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第3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PPT课件

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量多,主要原因是( B) A.位于赤道附近 B.位于迎风坡 C.位于背风坡 D.位于内陆
读下图分析完成问 题。
(1)迎风坡是_A_______坡,此坡降水较___多___(多或少),其原因 是 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因素对降水的影响。(A ) A. 地形 B. 海拔 C. 海洋 D. 海风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 降水量线。
A80mm 60mm 40mm 20mm
D B 80mm
60m 40mmm C
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降水量分别 为: 80mm 60mm 40mm 40mm 。
发现: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图上,各点的降 水量相等。
乙
地形雨
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 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降水。
丙
锋面雨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 遇冷凝结。温带地区锋面雨占主要地位 。
丁
台风雨
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 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降水类型 冷气团
暖气 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等天气
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 由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都很少 C.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终年较湿润 D. 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相比( )
A
A. 东岸多 B. 西岸多 C. 一样多 D. 不一定
小雨伞的“困惑” 我的主人是一位旅行家,我跟随他周游世界各地,有些地方我 很想去,为什么主人始终不肯带我去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共38张PPT)

……
毛毡
土
寒带苔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雪屋 蒙古包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人文环境影响 建筑风格
北京天坛
巴黎圣母院
印度新德里
韩国历史村落:河回
山西张子布村玉 皇庙前殿是珍贵的五 代建筑,国之重宝。 但现状是屋顶大面积 塌落,梁架直接淋雨。的民居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竹木作原料 人畜分层住 凉爽又免潮
东南亚的民居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
我要出资开个小洋 楼历史展览馆。
2
观点对决三:
小洋楼应该重新翻盖、 粉刷,让它焕然一新。
1
对小洋楼进行修补或 添加时,要保持其原貌, 修旧如旧。
2
观点对决四:
1 2
汞 金 钨 稀土
西部多 高原山地 东部 多平原
西北少
降水 东南多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 形成分布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 空间形态
西亚民居
夯土作原料 厚墙加小窗
西亚的民居
竹木作原料 人畜分层住
东南亚的民居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建筑特色
热带沙漠 热带季雨林
①
②
④ ③ ⑤ 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三节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精品课件

一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 他在这儿盖起了第一座房子。 后来又有一大批中国移民也纷 纷迁来,在这儿盖起了第二座, 第三座,第几十座,几百座房 子。于是这里成了一个———
再后来,王先生和他的后代及
村里的其他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 将这个村落迅速发展起来。几十年 过去了,这里已是高楼林立,宾馆、 商店、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公路、 铁路四通八达。昔日的小山村发展 成了一个中型的——
A B
欧洲和北美洲乡村人口较 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村落中房屋较分散。
B
非洲许多地方贫穷落后保留了
较为原始的村落。
A
亚洲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
C
房屋较密集。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河 畔等地)
交通便利(交通沿 线和交汇处、沿海 港口等地)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聚落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等
? 地)
1
5
A云南西双版纳
地区
B东南亚热带雨 林地区
C黄土高原
2
D北冰洋地区
E西亚热带沙漠
地区
3
4
云南丽江古城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山西平遥古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巴黎塞纳河
四老 合北 院京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的保护下 来。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子而是 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你认为下列有关四合院的建 设和保护措施合理的是:
要求:300字左右
A
THANK YOU!
C
A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四合院变得拥挤、
混乱,干脆拆掉,盖楼房算了。
B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
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课件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就地取材 防风保暖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聚落 与
环境
内蒙古草原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寒带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内蒙古草原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建设聚落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欣赏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 牧 渔林 村 村 村场
❖城市聚落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道 商 学 医 有 有 有 自然
路 店 校 院 无 无 无 景观
密 高 修 的 的 的 农 果 鱼 改变
集 度 建 多 多 多 田 园 塘 的大
度 情少少少
小
况
乡小 矮差 少少 少有 有有 小 村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第一节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大气对地球上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1.2 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及原因地球大气层温度随高度不同而变化,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特性。
1.3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包括气温、湿度、行星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很大影响。
2. 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1 水资源的构成及分布地球表面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对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地球运动与时间3.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地球一天的起始和结束,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交替和昼夜变化,影响着农业和人类的生活习惯。
第二节我国的自然环境1. 我国的大气环境1.1 我国的大气环境特点我国的大气环境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1.2 大气污染和防治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不可忽视。
2. 我国的水资源2.1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我国水资源不均衡分布,南水北调工程等水资源调配工程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压力,有效保护水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我国的气候3.1 我国的气候分布我国的气候分布多样,从而影响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
3.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1 工业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
1.2 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各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减少工业大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
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
(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工具:百叶箱、温度计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4.气温的差异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量杯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4.降水的空间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 块和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地理现象与地形形成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大陆漂移假说 (1)假说的提出: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主要内容: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要证据: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动物的相似性;南极洲大陆发现大量的煤田。 【名师点睛】
四大洋面积的大小可记为“太、大、印、北”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重难突破 1.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 (1)从下图中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按序号顺序,从第一个箭头到第十二个箭头。这样,五个大洲的具体 轮廓一笔画出。然后填充上大洋洲和最南端的南极洲(如图a)。 (2)在作好的轮廓图上填写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如图b)。 (3)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及0°经线和180°经线,大致确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图b)。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 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比例: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海陆分布特点: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东、西半球的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课件

