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182年-252年)
鲁肃 周瑜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 的建立者。幼年跟随兄长孙策 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 权继承父兄基业,地理位置优 越,政权巩固。
2
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1.时间
208年
2.交战双方 曹操(20万)VS孙刘联军(不足5万)
3.战争过程 4.结果
孙刘联军胜
5.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 禽大……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中描绘东汉末年怎样的景象?
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课堂小结
标志着三国
为后方曹统奠础操一定话以北基说天下大为面势三的了国形,基鼎成础—分立奠—局定久《必三合魏国国,演义蜀合》国久第必一分回吴。国鼎正立式的形局成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建立 建立
建立
中国历史进程中,要么统一,要么走向统一。 时间轴线
中20国0年历史长河中,分裂是插2曲20年,统一是主流22!9年
地点
官渡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曹
特点
以少胜多
操
结果
曹操胜利,歼灭袁军主力
影响 (意义)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形势图
曹操赤脚迎许攸
▪
粮
▪
粮
▪
粮
(中牟东北)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取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诸葛亮《隆中对》
胜 原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 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发展概况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魏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
翻
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车
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农桑。发展概况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概况
孙吴开发江南
吴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孙吴立国,不闭关,不锁国,面向大海,敞开胸怀,积极开拓 与南海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
1、三国鼎立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魏
曹丕
洛阳
221年 229年
蜀 三国刘鼎备立局面形成成都
吴
孙权
建业(南京)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魏
修建 水利 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
来。
蜀
蜀国 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 关系,开发西南
地区。
吴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230年
孙权派卫温到 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东 汉 末
曹操(200年官渡之 战 统一北方)
魏
年
赤壁之战
三
军 阀 混 战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
国 鼎
西 晋
立
孙权
吴
板书设计
袁绍
军 阀
200年
混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220年
战
三
魏
曹操
国
208年 赤壁之战
鼎
立蜀 吴
221年 222年
孙刘联军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
之人,不习水战
论
——《三国志》
从 材料二: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
史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出
——《三国志》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6.意义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曹操 20多万大 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曹操败退路线
刘备 公元208年
5万联军 刘备 孙权
胜
孙权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两次战役比较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在官渡公大元官2战渡00中年 以少胜多的曹操,赤公壁元208年 为什曹操么V在S袁赤绍壁之战以多负少曹操?VS孙刘联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东汉末年州牧郡守(军阀)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 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
曹操
10/10/2021
1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袁 绍
1、背景: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230年,孙权派将 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 到达夷洲,这是大陆 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录,加强了台湾与内 地的联系。
三国时期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 还是倒退呢?
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魏 蜀吴
多
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少
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统一
西晋统一全国
—— 约·诺里斯
第16课 三国鼎立
知识目标: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和意 义,掌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提高分析 历史现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155年~220年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赤壁 之战
孙权---开发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统一条件不成熟
三方实力 均衡,都 不具备统 一全国的 条件
3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称 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洛阳 成都
汉(蜀)
建业
吴
222年,孙权称 王,229年称帝, 国号吴,定都建 业。
乱东汉末年
1.群雄并起 2. 政权林立 2.经济衰微 3.人口锐减
治三国时期 三大军事集团 魏蜀吴政权 经济恢复发展 人口增多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东汉·许绍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京剧《击鼓骂曹》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陈寿《三国志》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
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
208年 221年
课后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
孙刘联军火攻 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 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 战术 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用奇谋孔明借箭
”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
献密计黄盖受刑
草船借箭
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 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
均船平,乃还。
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 一壶浊酒喜相逢 惯看秋月春风 白发渔樵江诸上 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 是非成败转头空 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英雄。
——鲁迅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 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 ,老百姓这么说,那是 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 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
老师眼中的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 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 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 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个人上:唯才是举,招揽人才(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 不已。
--曹操《龟虽寿》
曹操
刘备
孙权
唇齿之盟
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 汉开国皇帝。刘备是汉朝的 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 代。
刘备(161年-223年)
三顾茅庐
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