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紧急事件应急预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处理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院护理管理的实际, 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护理部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医院的领导下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护理领导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和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调动护理人员开展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协调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5、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查和指导。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应当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规定时间内(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护理部主任负责整体的组织、指挥、协调。

应急状态期间,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各相关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

(五)配合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的安排和部署,服从医院对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查和指导。

二、报告和监测
严格执行医院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汇报情况,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非办公时间→院总值班→护理部→业务副院长→院长。

三、应急处理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接到呼救后120迅速派出急救人员、车辆赶赴现场。

(二)对意外伤害事件的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予以检伤分诊。

(三)危重病人采取安置体位、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按医嘱给药、通知有关值班医生等,并做好护理记录;经系列抢救病人病情稳定后根据医嘱进行转运,由值班医生作出急诊手术、入ICU继续救治或住院等决定。

(四)轻病人予以一般急诊处理后由值班医生作出出院、留观、住院、手术等决定。

(五)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护理领导小组负责护理人员调度和协调急救物资。

(六)传染病人的收治应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

四、技术和物资保障
1、每年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2、对急诊、120急诊护理人员加强预检分诊和检伤分诊的能力、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各护理单元保证应急
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

二、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一、目的
为了保证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时能够及时调集护理人员赶赴抢救现场, 减少人员伤亡。

二、调配原则
凡遇重大、复杂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立即调配科室机动护士参与抢救工作,如遇大批量(同时来院10人以上)危重需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护士长应及时报告护理部,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或值班护士长报告。

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员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逐级上报卫生局(如护理部负责人不在,由值班护士长负责组织抢救工作)。

三、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四、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

五、护理急救小分队人员组成:
(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小组成员: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外一科护士长及护士两名
(二)急性化学中毒和食物中毒护理急救小组成员: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急诊科护士长内一科护士长急诊科护士一名
(三)传染病疫情护理应急救治小组成员: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内一科护士长及护士两名
(四)其他意外事件护理急救小组成员: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外二科护士长及护士两名
六、要求
1、各科室配备1名机动护士,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进行调配。

2、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护理部主任通知病房护士长, 护士长立即通知机动护士马上到位。

3、紧急状况时,各相关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七、护理急救人员职责
1、根据需要,随时听从调配。

2、接通知后,务必在5-10分钟内出发抵达现场参与急救。

3、到现场后,服从指挥,根据事件性质按医疗救护原则迅速有效地开展急救工作。

4、参加抢救人员,务必熟悉抢救程序及方法,并做好现场记录。

5、抢救结束后,会同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做好现场后续整理工作。

八、调配方案(见下页)
三、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积极应对发生的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及时、高效、有序、安全地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二、要求
当遇有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时,抢救工作应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分级负责,密切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

急救人员必须听从指挥,认真履行救
护职责,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能。

三、应急处理流程
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四、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应急预案
一、目的
患者发生猝死时,护士能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保证患者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血供。

二、要求
了解心肺脑复苏的基础知识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动作迅速、果断。

三、应急处理流程
一期复苏
二期复苏Array
三期复苏是以脑复苏为中心的心跳恢复后的治疗。

一、目的
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建立病人循环,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二、要求
当心跳、呼吸骤停时,护士当机立断、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积极进行抢救。

三、紧急抢救流程
一、目的
明确应付患者发生误吸的工作流程,确保当发生误吸时,护理人员能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内误吸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

二、要求
1、评估患者呼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保持工作镇静有序,及时安慰病人及家属,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2、患者误吸时,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弯盘置于嘴角,护士用纱布缠绕中、食指后伸入患者口腔,清除口、咽部异物。

3、昏迷病人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将其口腔撬开,舌钳牵舌向外下方,防止舌根后坠,迅速清除口、咽部异物。

4、用吸管吸出咽、喉、及气管内误吸物。

5、有呼吸道梗阻者,立即行气管插管后再吸引,必要时通知耳鼻喉科医生行气管镜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吸氧3-5L/min。

7、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频率、节律及活动度,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听呼吸音变化。

8、有缺氧、呼吸困难者,予以呼吸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根据情况使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三、应急处理流程
七、住院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
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的抢救工作规范,确保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护理人员能进行有序的抢救工作。

二、要求
1、当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时, 护士应沉着、冷静。

2、立即通知医生。

3、积极采取抗休克、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措施。

八、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一、目的
明白在病人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护理工作规范, 确保发生意外伤害时, 护理人员能有序地参加抢救。

二、要求
1、病人发生意外伤害时, 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 立即察看病人, 同时通知当班医生, 检查病人受伤情况, 测量生命体征, 作好记录。

2、根据病人受伤情况积极进行相应处理, 安慰病人。

3、作好交班, 报告护士长, 必要时报告护理部主任。

三、应急处理流程
九、病区应付火灾工作预案
一、目的
明确应付火灾工作规范,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的疏散、安置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二、要求
1、发生火灾
﹙1﹚保持镇静, 前往查看失火的区域位置。