多少 多
北极 圈
北回归 线
赤 道 南回归 线 南极 圈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 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 水少。
课堂练习
5. 同条等降水量线上的两个点,降水量 ( C )
A.一定不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相等 D.可能相等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D )
A.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少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
地区降水少
7.我国降水最集中的季节是 ( B )
气象部门根据单 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 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等 不同等级。
小雨 大雨
中雨
暴 雨
新知讲解
一定时间内降雨量是怎么测量的呢? 3.降水量的测量 仪器: 雨量器和量杯。
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新知讲解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什 么来表示呢?
一般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 季节变化。
降水少
北极 圈
降水多
降水 少
赤 道
南极 圈
新知讲解
(3)在图中找出南、北回归线, 观察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规侧 的降水量,
让学生比较后得出结论:
降水少 降水 多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 城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北回 线
赤 道 南回 归
新知讲解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课件

乡 村 简易、经济的平 房,分布稀疏
钢筋水泥的高楼 大厦,分布密集
宽阔、平坦、密集 崎岖、稀疏 工业、商业、 服务业等行业 农、林、牧、渔
从事的生产活动
改造自然程度 医院、商店、 学校的多少
大 多
小 少
聚落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
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一般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聚落形成发展 的因素
聚落形成发展 的因素
聚落形成发展 的因素
河、湖、井、 泉等地充足
肥沃适 宜耕口等
聚落形成发展 的因素
历史、 文化等
丰富(林、 渔、矿等地)
?
环境影响下 的聚落建筑 各具特色
威尼斯
雅典卫城
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
平遥古城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 分类 城市
聚 落 形成—受环境影 响 分布疏密差异 建筑各具特色
发展—随着人口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保护—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别
城 市 房屋建筑特点 道路修筑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优质课件 (共45张PPT)

3.云南南部的傣族人“穿短裙,住竹楼”的主要原因是(A )
A.气候炎热多雨 B.地表蜿蜒崎岖 C.气候炎热干燥 D.地表以平原为主
4.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 C.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D.核心是对优秀文化的保护
聚落与地形
B
A
C
聚落与水源
荒漠
湖泊
河流
聚落与土壤
盐碱地 荒漠土
黑土地
聚落与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全年温和而湿润
终年严寒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炎热干燥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北极圈附近
内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 西亚沙漠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假设你生活在这些地区,你将选择什么材料、搭建成什么样 式的房屋呢?
云南丽江
坐落于玉龙雪山下 古朴自然, 兼有水乡之容、 山城之貌。
古城建筑历经无 数朝代的洗礼, 融汇了各个民族 的文化特色。
秘鲁马丘比丘
建于500多年前, 整个遗址建在海拔 2350米的山脊上。 是著名的古印加帝 国的遗址。
这座石头结构的 城寨,墙上石块 之间的缝隙连匕 首都无法放进去
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威尼斯
世界文化遗产
始建于5世纪,这 里河多、桥多, 市内只有船艇,没 有汽车。
四周环海, 由118个小岛构成。
西班牙托莱多
建于2000年前, 曾是多个民族、多 种文化的交汇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聚落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2.聚落的分类
城市聚落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聚集的居民点,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乡村聚落
乡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居住的场所,包括 住房、粮仓、畜圈、道路、水渠、宅前绿地等设施。 中心村落一般还有商店、诊所和学校等设施。
观察:你知道城市和乡村在哪些方面有差异吗?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不同地域生产 方式不尽相同
金融城市——瑞士苏黎世 文化城市——意大利佛罗伦萨
不同的城市 有不同的城 市职能
工业城市——中国攀枝花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旅游城市——中国凤凰古城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小结
一、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景观 差异
城市聚落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二、聚落与环境
1.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环境因素
第一组:请选择聚居地的地形条件,并说出理由。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群落 教学案+课件+同步练习

窑洞
江南水乡
冰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福 建 土 楼
四川民居
安徽民居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云南丽江古城 水城威尼斯
山西平遥古城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拆除或拆除重建
不能拆,要合 理改造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收获平台
土壤肥沃 乡村聚落
聚 落
城市聚落
优 越 的 地 理 环 境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保护传统聚落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聚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城市聚落
——慧眼看图,找差异
小提示 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修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池塘等。
教育网 -
——建设美好家园,做聪明的规划者
讨论:假如我们的家园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或热 带雨林地区,你会设计什么样式的房屋建筑? 说出你的理由。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你能根据三幅乡村聚落景观图判断:哪个分布 在亚洲?哪个分布在欧洲?哪个分布在非洲?
A
B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渔村
林场
牧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寻找理想家园,做勇敢的开拓者
考虑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5篇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5篇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2.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含的国家;3.通过使用地图,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4.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特点学习方法指导: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读图2-3回答: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明确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探究结论】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学习任务(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自主学习: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2.分析总结中南半岛的河流特点(流向与流速)3.分析判断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和河流特点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明确提出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 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 水多少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举例说明地形 因素对气温和降 水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 影响 气候 的因 素 地球的运动 米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止
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 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 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 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 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A B 郊区
市区
A 郊区 B
反映各地气候 特点的气候要素 是 气温 和降水 。
影响气候的因素
有 纬度因素 、
海陆因素
、
地形因素 、
洋流因素 。
一般在寒流经过 的沿海地区,气温 较 低 ,降水较 少 。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 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 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 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 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主要因素
海陆因素
海拔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 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 有哪些?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