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老子与庄子都从未自称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

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

孔子、子思、曾子、子夏、孟子、荀子均有传承关系,墨家有巨子相袭制度。

儒墨两家,系统清楚,号称显学。

汉代司马谈《论大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趋势。

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而创立的新体系。

老子、庄子是阴阳、名、法出现以前的人。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

神仙方术信仰由来已久,古代巫、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

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借卜筮占吉凶。

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吃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鬼祭神,在下层群众中也得到推广,还没有系统的理论。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生困苦,才出现了《太平经》。

此书成书时间约在东汉安帝、顺帝统治时期,此书为集体创作,书成于于吉、宫崇等人之手。

道教建立后,沿着两条路线传播。

上层路线与历代朝廷、官方相配合,可以称为正统的官方道教。

还有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结合得比较紧。

农民起义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

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

宋代的方腊,清末的义和团也属这一类。

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与佛教之间长期互相争辩,属于官方道教。

从北宋开始编辑道教全集《道藏》多达七千多卷。

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如民间与官方的道教都很重视符咒、炼丹、气功等。

佛教到后期,大乘兴起,崇拜的偶像越来越多,引出了许多佛,不止释迦牟尼一位。

道教到了南北朝时,神也越来越多,有等级品位,老子这个形象也被塑造得更加神秘,演变成“太上老君”。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

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

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

老子哲学讲无为、清静、合一,与道教的宗教修养有关,但老子的
哲学思想体系,与道教毕竟有所不同。

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那是很晚的事了。

东汉末年,汉
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千文。

念《老子》的也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
五斗米道。

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
少老子的思想。

1.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时所用依据的一项是( )
A.“道家”名称是汉代司马谈在《论大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的。

B.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系统清楚,号称显学。

C.孔子、子思、曾子等自称儒家,墨子等自称为墨家,老子、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

D.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2.对原文有关老子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末年,老子的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影
响。

B.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都很重视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C.南北朝时,老子演变成“太上老君”,是受佛教大乘兴起的影响。

D.《老子》不是宗教性的著作,东汉末年,汉中张鲁开始把它奉为道教典籍。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样,都是随着宗教的发展而从人变成神的。

B.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是因为其哲学思想为道教的宗教修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C.黄巾起义、方腊起义、义和团,都是以《太平经》为指导思想的农民起义。

D.道家的出现,是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发展的结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4—6题。

背后的子弹
包利民
冲出战壕的时候,班长赵锐只觉得兴奋,他大步向前,狂风,还有子弹的呼啸。

他都没有一点儿的恐惧,这样的场景他经历得太多了,竟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忽然,一丝莫名的凉意夹杂着不安涌上心头,只觉背后异样,猛回头,却见战士钱万里正跟在身后十来米处,黑洞洞的枪口晃动着,不时划过他的后心,他不禁颤了一下。

赵锐瞬间想起,许多次战斗都是这样,冲锋的时候,钱万里就跟在他后面不远处。

他的心更是紧提了起来,作为班长,他没少收拾这个沉默的战士,总是找茬让他吃些苦头。

有时是钱万里真的犯了错,有时是无事找事,不为别的,他就是讨厌钱万里的冷淡与冷漠,这个兵蛋子,不会讨好班长,也不会笑,让人心里不舒服。

赵锐回想起刚才钱万里看着他的目光,比那枪口更让人心生寒意。

事实上这种眼神赵锐在钱万里的眼中已看过多次,说不出的阴寒。

这小子总跟着自己,不会瞅冷子照自己放上一黑枪吧!
钱万里的心里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每次冲锋,他都紧紧尾随赵锐,他甚至无视迎面而来的弹雨,眼中只有那个让他痛恨的背影。

他是有着痛恨的理由的,他才十八岁,偷偷跑出来参军,就是为了躲避养父母的虐待。

从小到大,他是在阴暗的际遇中成长起来的,心里已经没有了温暖,虽然不至于去恨每一个人,可他也不再相信任何人。

他只是本份地当一个兵,作战也勇敢不退缩,可这却引来了班长的不满。

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那份饭,却被班长痛斥,不但饿着肚子,还被关了一夜的禁闭。

