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活的真实中寻找诗歌的本质——项见闻的诗歌《北漂手记》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岸】本名陈小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出版诗集《时间之上》等四部,散文集
《对岸的我》等,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于生活的真实中寻找诗歌的本质
——项见闻的诗歌《北漂手记》赏析
■ 野 岸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说:“诗人的生活必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反映,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条规律。
”项见闻的《北漂手记》深刻复杂地再现了北漂人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漂”一词,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一代人为了生存、发展、责任、机遇和梦想,从乡村进入城市,他们要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正如他诗中写的:
“预知此番北去所有的路口都是荆棘/我还得一脚踏进风雨/与其天天窝守一隅感叹生命的艰辛/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作最后奋力一击”。
诗人立足真实的经历,将北漂生活中的迷茫、痛苦、感悟、
奋起等精神状态,以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跃然纸上。
语言于朴实自然中隐含哲理和张力。
比起一般的历史记录来,项见闻的《北漂手记》更真实、更深刻地触及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本质。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诗人的笔下,并非在还原生活,他有着自己洞察和思考。
“风雨埋葬了多少代北漂人的梦想/可一代一代北漂人的脚步,并未因此而停歇/茕立街头,看车流像帆船/在风雨中涌来又涌去,朝着各自预想的彼岸奔波/而我的远的岸,近的岸/也在不断地展示诱惑/那么,跨入风雨,继续走!”
荆楚之地,水的灵气滋养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诗魂和文墨。
项见闻出生于70年代的湖北,骨子里的这种楚文化基因,让他拿起手中的笔来,一腔情感便奔涌而出,大河千里。
与楚辞中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不同的是,读项见闻的《北漂手记》,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代人身上那股强烈的责任感和奋斗不息的时代精神。
全诗始终洋溢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力量:
“谁愿意错过季节呢/尽管昨天已是一瓣瓣飘落的叶子/对于家庭,你是一头不知疲惫的老牛/只要一息尚存,还得奋起迈蹄/即便半路悲壮地倒下/也得跨出这最后奋力的一步!”
好的作品总是具有撞击、震撼灵魂的力量。
诗人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记录下了北漂人生活的本质和诗意,且通过洞察和思考生活的真相,给人一种艰辛而不沉沦,苦难而不卑不
亢的精神力量。
这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
我认为这是项见闻《北漂手记》的另一个亮点。
诗人的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北漂中,异地他乡,故土和母亲给与了诗人最深重的爱。
这份情感牵引着他,使故土和母亲,家庭和责任,成为诗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成为整个北漂族命运的出发点和归宿。
诗人在《北漂手记》中,倾注了饱满的情感和大量笔墨。
诗人承认自己对于故乡:
“是永远也走不出她深情缠绕的目光的/就像村子里的那条河,不管相隔千山万水/在夜里、在清晨,没有一刻/不在心中默默地呼唤。
”
近年来,反映北漂有关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影视、小说、诗歌等都在表现。
项见闻的《北漂手记》,在诗意的背后更深刻地触及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反映出了“北漂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波澜壮阔。
杜勃罗留波夫说,“作家应有一种能力——他能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瞬间,摄住那些正在飞驰的生活现象,把握它的全部完整性与新鲜性,把他保持在自己面前,一直保持到它整个都属于艺术家所有。
”这个根基就是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一个诗人深入观察。
鉴别一个诗人作品的高低,看作品能不能引起人心灵深处的共鸣和震撼;诗人的认识是停留在事物表现,还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北漂手记》中,类似这样诗句可谓经典:
“在北方,没有人问你从哪儿来/你来了,就是一个完整的回答/也不要说你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便是你的财富/在北方,一夜间/你会长大成一个真正的男人/所有的苦难,转身都会默默化为沃土”。
诗人摄住了北漂中所见、所闻、所思,展现出真实、新鲜的生活原味同时,又彰显出其朴实而厚重的诗歌语言能力。
全诗读来给人沉缓而又勃勃向上的明朗。
诗歌内在的节奏感掌握得也比较好,读来富有铿锵起伏的韵律美。
从整体到细节,节奏的一抑一扬,灰暗中透出明朗,低沉中透出希望。
这样的色调和节奏,恰恰最具穿透力。
这种欢欣明快,而又低沉缓重的节奏,将全诗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赋予了“北漂人”在新时代背景下,沉着、坚定、务实、进取的精神内涵。
“在北方,咒语打不开命运之门/你必须学会抛弃奢望/洗衣、煮饭、买菜、拖地/——鸡零狗碎的生活细节/你必须一一得心应手/学会像牛,默默地忍耐/默默地喘气,默默地站起,默默地前行/在北方,一夜间/你会长大成一个真正的男人/所有的苦难,转身都会默默化为沃土”。
诗人写出了告别故土时的不舍和毅然,从农村到达城市的新鲜和果敢,生活的风雨和孤单,挫折之后的无助和坦然,拼搏时的沉默和苦难,魂牵梦绕的激情和思念,情感煎熬的失眠和呼唤。
游子“糊涂又清醒,愁肠百结,思绪万千”。
全诗的落脚点,是对亡母的怀念。
母亲不但是一个情感的归宿,更是一个精神的象征。
应该说,“北漂”人的生活历程,正是当下我国农耕
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一种情感纠结和生活奋起的象征。
文学的本质是人学。
人学的本质是人类情感凝聚的结晶,是人类情感的升华,是时代的真实的反映。
《北漂手记》以亲身的感受,游子的真挚情感,明快缓沉的诗歌风格,填补了“北漂人”这个具有象征意义,而又少有人触及的时代题材的空白。
诗歌真正可贵的并非形式,而是诗意的灵魂。
在当前诗歌脱离生活而一味追求形式和技巧的时代,项见闻这组诗坚守了诗歌真实、真挚的可贵品质,这样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容易引起大众心理上的共鸣,无疑值得肯定。
附:项见闻的诗(二首)
北漂手记
“北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
不同的时代成就不同时代的人。
生活总是大浪淘沙,我们要做的总是自立自强。
况且对于生活,苦难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题记
3
没有路,却又到处是路
北方像海,每一个方向都可供水手选择
却又无从选择
茫茫人海里,浩浩苍穹上
滑翔的羽翼,竟不知落向何处
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袭来
水珠沿着屋檐而下,沿着额头而下
风雨埋葬了多少代北漂人的梦想
可一代代北漂人的脚步,从未因此停歇
一株枯萎的花儿即将绝望时
又被酣畅的雨水浇灌得生机盎然——无意的反而捕获惊喜
蓄谋已久的,反而两手空空
人生的舞台上,生活常常演绎
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
茕立街头,看车流在风雨中
像帆船,涌来又涌去
朝着各自预想的彼岸奔波
而我的远的岸,近的岸
也在不断地展示诱惑
那么,跨入风雨,继续走!
7
在北方,天亮时,故乡的容颜
又退回到黑夜。
每个清晨
你一脚刚跨出门槛,嘈杂的声浪
便把你神经铆成紧绷的弦
行走在这座城池边缘
不论你怎么夹着尾巴做人
防不胜防的冷箭
还是令你一次次痛不欲生
或许你真的很失败,自以为
一身闯劲,却比不上故乡黄泥土
路边,那一根根衰草更有韧劲
每个孤独的夜晚,你都会怀念
故乡的星空
默默念诵那些记忆里的乡亲
怕自己忘记那些渐行渐远的兄弟
唉,对于故乡
你的诗歌总是显得太过于苍白
写得也词不达意
表达不了对故乡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