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族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等叫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 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 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 ;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 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
.
13
• 第三等叫“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 比齐衰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 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 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 如:父亲兄弟的子女为“堂表”,父亲姊妹 的子女为“姑表”,母亲兄弟的子女为“舅 表”,母亲姐妹的子女为“姨表”
7、血亲姻亲区别原则:由血缘决定的关系属于 血亲,由婚姻决定的关系属于姻亲。
8、亲属关系人的存殆原则:亲属在生与死的不 同场合用不同的称呼。
.
6
亲属类型
我国现行的法律所承认的亲属有三类: 1、血亲:血缘关系的亲属。
.
24
夏威夷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1 22 1 1
2 2112
3 4 3 4 3 Ego 4 3 4 3 4
1、父母辈所有男性亲属;2、父母辈所有女性亲属; 3、同辈所有男性亲属;4、同辈所有女性亲属
.
25
(1)夏威夷式:以辈份和性别为称谓区分原 则,即所有同一性别、同一辈份的亲属均使 用同一称谓。
• 罗马法(略) • 寺院法(略)
.
18
我国常用的推算亲族关系有两种方法:
• 一是垂直的,以本人为基点,向下推衍 四代和向上推衍四代,一般上四代和下 四代以内为内亲;
• 二是平行关系,在血缘关系范围内,本 人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父兄弟姐妹及 三代子孙,祖父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 分别构成第一旁系、第二旁系、第三旁 系等。
.
34
(6)苏丹式:具有高度的描述性,通常不 把父母辈和自我辈的任何亲属总括在一起 ,每一个不同的亲属具有不同的称谓。
• 此种称谓制度流行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 这种称谓制与男性继嗣相关连。但采用这 种社会制度的社会却与奥马哈式或易洛魁 式有区别。这种社会均具有复杂的政治体 系、高度阶级分化和职业分工。
亲族制度
.
1
什么是亲族?
• 亲属,是由血缘关系发展成的血亲及 由其配偶和由姻缘关系发展成的姻亲 及其配偶的总和。
• 首先,亲属关系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基本 纽带,一个人是不能自我选择或拒绝生物 性的亲属关系的;
• 其次,亲属关系在某些方面预先决定了一 个人的社会生活,个人在其中承担一定的 社会义务,并享受一定的权利。
• 亲族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如,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 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 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
10
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 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 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 亲属称谓的意义:1)其一是为了区别辈分; 其二是为了确定上辈、同辈、晚辈之间的相 互关系;其三是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结 构,便于社会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
20
• 最早对亲属称谓进行分类研究的是摩尔根,
他把亲属称谓制分为“描述式”与“分类式”
两种,并认为类分式是描述式的演变。(1)
分类式是只计算群体而不计算个人的亲属,
.
32
(5)奥玛哈式:母、母之姊妹、母之姊妹之女 同称;母之兄弟与母之兄弟之子同称;父与 父之兄弟同称,母与父之姊妹异称;堂、姨 表兄弟同称,但与姑舅表兄异称。
• 据北美奥马哈印第安部落而得名。但在世界 其他地区或民族中,实行这种制度的也很多 ,通常与父亲继嗣的社会相联系。
.
33
• 将亲属分为两大类,即父亲的一类和母亲的一 类。在父亲中,父亲与父亲的兄弟用同一称呼 ,而在母系中,母亲、母亲的姐妹、母亲的兄 弟的女儿均使用同一称呼。与此相对应的是, 母系亲属中任何一辈男性成员的称呼也是一样 的。
• 第四等叫“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 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 、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 、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 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
.
14
• 第五等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 。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 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 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 用这个档次。
.
4
4、性别差异原则:用不同的称呼来区分不同性 别的亲戚。
• 如弟弟和妹妹、父亲和母亲等。
5、称呼者本身性别的原则:对于同一个被称呼 的人,由于称呼者的性别不同,所以称呼不同。
• 汉族无此原则,但北美那瓦霍印第安人,父 亲叫他的儿子是一种称呼,他妻子叫儿子则 是另一种称呼。
.
5
6、中介亲属性别差异原则:适用于旁系亲属, 由于中介亲属的性别不同,藉此而发生关系的 那个亲属的称呼也不同。
之女(姨表姊妹);13、父之姊妹之子(姑表姊妹);16、母 之兄弟之女(舅表姊妹)
.
36
继嗣和继嗣制度
• 继嗣(Descent):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 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
• 继嗣制度/继嗣法则: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 来的共同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 关系的规则。按照这种规则组成的亲属群体 就叫作继嗣群。
类分式
叙述式 说明式
马来亚式亲属制 土兰尼亚式亲属制
雅利安式亲属制
.
23
默多克(G. P. Murdock)六型式分
类法
• □:代表自我(Ego),部分性别,是计算亲属 的起点;
• △:代表男性亲; • ○:代表女性亲属; • ═:代表夫妻关系; •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 ┏┑:兄弟姊妹关系。
• “一辈亲,两辈远,三辈没人管。”
.
19
亲属称谓
• 亲属称谓: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 语或名称。其原则上是一种语言系统,不同 的称呼反映的亲属关系往往不同。一般呈现 几种形式——“关系称谓”、“相呼称谓” 和“别称称谓”。
• 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以及代 表这些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社会规范。
• 据调查,汉65个,妻系44个,夫系9个。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 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相对稳定,反映着一个民族 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
.
22
亲属称谓制度(摩尔根)
摩尔根(L. H. Morgan)的研究
摩尔根的 亲属称谓 分类
.
2
.