他没想到逃出那样的家庭,却又迎来这么一个班长。

他的恨便疯长起来,每一次他的手都攥得发白,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复。

已经越来越接近敌人的阵地,不少战士都倒在了冲锋的途中。

那子弹也越发密集起来,可却影响不了这两个人的推进速度。

随着脚步的迈动,钱万里的步枪枪口也在不停地抖动,而枪口的前方,就是赵锐。

赵锐也因此一阵阵地脊梁发冷,奔跑的身姿也有些僵硬。

前方,敌人已经冲出阵地,战斗的短兵相接异常激烈。

混战之际,钱万里觉得机会来了。

他不停地开枪打倒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敌人,同时寻找时机向那个背影开上一枪,而这一枪,一定要毙命,还要做成是敌人射击的假相。

赵锐听着身后的枪响,见敌人一个个倒下,暗自吁了一口气,同时笑自己的多疑。

于是恢复了状态,围拢过来的敌人在他的枪口下一个个倒地。

冲到敌人阵地前,兵员已经大幅减少,敌人也呈包围之势靠拢过来,几乎四面都有敌人。

见这情形,钱万里一阵激动,这就是最好的时机!他机警地四顾,敌人又倒下许多,前面的班长也撂倒了不少,在全排,他们两个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最突出的,钱万里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赵锐才会收拾他。

见周围的敌人有些退缩,暂时对自己构不成威胁,钱万里的枪口暗暗对准了前面背影的心脏位置,他相信自己的枪法,手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全身也出了汗,风更猛,
他忽然打了个冷战,感觉到冷。

那一瞬间,他记起一个同样寒冷的时刻。

那时他躺在战壕里,午夜,冬季,睡梦中被冻得醒过来,而更大的困意再度让他迷糊,只觉得一个草垫子忽然盖在身上。

他微微张开眼睛,只看见一个模糊的背影。

而此刻,那背影正在清晰。

赵锐仿佛有预感般转过身来,见钱万里的枪正直直地瞄着自己,他下意识地举枪。

钱万里的枪响了,而赵锐的枪也响了。

有那么一刻,赵锐觉得无边的寂静,自己仍然站着,转回身去,一个接近他的敌人正在倒地。

钱万里见到赵锐开枪,脸上竟露出了微笑,可身上却没有痛的感觉,一个敌人在他身后正慢慢倾倒。

两人对视了一发。

赵锐骂道:“发什么呆,快跟上,小心我收拾你!”钱万里提枪而上,全身的寒冷顿消。

战场上,两个身影正所向披靡。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班长赵锐担心钱万里会放自己黑枪,是因为他平时老收拾这个战士,不仅因为钱万里有时做错事,还因为他对钱万里存在偏见。

B.钱万里带着寒意的目光,赵锐"已看过多次",从侧面表现了钱万里心中恨意在不断累积。

C.小说几次写到钱万里枪口的"晃动""抖动""对准"等细节,表现了钱万里心理的微妙变化。

D.小说以钱、赵二人同时人性复苏、互相救助结尾,情节巧合离奇,给读者留下无穷悬念。

5.小说中的钱万里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

(6分)
6.小说以“背后的子弹”为题目,有何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随后,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全民阅读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立法的进程,直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功能,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藏书、管书为主,转向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要求地方政府把全民阅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这也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李苑、孙嘉靖《书香中国更可期》) 材料二 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城镇成年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67.5%,农村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3%;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所上升,但农村的调查结果不乐观,两项调查结果均表现为不升反降。

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也表示,阅读基础设施建好后,要进一步激活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提升其价值。

仅就目前而言,农村居民的阅读问题确实存在短板,全社会要尽量向农村和农民子弟倾斜。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65.2%的农村成年居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也就是说,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成年居民想通过阅读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希望能与中国古人和东西方名家、大家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朋友,渴望在字里行间丈量世界。

魏玉山和徐升国一致认为,培养农村居民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有条件的农村要找喜欢阅读的村民来管理农家书屋,带领大家定期开展有规模有计划的读书活动,引领村民走进字里行间。

(摘编自刘彬《农村需要阅读推广人》)
材料三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后,中国出版界便积极行动起来。

