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
李娟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别坏,老是朝我扔雪球。
到了夏天,就朝我扔石头。
活该这个死小孩都长到一米七了还在上小学六年级。
喀吾图乡小学放学时,就是喀吾图最热闹的时候。
整条马路上到处大呼小叫的,无数个书包上下乱飞,丢来甩去。
——阿玛克的小儿子突然从背后袭来,一把揪住我的辫子。
出于对他长期以来的经验性的防备,我迅速做出反击,用手肘往后一顶,另一只手连忙攥着辫子根往回拔。
并且回过头来用脚踢他。
可是这死小孩左闪右闪的,就是踢不着,而且死也不松手。
我急了,拽着他的衣服,用力往回扯辫子,还伸出指甲去抓他的手背。
可是他个子比我高那么多,我哪是他的对手呀,而且又不敢太猛地跟他拼命,辫子扯着会很疼……
结果当然是他赢了——同过去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
我哪能善罢甘休!咬在他后面紧追不舍,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地呼啸着穿过整个村子,一直追到边防站圈马的院子的后院墙那儿。
我就知道我逮不住他的——他冲到院墙跟前,往墙上一扑,双手撑在上面,长腿一迈,就跳过去了。
我又气呼呼往回跑,径直去到这死小孩家,堵在门口等。
他美丽的母亲从那儿进进出出的,不时地给我打着招呼。
我正气得要死,又和她说不清楚——她一句汉话也不会,只好哼哼哈哈和她应付一阵……突然瞥见院墙拐角处有人影鬼鬼祟祟往这边看,可一转眼的工夫又不见了。
我真是快要疯掉了!直冲进他家正屋,大喊一声,向他爸爸冲去:“哥哥!你家娃娃坏得很!他太坏了,他抢我东西呢!”
“哦?”他把头扭向儿子:“怎么回事?”
他那个臭儿子这会儿又一副老实得不得了的样子,飞快地给他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再委屈地把衣服左边的口袋翻出来,再把右边的口袋也翻出来,然后翻裤子口袋。
“还有书包!”我不依不饶。
这个死小孩很无奈的样子,捞过书包带子,把里面的书呀本子呀铅笔呀什么的稀里哗啦全抖出来倒了一炕。
我气得……我都快要哭出来了——不过是一个五毛钱的橡皮筋!我扭头踢开门就跑了,不管他母亲在后面怎么喊。
除此之外,他从我这里抢走的东西另外还有两根缠着彩色毛线的橡皮筋,一个漂亮的信封,一串手链,三个发夹,一枚细细的玛瑙戒指……对了,还有五毛钱,他还抢走了我五毛钱。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也不是没抢过他的东西——那天他来我家店里打酱油,我趁他和我妈在酱油桶那儿付钱的时候,弄走了他的书包。
没收了里面的一串钥匙和一本新的作业簿。
另外我还霸占了他的一把小刀,虽然很锋利,但仍不能抵消。
除了抢东西,这个小孩还有一点最可恨——他老是模仿我的口气说话。
我在柜台后面和顾客讨价还价,他就在旁边捣乱,一个劲地打岔。
只要有这个死小孩在,就根本别想做生意了。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商店本来就是谁想来就来的,况且这本来就是他家的房子。
每过几个月,我妈就让我去交房租。
那时候他总是早早地就把登记的小本子翻出来,摆在炕上的小茶几上,老老实实地陪我一起坐着喝茶,等他爸爸来收钱。
只有这时候,这小孩才能对我好一点,他把他妈妈做的包尔萨克、江米条呀之类的食物摆了一桌子。
还专门从糖碟子里拣了一颗给我。
我“嘎嘣嘎嘣”地嚼掉,说:“不好吃。
”
他连忙又另拣了一颗给我。
终于,这小子熬到小学毕业就从喀吾图消失了。
听说在城里打工。
有一次我去城里,还看到过他一次——居然在打馕的摊子上帮人揉面!好大一堆面团啊!小家伙穿着背心,系着白围裙,头发上脖子上全是面粉,正“夯味夯味”干得起劲。
我在外面看了一会儿,本想打个招呼,喊他一声的,却突然想起,和这小家伙斗争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呢。
我一般都叫他“死小孩”,心情好的时候,就叫他“小孩”。
冬天的时间,小家伙回来了,带着女朋友。
他懂事得要命,还像模像样地和我打招呼呢,还掏出两块五毛钱买啤酒。
我用启子开了瓶盖,眼光随便一瞟——气死我了,我一眼看到我的那根黄色的橡皮筋正端端正正系在他的漂亮女朋友的辫梢上……我立刻瞪了旁边的死小孩一眼,把啤酒瓶子往他面前一顿,泡沫翻涌出来,淌得到处都是。
我又“刷”地扯出一块抹布,恶狠狠地擦了起来。
我不理他,转过脸去和他女朋友说话……
那边那个死小孩磨磨蹭蹭喝完酒,又没边没际粘乎了一阵,实在没啥戏喝了,这才领女朋友离开。
冬天的喀吾图,让人觉得喀吾图的任何时候都没有冬天那么漫长。
而到了夏天,又总觉得什么时候都没有夏天那么漫长。
好了,阿玛克的小儿子走了,又有一个年轻人离开了。
而我还在这里。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把他妈妈做的食物摆了一桌子,还专门从糖碟里拣了一颗给“我”,是看在“我”来交房租的份上,而不
是对“我”有了善意。
B. “我”称阿玛克家的小儿子“死小孩”,是因为他对“我”做的恶作剧让“我”很气愤,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亲密的体现。