3
区分亲属关系的八大原则
1、辈份原则:不同辈份采取不同的称呼,以确定 亲族关系见的行辈差异。
• 如:儿女辈、父母辈、祖父母辈、曾祖父母辈
2、年龄原则:不同年龄的同一辈份采取区别称谓。
• 如:大伯、二伯、大叔、二叔、大姐、二姐
3、直系旁系有别原则:直系亲属是直接的现任和 后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旁系亲属是两者之 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另一个中介亲属的存在, 如一个人的伯父、叔父是因为其父亲为中介才有 亲属关系。
1、父;2、母;3、Ego父母所有的兄弟和父母所有 姊妹的丈夫;4、Ego父母所有的姊妹和父母所有的 兄弟的妻子;5、亲兄弟;6、亲姊妹;7、Ego父母 的兄弟姊妹的子女以及若干更疏远的同辈亲属
.
27
• 爱斯基摩式:盛行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及一
些狩猎采集民族,如爱斯基摩人中。它也可以 叫做直系称谓制,它强调核心家庭,特别地区 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姐妹,而把核心家庭以 外的所有亲属合而统称之,不加以区分。如一 个人父亲的称谓与其父亲的兄弟不同,但一个 人父亲的兄弟与他的母亲的兄弟在称谓上则没 什么区别。这就使一个人的家庭在整个亲属系 统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此种系统盛行于由经济 活动所决定的核心家庭以及其他亲属关系松弛 或易于变化的社会之中。
(2)爱斯基摩式/直系式:将直系和旁系区 别开来,父母有别于父之兄弟和母之兄弟, 但父之兄弟和母之兄弟用同一称谓;母亲有 别于母之姊妹和父之姊妹,但母之姊妹与父 之姊妹的称谓相同;同胞兄弟姊妹异称,而 姑舅堂姨表兄弟姊妹同称。
.
26
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4 33 4 1
2 3 44 3
7 7 7 7 5 Ego 6 7 7 7 7
.
28
(3)易洛魁式:父与父之兄弟同称,与母之兄
弟别称;母与母之姊妹同称,与父之姊妹别称 ;父将其兄弟的子女称为自己的子女,母将其 姊妹的子女成为自己的子女;父称其姊妹的子 女为甥子女,母称其兄弟的子女为侄子女。
.
29
• 在这种亲属称谓制中,一个人的父亲和父 亲的兄弟共用一个称呼。而母亲和母亲的 姐妹则共用一个称谓。但是,一个人的父 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各有别的称谓。这 种称呼重要的是区分平表和交表。
.
11
亲等
• 亲等:即衡量亲族关系亲属远近的尺度。 一般而言,亲等多则关系疏远,亲等少则 关系亲近。
1、等级亲等制:按照世代的远近,参考地位尊卑、 男女性别、恩情厚薄等来确定亲等登记的制度;
宗法经过演变,后来比较重视的是所谓“五服”:
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穿孝, 称为遵礼成服。五服实际上往往用来指代血缘亲 疏。即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 ,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 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 ;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 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
15
.
16
.
17
2、世代亲等制:以一世代为一亲等的计 算制度。有罗马法计算法和寺院法亲等 计算法二种。由于罗马法计算法比寺院 法计算法合理、科学,所以现代世界多 数国家采用罗马法计算法。
.
30
• (4)克罗式/克劳式:父、父之兄弟、父之 姊妹之子的称谓相同;父之姊妹与父之姊妹 之女称谓相同;母与母之姊妹同称,父与母 之兄弟异称。堂姨表兄弟同称,但与父之姊 妹之子与母之兄弟之子,即姑舅表兄弟异称
• 这种称谓制通常与母系继嗣制相联系。
.
31
• 源于北美另一个印第安部落。它是与父系奥马 哈对等的母系制。一个人的母亲和其母亲的姐 妹称谓相同,而一个人的父亲与父亲的兄弟则 有另一种称谓,而父亲的姐妹及父亲姐妹的女 儿用第三种称谓。
.
35
苏丹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53 4 1
2 4 46
13 15 9 11 7 Ego 8 10 12 14 16
1、父;2、母;3、父之兄弟(叔伯);4、母之姊妹(姨母); 5、父之姊妹(姑母);6、母之兄弟(舅父);7、亲兄弟;8、 亲姊妹;9、父之兄弟之子(堂兄弟);10、母之姊妹之子 (姨表兄弟);11、父之兄弟之女(堂姊妹);12、母之姊妹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 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 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 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 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 的遗产份额。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 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不管是直系还是旁系,只要辈分相同,除性
别外,都用同一称谓。(2)描述式是对亲
属分为直系、旁系,并用基本亲属称谓单个
加以说明或将这些基本称呼结合起来加以说
明。描述式在对一些基本血亲使用专用名称
的基础上,又对一些远亲使用基本名称的组
合(如姨父)来称呼,这就比较清楚地表述
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
21
• 当今世界有大小2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 各种语言,无论大小都相应地具有表示家庭成 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大致包括父系称谓、母 系称谓、姻系称谓和类亲属称谓四种。
• 直系血亲: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 旁系血亲: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有中介)
2、姻亲:因婚姻而形成的亲属
• 直系姻亲:配偶方的直系血亲 • 旁系姻亲:配偶方的旁系血亲(妻子的叔叔)、
血亲的配偶之间(姐姐的配偶)、配偶的血亲 的配偶(妻子的姐姐的配偶)
.
7
.
8
.
9
3、配偶:基于婚姻而形成和存在的特殊的 亲族类型。如,妻子、丈夫。
.
12
宗法经过演变,后来比较重视的是所谓“五服”:
• 第一等叫斩衰。衰(读若“催”)是指丧服中披 于胸前的上衣。斩衰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 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 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衰。衰就是指不缝缉 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 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 都要穿衰榱,是最重的孝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