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精讲课件:1-2 燃烧热+能源64张 (共6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1】 交流归纳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能量变化
同 ΔH 及其单位

不 反应物的量
同 生成物的量

含义
燃烧热
中和热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提示】 放热反应 ΔH<0,单位均为“kJ/mol” 可燃物 为 1 mol 不一定为 1 mol 不确定 生成的水为 1 mol 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 量 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所放出的 热量
3.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 变吗?
【提示】 燃烧热指每摩尔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一个定 值;当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燃烧热不变,但 相应热化学方程式的 ΔH 会改变。
4.理解掌握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提示】 (1)研究条件:25 ℃,101 kPa。 (2)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3)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4)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 kJ/mol)。 (5)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环境一般指 25 ℃、101 kPa。 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 对应的稳定物。如:C→CO2(g)、H→H2O(l)、S→SO2(g)。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时,应保证加入的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2)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3) 利 用 盖 斯 定 律 可 计 算 有 副 反 应 发 生 的 反 应 的 反 应 热 。 () (4)1 mol C 燃烧生成 CO 时放出的热量就是 C 的标准燃烧 热。( )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
1.燃烧热的概念(知识重点)
2.了解认识各种能源
2.燃烧热的热学方程式的
3.了解节约能源、提高能量 书写(能力重难点)
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树立 3.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
环保、节能和能源危机意识 书写(方法重点)
课前自主研习
一、燃烧热
(一)反应热的分类 反应热根据反应的情况不同,可分为___燃_烧__热___、_中__和_热___、 _溶__解_热___等,其中以跟_燃__料_品__质__相关___燃_烧__热__的实际应用较广。 (二)燃烧热 1.定义 在__25__℃_,__1_0_1_k_P_a__时,1__m_o_l__可燃物_完__全___燃烧生成_稳__定__ 的氧化物时所__放_出___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_燃__烧_热___。
(3)新能源的特点。 ①太阳能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不 需开采和运输。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大。② 氢能有三大优点:一是燃烧热值高,二是资源丰富,三是无毒、 无污染。缺点是储存、运输困难。③地热能蕴藏丰富,已被应用。 ④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风能能量巨大。缺点是具有不 稳定性,受地区、季节、气候影响较大。
本节第一部分是关于燃烧热的问题,主要介绍了燃烧热的化 学定义,为本章有关反应热的相关内容做准备,另外燃烧热也是 描述能源物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能源提供有 用的数据。第二部分是有关能源的问题,介绍了能源的主要种类, 如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另外就我国 的能源现状进行了介绍,能源利用中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了解决 能源危机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部分新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技能 理解燃烧热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能源是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 用。 2.过程方法 通过自学、探究、训练,掌握燃烧热及其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二次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历 常规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 可再生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再生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等 石油制品、煤气、电能、酒精等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太 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 太阳能、风能、 水能、生物质能等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课堂释疑拓展
探究 1 燃烧热的含义及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有 没有规定?为什么?
【提示】 空气要适当过量,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即可;否则过 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
4.如何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提示】 固体燃料粉碎或液化、气化,液体燃料雾化。
【温馨提醒】 (1)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措施。 ①通入过量的氧气、使煤充分燃烧;②将煤粉碎,增大煤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③将煤气化或液化,提高燃烧效率。 (2)煤作燃料的利弊。 ①煤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为燃料简单烧掉太可惜, 应该综合利用。②煤直接燃烧时产生的 CO、SO2 等有毒气体及 烟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③煤作为固体燃料,燃烧反应速 率小,热利用率低且运输不方便。④可以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 的液化和气化,以及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轻燃煤对环境的污 染,提高煤的利用率。
步骤 4:教师通过【例 1】和教材 P7“燃烧热”讲解研析, 对【探究 1】进行讲解。
步骤 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掌握 1】和【当堂自主纠 错】中 3、5 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检验目标 的实现。
步骤 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2】。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 问题作为主线。
步骤 7:通过【例 2】和教材 P8~10“能源”讲解研析,对【探 究 2】“燃料的充分燃烧”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答案】 A
2.右图是近年来我国化石燃料和其他能源的消耗 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1)× (2)√ (3)√ (4)×
探究 2 燃料的充分燃烧
1.燃料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1)燃烧时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达到着火点。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1)燃烧时要有适当过量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燃料燃烧时空气是否越多越好?
