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案新部编本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四、检学2:
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迅速合并同类项:
(1) ;
(2) ;
(3)
遇到项数较多时,怎么办?如:
五、示学
——— 找
=( )+( )—— 移
=(6-5) +(-10+7) ——— 并
= -3
六、练学
(1)
(2)
(3)
(4)
七、小结
请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并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观察:多项式 中,有没有具有相同特征的项?
思考:你所归为的同类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三、检学1:
1.下列每组式子分别是同类项吗?若不是,简要叙述理由。
(1) ;(2) ;
(3) ;(4) ;
(5) ;(6) ;
(7) ;(8)-2014与0;
(9) 。
2. 取何值时, 是同类项?
3.填空:
(1)在()内填上相应字母,使得 与 是同类项;
(2)若 和 是同类项,则 =;
四、导学2
如图,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列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
53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合并同类项。
根据乘法分配律,完成下面的合并:
=
=______
=_______
法则:
(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教师口述、提问
师生共同总结同类项的概念
教师出示题目
巡视
提问
仔细观察你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从等号左边到右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教师展示问题
巡视
教师引导
教师展示问题
巡视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同类
项的概念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讲解
思考后快速回答
讨论后作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仔细聆听
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示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Hale Waihona Puke 市实验学校课题合并同类项
课时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运算
修改点
课堂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会简单的合并同类项。
学生总结
齐读目标




1、会识别同类项;
2、会简单的合并同类项;
3、课本第65页练习1.








合并同类项
例:


与 练习:
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
= _____
= _______
法则:




1、在讲解合并同类项时,题目跨度过大;
2、整节课自己讲的多,学生完成的内容较少,应舍得把时间交给孩子;
3、在发现学生步骤上的错误,没有板书纠正过来,应该用红笔纠正,引起学生重视。
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具
PPT展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以PPT为依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点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会简单的合并同类项。
根据定义,得到分类表一:
二、导学 1
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我们去超市购物时,琳琅满目的货品都分类摆放,方便人们购物;数学中也有许多类似现象,如我们将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偶数,在第一章有理数的学习中,我们也将有理数按性质符号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观察多项式 中,有没有具有相同特征的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