C. 文章开门见山,写道“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别坏”,既点明标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引发了读者对下文的阅读兴趣。
D. “又”有一个年轻人离开了,而“我”还在这里,暗示了作者对年轻人离开乡村的失落及自己坚守的执着,意蕴丰富且深长。
2. 文章重点记叙了一次“我”与“死小孩”较量的经过,写得扣人心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3. 汪曾祺说:“一个小说家,不应把自己知道的生活全部告诉读者,只能告诉读者一小部分,其余的让读者去想象,去思索,去补充,去完成。
”本小说也体现了这一点。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
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
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
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
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
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
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
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
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中。
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
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
(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
B.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
C.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
D.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
5.下列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
B.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
但人们仍未意识到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D.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哑巴
郝林生
三哑巴姓岳,岳庄村人,因排行老三,是个哑巴,故得名。
九岁那年,三哑巴爹死了,此后,三哑巴娘和三个孩子相依为命。
三哑巴家里的房顶上长着很多瓦松,一到春天,那些瓦松就都可着劲儿长。
有人说瓦松能清热解毒,能治疗蛇缠腰啥的病,所以十里八乡的经常有人来上房采摘,那些蓝瓦在一拨拨采摘人的脚下咔嚓、咔嚓地粉身碎骨了。
对此,三哑巴娘敢怒不敢言,孤儿寡母的,有啥法啊。
有一次,一个外地人又来采摘,三哑巴娘不让他上房,不一会儿村主任就来了,大吵了三哑巴娘一通,理直气壮地说:“你要是不让人家上房,等你家再有事时,别找我盖章!”吓的三哑巴娘赶紧给人家赔不是。
三哑巴的两个哥哥都长大成人,因为家里穷盖不起新房,没有人给说媳妇,都先后去外地给别人当养老女婿了。
三哑巴天天放羊,放羊时还得割草,羊吃饱了他就背着草回家,回家再喂小兔。
村里有一群调皮的孩子,孩子王是刘二墩,虽然快初中毕业了,但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经常在放学后领着一伙儿童子军疯跑。
这些童子军个个手里拿着一根细柳木棍,棍子用颜料染得花花绿绿的,像是花果山上的一群猴子。
有一天,刘二墩领着的童子军和三哑巴领着的山羊群相遇了,刘二墩大喊了一声“冲啊”,童子军们便争先恐后地向山羊群冲打过去,不一会儿就把山羊群打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群,气得三哑巴“啊啊”地叫,作势要打他们,童子军们则一边喊着“三哑巴,快说话”,一边作鸟兽散。
穷不择妻,何况又是个哑巴。
三哑巴在快三十岁时娶了一个有癫痫病的女子。
婚后第二年,生了一个胖小子,起名叫岳慧雨,第三年又生了一个胖小子,起名岳慧岩。
俩孩子的名字都是三哑巴娘找村里的一位老教书先生起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慧雨和慧岩这俩孩子后,三哑巴逢人就又笑又“啊啊”的。
天有不测风云。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三哑巴媳妇拉着慧雨抱着慧岩回娘家,经过村南地一水坑时,突然癫痫病发作,口吐白沫,手脚抽搐,慧岩也翻滚到了水坑里。
等人们把慧岩捞出来后,又是按肚子里的水,又是倒背着跑,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哭出声来。
