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线路第七标段爆破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线路工程第七标段位于重庆梁平,常温输送净化天然气.管道规格为φ1016mm,主线管材为X70钢,设计压力为10MPa,设计最大输量1700×103m3/a。
2、施工方案
2.1工艺流程
2.2施工工艺
2.2.1试验炮
进场施工后,首先选择各种不同的部位,根据岩石结构、爆破深度的不同等,按照本设计的各项参数,进行小规模的爆破试验,根据爆破效果,进行调整,以优化爆破参数。
2.2.2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标孔→钻孔→药包制作→药包装填及堵塞→网路连接与检查→安全防护→警戒→起爆→爆后检查、瞎炮处理→管沟清理及测量
2.2.3施工准备
2.2.
3.1根据已批准的爆破方案,组织机械设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爆破现场;由工程技术人员向涉爆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2.2.
3.2对施工现场和其他项目进行管理,完成与爆破无关的拆除工作,根据爆破方案合理安排钻孔作业机具的位置,准备现场药包临时放置与制作场所。
2.2.
3.3发布施工公告和爆破公告:施工公告应预告工程项目名称,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业期限等;应在爆破前数天向爆区附近单位和居民发布爆破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爆破地点、爆破次数、每次爆破时间、警戒范围、警戒标准、各种信号及其意义、发出信号的方式时间、安全措施等有关注意事项。
2.2.
3.4进入爆破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佩带胸标或臂标,并应携带作业证。
2.2.3.5作业区周围及交通要道和行人通道的地位应设置防护屏障,安排警戒人员,严禁与爆破作业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2.4标孔
2.2.4.1为了保证钻孔质量,钻孔前必须按照爆破设计方案将炮孔位置、深度和角度清楚地标记在爆破体上,标孔工作应由方案编制人员完成。
.
2.2.4.2标孔时应事先清除爆破体表面的灰尘、积土和破碎层,再用标记清晰的漆或粉笔按统一的符号进行标孔。
2.4.3当遇到与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时,方案设计小组成员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2.2.4.4对不装药的空孔,除标定孔的位置外,还应在孔的周围作出特殊标记,以防与装药孔混淆。
2.2.5钻孔
2.2.5.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定的孔深、孔位和孔角钻孔。
2.2.5.2施工技术人员随时对孔的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标准为:
浅孔爆破:
孔深:当孔深小于50cm时,允许误差为-2-4cm;
当孔深为50-80cm时,允许误差为-3-5cm;
当孔深大于80cm时,可允许误差-5-5cm;
孔位:标孔中心偏离距离不大于5cm;
孔角:不大于15°。
2.2.5.3对不合格炮孔应特殊说明,由设计人员处理。
2.2.5.4炮孔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封盖,以防堵塞。
2.2.6药包制作
2.2.6.1药包制作应在选定的安全场所内进行;
2.2.6.2参加制作药包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爆破作业证,并应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领导,安全员的监督下进行;
2.2.6.3药包制作前,应首先检查爆破器材的质量,包括电雷管的电阻、外观性能、段别,炸药的品种、受潮情况、硬化程度等;
2.2.6.4炸药量应用天平称量其重量,力求准确。
要用木制或竹制锥子在药包中心扎一个雷管大小的孔,孔深应能将雷管全部插入,不得露出药包,雷管插入药包后,应用细线或电雷管脚线将雷管固紧,捆扎规整。
2.2.6.5药包需要防潮时,外加1-2层防水套扎紧捆牢,也可在药包表面沾沥青或石蜡。
2.2.6.6对制作好的药包进行编号,注明药包重量、雷管段别、药包个数,分别存放,由专人负责登记、管理,严格领取手续。
药包装填及堵塞2.2.7.
