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活页规范训练.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难度及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基础中档稍难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2、3、4、16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5、6、7、8、9、10、11、12 14、15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3 1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近百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2.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解析最近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之间,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因此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高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

气温升高,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生物多样性有可能减少;高山冰川融化,出现减少和退缩;可能使部分地区的作物增产;气候变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者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威胁人体健康。

答案 1.D 2.B
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3~5题。

3.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4.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5.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

第4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第5题,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小,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 3.A 4.D 5.A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6~7题。

6.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7.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
解析第6题,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知有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第7题,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答案 6.A7.B
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

据此完成8~10题。

8.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温室效应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D.臭氧层破坏
9.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②火山喷发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解析在实验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如红外线)使大气增温,产生温室效应。

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过度砍伐森林使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也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多。

答案8.A9.C10.D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回答11~13题。

11.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②④
12.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表现为()。

A.南半球农作物的分布向北移
B.俄罗斯的亚寒带针叶林生长得更加旺盛
C.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病虫害危害的范围会明显减小
D.全球各地小麦的生产都会出现明显的增收现象
13.全球变暖,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

A.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
B.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
C.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
D.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

世界农业受气温的影响很大。

全球变暖,会使北半球温度带向北移,南半球温度带向南移。

同时,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温暖,降水增加,利于森林的生长。

气候变暖,有助于病虫害的迅速爆发,使农业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气候变暖,会使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小麦产量下降,如印度北部。

全球变暖会影响煤炭工业的发展。

答案11.C12.B13.D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可能指()。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的上升
C.沿海红树林破坏D.城市数量增多
15.图中所示,事象“乙”可能为()。

A.大量极冰融化B.低地被淹
C.动物向高纬度迁徙D.领海与专属经济区面积扩大
解析关键是看懂纲要信号图和搞清因果关系,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中心事象“甲”是因,其他是果。

答案14.B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20分)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其中________因素起主要作用。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

(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3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相关措施。

第(1)题,读图知近50年全球变暖,其原因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第(2)题,读图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中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不明显。

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4)题,“节能减排”主要是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
(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012年9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格陵兰岛西北部,一个巨大的冰山正在逐渐瓦解。

这个巨大的冰山名为PII-2012,原先是皮特曼冰川(Peterman Glacier)的一部分,但是在今年7月中旬和母体分离开来。

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

材料二2012年7月4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上百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明显。

第(2)题,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各类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第(3)题,具体措施应从针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①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③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洪灾泛滥。

(3)①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