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嘉园模板及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L嘉园项目主体工程模板及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一、工程概况 (2)
二、工程工期 (2)
三、高支模特点 (2)
第二章高支模支撑搭设组织安排 (3)
一、高模板支撑搭设安全组织机构图 (3)
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3)
第三章高支模支撑体系计算 (4)
一、楼板支撑验算 (4)
二、梁模板验算 (13)
第四章高支撑模板安拆 (34)
一、高支撑模板安装 (34)
二、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 (37)
三、模板的验收 (38)
四、模板的运输、维修与保管 (41)
第五章高支模安全保证措施 (41)
一、金属扣件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41)
二、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42)
第六章高支模质量保证措施 (43)
一、钢管搭设要求 (43)
二、模板安装要求 (43)
第七章高支模钢筋工程 (44)
第八章高支模砼工程 (46)
第九章高支模文明施工 (46)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TCL嘉园项目主体工程
建设单位:惠州TCL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惠州TCL嘉园位于惠州市河南区5#地块,该项目建有七栋住宅楼和部分商业用房。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车库,地上一层为架空层、商业用房,2—18层为住宅,结构体系为框支剪力墙。

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部分商业基础为独立基础,基础已施工完毕。

本工程分2个区段,其中:
1区为A1、B1、和幼儿园;2区为C1、、E1、D1到D3五栋教学楼。

本工程场地已平整,场地道路与市政道路直接相通。

水电接口已接至现场内。

具备“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

二、工程工期
合同工期为:390天。

三、高支模特点
本工程D栋地下室层高5.6m,B栋一层层高8.3m,所有楼层二层层高3.25m,二层以上层高为 2.90m,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和以上各层的施工均搭设满堂脚手架,由于架体较高,故需要严格符合计算,精心设计。

本方案以地下室模板施工为设计对象,其它楼层施工参照本方案执行。

第二章 高支模支撑搭设组织安排
一、高模板支撑搭设安全组织机构图
后勤部
档案部
质检部
计划经济部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部
机电安装部
安全部
材料设备部
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岗 位 姓 名 职 称 职 责
项目经理 夏学金 工程师 全面负责,协调各工种工作,质量、安全责任人。

项目副经理 邱自立 工程师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 朱陶园 高级工程师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主管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
措施及施工进度工作。

技术员 孙伟平 工程师 协助技术负责人工作。

总施工
朱炜 工程师 负责施工工作的安排和总调度。

施工员 罗观华
罗帝生 罗康明
助工 助工 助工 负责执行总施工的安排,主要对现场施工工作的执行和开展。

质检员 廖李安
工程师
负责材料送检和质量控制工作。

安全员曹建成助工负责检查工地施工安全和文明。

资料员梁建超助工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签字、移交、归档等工作。

材料员马学标负责管材料采购,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架子施工班组负责高支模系统的搭设,架工施工班组必须为持证上岗的工人
搭设的支撑体系由安全员旁站指导,注意控制好支撑体系的钢管间距,标高,材料质量、搭接高度,剪刀撑、水平拉结位置的安设等。

技术负责人做好交底、指导。

第三章高支模支撑体系计算
高支模体系承载力演算:(采用Ф48钢管支撑体系)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一、楼板支撑验算
管材料要求:
1、采用钢管48mm,壁厚为3.5mm。

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使用的钢管应先作好防锈处理,使用的钢管应符合国标3号钢的技术要求,外径不少于48mm,壁厚不小于3.5mm。

2、铸铁扣件。

有断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使用前浸泡柴油作防锈处理后,才能使用,扣件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直角扣件大于500件,旋转及对接扣件大于150件,批量在场350件以内,应用一批量验收,直角扣件的批量大于3000件时,还应进行扭转刚度试验样本数量为10件。

(一)、设计资料及说明
计算对象以构件截面尺寸,跨度或层高最大者,其余较小者本着便于施工及章约材料的原则套用。

因此选取地下室局部楼板进行验算,参数如下:
地下室层高5.6m,楼板厚度为180mm。

(二)、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4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90米,立杆的横距 l=0.9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①、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80×0.900+0.500×0.900=4.5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0.900=4.0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00×1.80×1.80/6 = 48.60cm3;
I = 90.00×1.80×1.80×1.80/12 = 43.74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4.500+1.4×4.050)×0.300×0.300=0.10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00×1000×1000/48600=2.05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4.500+1.4×4.050)×0.300=1.99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93.0/(2×900.000×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8.550×3004/(100×6000×437400)=0.17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②、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a、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180×0.300=1.350kN/m
b、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500×0.300=0.150kN/m
c、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1.350+1.2×0.150=1.800kN/m
活荷载 q2 = 1.4×1.350=1.890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321/0.900=3.690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3.69×0.90×0.90=0.299kN.m
最大剪力 Q=0.6×0.900×3.690=1.993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0×3.690=3.653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a、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99×106/83333.3=3.5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b、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93/(2×50×100)=0.59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c 、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2.850×900.04/(100×9500.00×4166666.8)=0.320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③、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900 900 900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3.65kN
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804
0.877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2.030
0.124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2.68
2.68
0.97
0.974.63
4.63
3.65 3.65
0.00
0.003.65
3.65
4.63
4.630.97
0.97
2.68
2.68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877kN.m
最大变形 vmax=2.030mm
最大支座力 Qmax=11.933kN
抗弯计算强度 f=0.877×106/5080.0=172.5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④、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9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⑤、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a、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 = 0.129×5.420=0.700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b、模板的自重(kN):
NG2 = 0.500×0.900×0.900=0.405kN
c、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80×0.900×0.900=3.64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4.750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2.000)×0.900×0.900=3.64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⑥、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0.80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 112.0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57.1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7;
公式(3)的计算结果: = 78.7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163 1.167 1.185 1.243
——————————————————————————————————————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⑦、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 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
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二、梁模板验算
(1)梁竹胶模板与支撑计算
①、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400mm,
梁截面高度 H=1200mm,
H方向对拉螺栓2道,对拉螺栓直径20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12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②、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5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8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kN/m2。