2.2.7.1药包装填及堵塞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爆破员作业证,并应在设计技术人员领导和爆破安全员监督下严格按照爆破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施工。
2.2.7.2装药之前应首先检查炮眼情况,如炮眼有水应进行处理;如炮眼有堵塞物应清除。
2.2.7.3药包的重量、规格应“对号入座”,严禁错拿、错放。
2.2.7.4应用木竹制炮棍,慢慢将药包推送到规定的放置部位,再用炮泥充填炮孔。
2.2.7.5填塞时,不得将电雷管脚线、导爆索、导爆管拉的过紧;
2.2.7.6炮泥一般用黄泥、粘土或钻孔的岩屑,不得含有大的颗粒状石块,以免划破电雷管脚线。
2.2.7.7有水炮孔堵塞应防止堵塞料悬空,严禁不堵塞进行爆破。
2.2.8网路连接与检查
2.2.8.1网路连接必须在工作面的全部炮孔装填完毕,无关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进行。
2.2.8.2网路连接必须在设计技术人员领导下,严格按方案设计进行。
2.2.8.3电爆网路连接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爆网路前,必须将手洗静、擦干,以防线头生锈,产生接触电阻。
②电爆网路必须按规定方法连接,禁止采用对钩的连接形式。
③电爆网路连接后,如电雷管脚线过长,应适当收缠成卷,以防刮断。
④在有水、潮湿的场合及钢筋暴露的部位,电线接线处应用胶布包缠。
⑤干线与支线连接前,必须确保干线的另一端脱离电源,并应有专人看守;干线与支线的连接接头必须用胶布绝缘。
⑥连接完毕后应及时检查电爆网路的电阻,当实测电阻值与计算值相差超过5%
时应及时检查,调整电爆网路。
2.2.8.4非电起爆网路敷设注意事项
①导爆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管口必须热封,如有破损、拉细、压扁等不正常现象,均应剪断去掉。
②四通传爆连接件使用前应检查外观是否变形,外壁有无裂隙,否则不能使用,四通空腔内不能有杂物、水珠和水蒸气。
③敷设网路时,要注意勿使导爆管扭劲、打死结、和拉细变形,以免影响传爆的可靠性。
④导爆管与导爆管或传爆雷管连接加工作业时,要严防接头部进水和砂粒堵塞,连接应可靠。
.
⑤导爆管用于药孔爆破时,禁用反向装药,添塞时,导爆管要紧贴孔壁,并注意不要捣伤管体。
⑥用雷管起爆导爆管时,应先在雷管外侧及端部聚能穴处缠2~3层胶布,然后再用塑料包扎带等把导爆管均匀而牢固地捆扎在雷管的周围,并对传爆雷管加以适当防护。
⑦为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大中型爆破工程应敷设复式网路。
⑧网路应敷设在无水、无高温、无酸性的安全地带,并防止在日光下暴晒。
2.2.9安全防护
2.2.9.1在有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或使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含高压线、光缆、电缆、管道等)受到损伤的场所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对拆除物进行防护。
2.2.9.2覆盖材料应便于固定,不易抛散和折断并能防止细碎块穿透。
2.2.9.3覆盖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保护起爆网路;
②用金属覆盖物时,应将电爆网路的接头用绝缘胶布包裹好,以防短路;
③仔细检查,严防漏盖;
④捆扎牢固,防止覆盖物滑落和抛散。
2.2.10警戒
2.2.10.1根据施工设计提供的境界范围平面图标明的危险范围,设置警戒地点
和警戒标志进行警戒。
2.2.10.2在所有进入爆区的通道和危险区入口处,都必须有人员警戒,警戒人
员应持有警戒旗、哨子和便携式扩音器。
2.2.10.3警戒人员应提前半小时到指定地点上岗,按计划断绝各通道,直至发
出解除警戒信号后,方准离开岗位。
2.2.10.4爆破危险范围内的人员,必须按指挥部的撤离计划在起爆前撤至安全
地点。
2.2.10.5负责人员撤离的人员及各警戒人员应及时向指挥长报告警戒工作情况。
2.2.11起爆
2.2.11.1起爆应由指挥长指定的起爆负责人负责完成。
2.2.11.2指挥长检查起爆前的各项工作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准下达起爆指令。
2.2.11.3起爆口令应采用倒数计数法。
2.2.11.4起爆信号
,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撤离危险区,警戒人员到达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长哨音).