赶来的三哑巴捶胸顿足,“啊啊”的大哭大叫,像一头受伤的公狼。
此后,他见了谁都不再打招呼了。
有时候,看着那帮童子军冲击他的羊群也不吭声。
村里人都说三哑巴被气傻了,童子军们则对着他喊:“傻哑巴,快说话。
”
又一年夏天,连降了三天三夜大雨,村外水坑个个跟路面相平,不知道从哪里冲来的鱼有的竟然游到了路面上。
一天中午,刘二墩和两个小伙伴跳到村南地水坑里游泳,刘二墩一不小心滑到了一个兔子井(水坑中的小深坑,俗称兔子井)里,“扑通扑通”地挣扎着,就是游不出来。
两个小伙伴吓得哇哇大哭。
眼看刘二墩就要沉入水底时,一个人影“扑通”跳到水里,拼命地把他从兔子井里推了出来,可那个人影却没影了。
闻讯赶来的刘二墩父母连连问他教命恩人是谁,刘二墩说没看清楚,不知道是谁。
有人说,路上那些山羊和一箩筐青草可能是三哑巴的。
等人们把救人者救出来后,发现果然是三哑巴,遗体还保留着双手往
外推的架势。
刘二墩的爹给三哑巴买了一口好棺材,把他下葬了。
下葬那天,县里和镇里来了好多干部,还给三哑巴媳妇1000块钱和一块写有“见义勇为”的大牌匾。
岳慧雨一晃就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村小学校长到他家去叫他上学,他娘说俺家没钱,上不起。
小学校长说,有人要赞助慧雨上学,不用你家拿一分钱。
岳慧雨上了六年小学,果然没有拿一分钱学杂费。
小学毕业上了初中,初中校长也说有人要赞助你上学,不用你家拿一分钱学杂费。
到了高中,校长也是这样说。
岳慧雨反复问是谁赞助的,三个校长都是只拿出了一个空信封,信封上写着“岳慧雨学费,请xx校长代收”一行字。
是谁给我赞助的学杂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岳慧雨。
在三哑巴死后的第十八年,岳慧雨参加高考被东北一所名牌大学录取,就在他为学资无着落和母亲无人照顾而一筹莫展时,很久没有回家的刘二墩开着车从外地回来了,他先去三哑巴坟前立了个石碑,并请人刻上“无言有德,流芳千古”八个大字。
然后,他又用车把三哑巴媳妇拉到了镇上敬老院,在办理入院手续时,他在《入院登记表》上“与被送养人关系”那一栏,用碳素笔郑重地写上“母子”二字。
突然,岳慧雨发现刘二墩的笔迹似乎在哪里见过,很快心里就明白了,眼泪也刷地流了下来……
(有删节)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三哑巴”为题,点明小说主人公,表明故事内容围绕三哑巴展开,并起到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小说以三哑巴人生发展为顺序,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波澜起伏,写出了世间最平凡者的悲喜人生,突出其善良本质,令人感叹。
C. 小说塑造三哑巴、刘二墩等人物形象,少有语言描写,少有环境烘托,少有心理刻画,这样人物就缺乏活力,不够丰满和深刻。
D. 文章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叙事人全知全能,所有人物、情节、环境尽在掌握,故能妮娓道来,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7. 小说用较大篇幅写十里八乡的人到三哑巴家上房采瓦松,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 本文的主题是“无言有德,流芳千古”,小说是怎样凸显这一主题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延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
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械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还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其惟朋党之论乎!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
绍煕元年,会《孝宗日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而宰臣属之礼部郎官傅伯寿。
万里以失职力丐去,帝宣谕勉留。
会进《孝宗圣政》,万里当奉进,孝宗犹不悦,遂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
开禧元年召,复辞。
明年,升宝谟阁学士,卒,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
B.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
C.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
D.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谪,一般指降职,也指平级调动。
文中指降职。
B. 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的丧事。
