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的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依据语言材料领悟寓意。
教学设计理念:
依据《课标》关于义务教育第二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注意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初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培养识字、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入境始与亲”。
师:认识我吗?(学生没有反应,突然一生举手)生:认识。
(师略带惊讶,笑问。
)噢,怎么认识的?生:屏幕上有你的名字。
(师高兴地走过去)你真会
观察。
我叫什么名字?叫给大家听。
生:(不好意思地低声)童--强(众笑)。
师:是的,我姓童,叫童强。
其实,老师的名字就是用来叫的,别怕,你能大胆地大声地叫吗?生:(大声地)童——强(笑声)师:你叫什么名字,能交个朋友吗?(略)握个手,交个朋友吧。
(握手,大家笑了)师:你们想叫我什么?生:童老师。
生:童强老师。
师:除了老师,你还想叫什么?生:童先生。
(笑声)师:是的,过去人们管老师就叫先生,还是老师。
生:童叔叔。
师:有礼貌。
谁
还想怎么叫?生:童大哥!(大家笑)师:哎,我是大哥,你就是小弟弟了。
叫
什么名字?(生报姓名,师握手)那,我可以叫你×小弟!(众笑)还有谁想怎样叫?(半晌)生:(低声地)老-顽-童。
(哄笑)师:(激动地走过去,握住学生
的手)好哇,你也这么叫我。
其实我的同事经常这样叫我的。
你们看我虽然年纪大了,总是一张娃娃脸,整天笑嘻嘻的,像不像老顽童呀?(生齐声说:像!)孩子们,不管你们叫我什么,我都很高兴和大家交朋友。
今天我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度过这愉快的40分钟。
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师边板书课题边说)“郑”是
左右结构,左边是“关”,右边是双耳刀;“买”字是生字,上面是横勾,下面是“头”字;“履”字是半包围结构,这个字比较难写,上面是尸字头,下面的左面是双人旁,右面是复习的“复”。
请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大家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郑人是什么人?“履”是什么意思?“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买履?他是怎样买履的?他买到履了吗?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一起学课文,相信我们通过读书一定能弄清楚的。
三、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时候可以把不认
识的字用短横勾画出来,想办法认读它们。
(生自由读文)
2、下面请同桌之间相互请教,学习你不认识的字,并给你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生互相请教,师巡视指导)
3、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
现在请看这些生字,大家都认识吗?(课件出示生
字词语:郑、履、挑、卖、鞋、码、振)
4、识记生字。
(1)请试着读一读并想办法记住它们。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指名认读)
(3)请想想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生: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的。
师:
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那么多字了,了不起!生:我以前读书时认识的。
师:读
书可以识很多字。
读书不但能识字,还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生:我爸爸以前
教我的。
生:我读课文时,读着读着就会了。
师:根据上下文猜读,也是识字的
一种好方法。
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
生:我是问同桌的。
师:学会请教是一种
好习惯。
古人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鞋”字我是在皮鞋店认识的。
师:
是的,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
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谁能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师依次引导让汇报,学生
的汇报基本上是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老师要肯定这些方法)
(5)重点引导识别“买、卖”。
师(指着“卖”问):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生:给买家个十字头;)这是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那么这个“卖”字为啥有个十字头?生回答:有十字头就表示自己有东西往出去卖。
师:课文中有个“买”字,没有十字头,它和这个“卖”字一样吗?这个“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没有十字头,
表示没有东西,要拿钱去买。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一样吗?怎么读?(生读字音)像这样的字在我们中国的汉字里有很多很多,他们的字形相似,读音相近,可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多留心、多注意。
师小结:从刚才同
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看出,学习生字的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识字,可以通过读书识字,也可以请教别人......识字的方法我们还真说不完,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
请大家今后多留心,做学习的有心人。
现在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三遍。
(生读后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准!)