③、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④、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00 300 300
51.55kN/m
A B
图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80+1.4×6.00)×1.20=51.552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51.552×0.3002=-0.464kN.m
f=0.464×106/64800.0=7.160N/mm2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51.552=9.27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279/(2×1200×18)=0.64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8.80×1.20=34.56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34.560×300.04/(100×6000.00×583200.1)=0.542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542mm小于 [v] = 300/250,满足要求!
⑤、穿梁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8.80+1.4×6.00)×1.20×1.20/2=30.93kN 穿梁螺栓直径为20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6.9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22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38.2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30.931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1200mm。

每个截面布置2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⑥、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
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2)梁侧模板计算 ①、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400mm ,高度2100mm ,两侧楼板高度180mm 。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7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

外龙骨间距500mm ,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 ×3.5mm 。

对拉螺栓布置4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400+400+400+400mm ,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 ,直径20mm 。

312
312312312312312400400400400
2100m m
400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②、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8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2.100m ;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4.40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4.4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kN/m2。

③、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5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34.400×0.500+1.4×6.000×0.500=24.84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50.00×1.80×1.80/6 = 27.00cm3; I = 50.00×1.80×1.80×1.80/12 = 24.30cm4;
312
312
312
312
312
312
24.84kN/m
A
B
计算简图
0.187
0.255
弯矩图(kN.m)
3.05
4.69
4.09
3.65
3.80
3.95
3.95
3.80
3.65
4.09
4.69
3.05
剪力图(kN)
1.033
0.055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3.052kN N2=8.784kN N3=7.444kN N4=7.891kN N5=7.444kN
N6=8.784kN
N7=3.052kN
最大弯矩 M = 0.255kN.m
最大变形 V = 1.0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55×1000×1000/27000=9.44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689.0/(2×500.000×18.000)=0.78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03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11.7/250,满足要求!
④、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8.784/0.500=17.568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8.784/0.500=17.56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7.568×0.50×0.50=0.439kN.m
最大剪力 Q=0.6×0.500×17.568=5.270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17.568=9.662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39×106/83333.3=5.27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270/(2×50×100)=1.58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抗剪强度计算不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14.640×500.04/(100×9500.00×4166666.8)=0.156mm 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 ⑤、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400 400 400 400 320
3.05kN 8.78kN
7.44kN 7.89kN 7.44kN 8.78kN 3.05kN
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1.701
0.598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1.246
0.205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0.000.003.05
3.0511.8411.84
6.83
6.83
0.620.62
4.354.35
3.54
3.54
4.854.85
2.59 2.5911.3711.37
3.05 3.050.000.00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1.700kN.m 最大变形 vmax=1.246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663kN
抗弯计算强度 f=1.700×106/10160000.0=167.32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⑥、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20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7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225.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38.25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8.663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3)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4米,
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400mm×21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7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5420
15002100
400
283133283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25.000×0.180×0.500×0.350=0.945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①、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a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2.100×0.350=18.375kN/m b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500×0.350×(2×2.100+0.400)/0.400=2.013kN/m c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0+2.000)×0.400×0.350=0.630kN 均布荷载 q = 1.2×18.375+1.2×2.013=24.465kN/m 集中荷载 P = 1.4×0.630=0.88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35.00×1.80×1.80/6 = 18.90cm3; I = 35.00×1.80×1.80×1.80/12 = 17.01cm4;
163
133
103
0.88kN 24.46kN/m
A
B
计算简图
0.050
0.071
弯矩图(kN.m)
1.56
2.43
2.55
1.660.77
1.59
1.59
0.94
剪力图(kN)
0.107
0.004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564kN N2=4.985kN N3=3.178kN N4=0.942kN
最大弯矩 M = 0.070kN.m 最大变形 V = 0.1mm 2、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70×1000×1000/18900=3.70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552.0/(2×350.000×18.000)=0.60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0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63.3/250,满足要求! ②、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1、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4.985/0.350=14.243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4.24×0.35×0.35=0.174kN.m
最大剪力 Q=0.6×0.350×14.243=2.991kN
最大支座力 N=1.1×0.350×14.243=5.48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a、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74×106/83333.3=2.0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b、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991/(2×50×100)=0.89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c、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11.869×350.04/(100×9500.00×4166666.8)=0.030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350.0/250,满足要求!
③、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1、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283 133 283
1.56kN 4.99kN 3.18kN 0.94kN 0.95kN 0.95kN
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101
0.124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0.003
0.026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1.02
1.02
0.070.07
1.49
1.49
3.673.67
1.32 1.32
4.094.090.920.920.030.03
0.97
0.97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124kN.m 最大变形 vmax=0.027mm 最大支座力 Qmax=5.410kN
抗弯计算强度 f=0.124×106/5080.0=24.3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283.3/150与10mm,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700 700 700
5.41kN
5.41kN
5.41kN
5.41kN
5.41kN
5.41kN
5.41kN
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663
0.568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0.855
0.046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1.89
1.89
3.52 3.52
2.70 2.70
2.70 2.70
3.52
3.52
1.89 1.89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663kN.m 最大变形 vmax=0.855mm 最大支座力 Qmax=11.631kN
抗弯计算强度 f=0.663×106/5080.0=130.46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④、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6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⑤、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1.63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5.420=0.840kN
N = 11.631+0.840=12.471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 129.3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65.9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7;
公式(3)的计算结果: = 90.9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163 1.167 1.185 1.243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