经过周密的顶层设计和精心准备,由权威的图书评测专业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科教频道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一份中国图书的权威榜单、一幅中国人的阅读地图。

至2018年,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已成功举办了5届,共有300余名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评审工作。

每年优秀图书要历经近10道专业评审程序,才能从40余万种图书中产生这个好书榜单,上榜率仅为0.00007%。

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榜单”,更是一幅“心灵榜单”。

“中国好书”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出版社纷纷围绕“中国好书”制定精品出版战略方向、方针和策略,建立精品出版工程机制和目标;“中国好书”也成为大众阅读的风向标,正在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摘编自杨平《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好书》)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情况统计
注:上图看不清楚的字依次为: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阅读率
(摘编自《中国报告网》)
7.下列关于“全民阅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之后,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全民阅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C.近年来全民阅读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阅读率和阅读量不升反降,其原因是农村数字
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

D.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的开展,既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低的阅读率和较高的阅读意愿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农村阅读短板的存在和农民阅读习惯培养的不易。

B.参与的专家学者多、评审程序严、上榜率低,无疑提升了“中国好书”推荐书目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全民阅读的上佳选择。

C.上述的几则材料中,多处引用了权威部门统计提供的精确数字和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说服力。

D.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速提高,2014年已超越纸质书阅读率,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

9.要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
,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
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B.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D.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棺椁,棺材和外棺。

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

棺椁可以显示死者的
地位。

B.太牢,是古代祭祀等级的一种,古代祭祀宴会时,若牛、羊、豕三牲具备则为太牢,无论
少了哪一牲,则为少牢。

C.左右,文中指君王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
四史"之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有辩才,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优孟投其所好,建议庄王以人君之礼葬马,使楚庄王认识错误,最终收回成命。

B.优孟识礼,他主张用六畜的礼仪来安葬楚庄王的爱马,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

C.优孟重情重义,孙步敖生前善待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果然帮助了他。

D.优孟智勇双全,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见楚庄王,以假乱真,后又凭自己"优"的身份以歌辞唱出为官的无奈,使楚庄王醒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②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

下方山【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舟归乡的情景。

B."繁霜""苦雾"都是蕴含了悲伤忧郁的情感意象。

《诗经· 小雅·正月》:"正月繁霜,
我心忧伤。

鲍照《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其中的"繁霜""苦雾"也表达此种情感。

C.最后四句,将作者归途渐近、心情愈加忐忑,反而将愁肠翻滚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逼
真地刻画了出来。

D.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作者将寻常情,眼前景,妙手写来,波澜层生,加之整首诗对
偶工巧,连用叠字,妙用比喻、拟人,更增加了一层和谐的形式美。

15.诗歌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男子曾经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曾爱过氓,看不到氓便“__________”,看到了氓便
“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对于书中的金玉良言,要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对于书中的糟粕要及时剔除。

②中纪委在调查中发现,这起贪腐窝案涉案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大,覆盖系统之多,涉案金额之巨,令人侧目而视。

③深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味品头论足,改革何时才能成功?
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软约束或是置之度外的一纸空文。

⑤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⑥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傣家人胼手胝足,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幸福的交响曲。

⑦这一特大贪污腐败分子被挖出后,该利益链条背后的一系列同案人物纷纷呼之欲出,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A.①②⑥
B.④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⑦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C.中央电视台自从1983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在此后的二十多年
间,看春晚就像贴春联、吃饺子一样,成为中国特有的“春节文化现象”。

D.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杨的处理决定:孙杨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⑤它却如影随形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③②⑤①⑥④B.③②①⑥④⑤C.①⑥④③②⑤D.①⑥②⑤④③20.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字。

(6分)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很重要,①__________。

将化石完好地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能正常开展。

因为②__________,所以化石修理也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化石修理就是要把化石骨骼尽可能地暴露,同时不使化石受损。

有的标本中还保存了鸟类的羽毛,翼龙的翼膜等软组织结构,因此③__________,必须在修理前用X光扫描,用显微镜观察,通过确认骨骼的展布情况来指导修理。

21.下图是某市“图书馆还书流程图”。

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