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 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 牢笼。
•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 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 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 人身份。
• ⑤烈:刚烈。 •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
纪念场所
绍兴大通学堂
秋瑾绝命书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 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 泪; 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 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 无干净土; 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 唱摆仑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 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 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 中原回首肠堪断!
• 前期:1891-1904 • 后期:1904-1907
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 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
作。
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 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 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
写作背景
•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 随夫入京。
•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 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 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 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 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 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 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 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 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 的
• 夏姬(郑穆之女)——最妖娆的 时候,巾帼不让须眉的
女人
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弃
• •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万贵妃(明宪宗妃子)——最有魅
子,女扮男装,东渡日 本,去追求另样的生, 去追求民族振兴的方法,
力的女人
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
• 秋瑾——最豪气的女人
• 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 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 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 ”,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 ”,刚柔相济,阴阳相和, 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 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
秋瑾的创作
•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 很多诗词。现在《秋瑾 集》收存诗、词、歌二 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 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 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 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 可分为前后期。
满江红
•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 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 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苦将侬,强派
学.科.网
作蛾眉④,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
!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 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 知音,青衫湿⑦!
生平简介
秋瑾(1875—1907)
赏析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 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 不同的显着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 和思想感情,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小结
•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 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 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满江红
•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zxxkw ,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 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 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注释】
•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 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 中,走
• 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相关评论
• 1939年周恩 来题词“勿忘 鉴湖女侠之 遗风”
相关评论
•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
相关评论
• 1958年9月 9日,吴玉 章为秋瑾烈 士题词
纪念场所
zxxkw
• 秋瑾烈士 纪念碑
样的称谓献给这样的女
英雄的确是实至名归。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 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 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 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 经》、《百家姓》、《神童诗》等, 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 记传奇。
秋 瑾 的 家 庭
•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 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 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 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 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 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 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 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1875年生于绍兴, 原名闺谨,字璿卿,自 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汉侠女儿。浙江山阴( 今绍兴)人。是我国近 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
解放运动的先驱。
历史上最拽的十个女子
• 长孙皇后(唐太宗)——最贤惠的
女人
•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 吕雉——最狠毒的女人
•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翻译】
•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 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 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 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 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主题
• ]’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 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 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 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怒
发 满江红(岳飞)
冲 冠 , 凭 栏 处 , 潇
•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 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 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 人身份。
• ⑤烈:刚烈。 •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
纪念场所
绍兴大通学堂
秋瑾绝命书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 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 泪; 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 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 无干净土; 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 唱摆仑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 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 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 中原回首肠堪断!
• 前期:1891-1904 • 后期:1904-1907
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 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
作。
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 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 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
写作背景
•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 随夫入京。
•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 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 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 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 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 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 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 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 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 的
• 夏姬(郑穆之女)——最妖娆的 时候,巾帼不让须眉的
女人
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弃
• •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万贵妃(明宪宗妃子)——最有魅
子,女扮男装,东渡日 本,去追求另样的生, 去追求民族振兴的方法,
力的女人
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
• 秋瑾——最豪气的女人
• 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 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 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 ”,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 ”,刚柔相济,阴阳相和, 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 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
秋瑾的创作
•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 很多诗词。现在《秋瑾 集》收存诗、词、歌二 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 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 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 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 可分为前后期。
满江红
•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 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 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苦将侬,强派
学.科.网
作蛾眉④,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
!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 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 知音,青衫湿⑦!
生平简介
秋瑾(1875—1907)
赏析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 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 不同的显着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 和思想感情,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小结
•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 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 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满江红
•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zxxkw ,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 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 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注释】
•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 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 中,走
• 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相关评论
• 1939年周恩 来题词“勿忘 鉴湖女侠之 遗风”
相关评论
•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
相关评论
• 1958年9月 9日,吴玉 章为秋瑾烈 士题词
纪念场所
zxxkw
• 秋瑾烈士 纪念碑
样的称谓献给这样的女
英雄的确是实至名归。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 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 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 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 经》、《百家姓》、《神童诗》等, 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 记传奇。
秋 瑾 的 家 庭
•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 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 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 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 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 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 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 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1875年生于绍兴, 原名闺谨,字璿卿,自 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汉侠女儿。浙江山阴( 今绍兴)人。是我国近 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
解放运动的先驱。
历史上最拽的十个女子
• 长孙皇后(唐太宗)——最贤惠的
女人
•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 吕雉——最狠毒的女人
•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翻译】
•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 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 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 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 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主题
• ]’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 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 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 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怒
发 满江红(岳飞)
冲 冠 , 凭 栏 处 ,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