中也考验着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
因此,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也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配合。
(二)有利于巩固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教师提高了对学生的服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打破应试教育的一把利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应用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个人素质得到加倍的重视,而幼儿在这样的教育环节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基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这样优秀的思想理念在众多传统教育思想是一股清流,也是协助培养人才,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器。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正确理念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