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
一、第一单元(1 - 2周)
1. 课文讲解(第1周)
- 字词教学:重点生字如“毯、陈、裳”等的读音、书写和字义。
-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的优美语句,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 字词积累:“缀、幽、雅”等字词的学习。
- 文意探究: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2. 口语交际:演讲(第2周)
- 话题选择:可以从课本提供的话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我的梦想”“我爱读书”等。
- 演讲技巧指导:包括演讲的开头、结尾,声音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运用等。
- 组织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练习,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3. 习作:变形记(第2周)
- 引导想象:启发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如变成一只蚂蚁、一棵大树等。
- 写作指导:如何描述变形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空间顺序或者时间顺序。
- 作文修改: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
二、第二单元(3 - 4周)
1. 课文讲解(第3周)
- 古诗字词理解:如“渚、旷、翻墨、跳珠”等字词的含义。
- 字词学习:“寇、副、榴”等生字词。
- 内容分析: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五壮士跳崖前的动作、神态等语句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语文园地(第4周)
- 交流平台:总结本单元在描写景物、表达情感方面的方法,如借景抒情等。
- 词句段运用:进行词语、句子的练习,如理解词语的不同含义并能准确运用,仿照例句进行句子改写等。
三、第三单元(5 - 6周)
1. 课文讲解(第5周)
- 字词教学:“豁、凛、疙瘩”等字词的掌握。
- 内容解读: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体会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以及竹节人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乐趣。
- 字词积累:“谜、尚、氧”等字词。
- 文意理解: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学习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等。
2.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第6周)
- 情境创设:设定不同的情境,如请求父母同意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请求老师同意开展某项班级活动等。
- 说服技巧指导:从阐述理由、表达情感、考虑对方的利益等方面进行指导。
- 模拟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第6周)
- 话题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能让生活更美好,如阅读、运动、音乐等。
- 写作结构:指导学生采用总分总或者总分的结构进行写作,中间部分要具体阐述为什么这个事物能让生活更美好。
- 作文讲评:选取典型作文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第四单元(7 - 8周)
1. 课文讲解(第7周)
- 字词学习:“咆、哮、嗓”等生字词。
- 内容剖析:分析老支书的人物形象,通过他在洪水来临时的语言、动作描写,如“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等语句,体会他沉着冷静、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品质。
- 字词积累:“汹、涌、澎、湃”等字词。
- 文意探究:理解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体会文章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2. 语文园地(第8周)
- 交流平台: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 词句段运用:进行词语搭配、句子仿写等练习。
- 日积月累: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
五、第五单元(9 - 10周)
1. 课文讲解(第9周)
- 字词教学:“棚、苔、藓”等字词的掌握。
-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的写作方法。
- 字词积累:“袖、篷、缩”等字词。
- 文意解读:感受文中“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学习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技巧。
2.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第10周)
- 中心确定:指导学生选择一个中心意思,如“快乐”“烦恼”等。
- 材料选择: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事例,如写“快乐”可以选择旅游、和朋友玩耍等事例。
- 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能够突出中心意思。
六、第六单元(11 - 12周)
1. 课文讲解(第11周)
- 古诗字词学习:“簸、涯、莺、郭”等字词的理解。
- 字词积累:“莹、裹、篮”等字词。
- 文意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美丽与渺小,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学习文中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第12周)
- 话题设置:如“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等有争议的话题。
- 交流技巧:引导学生倾听不同意见,尊重他人观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求同存异。
-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
3. 习作:学写倡议书(第12周)
- 倡议书格式:讲解倡议书的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格式要求。
- 内容撰写:指导学生根据某个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文明出行等,撰写倡议书的内容,明确倡议的目的、具体措施等。
七、第七单元(13 - 14周)
1. 课文讲解(第13周)
- 文言文字词理解:“善、鼓、志、曝”等字词的含义。
- 字词学习:“谱、莱、茵”等字词。
2. 语文园地(第14周)
- 交流平台:总结本单元在艺术欣赏方面的收获,如如何欣赏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
- 词句段运用:进行词语理解、句子改写等练习。
- 日积月累:背诵与艺术相关的名言警句。
八、第八单元(15 - 18周)
1. 课文讲解(第15 - 16周)
- 字词教学:“闰、胯、匾”等字词的掌握。
- 内容解读:了解少年闰土的形象,体会文中“我”与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压抑。
引导学生通过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深入理解人物。
- 字词积累:“澄、综、锦”等字词。
- 文意探究:理解鲁迅先生笔下“好的故事”的内涵,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字词学习:“殡、悼、唁”等字词。
2. 语文园地(第17周)
- 交流平台:总结本单元在描写人物方面的方法,如外貌描写、事件描写等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 词句段运用:进行词语辨析、句子补充等练习。
- 日积月累:背诵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3. 复习(第18周)
- 字词复习:对全册书的生字词进行系统复习,包括读音、书写、字义等。
- 课文复习:回顾重点课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
- 语文知识复习:复习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描写方法等语文基础知识。
九、期末复习与考试(19 - 20周)
1. 综合复习(第19周)
- 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流程。
- 根据模拟考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如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
2. 期末考试(第20周)
- 组织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