指定位置。
预告信号在起爆前30分钟、15分钟、5分钟分三次发出。
第二次信号:起爆前信号(两短哨音),确认人员已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时方准发出起爆前信号。
第三次信号:起爆信号(三短哨音),由各岗哨人员反馈回可允许起爆的信息后,发出起爆信号,信号结束立即起爆。
第四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长哨音),起爆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在发出此信号前,警戒人员应坚守岗位,除爆破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外,不准任何人进入警戒区。
2.2.12爆后检查、瞎炮处理
2.2.12.1爆坡后经安全员下进场达指令后,检查人员方准进入现场检查。
2.2.12.2发现瞎炮或未塌落稳定部分,应立即制订处理方案,并派专人负责处理;
2.2.12.3爆破负责人应在爆后进入现场检查,待瞎炮处理完毕确认安全后向指挥长提出正式报告,并在报告记录上签字;
2.2.12.4指挥长收到报告后并确认安全后,方可下达解除警戒令。
2.3起爆网路
2.3.1电爆网路
浅孔爆破,二次破碎采用电爆网路。
网路连接时,要不时的导通网路,各串联组的总电阻值一般不超过100Ω,各串连组电阻值应基本相等,以保证电流平衡。
2.4安全距离计算
2.4.1地震波安全距离
1/αQ1/3
)R=(K/V根据公式式中,R——从测点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
V——质点振动速度,cm/s;
Q——延发爆破时最大一段装药量,kg;
K——与爆破场地有关的系数;
α——与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
取V=2cm/s,K=250,α=2.0,R=20m,
,那么离爆破中心最80Kg,即最大一段装药量只要不超过Q=80Kg则最大一段装药量
近距离20 m的建筑物不会受到地震波的破坏。
2.4.2爆破飞石距离
爆破个别飞石难以控制,根据经验公式可估算出,
R =(40/2.54)D
F R——爆破个别飞石最大距离,m;F D——钻孔直径,cm,
则R =40/2.54D=(40/2.54)×9=142m;F为安全起见,爆破时警戒距离定为200m。
2.4.3冲击波安全距离
1/3β)/RΔP=H(Q根据公式5Pa;——冲击波阵面上的超压;10式中,ΔPH——与爆破条件有关的系数;
Q——装药量(延发爆破时为最大一段装药量),Kg;
R——自爆破中心到测点的距离,m;
β——空气冲击波的衰减指数。
取H=1.43,R=50m,β=1.55,ΔP〈 0.2,
所以,Q〈2764Kg,远远大于最大一段装药量,因此空气冲击波对附近建筑物不会造成损害。
综合以上各值,爆破装药时,安全警戒距离50m,爆破时安全警戒距离200m。
爆破技术设计
A.爆破参数的确定
a.炮眼直径d,深度L:炮眼直径d采用Ф38㎜;炮眼深度L=(1.1—1.15)H,H为管沟深度,沟深按2.5m计算:
L=1.1×2.5=2.5m。
b.最小抵抗线W :最小抵抗线W按经验公式选取
W=0.5L=0.5×2.75=1.375 m。
c.炮眼间距a和排距b :炮眼间距a=1W=1×1.375 =1.375 m ,采用微差起爆时a=1.8W=1.8×1.3755 =2.475 m;排距b=0.9W=0.9×1.375 =1.2735。
d.单位炸要消耗量qf
该值的大小对爆破效果、钻孔和装药工作量、炮眼利用率都有较大影响。
单位炸要.