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丧事须回家居丧。
C. 东宫,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也用来借指太子。
D. 朋党,指封建时代为了个人利益而勾结在一起的官僚集团。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万里屡受举荐提拔。
张浚入朝为相,向朝廷推荐杨万里,陈俊卿、虞允文为相时交相举荐杨万里,东宫讲官缺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
B. 杨万里为人打抱不平。
侍讲张栻因为奏论张说一事而出守袁州,杨万里上书直言请求留下张栻,并用和同之说来劝说虞允文,最后张栻留了下来。
C. 杨万里受到皇帝称赞。
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时,盗贼沈师侵犯南粤,他率兵前去平定。
孝宗称赞他有“仁者之勇”,并打算重用他。
D. 杨万里积极推荐人才。
王淮做宰相时向杨万里询问宰相首先要致力于什么事,杨万里认为首先是招纳人才,并列出朱嘉、袁枢以下六十人奉上。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会《孝宗日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
13. 杨万里是如何对待朝廷在江南使用铁钱一事的?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①(节选)
李白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②。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③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注】①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谯郡参军。
谯郡,州治在安徽亳州。
②《长杨赋》汉代文学家扬雄善于作赋。
他随汉成帝到长杨官射熊馆观猎,回来后作了一篇《长杨赋》献给汉成帝。
③酂台,一作酂亭,位于谯郡境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行乐”发端,引发议论,“难再遇”一语含前途难测之忧。
B.诗中“北阙”对“东山”,“青云”对“白首”,凸显诗人处境尴尬无奈。
C.诗人观赏暮春落花纷纷的景象,意在借有形之景抒发无形的惜春之情。
D.与《行路难》等不同,此诗并不正面叙写现实,具有深沉含蓄的特点。
1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3)《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解决问题应在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制止,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是一则某校举办艺术节的通知,其中有五处错误(包括格式、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
通知
①各班团支部:
②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彰显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风貌,③校团委将于2020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举行本校第五届艺术节。
④本次活动围绕“激扬青春,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⑤同学们准备的节目,可以是唱歌、书法、绘画,⑥也可以是武术表演、美文诵读、艺术剪纸等(中英日语皆可)。
⑦活动初选节目时间为12月10日,每班准备一个节目参加初选。
⑧凡被选定的节目直接参加艺术节表演。
⑨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登台表演,展现才艺,同时也希望全体师生对我们的艺术节活动提出美芹之献。
校园委
2020年10月26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一幅题为“先查微信群”的漫画,请介绍该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内容:_____。
(不超过50字)
寓意:_____。
(不超过30字)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于2020年5月3日安详逝世,享年93岁。
张乾二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20世纪90年代带领课题组开展价键理论计算程序化的攻坚研究。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