(2)特点:资源丰富,可以_再__生__,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4.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科学地控制_燃_烧__反应,使燃料充分__燃_烧____,提高能源的 __使_用__效__率__。 (2)寻找新的能源。 (3)节约利用现有能源。
【合作探究 2】 交流讨论能源的分类。
分类依据
种类
举例
转换过 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
(1)包括:_煤__、_石_油___、__天_然__气___。
①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 (2)缺点②利用率低 ③污染环境,特别是造成酸雨和温室效应 3.新能源
(1)类别:新能源主要包括:__太_阳__能___、氢__能__、风_能___、地__热__能_、 _海_洋__能__和__生__物_质__能___等。
2.单位 __k_J_/m_o_l___。 3.表示的意义 25 ℃时,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1 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1 kJ/mol。表 示__1__m_o_l__甲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g)和 H2O(l)时放出_8_9_0_._31__k_J_ 的热量。
A.C(s)+12O2(g)===CO(g) ΔH=-110.5 kJ·mol-1(燃烧热)
B.2H2O(g)===2H2(g)+O2(g) ΔH=+483.6 kJ·mol-1(反应热)
C.C2H5OH+3O2===2CO2+3H2O ΔH=-1 368.8 kJ·mol-1(反应热)
D . 2NaOH(aq)+ H2SO4(aq)===Na2SO4(aq)+ 2H2O(l)ΔH= -114.6 kJ·mol-1(中和热)
【提示】 燃烧热是以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 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式中 常出现分数。
2.怎样理解生成的氧化物为“稳定氧化物”? 【提示】 稳定氧化物的含义是指:①生成的氧化物不能再燃 烧,②该氧化物在 25 ℃、101 kPa 时为稳定聚集状态。如 C→CO2(g)、 H→H2O(l)、S→SO2(g)。而 C→CO 不是完全燃烧,S→SO3 不是燃 烧产物。
步骤 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掌握 2】和【当堂自主纠 错】中 1、2 题。
步骤 9:通过【例 3】,对【探究 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 10: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掌握 3】和【当堂自主纠 错】中 4 题。
步骤 11:指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框架。安排学生课下完 成【课后知能检测】。A 部分必做,B 部分交流完成,C 部分选 作。
课堂教学方案
播放有关燃料燃烧和能源危机的视频短片 提问: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那么不同的 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呢?它们又如何表示呢?下面我 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课前预习安排: 1.看教材 P7~10,填写【课前自主研习】栏目中的空白,并 完成【合作探究】。 2.建议方式: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课上教学步骤: 步骤 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 2:对【合作探究】1、2 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 3:师生进行互动【课堂释疑拓展】,完成【探究 1】。 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解析】 A 项中 CO 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 定义。C 项中没有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D 项中 ΔH 表示 生成 2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
【答案】 B
规律方法 书写或判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做到“四看”: 一看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是否为 1。 二看碳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否为 CO2(g)。 三看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否为 H2O(l)。 四看 ΔH 是否为“-”及单位是否正确。
二、能源
1.概念 (1)能源就是能提供_能__量___的自然资源,包括_化_石__燃__料_、__阳_光__、 ____风__力_、__流__水_、__潮_汐__、__柴_草_____等。 (2)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__物_质___基础,它的开发 和利用情况,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__济___发展和_科__学_技__术 水平。
【温馨提醒】 燃烧热指每摩尔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文 字叙述燃烧热时只有数值和单位,无正、负;但用 ΔH 表示时, 因是放热,必须带“-”号。如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1 kJ/mol 或 ΔH=-890.31 kJ/mol。
【典题例练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 对值均正确)( )
【典题例练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 CO、SO2 等有 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解析】 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 下才能燃烧。化石燃料不经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污染物 CO、SO2 等有害气体。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 SO2 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