消耗量取决于岩石的性质、临空面、炮眼直径和炮眼深度等多种因素,在爆破中,根据现行规定和经验选取。
表中所列系2#岩石硝铵炸药,若采用其它炸药时,应根据其爆炸力的大小加以修正。
引爆器材孔内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用瞬发电雷管。
B.根据该标段岩石坚固系数,取q=1,即1处炮眼用
药量=V×q= a×b×L×q
1)炮眼布置
炮眼布置成3排梅花状,布法见下图
●●●●●
●● b ●●L●
●●●●●
2)分层装药
A.为了解决管沟的口宽和深度的矛盾装药时,应视爆破岩石的厚度不同而采取分层装药的方法,根据该标段岩石厚度,拟采用三层装药的方法。
B.单孔装药量: Q=0.33 q abL
C.每层装药的分配原则为:上层药包量为0.25Q,中层药包量为0.35Q,下层药包量为0.4Q。
3)飞石验算:飞石安全距里Rf= 20 kf n2w
式中: n—爆破作用
W—最小抵抗线
Kf—与地形、风向有关的系数,一班取1.1-1.5
质点振速: V=K1K(√Q /R )2
式中: K1—控制爆破修正系数
K —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的系数
Q —同段一次最大起爆药量,单位㎏
m
—药包中心到最近点的距离,单位R
2.5瞎炮的产生原因、预防及处理:
2.5.1原因:
2.5.1.1起爆材料质量差,如雷管中加强帽装反,电雷管中引火剂和桥线接触不良,雷管不能发火;装配不当,致使硫磺流入管内,使导爆管不能传爆。
2.5.1.2雷管、导爆管或炸药过期,受潮失效。
2.5.1.3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爆破,炸药包未作防水或防潮处理,雷管受潮失效。
2.5.1.4装药密度过大,爆炸的敏感度不够。
2.5.1.5在炮孔装药或回填堵塞过程中,炸药与雷管分离而未被发现。
2.5.1.6炮孔穿过很湿的岩层或岩石内部有较大裂隙、药包和雷管受潮或引爆后漏气。
2.5.2预防:
2.5.2.1雷管、导爆管、雷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不合格、过期、受潮的不准使用;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爆破,使用耐水雷管和炸药,或用防水材料包扎炸药,避免浸水、受潮,装药密度控制在最优密度范围内。
2.5.2.2在炮孔装药或回填堵塞过程中,细致操作。
2.5.2.3炮孔穿过很湿的岩层或有较大裂隙,要作好防水防潮处理。
2.5.3处理:
2.5.
3.1打平行炮孔诱爆法,在离瞎炮孔旁约50公分,另打一平行炮孔装药爆炸;若不能打平行炮孔,炮孔不深,可利用裸露药包爆破处理。
2.5.
3.2浸湿法,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规定执行。
2.5.
3.3诱爆法,采用聚能装药施工见下图
2 5 1 2
自然地面
1—瞎炮药包 2—雷管 3—聚能装药 4—圆锥形纸板 5—填塞物
2.6管沟清理
管沟清理采用机械清理和人工清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对管沟进行测量,测量合格的进行下一段施工,未满足图纸要求的对该段进行下一次爆破和清理,直到管沟合格。
施工人员及设备3.
3.1爆破作业人员组织机构图
3.2岗位职责
3.2.1爆破工程师职责
①负责爆破工程的设计和总结,指导施工,检查施工现场。
②制定爆破安全的技术措施,并检查实施情况。
③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技术措施,对盲炮处理作技术指导。
④监督爆破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药物管理的领、用、清退;确保库房不混存,不超
量和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对违反规定的职工有权停止工作。
⑤参加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2.2安全员职责
①服从爆破现场领导人的指挥。
②作出警戒标志或信号,杜绝一切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或警戒线。
.