﹙2﹚如火势较小, 用灭火器、棉胎灭火, 并通知保卫科。

﹙3﹚如火势较大不可扑灭时,立即拨打保卫科报警电话(见流程图)及火警电话“119”, 并报告火灾的位置、火势、被围及受伤人员, 是否有需要疏散的病人等情况, 同时报告院总值班及护理部, 若情况允许, 拉下电闸, 同时协助医院保卫人员参加灭火。

2、疏散病人以及自救
﹙1﹚疏散病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优先疏散老、小、危重病人及离火源最近的病人; 从安全通道转移到安全地带; 有浓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转移; 离开后, 关好门防止火势蔓延; 清点病人及员工人数。

﹙2﹚如处于被困情况下, 楼层较矮时用床单或绳索连接后从窗户逃生; 若楼层较高, 情况允许下可打湿毛巾, 棉被等物品, 进入未燃烧的房间, 用湿毛巾、棉被将门堵死, 紧闭门窗后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等待营救。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突发断电
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突发断电时, 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维持通气, 保证供氧。

二、要求
1、立即断开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 同时叫人通知医生, 检查断电原因, 并通知电工维修。

2、快速评估患者自主呼吸状况。

(1)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规则的患者, 立即连接简易呼吸囊辅助通气。

(2)有自主呼吸的患者, 观察呼吸的频率、胸廓运动的幅度, 评估潮气量是否足够, 如频率>12次/分或<35次/分,胸廓运动的幅度>3-4cm, 可暂时导管内给氧4-6升/分, 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呼吸困难、明显紫绀, 则应立即用简易呼吸囊辅助通气。

3、简易呼吸囊操作程序
(1) 呼吸囊接氧气4-6升/分。

(2) 呼吸囊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导管相连接。

(3)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 一只手固定气管导管, 另一只手挤压呼吸囊进行辅助通气。

(4) 挤压呼吸囊: 频率16-20次/分; 挤压的吸呼时间比为1:1.5~2。

(5)根据患者体重确定挤压呼吸囊用力的程度, 按8-12ml/kg估计所需气体量。

4、安抚病人, 稳定病人的情绪, 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的变化; 胸廓起伏的幅度;面色、甲床、末梢循环情况。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一、住院患者发生躁动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病人发生躁动时,护士应采取措施减少刺激,保护好病人,转移注意力,避免患者自身和他人受到伤害。

二、要求
1、避免刺激性语言,粗暴的态度、行为引起患者的激惹。

2、保持环境安静,转移注意力。

3、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出现兴奋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控制兴奋症状。

4、对极度躁动的患者,条件允许应安置于单人病室内,用约束带、床栏保护,并专人守护或家人陪护。

5、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生活护理,皮肤、口腔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和充分的休息。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二、护理恶性事件应急预案
一、定义
恶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共设施损坏、人员和环境安全受到威胁以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受到干扰的事件。

二、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恶性事件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就医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三、组织管理
处置恶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一个指挥有力,反应迅速,运作高效的领导系统。

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受理模式。

护理部应在恶性事件防范中发挥主要作用。

积极组织学习、开展法制教育、传达医院有关文件、指示,严格质量管理控制,定期检查、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程序化处置各类恶性事件,化解矛盾,将恶性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

四、几类常见恶性事件
(1)辱骂、殴打医务人员。

医学科学的局限性,人类疾病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致使医疗护理工作中将出现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

此外,少数人医学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病人或家属的不理解导致双方矛盾激化,以至于辱骂、殴打、围攻医务人员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医疗秩序和干扰了医务人员的工作。

(2)火灾和爆炸事件。

医院是复杂的公共场所,人员流动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用火、用电极为普遍,一些设备陈旧,线路老化,不少人
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用电、用火的问题时有发生;就诊、住院病员自我救护能力极差,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将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

这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也对服务对象和医务人员构成生命威胁。

(3)其它恶性事件。

因内部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而诱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如开水房开水烫伤病员或家属,供应室消毒包污染引起院内大规模交叉感染事件,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五、应急处理流程
当接到恶性事件的报告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采取相应对策,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采取两级报告、处理制度,即护士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报告。

尽可能的缓和、平息矛盾,降低对医院的负面影响。

(2)病室一旦发生恶性事件,首先通知护士长到场,查明情况后进行处理。

若涉及暴力事件,应立即通知保卫科。

对于情节恶劣、影响大的事件,严禁隐瞒不报。

如果科室无法处理,向护理部汇报。

(3)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并迅速协同其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夜间发生的恶性事件,应首先向护士长报告,必要时请示院总值班。

(5)当发生火灾事件时,若火势较小,取灭火器灭火,并报告保卫科;若火势较大,应立即汇报或直接拨打火警电话119。

协助保卫科调查火灾原因。

(6)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护士长、护理部人员以及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电话应登记、打印,病室保存。

(7)护理部不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由护理部对新进人员及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讲授恶性事件
的应对技巧和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强化三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将护理差错事故控制到最小范围。

