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含解析)岳麓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检二西方的政治制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贵族制与分封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2.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

”这表明( )
A.雅典的民主制排斥精英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的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3.(2016全国名校联考)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

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

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

这表明( )
A.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
B.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
C.万民法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
D.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导学号17600068〛
4.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

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

……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材料最能说明( )
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5.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

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6.(2016湖北黄石调研)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权力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这段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7.《独立宣言》颁布后的美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国家。

既没有财权,又不能征税,更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对新生的国家在许多方面起着消极作用。

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既定的秩序”。

这表明,当时美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建立常备军来保卫政府
C.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体制
D.增加税收保障政府运转
8.李剑鸣在论美国政体时指出美国“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力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符合的分权和制
衡体制”。

这表明美国政体确立了( )
A.代议制
B.总统制
C.三权分立体制
D.共和政体
9.(2016江淮十校联考)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载:“宪法(指1787年宪法)体现了文官
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以及文官政府控制军事大权的原则。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这个原则”
的目的是( )
A.防止出现专制统治
B.避免出现军事独裁
C.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分权制衡〚导学号17600069〛
10.(2015山东青岛一模)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

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
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

这主要体现了美国
宪法的哪一原则( )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11.(2015山东潍坊二模)“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12.19世纪晚期,德国资产阶级政党,包括工人政党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

到1890年,社会民主党在帝国议会中的席位已达35个。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德国政党政治发展,由议会选举组成代议制政府
B.政党不能对国家行政元首的人选产生影响
C.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可通过立法限制元首权力
D.德国国家权力由皇帝手中转移到议会手中〚导学号17600070〛
二、非选择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
13.(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
方式来实现。

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

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
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

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材料二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

这三个机构的
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

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云芳等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的共通之处。

(9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现代西方民主政治?(6分)
14.(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美史学家时常抱怨,中国也有“教科书问题”,总是腰斩他们的“革命史”,把一部完整的美国革命史按照自己的口味裁剪成一段“亚非拉人民要解放”的早期历史,视野所及,似只有从1775年到1782年的独立战争,却将更为重要的1782年至1787年的制宪历史弃之不顾。

另有一些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要理解这场革命,仅仅延伸到1787年也还不够,这场革命有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独立战争,第二段落为制宪活动,第三段落是从费城制宪到1800年杰斐逊大选获胜,政党轮替执政,人类第一次实现统治权力的和平交接。

美国革命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一段落,那就不是革命,而是一场战争,甚至仅仅是一场内战:同一民族内部母邦与移民之间发生的分裂性内战,并不是外来异族统治与原住民之间发生的“民族战争”。

这场“内战”后来之所以发展为“革命”,是在“内战”结束之后的第二、第三段落,从1787年至1800才从容开展。

——朱学勤《近代革命与人性改造》指出材料中中美两国史学家关于“美国革命史”的不同叙事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两种叙事模式。

(评价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合理,论述充分)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

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典是民主政治,不是贵族制,秦始皇时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B项错误,符
合题意;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权利机构,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机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政事共商,秦朝实行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据材料“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
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反
对精英政治、寡头政治,提倡公民民主,故A项正确。

3.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题眼是“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万民法并不是都由裁判官制定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可以看出,万民法的产生是源于实际需要,故C项正确;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而不是每个人,故D项错误。

4.B 解析:市民法仍然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从“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
非昔比……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可知,罗马法的进一步发展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市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与罗马法的核心无关,故C项错误;市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反映出罗马法还存
在不足,故D项错误。

5.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表明公民的
财产受法律保护,时间是18世纪中叶,故A项正确;美国共和制体现分权制衡,此处材料未体现,故B 项错误;责任内阁不是材料要说明的问题,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统而不治”,但材料强调的是房
子的所有权,故D项错误。

6.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眼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权力的重心……从议
会滑向君主”,不能确认“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故B项错误;“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说明
政党政治遭遇挫折,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政治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出现了君主势力上升的波动,故D项正确。

7.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题眼是“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依据材料“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国家”可知,美国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国家,大力发展
资本主义并不是当务之急,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可知是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并没有强调建立常备军,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
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既定的秩序”可知,美国需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体制,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强调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增加税收保障政府运转并不是当务之急,故D项错误。

8.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的共和制。

从材料“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可知,美国确立了人民主权的代议制原则,从材料“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力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可知,美国确立了总统制,从材料“转化为一种符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可知,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美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能够全面反映材
料信息,故D项正确。

9.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题眼是“文官政府控制军事大权”。

题干材料不是讨
论民主和专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说文官政府对军事权力控制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权力加强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政府部门相互分权和牵制
的问题,故D项错误。

10.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总统在试图以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时遭到人民反对,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原则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终属于人民,与材料观点无关,故B项错误;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部分,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没有涉及自由平等的内容,故D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题眼是“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中“共和国”的信息,故A项错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材料中“几次革命”的信息,故B项
错误;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几次革命”“权宜之计”说明共和制的确立是妥协的产物,法国1875年宪法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正确。

12.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政府是由皇帝任命首相组阁,故A 项错误;材料中“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席位的增加,不能改变国家行政元首的人选,因为德国君主是世袭的,故B项正确;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对元首起到制约作用,故C项错误;德国国家权力一直由皇帝掌握,没有转移到议会手中,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1)特点:实行直接民主;设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民主的实施;民主方式较为简朴;民主制度有法律做保障;民主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

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法律上鼓励公民参政;雅典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先进思想家的推动。

(2)共通之处:都体现分权制衡思想;都主张主权在民;都存在轮番而治等。

(3)态度:民主政治是人类的追求,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对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解。

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公民直接参与”“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投票或举手”以及民主对象的范围等角度作答;第二小问,可从雅典政治的特点、经济的状况和先进思想家的推动等方面归纳。

第(2)问,可从民主原则、民主对象、参政方式等角度归纳其共通之处。

第(3)问,可从民主政治的内涵得出是人类的追求,同时注意西方民主存在的不足。

14.参考答案:中国史学家认为美国的革命史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

美国史学家认为美国革命史既是对旧制度的推翻和否定,也包括新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美国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独立国家的建立,更突出的表现在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中国史的叙事模式,是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从阶级斗争的视角去研究历史(强调改朝换代的意义),认为1783年,美国彻底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开始独立发展道路,是美国革命的突出成果。

美国史的叙事模式,运用现代化史观,强调推翻旧制度后,美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断发展。

美国革命的意义,突出体现在推动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破旧立新)。

1787年,在邦联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的情况下,1787年宪法出台,确立了联邦共和制,符合美国发展的需要。

1800年,政党政治确立,两党轮流执政,两党制的确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突出表现。

在和平的局面下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发展。

美国式叙事模式更强调长时段、完整关注美国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