③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部位,并做到二不得,即收警戒信号立即就位,不得延缓;未收到解除信号之前,不得提前解除警戒。
3.2.3库管员职责
①负责验收、发放、统计和保管爆破器材;并对爆破物品要坚持四不入;手续不清不入,品种、数量不清不入,混存、超量不放,过期失效、变质不入库。
②发放爆炸物品要坚持三不发;品种、数量与单据不合不发;过期失效、变质的不发;无“爆破作业证”的人员不发。
③收发爆炸物品要有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发现丢失被盗要立即报告。
④对存放的物品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3.2.4爆破员职责
①保管好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借他人,不准擅自销毁或挪作他用;对未用完的,要如数退回库房。
②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③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对违反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④爆破后要认真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它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或处理。
⑤如实做好爆破施工记录。
机具设备3.序机械名规格型单数
21TB-600凿岩2/min
1010空压台3 20 台风镐4 3 台挖掘机1 5 加油泵个5T 6 2 翻斗车台 2 7 欧姆表个 3 8 个起爆器9
3
对对讲机
4、安全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针,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良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根据有关爆破安全规程,特制定本制度。
4.1.2项目所属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员、爆破器材保管员、安全员、押运员必须政治可靠,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并参加相应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安全作业证件以后,方可持证上岗。
4.1.3爆破工程方案编制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爆破安全和设计有关规定进行
编制。
4.1.4爆破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应在施工负责人领导下,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
4.1.5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销毁应认真填写《现场使用登记表》,并应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和公安局治安大队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
4.1.6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设计、施工、爆炸物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三违”行为给予处罚,对设计、施工、爆炸物品管理的先进人员给予奖励。
4.1.7爆破器材统一由公安部门指定配送,本公司不储存和运输。
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制度4.1.825米。
1、雷管库和炸药库之间存放的距离不得小于:数目必须清楚,做到日清月人)(每班不得少于22、火工药品库房由专人负责看守结。
)规定执2003、火工药品运输、保管、使用必须按“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3 行。
并专人负责押送。
4、火工产品运输必须专车运到工地,炸药、雷管分车运送,
现场管理。
炸药、雷管)( 5、火工产品工产品应立即退回工 (1)观场所用火工产品由专职炮工负责领用;当班未用完的火齐全,双方签字。
地临时库房存放:领、退火工产品必须手续
做好每次起爆的火工产品数量的记录,并小记好器材消耗数量。
(2)经常检查火工产品质量,凡有效期已过或结块、受潮的炸药不得使用:一次起爆(3)所用雷管必须是同厂、同牌号、同批次,雷管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且电阻值不得超过 0.25Q。
4.7.3条的规定执行。
—2003中GB6722 (4)禁爆条件应按《爆
破安全规程》 4.2其他安全措施成立现场爆破指挥部,强化现场的调度指挥,
确保安全作业。
4.2.1石方爆破开工前应进行施工范围内清场,并派专人看管,
现场及危险地点设置“谢4.2.2 “禁止通行”等标志。
“危险”、、绝参观”“警
告”、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工程一定要布置在安全区域内。
4.2.3 4.2.4所有爆
破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遵章作业。
所有电雷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导通测试,剔除
不合格品。
电爆网路应反复进行测试与4.2.5 计算值进行比较。
每次爆破作
业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感应电及射频电的情况,并必须测定杂散电流值,4.2.6 时,严禁使用电爆网路。
当其超过30MA 加工起爆体应在安全地点加工。
4.2.7
4.2.8炮孔装药时,应严格按设计的药量装药,不得多装、少装、漏装、重装。
起爆体严格按设计的方法制作,在装药时,应保证不错拿错放具有延时作用的起
爆4.2.9 体,起爆体应置于设定的位置。
堵塞炮孔时,应按设计的位置和长度
进行堵塞,保证堵塞质量,并时时导测线路,4.2.10 不破坏爆破线路。
网路连
接应按设计的线路连接,各支路的总电阻不超过设计的电阻。
4.2.11.