(9)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病室严格自查,护理部定期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平时组织演练灾难避险,提高应急能力。

六、处理流程
十三、住院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一、目的
规范化疗护士技术操作, 尽量避免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造成痛苦, 减少纠纷和投诉,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护护理人员。

二、要求
执行化疗操作的护士应熟悉化疗操作护理常规, 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措施, 熟悉和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常用的解毒剂。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四、住院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病人出现精神症状时, 护士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二、要求
1、出现精神症状时, 汇报主管医生、护士长, 如有自杀行为、走失等, 白天报告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和院办; 节假日、夜班报告院总值班和保卫科。

2、向病员家属交待病情, 24小时留陪护或专人守护。

3、环境设施安全,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 如刀剪、绳线、窗户、电源、玻璃器皿、安眠药等。

4、对病人实施制约: 口头、身体、药物三种形式的制约。

5、遵医嘱予以镇静剂。

6、病员走失及外出时, 应报告护理部、医务科、院总值班、保卫科, 并协助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寻找, 必要时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五、病房发现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病房发现传染病时, 能及时控制、及时处理, 最大限度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要求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六、高危压疮预防应急预案
一、目的
护士能及时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及时启动压疮预防应急预案,
避免压疮发生。

二、要求
1、当班护士根据病人情况,按照压疮评估表进行逐项评估,有压疮发生危险的病人应认真填写《护理会诊通知单》,对已发生压疮的病人还应填写《压疮发生登记表》,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已发生压疮的部位、深度、面积,并认真填写采取的护理措施,24小时内必须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2、护士长在护士评估的基础上,查看病人,并作相应的指导,保证护理措施落实每班到位。

3、护理部接到会诊通知,24小时内派人到科室复评,包括:评估是否正确,措施是否到位;并将床旁指导意见填写在《护理会诊登记表》上。

护理部随时了解压疮护理及恢复情况。

4、病人转科时,原科室将病人皮肤情况填写在《接口交接记录单》上,随病历一起到接收科室,当班护士评估并记录病人的皮肤情况。

5、病人出院时,由专业护士在《压疮发生登记表》上填写结果追踪报告,交护理部备案,护理部在《护理会诊登记表》上作出效果评价。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七、护理缺陷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定义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出现技术、服务、管理方面的失误。

包括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

二、目的
完善二级护理管理系统,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时,护士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置,将差错事故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减至最低或消除。

三、要求
1、保护病人: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

必要时上报院总值班。

3、当病人有质疑时应耐心解释。

必要时由科室领导予以解释。

4、封存有关物品,如:输液器、残存药液、血液、药物等备查。

5、当事人记录护理意外经过,护士长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并上报护理部。

6、根据情况按医院奖惩制度给予相应处理,如: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处理、综合考核扣分、停职反省、待岗等处理。

7、护理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四、应急处理流程
十八、病人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及早发现病人的自杀倾向,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要求
1、发现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2、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环境、设施安全,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病人家属,要求24小时2人陪护或守护。

5、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病人,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并做好记录。

三、应急处理流程
十九、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护士遭遇暴徒时,能沉着冷静应对,尽力将各种损失和伤害减至最低范围。

二、要求
1、遭遇暴徒时,护士沉着,做好自我防护,正确分析和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设法报告保卫科或寻求在场其他人员的帮助,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3、安抚病人及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维持病室秩序,尽力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4、暴徒逃走后,注意其逃离方向,为保卫科提供线索,主动协助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5、尽快恢复病室的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三、应急流程
二十、医疗锐器伤应急预案
一、目的
发生锐器伤后,护士能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要求
1、发生锐器伤后,应当立即对伤口实施局部处理。

(1)挤: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洗:挤后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消毒: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碘伏进行消毒。

必要时予以伤口包扎。

2、报告:立即报告病房护士长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一式两份,向医院院感科和护理部报告。

三、应急处理流程
二十一、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发现给病人用错药后,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争取将病人的危害降至最低,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二、要求
1、保护病人,立即停用该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量不惊动病人。

2、当事人记录护理意外经过,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科室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根据医院奖惩制度给予相应处理。

4、护理部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三、应急处理流程
一、目的
当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减轻症状,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二、要求
1、当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停用该种药物。

2、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

三、应急处理流程
二十三、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立即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减轻症状,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二、要求
1、当病人在输血时或者输血后出现输血反应时,立即遵医嘱停止输注,输血袋送检验科保留,必要时送检。

2、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护理记录。

三、应急处理流程
二十四、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立即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减轻症状,减轻病人痛苦,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二、要求
1、当病人出现输液反应时,立即遵医嘱停止输注,取下的液体保留24小时,必要时送检。

2、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护理记录。

三、应急处理流程
二十五、导管脱落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目的
当发现病人导管脱落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二、要求
1、保护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减轻病人痛苦。

2、当病人有疑问时应耐心解释。

3、作好相关记录,加强病区巡视。

三、应急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