5、这些生字所带的词语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郑人买履、挑中、卖鞋、
尺码、急急忙忙、振振有词)先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一生读后把“挑中”的“中”读成了三声。
)这个词应该怎样读?(指名纠正)这是个多
音字,在这儿应该读—生:四声。
谁能用另一个音组个词?(生:中,中国)是的,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国。
(生:中午、中间、当中……)师:谁还愿意读?(生
纷纷举手)师评价:同学们举手真积极,这是一种好现象。
(发现有不举手的,走到一生身旁)我多么希望这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
(生大声读)师:你读得真好!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不起呀!老师希望你今后能大胆举手,积极表现自我。
再请大家一齐读这几个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6、写字指导。
课文中有三个生字是要我们一定会写的,请大家拿出钢笔描一描,练一练,体会它们的写法。
(生描写)
四、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前面同学们学习得真认真,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
边勾画不懂的`词语,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画词语,教师巡视,
请几名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整个读完后,教师追问)师:还有没有不懂的?我帮你写到黑板上。
(一生说“直接”)
3、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
4、这些词语,有的可能需要帮助,有的读读课文就会懂的。
请同学们再次读
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想想它们的意思。
6、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声情并茂地读后,掌声热烈)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他先量了个尺码,
可到了集市上给忘了,又回家去取,可是集市已经散了,结果他没有买到鞋的事。
五、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1、师:看来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是弄明白了,那这个郑国人是怎样买鞋的呢,请大家先看一个动画,边看边听边想。
(播放动画课件)
2、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郑国人是怎样买鞋的?(生读后,师边
引导汇报边相机板书:量——忘——拿尺码)师:这个人先——生:量了尺码。
师:可是到了集市上,却——生:发现忘了尺码。
师:于是他就——生:跑回家去拿尺码。
师:那这个人买到鞋了吗?他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生:他没有买到鞋。
因为等他把尺码取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
师:假如你是这个郑国人你会怎么做?生:假如我是郑国人,我忘了尺码,我就会用自己的脚去试的。
生:我不会像那
个人一样去量尺码,要买鞋我直接用脚去试不就行了吗?
师:那那个郑国人是怎么想的?请大家读读最后一段。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呢?”这人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师:
先自己读,注意读好问号和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生自由地读)
(2)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3)指导读。
师:谁能带上你的动作、表情和声音再读一读呢?(指名读)
(4)引导理解。
师:读了这段话,我们看看那个郑国人是怎么想的?(学生
自由发言)生:他想: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生:他只相信量的
尺码,却不相信自己的脚。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宁可相信”可以理解为“只相信”(板书:只信。
擦掉“宁可”)也就是说他只相信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
己的脚。
(板书:不信)
(5)引导理解“振振有词”。
师:那么现在谁能说说“振振有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由谈)生:“振振有词”就是那个人理直气壮地样子;生:就是理由
很充分的样子;生:就是显得很有理由的样子。
师:看来我们还是请教请教字典
或词典老师吧。
课前老师已经查好了,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振振有词”的意思,其中“似乎”加点。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先自己读读它的
意思。
(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师:注意这个“似乎”,如果把“似乎”取掉,读读看
意思和原来一样吗?(指两名学生分别读原句和没有“似乎”的句子。
)师:取掉“似乎”,表示理由很充分,但是,有了“似乎”,说明看起来他的理由很充分,实际
上理由一点儿也——(生补充:不充分)。
看来今后同学们说话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恰当地用词。
请大家齐读“振振有词”的意思。
(生读,师擦掉“振振有词”)师:下
面谁能“振振有词”地读读这个郑国人的话。
(生读)师:请大家一起““振振有词”
读一遍。
3、领悟寓意。
(1)评价买鞋人。
师:学了这个故事,读了这个人“振振有词”地回答,你觉
得这个郑国人怎么样?生:我觉得他太笨了;太傻了;太死板了……(板书:傻)
(2)合作讨论:郑国人傻在哪儿。
师:是呀,他只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
的脚,可见这个人真傻啊!生:老师,我想劝劝这个人。
师:噢,想劝呀,待会儿再劝吧。
我们先看看这个人他到底傻在哪儿呢?师:(师结合板书引导——生补充)这个人先干了什么?——生:先量了尺码。
师:难道买鞋一定要先量尺码?——生:不一定。
师:不是不一定,而是完全没有那个必要!由此可见他很傻!师:既然忘了拿尺码,就应该怎么做?——生:就应该拿脚去试。
师:可他是怎么做的呢?——生:他又跑回家去拿。
师:可见他很傻!更可笑的是他只相信——生:尺码;师:也不相信——生:自己的脚。
师:可见他不明白这尺码是——生:这尺码是比着他自己的脚量出来的。
(师相机板书:尺码←脚)可见他是傻到极点了。
(3)揭示寓意。
师:现在我们已经明白这个人傻在哪儿了。
如果老师就是那
个郑国人,你想怎样开导开导?生:你这人真傻,买鞋难道需要量好尺码,才行吗?师:我宁可相信尺码。
生:你太傻了,忘了尺码就应该拿自己的脚去试呀!师:可我只相信尺码呀!生:(激动地)我来问你,你知道那尺码是怎么来的?
师:当然是我量自己的脚得来的呀!生:那是先有脚还是先有尺码呀?师:当然
是先有脚呀。
生:既然你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你要它干什么,还不如
剁了的它!师:哎哟,别,千万别剁我的脚。
我现在宁可相信自己的脚,也不相
信尺码了!(掌声)
4、教师总结,讲述寓意。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白了这则寓言的意思了。
这则寓言就是要告诉人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
六、课堂延展,讲述寓言。
(机动)七、结
束语:同学们,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后发人深省,韵味悠长。
课后请大家借阅《伊索寓言》等寓言故事,共同感受语言的魅力吧!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