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胡杨;夏斌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上,构造演化特征复杂。
从构造地质理论出发,应用成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的理论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解析研究,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其进行了构造演化特征及演变史的恢复,同时,针对该区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和影响因素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与认识:(1)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即碰撞挤压期(C—P)、弧后挤压期(P2—T)、伸展断陷期(J1—J12)和再生前陆期(J22—Q);(2)哈拉阿拉特山及周边地区的沥青及稠油显示,说明该地区发生过油气的运移聚集;(3)哈山地区油气源主要有本地近源与玛湖凹陷远源两种烃源供给系统,油气运聚成藏的关键时期为三叠纪和侏罗纪,油气成藏模式初步预测有3种,远源侧向砂体—不整合运聚早期成藏模式、近源垂向断层—砂体运聚早期成藏模式和近源混向阶梯状运聚晚期成藏模式;(4)推覆体下盘的背斜等构造圈闭区带是该区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总页数】8页(P35-42)
【作者】胡杨;夏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海淀 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
【相关文献】
1.莱州湾凹陷西走滑带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王永利;武强;王应斌
2.塔北地区构造和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安海亭;李海银;王建忠;都小芳
3.新疆北部哈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初步分析 [J], 胡杨;夏斌
4.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胡杨;夏斌;郭峰;袁亚娟;施秋华;蔡嵩
5.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解巧明;王震亮;尹成明;李清瑶;廖晓;赵子龙;张快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