4.2.12药时应避免闲杂人员在场,妥善保管爆炸物品,保证不遗漏、不丢失。
4.2.13爆破时应在爆破警戒范围的边界和道路上设岗哨和爆破标志(注明爆破
时间),爆破前须同时用声响、视觉信号和相应的组织措施使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撤至安全地点。
4.2.14在施工过程中如遇雷雨或暴雨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施工人员撤至安全
地带,对已装药炮孔要作保护措施。
4.2.15在制作起爆体和装药、连线过程中,不应配带手机、传呼机。
4.2.16爆破时间按甲方或业主规定的时间进行爆破,不到爆破时间不得放炮。
5、质量保证措施及HSE管理措施
5.1质量保证措施
5.1.1质量控制机构
5.1.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体系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检查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组长:周成
副组长:朱兴革
成员:万代林、李如国、吴发普
5.1.3质量责任
5.1.3.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爆破工程质量保证的最高领导者和组织者,对项目的爆破工程
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贯彻执行上级的质量方针、政策及规定,负责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
●组织工程的质量保证活动,认真贯彻《质量保证手册》,制订本工程质量目标
及质量计划;
●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重要质量信息,对重大质量问题进行决策。
接受业主及监
理的质量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安排处理;
●负责组织开展本项目工程的自检、互检、专检活动;
●组织制订项目质量奖惩政策。
5.1.3.2项目技术负责人
●执行业主及项目经理的质量政策,负工程质量技术上的责任;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交底中明确具体措施;
项目质量负责人5.1.3.3.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严把质量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项目工程质量工作负全面责任;
5.2. HSE管理体系
5.2.1HSE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环保创优,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2.2 HSE管理目标
安全目标:实现“三个为零,一个减少”即人身伤亡事故为零,交通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减少一般事故。
5.2.3 HSE管理机构
5.2.3.1 HSE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周成
副组长:朱兴革
成员:万代林、李如国、吴发普
5.2.4 HSE责任制
5.2.4.1 项目部HSE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实施项目部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方针、目标。
●落实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具体实施。
●召开HSE管理月会,总结HSE管理执行情况,对重大HSE管理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制定并组织实施应急方案。
●组织HSE管理宣传、检查、交流活动。
●对所有的管理活动应进行记录。
5.2.4.2 项目经理职责
●为项目部HSE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者和组织者,对HSE管理负全面责任。
●组织有关工程项目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方案,落实公司及业主提出的有关HSE管理的各项措施,细化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职工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保证手段和应急措施。
●通过有效的组织、分级落实承包到位和奖罚兑现,将方针、目标和措施变为干部职工可操作的准则,通过检查、分析和整改,不断完善保证体系和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
质和项目管理档次。
●项目开工前,组织将项目中的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方案向职工交底,教育职工遵守HSE管理标准、规章,并按HSE作业指导书施工。
●改善野外劳动、生活卫生条件,落实保障职工健康的具体措施。
●组织召开每月的HSE管理会议,总结风险削减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下步施工提出HSE管理要求。
●支持项目HSE工程师的工作,督促员工查找隐患,协调工作关系,定期与现场监理及业主沟通情况。
●组织HSE管理检查和审核,落实整改不符合项。
5.2.4.3 项目副经理职责
协助项目经理完成上述工作,项目经理不在时,执行项目经理的上述职责。
5.2.4.4 项目HSE工程师职责
●对项目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制定项目HSE管理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将项目确定的HSE管理方针、目标、规章制度、减控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对作业单位进行监督和指导。
使管理文件和程序始终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工序、岗位和责任人,随时纠正违章、违法行为。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预测,针对隐患采取有效对策。
●每月向项目部HSE管理领导小组和公司安全监察科书面报告HSE管理执行情况,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办法。
●对施工中存在危及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破坏环境的情况,有权下令停工,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收集归纳员工提出的安全生产不符合报告,提出整改意见,搞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上报工作。
●协助项目经理组织HSE管理审核活动,并做好记录,提出整改意见。
●按公司安全监察科管理要求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负责项目环境评价,制定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并督促、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营地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管理负直接责任,与地方防疫部门了解地方病向职工进行预防知识和卫生常识的教育。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参加施工。
.
●监督膳食卫生。
●对饮用水、食堂、宿舍、营区的卫生进行监督。
●针对地方病、常见多发病采取预防免疫接种和预防措施。
5.2.4.5 分队长的职责
●对本分队的HSE管理负全面的直接责任。
●负责现场的HSE管理,纠正违章行为,整改隐患,并作好记录。
●负责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员工遵章守纪。
●搞好班组安全自查,及时整改不符合项。
●对设备进行安全维护保养,设备安全防护、保险装置齐全,完好率为100%。
●结合施工生产任务,坚持每天的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5.2.5HSE风险评价及风险削减措施
5.2.5.1风险评价和风险削减措施内容
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
●工程施工安全性评价;
●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员工行为的安全性评价;
●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评价;
●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危险性评价;
●员工健康状况的安全性评价。
风险削减措施应包括:
●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事故);
●限制其范围和时间(控制事故);
●降低事故长期和短期影响(减少其结果)。
5.2.5.2风险评价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现场踏勘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做出以下评价:
●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